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云浮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11月月考试...

更新时间:2020-08-12 浏览次数:159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2019高三上·云浮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100年前,中国大地________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以磅礴之力________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信心,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中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更多地体现为“家国情怀”,五四运动时,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一批爱国青年________,全国民众奋起抗争,誓言“国土不可断送、人民不可低头”,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

        “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    )。五四时代的青年们心怀天下,为济世救民,不惜________,慷慨赴难。秉承五四精神,家国同构,以复兴宏愿激发个体的神圣感,借此建立起当代青年的精神支撑和奋斗动力 , 最终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这才是五四精神最大的当代价值,也才是我们对五四运动100周年最好的纪念。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爆发    鼓动    临危受命    夙夜在公 B . 暴发    鼓动    挺身而出    舍身取义 C . 爆发    鼓舞    挺身而出    舍身取义 D . 暴发    鼓舞    临危受命    夙夜在公
    2. (2)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责任和担当,乃是家国情怀的精髓 B . 家国情怀的精髓,乃是担当和责任 C . 责任和担当,家国情怀的精髓就体现在里面 D . 家国情怀的精髓,就体现在担当和责任里面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家国同构,秉承五四精神,以复兴宏愿激发个体的神圣感,借此建立起当代青年的精神支撑和奋斗动力 B . 秉承五四精神,家国同构,以复兴宏愿激发个体的神圣感,借此建立起当代青年的精神支撑,加快当代青年的奋斗动力 C . 家国同构,秉承五四精神,以复兴宏愿激发个体的神圣感,借此建立起当代青年的奋斗动力和精神支撑 D . 秉承五四精神,家国同构,以复兴宏愿激发个体的神圣感,借此建立起当代青年的精神支撑,增强当代青年的奋斗动力
二、现代文阅读
  • 2. (2019高三上·云浮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篇文章的优劣,取决于能否映射现实、有无社会观照。倘若文风浮夸自大,标题一惊一乍,事实似是而非,这不仅唐突了读者,也丧失了传播价值,污染了舆论生态。

        最近在网上,“美国害怕了”“日本吓傻了”“欧洲后悔了”之类的文章,总能赚取不少莫名点击。然而,纵观这些所谓“爆款”文章,其实却了无新意,一味夸大,文风堪忧。比如,有的任意拔高、以偏概全,高喊《在这些领域,中国创下多个“世界第一”!无人表示不服》,有的自我安慰、贻人口实,鼓吹《别怕,我国科技实力超越美国,居世界第一》:有的内容一厢情愿、断章取义,将国外的只言片语,放大成“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占据中心位置……中国现在是全球第一经济体”等声音。

        这些“雄文”的共性,一无事实骨架,二无内容血肉,三无思想含景,徒有浮躁外壳,经不起一点风吹口晒。要知道,文章不会因为浮夸而增色,国家也不会因为自大而变强。挑动极端情绪、肆意传播偏见,容易造成公众走进夜郎自大、自吹自插的狂妄误区,导致社会陷入信息碎片化、思维程序化的认知闭环。

        新闻学有一种观点认为,“最好的编辑一定是个营销专家”。而某些媒体,其浮夸自大的文风,无异于“吸睛涨粉”的气球,一触即破。这类文章的始作俑者,把标题当作一枚带着诱饵的鱼钩,诸如“全球首款”“世界第一”的标题党,给标题大加“刺激”的猛料,以博人眼球,吊人胃口。然而,新闻不是爽文。如果只讲营销不讲营养,只要眼球不讲责任,即使一时流量爆棚,也是在误导大众。

        有网友感慨,进入了自媒体时代,新闻越来越多,离真相却越来越远。的确,浮夸自大的文风套路,看似抄了“10万+”的近路,实则误入新闻生产的歧路。据统计,去年新媒体运营行业人数超过300万,各类机构对内容创业者的投资金额超过50亿元,可谓既有前途,又有“钱途”。然而,面对如此大好的形势,自媒体要想创作自如,就更需恪守自律。倘若毫无底线蹭热点,肆无忌惮造噱头,结果只能是漫出道德水位,偏离法治轨道,消解媒体公信力。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有人疑惑,是文章不会写了吗?并不是。还记得,南海仲裁闹剧群情激愤,“中国一点都不能少”的新闻作品却产生共鸣。针锋相对却有礼有节,气贯长虹而又言之有物,这样的文风文气,怎能不引发舆论场同声同气?全媒体时代,真实客观理性的新闻准绳没有变,新鲜有趣优质的价值取向没有变,平实求实务实的文风导向也没有变。只有创作者自律自觉,将文风与世风勾连,给流量和情绪松绑,方能写出真正从容自信的作品。

        好的舆论可以成为发展的“推进器”、民意的“晴雨表”、社会的“黏合剂”、道德的“风向标”,不好的舆论可以成为民众的“迷魂汤”、社会的“分离器”、杀人的“软刀子”、动乱的“催化剂”。新闻讲事实,讲真相,讲正道,来不得半点虚假和浮夸,那些热衷于要噱头、故弄玄虚、哗众取宠的路数可以休矣。

        石羚在《表达当守正,修辞立其诚》中写道:曾经,读者反感“裹脚布”式的八股文章和“板着脸说话”的态度。现在,一些网络媒体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有的热衷故弄玄虚,语不惊人死不休:有的沉迷卖萌八卦,失于轻佻……种种不良文风,需要引起警惕。归根结底,“修辞立其诚”,内容真实、情感真切、态度真诚,才是不可移易的竞争力。

    (节选自林峰《文章不会写了吗?》,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风”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浮夸自大的文章,从标题到内容大多以偏概全、断章取义,一味夸大事实。 B . 浮夸之作无事实、无内容、无思想,外强中干,极少具有积极的社会价值。 C . 文风好的文章从容自信,追求言之有物,而不讲求营销,不追求“吸睛”。 D . 浮夸作品多哗众取宠以博人眼球,其作者受到利益的驱使而罔顾社会责任。
    2. (2) 下列对文中所举例子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以“爆款”文章的标题为例,指出文风不良的文章存在“一味夸大”的弊端,树立了批判的靶子。 B . 作者举新媒体运营的数据,意在证明自媒体创作虽有“前途”和“钱途”,但若浮夸会步入新闻生产的歧途。 C . 本文以新闻作品“中国‘点’都不能少”引发社会共鸣为例,说明言之有物、言而有文的文章方可行而致远。 D . 本文以加“刺激”猛料来“吸睛涨粉”的“标题党”为例,批评文风浮夸的作者重利轻责,误导大众。
    3. (3) 下列语句的内涵与文章中作者所论述的主要观点,最接近的一项是(    )
      A . 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 B .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句。 C .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D .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 3. (2019高三上·云浮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为了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改善人居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本市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遵循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属地管理、分步推进的原则,逐步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水平。

        本市生活垃圾的基本分类为:

        (一)可回收物,是指适宜回收循环使用和资源利用的废塑料、废纸、废玻璃、废金属等废弃物;

        (二)有害垃圾,是指纳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且应当专门处置的废镍镉电池、废药品等废弃物;

        (三)湿垃圾,是指易腐性的菜叶、果壳、食物残渣等有机废弃物;

        (四)干垃圾,是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以外的其他生活废弃物。市绿化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市商务、环保行政管理部门制定本市生活垃圾的具体分类目录及投放规范,并向社会公布。未按照规定投放生活垃圾的,由城管执法部门按照《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处理。

    (摘编自《上海市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办法》)

    材料二:本研究对杭州居民样本的各类废弃物的分类情况进行了描述性统计(表格为各类废弃物分类情况的相关描述信息)

    废弃物种类

    分类频率(%)

    1A

    2

    3

    4

    5

    废纸/废纸板

    6.47

    11.99

    23.32

    32.61

    25.61

    废弃电、池、电子设备

    11.46

    17.12

    24.66

    26.82

    19.95

    厨余垃圾

    12.94

    15.09

    15.23

    27.22

    29.51

    废塑料瓶

    10.11

    15.09

    21.02

    29.38

    24.39

    废弃易拉罐

    11.32

    15.36

    19.95

    28.57

    24.80

    非金属

    14.69

    18.19

    20.49

    26.28

    20.35

    可再生塑料

    12.67

    17.79

    19.81

    29.65

    20.08

    废弃玻璃瓶

    16.44

    21.16

    20.49

    23.85

    18.06

    废弃衣物、纺织品

    14.96

    17.12

    21.83

    24.26

    21.83

    【注】1A=从不分类,2=几乎不分类,3=偶尔分类,4=经常分类,5=总是分类。

    (摘编自徐林等《城市居民垃圾分类的影响因素研究》)

    材料三:

        公民参与垃圾分类有三个方面。最基础的是居民的自我监督与投入,表现在公民将家庭产生的各类生活垃圾按照政府和社区的规定,准确分类投放。公民参与的第二种方式是参与垃圾回收管理过程,每一户家庭平均一年要参与垃圾回收地点相关工作三次左右,负责给每家每户投放出来的垃圾袋上蒙网罩,以保持垃圾堆放地点的清洁。第三个方面指公民对他人的监督,具体表现为监督他人正确分类及投放垃圾、参加地方居民团体和环保组织、参加听证会与公民会议等。

        日本形成了政府带头社会各界积极响应的宣传教育体系。多样化、常态化的宣传教育工作,既教育了公民要积极参与垃圾分类,也教育公民如何科学分类,同时还形成一个良好的垃圾分类管理的舆论环境,给公民以压力和动力,内化为他们的日常生活习惯。

        日本垃圾分类宣传的多样化体现为:

        第一,宣传主体多样化。日本垃圾分类宣传工作主体涵盖了政府、社区、居民团体、企业、家庭、学校和志愿者等。很多垃圾焚烧厂设计得非常漂亮,学生、游客和附近居民可以到焚烧厂参观旅游。

        第二,宣传内容多样化。日本垃圾分类宣传既包括了对正面的垃圾分类处理的教育,也包括对不文明垃圾分类行为的宣传。

        第三,宣传方式多样化。日本商品外包装上会印有分类标记及材料成分。牛奶盒上甚至会提示包装盒处理的正确步骤:洗净、拆开、晾干、折叠以后再扔等;一些超市也会设置垃圾桶,详细标上塑料瓶、易拉罐、玻璃瓶等分类标志,以便消费者分类投放。此外责任明晰的垃圾分类管理法律体系和严格的惩罚监督是促使公民参与垃圾分类管理的外在压力。实施有效的扶持与激励政策,是促进公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动力。

    (摘编自吕维霞等《日本垃圾分类管理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家中因老旧损坏而只得被丢弃的窗户、水盆、纸箱都属于可回收物。 B . 父母照料婴儿时使用过的厕纸尿不湿、一次性毛巾都属于干垃圾。 C . 用坏或用完的温度计、电池、老鼠药、生理盐水瓶都属于有害垃圾。 D . 平时吃东西剩下的香蕉皮、瓜子壳、隔夜饭、甘蔗屑都属于湿垃圾。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统计样本中32.61%的居民常将废纸(板)分类投放,6.47%的居民从不对其分类,这在所有统计的废弃物种类中差异最极端。 B . 若没有严格的法律监督制度体系与相应的奖惩措施,公民就会失去分类投放垃圾的压力和动力,无论中国、日本,皆是如此。 C . 公民参与是日本垃圾分类协同治理机制的核心之一,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全面的体系,这点在我国体现得尚不鲜明,值得借鉴。 D . 上海政府为促进垃圾分类、改善城市卫生,出台了相关办法条例,为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提供了应然层面的具体规定与指导。
    3. (3) 请结合材料,分析应当如何推进我国城市居民垃圾分类投放工作。
  • 4. (2019高三上·云浮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猎狼

    梁亚平

        猎人枪口对着一只花狼,三点一线,准备扣机。忽然听到呯一声枪响,又砰呯几声。

        听到枪声,花狼一下子窜进树林里去了。

        猎人趴在地上一动不动,侧耳细听,听到的还是风吹树叶的沙沙声;张眼细看,看到的还是茂密的丛林与荆棘。过了很久,确定安全了,猎人才从地上爬起来,提起猎枪,拎着刚才打的兔子,向家的方向走去。

        地上躺着一个人!猎人提高警惕,放慢脚步,双手握枪,手指扳着扳机,一步一步探着上前。粗布衣服,衣服上满是血迹,显然受伤了——难道是野狼游击队?猎人左手提枪,腾出右手,一探鼻息,人还没死!怎么办?猎人解开这人的扣,胸口上纹着狼头!猎人在周边找一些止血消炎的草药,放在嘴里,嚼烂,用手敷在伤口上,又在身上扯下一块破布,包扎伤口,血终于止住了。

        前几天,猎人救过一人,说他是野狼游击队的,叫陈虎,胸口上就纹着狼头。

        野狼游击队,在这一带活动频繁,经常在山下伏击敌人,敌人来了,就到山里,敌人多次搜索,都无功而返。

        不知什么时候,这人醒了,对猎人说:“是你救我的?

        猎人倒过一杯水,递过去。

        这人接过水,说:“谢谢。”

        “都是中国人,客气什么?

        沉默一会儿,猎人问:“你是野狼游击队?

        “是呀,你也知道野狼游击队?”

        “你们野狼游击队在这一带打鬼子,谁人不知。猪人说,“我还认识你们队里一个叫陈虎的呢。

        “他是我们队长,人称头狼——你怎么认识我们队长?”

        猎人说:“前几天,我在打猎,听到枪声,发现一个人被鬼子追赶,还受了伤,我开枪引开鬼子,带鬼子在在山林里捉速藏,甩开了,再来救这个人,后来才知道,他是野狼游击队的陈虎。”猎人咬着牙说:“两年前,孩子他娘遭鬼子杀害,我就自制了一把猎枪杀了两个鬼子,为孩子娘报了仇,就带着孩子躲到山里来了。”

        “鬼子太可恶了。”

        “如果不是孩子还小,要人照顾,我还想跟你们野狼游击队打鬼子呢。”

        谈话中,猎人了解到,这人在野狼游击队里,人称刀狼,猎人说:“子弹要赶快取出来,否则伤口会发炎。”

        刀狼说:“你来吧!我忍得住。”

        猎人取来一把小刀,把刀放到灶火上烘烧,又到门外找来消炎止血草药,放到碗里搞烂,再给刀狼一块毛巾,说:“咬住它。”

        子弹取出来了,猎人把草药敷在伤口上,包扎好,说:“安心在这里养伤。”

        刀狼在茅屋里住了下来。

        一天,刀狼说:“我伤口没事了,我要回去找队伍。”

        二天,刀狼又说:“我方向感差,虽然整天在大山里跑,还是认不得去石镇的路。”

        三天,猎人也不挽留,拿出一件上衣,说:“你的衣服穿了几个洞,你换上我这件吧,虽然破旧了,可已经补好。”

        四天,猎人又说:“这是你们队长的衣服,我给他补好了,你带回给他吧。”

        五天,猎人还包了几个准备做午餐的煎饼,说:“带上路上吃。”

        六天,猎人叫来10岁的儿子,咐:“你带叔叔去石镇”

        儿子在山林里生活了两年,大山就像自己家里一样熟悉

        “后会有期。”刀狼一抱拳,跟着孩子走了。

        山高林密,孩子带着刀狼,在没有路的山上左拐右拐,上山,下山,就来到一个小山坡上,孩子指着前面的大山说:“沿着山脚一直走,走出大山,就到石镇”说完就转身回家。

        突然一声枪响,刀狼应声而倒。

        猎人提着枪口还冒烟的猎枪走来,孩子问:“爹,干吗打死野狼游击队叔叔?

        猎人说:“他不是游击队叔叔,他是鬼子。”

        “鬼子?你怎么知道他是鬼子”

        “刚才他想杀你。”

        孩子一看,刀狼手上果然握着一把爹帮他取子弹的小刀。

        “爹,他胸口不是也纹着狼头吗?

        “狼头谁都可以纹上去的,你还记得前些天我救的那位叔叔吗?他的衣服破了,把我的给他穿,他不要,他说共产党的队伍,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这个刀狼,他说大山里的路不熟悉,我就怀疑他不是野狼游击队。野狼游击队,就是依靠大山,与鬼子周旋,怎么可能认不得山路?我给衣服,是试探他,他穿了,我让他带衣服给队长,也是试探他,他也接了,他连队长穿什么衣服都不知道,就更加可疑了。我给他煎饼,他也拿了,这更加证实我的判断。我让你带路,我远远跟着,如果他是鬼子,一定在认得路之后,对你下手,果然,你一转身,他就拔刀。”

        猎人踹一脚鬼子的尸体,狠狠地说:“真是一点人性都没有的狼,老子救了你,你还要杀我孩子。

    (选自《小小说大世界》2019年第1期,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开头描写突如其来的枪声,渲染了一种紧张危险的气氛,巧妙地设置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也为下文的情节发展做了铺垫。 B . 小说从“一天”写到“六天”,并独立成段,看似繁琐实则巧妙:不但线索清晰,形式整饬,而且自然展现了时间的推移、情节的推进。 C . 小说中野狼游击队队长陈虎虽没有正面出场,但透过猎人之口,读者仍可以看到一个纪律严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革命军人生动形象。 D . 小说以“猎狼”为题,一语双关:既指在大山里与敌周旋的野狼游击队,又喻猎人猎杀像狼一样“一点人性都没有的”恩将仇报的鬼子。
    2. (2) 小说中的猎人有哪些突出的性格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 (3) 画线的文字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
  • 5. (2019高三上·云浮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杨廷和,字介夫,新都人。父春,湖广提学佥事。廷和年十二举于乡。成化十四年,年十九,先其父成进士。改庶吉士。廷和为人美风姿,性沉静详审,为文简畅有法。好考究掌故、民瘼、边事及一切法家言,郁然负公辅望。乾清宫灾,廷和请帝避殿,下诏罪己,求直言。因与其僚上疏,劝帝早朝晏罢,躬七庙祭祀,崇两宫孝养,勤日讲。复面奏开言路,达下情,还边兵,革宫市 , 省工作,减织造,凡十余条,皆切至。帝不省。寻以父卒乞奔丧不许三请乃许阁臣之得终父母丧者自廷和始也服甫阕即召至帝方猎宣府,使使赐廷和羊酒银币,廷和疏谢,因请回銮,不报。复与大学士蒋冕驰至居庸,欲身出塞请。帝令谷大用扼关门,乃归。帝命回銮日群臣各制旗帐迎,廷和曰:“此里俗以施之亲旧耳。天子至尊,不敢渎献。”帝再使使谕意,执不从,乃已。江左比岁不登,中官请遣官督织造。工部及给事、御史言之,皆不听,趣内阁撰敕。廷和等不奉命,因极言民困财竭,请毋遣。帝趣愈急,且戒毋渎扰执拗。廷和力争,言:“臣等与举朝大臣、言官言之不听,顾二三邪佞之言是听,陛下能独与二三邪佞共治祖宗天下哉?宪宗孝宗爱民节财美政非一,陛下不取法,独法其不美者,何也?”因请究拟旨者何人,疑有假御批以行其私者。帝因谢不审,俾戒所遣官毋纵肆而已,不能止也。廷和先累疏乞休,其后请益力。三年正月,帝听之去。明年六月卒,年七十一。居久之,帝问大学士李时太仓所积几何,时对曰:“可支数年。”帝慨然曰:“此杨廷和功,不可没也。”

    (选自《明史·杨廷和传》,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寻以父卒/乞奔丧/不许/三请乃许/阁臣之得终/父母丧者自廷和始也/服甫阕/即召至 B . 寻以父卒/乞奔丧/不许/三请乃许/阁臣之得终父母丧者/自廷和始也/服甫阕/即召至 C . 寻以父卒乞奔丧/不许/三请乃许/阁臣之得终/父母丧者自廷和始也/服甫阕/即召至 D . 寻以父卒乞奔丧/不许/三请乃许/阁臣之得终父母丧者/自廷和始也/服甫阕/即召至
    2. (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庶吉士”,明、清两朝时翰林院内的短期职位。由通过科举考试中进士的人当中选择有潜质者担任,为皇帝近臣,负责起草诏书,有为皇帝讲解经籍等责。 B . “七庙”指四亲(高祖、曾祖、祖、父)庙、二祧(高祖的父和祖父)庙和始祖庙。后泛指帝王的宗庙。“一夫作难而七庙隳”的“七庙”也是这个意思。 C . “宫市”,旧制,宫廷里需要的日用品,由官府承办,向民间采购。中唐以后,宫市改由太监直接办理,成为皇帝直接掠夺人民财物的一种最无赖的、最残酷的方式。 D . “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起的名号,如唐太宗、宋太祖,宪宗、孝宗都是庙号。庙号起源于秦朝。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杨廷和善于钻研,志存高远。他喜欢考察研究国家的旧制旧例、民情、边防事务及一切法家理论,志向远大,有成为宰辅重臣的愿望。 B . 杨廷和注重礼制,讲究孝道。父亲去世时,他再三请求允许自己奔丧,皇上终于答应了;还劝武宗要参加七庙祭祀、孝顺供养两宫太后。 C . 杨廷和不畏权势,敢于直谏。他极力劝谏皇上不要听信邪恶小人的话,要效法宪宗、孝宗爱护人民节省财物的做法。后来追究了拟旨人的责任。 D . 杨廷和体恤民情,爱惜民力。因江东一带连年歉收,杨廷和等人不愿派官员督促织造,且趁机极力劝说不要派遣,但皇上没有听从。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使使赐廷和羊酒银币,廷和疏谢,因请回銮,不报。

      ②廷和等不奉命,因极言民困财竭,请毋遣。帝趣愈急,且戒毋渎扰执拗。

四、诗歌鉴赏
  • 6. (2019高三上·云浮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阙题

    刘眘(shèn)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注】①阙题:原题已佚失,唐殷璠《河岳英灵集》辑入此诗时,标阙题。②刘眘(shèn)虚:刘眘(慎)虚:唐开元进士,为人较淡泊,交游多山僧道侣。后人曾将他与贺知章、包融、张旭称吴中四友。

    1. (1)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本诗的写作线索是作者自己空间方位的变换,即诗人在自己的山居活动中,选取了几个富有代表性的镜头加以勾勒,从而表现自己的心境。 B . 首联是全景式的概括描写,写山路悠长,溪水悠长,而一路的春色又与溪水一样源源不绝,“长”字用得精妙,一下就把“春”这个概念具体、形象化了。 C . 颔联从细微处写青溪春景,把镜头对准溪水中的花瓣,用“时有”“远随”二词,暗示清溪上繁花似锦、芳香四溢、落英缤纷的景象,但“落花”流露出感伤之情。 D . 尾联在表达上有创意,“幽映”“清辉”一般用来写月光,而这里则表现日光,足见柳树的茂密,书斋的幽深,以至使日光有月色之感。
    2. (2) 诗的后四句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五、情景默写
  • 7. (2019高三上·云浮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登高》中道出郁积于诗人心中的命运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2. (2) 《氓》中用比兴的手法,委婉劝告女子切勿沉溺爱情的句子是:“。”
    3. (3) 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妒忌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
六、语言表达
  • 8. (2019高三上·云浮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用一句话归纳下面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8年4月18日在京发布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各种媒介(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的综合阅读率为80.3%,较2016年的79.9%有所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3.0%,较2016年上升了4.8个百分点。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与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保持增长势头。

        调查还发现,有声阅读成为国民阅读新的增长点。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22.8%,较2016年的17.0%提高了5.8个百分点;0—17周岁未成年人的听书率也有所增长。具体来看,未成年人群体中,14—17周岁青少年的听书率最高,9—13周岁少年儿童和0—8周岁儿童的听书率相差不大。同时,听书的方式也很多样。我国成年国民中,选择通过移动有声应用软件平台听书的人最多,选择通过广播和微信语音推送听书的也占一定比例。

  • 9. (2019高三上·云浮月考) 中国的汉字,含义丰富,博大精深。中国的诗歌,灿若星辰,句句珠玑。请你参照示例,另选一个汉字,写出它的两个不同含义及对应的诗句。不限字数。

    示例:“垂”。①含义:低垂。相关诗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②含义:流传。相关诗句: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我选择的字是:

    ①含义:。相关诗句:

    ②含义:。相关诗句:

七、材料作文
  • 10. (2019高三上·云浮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最近公布了21世纪全球十大新闻,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的崛起排在第一位,是新世纪的最大新闻。该所跟踪调查了全球75万家主要纸媒体、电子媒体和互联网公司,结果显示,有关中国崛起的新闻已经播发了3亿次。对于中国的巨大变化,其中最值得展示的突出变化是什么呢?据《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对中国公众的调查,得票率依次是“经济成就”“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化进程”“开放程度”。

    对于中国的这些变化,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