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20年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1)

更新时间:2020-03-31 浏览次数:387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2020七上·云南期末) 秦始皇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绝对的权力,国家重大事务全都由他决定。他在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上的重大变革是(   )
    A . 实行分封制 B . 设丞相 C . 设置行省 D . 推行郡县制
  • 2. “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为此,汉武帝(    )
    A . 分封诸侯 B . 广设郡县 C . 实施“推恩令” D . 设立“三司”
  • 3. (2020·广西模拟) 1727年清政府设置两个驻藏大臣,主管西藏高级僧俗官员的任免,督察司法、户口、差役,巡视边境,办理对外交涉等,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该举措(   )
    A . 加强了对西藏的行政管辖 B . 使西藏开始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C . 有利于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 . 汉藏兄弟姐妹从此“和同为一家”
  • 4. (2020·广西模拟) “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君主暨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材料出版(   )
    A . 《南京条约》 B . 《虎门条约》 C . 《望厦条约》 D . 《黄埔条约》
  • 5. (2020·广西模拟) 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试图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这些政策(   )
    A .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 . 体现农民平均主义的理想 C . 满足了农民最迫切的愿望 D . 成功实施并取得巨大成果
  • 6. (2020·广东模拟) 以下表格内容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意义(   )

    内容

    起止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代表人物:奕訢、曾国藩、李鸿章

    近代企业:江南制造总局、汉阳铁厂

    A . 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B . 促进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C . 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度 D . 促使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 7. (2020八上·临沂期末) 下面的《时局图》形象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遭瓜分的内外局势。德国(图中如肠虫状物)划分的“势力范围”是(  )

    A . 山东 B . 长城以北 C . 福建 D . 长江流域
  • 8. (2024八上·潮州期中) 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近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变法失败而消失,相反更加深入人心,体现在变法(    )
    A . 对中国社会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B . 推翻了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统治 C . 使中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 . 虽最终失败但挽救了中华民族危机
  • 9. (2020·河池模拟) 图中阴影部分为中国革命力量根据地,其活动区域从图一到图二变化的原因是(   )

    A . 北伐 B . 挺进大别山 C . 长征 D . 渡江战役
  • 10. (2024八下·商南期末) 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这八字方针是为了(   )
    A . 恢复建国初遭破坏的经济 B . 开展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C . 缓和文革造成的社会混乱 D . 应对三年严重的经济困难
  • 11. (2024九上·永年开学考) 11~14世纪的西欧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和政治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A . 近代工厂制度普遍确立 B . 普遍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C . 封建庄园经济逐步繁盛 D . 农村货币地租逐渐取代劳役地租
  • 12. (2024九下·蓟州模拟) 《全球通史》指出,公元1500年之后的时代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时代,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在这以前,不存在任何冲突,因为根本就没有全球的联系。这表明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是(    )
    A . 打破了地区之间的对立 B . 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 C . 消除了地区之间的隔阂 D . 使世界逐渐连为一体
  • 13. (2024·内江模拟) 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 .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 B . 1776年,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 C . 1804年,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D . 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 14. (2020·广西模拟) “他赢得了民心,因为人民能够感觉到,他喜欢他们,他惦记着他们。”罗斯福新政中“赢得民心”的举措是(   )
    A . 兴建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 B . 提倡美国公民勤俭节约 C . 引导农场主努力扩大生产 D . 改革银行制度,恢复银行信用
  • 15. (2023九上·丛台期中) 1975年生产计机软件的微软公司仅是一家小型企业。比尔・盖茨为其创始人之一,到1999年,在短短的24年间,公司销售收入增长了90.5万倍,公司市值达5000亿美元左右。该史实应纳入的学习主题是(  )
    A . 战争与革命的时代 B . 社会保制度的建立 C . 经济全球化的开启 D . 信息时代经济的迅速发展
二、综合题
  • 16. (2020·广西模拟) 近代以来,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主要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为此,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不懈的努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五四运动极大促进了中国人的思想启蒙,直接影响了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方向……中国的先进分子从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教训中,开始认清帝国主义列强联合压迫中国人民的实质,开始意识到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文化在中国根本行不通。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开辟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摘自田克勤、张泽强《从价值觉醒到文化自信:五四运动历史地位的新思考》

    材料二:延安道路的核心是完善群众路线和在农村加强革命的民族主义,这成为毛泽东思想的两大支柱。这些思想在江西时期就已先行发展……(延安时期)根据群众路线方法,毛泽东热忱地关注农民的需要,开展土地改革和减租减息,促使农民全面地参与根据地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组织。

    ——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1. (1) 哪一条约的相关内容表明材料一中“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根据材料一,分析五四时期先进知识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以中共在1927~1934年的具体实践说明“这些思想在江西时期就已先行发展”。分析全面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农村政策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3. (3) 比较图一和图二,从中提取一处有关对外开放的不同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形成这一不同信息的原因。
    4. (4) 综上,你认为中共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取得成功的经验,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 17. (2020·广西模拟) 历史的发展、社会的繁盛、人类的进步,都离不开文明的滋养和引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我们不应夸大仁慈的专制君主贯彻启蒙运动的种种学说所取得的实效,因为直到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时,启蒙运动才大大地影响了欧洲的大众。但在1789年以前,在英国的十三个殖民地已爆发了一场革命,这场革命提供了将新学说付诸行动的一个实验性的示范。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拿破仑在动乱之中,戏剧性地让法国大革命的理念——启蒙运动(Enlightenment)中所述的主权在民、法律平等、共和形式和行政改组——传遍了欧洲……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要关注拿破仑时代最受争议的话题——拿破仑是否真正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理念,并在历史中扮演了革命性的力量;还是说,他的独裁政府实际上“背叛了革命”?

    ——(美)弗兰克·萨克雷(美)约翰·芬德林主编《世界大历史》

    材料三: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实用主义、科学和民主给他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当他们归国的时候——陈独秀在1915年,蔡元培在1916年,胡适在1917年分别归国——他们充当了中国文学和知识分子人格转换的发酵剂。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大革命和启蒙运动之间的关系。“英国的十三个殖民地已爆发了一场革命”指的是什么事件?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法国大革命体现出的启蒙运动的思想有哪些?(不得照抄原文)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拿破仑“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理念”和“背叛了革命”的理由分别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他们充当了中国文学和知识分子人格转换的发酵剂”?
    4. (4) 如何看待不同的思想文化?请写出你的观点。
  • 18. (2020·广西模拟) 创新与历史并存,创新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1) 中国古代的一些制度创新对当时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秦朝实现统一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什么政治制度?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1933年美国采取了什么应对措施?其特点是什么?
    2. (2) 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将蒸汽机变为主要动力的发明家是谁?1825年,由谁设计的蒸汽机车试车成功,标志着铁路时代开始?19世纪中期,哪一个国家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3. (3) 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重大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什么?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技术领域的另一重大发明是什么?
    4. (4) 马克思与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5. (5) 作为青少年一代,我们应如何对待创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