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慈溪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0-03-29 浏览次数:233 类型:期中考试
一、字词书写
  •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我国最早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杰出的青年运动领导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杨贤江在慈溪真可谓是fù rú jiē zhī,在那炮火纷飞的战争年代,他那些kāng kǎi lín lí的作品,深深地揭露了时代的chuāng bā ,让当局者感到kuì zuò

二、句子默写
  • 2. 古诗文名句默写。
    1. (1) 权曰:“,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孙权劝学》)
    2. (2)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 。(《木兰诗》)
    3. (3) 马上相逢无纸笔,。(《逢入京使》岑参)
    4. (4) ,惟解漫天作雪飞。(《晚春》韩愈)
    5. (5) 王维在《竹里馆》一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诗句是:
    6. (6) 《木兰诗》中,描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
    7. (7) 。将声乐、情怀、诗意熨帖融合,在笛声中寄寓离情。(《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三、课内阅读
四、其他
  • 4. 文化知识。

        古人的名字很讲究,常用字、谥号、封号、籍贯、官职、做官地,书房名等来称呼一个人,例如李白被人们称为李太白,这是以常用字称人;欧阳修的《欧阳文忠公文集》中的“文忠”是以 称人;杜甫被人们称为“杜工部”,这是以 称人;世人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这是以 称人;韩愈世称“韩昌黎”,著有《昌黎先生集》,这是以 称人。

五、现代文阅读
  • 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名人评《骆驼祥子》

        毕树堂从艺术上肯定了《骆驼祥子》三方面的价值:一是“写出了北平的真实,言语、风俗、习惯、气象、景物,所有色色形形的调子,无论美丑好坏,都是地道北平的”;二是“写出各个人物的性格”,“都和骆驼祥子的性格相映成趣”;三是称赞小说的幽默风格“用得很有分寸,恰切而合理”。

        (材料一)

        ①北平的洋车夫有许多派:年轻力壮,腿脚灵利,讲究赁漂亮的车,拉“整天儿”,爱什么时候出车与收车都有自由;拉出车来,在固定的“车口”或宅门一放,专等坐快车的主儿;弄好了,也许一下子弄个一块两块;碰巧了,也许白耗一天,连“车份儿”也没着落,但也不在乎。

        ②像洋车夫的“拉晚儿”,就如同现今北京的的哥跑夜班车;将腰带“杀进腰”,就是紧紧裤腰带,打起精神头儿,好去卖力的拉车;“车口儿上”就是停车处,管饭食叫“嚼谷”;还有“胶皮团”,“谱儿”,“耍个飘儿”等等,全是很纯熟的北京口语。

        (材料二)

        ①“别愣着!去,把车放下,赶紧回来,有话跟你说,屋里见。”

        ②“你当我怕谁是怎着?你打算怎样?你要是不愿意听我的,我正没工夫跟你费唾沫玩!说翻了的话,我会堵着你的宅门骂三天三夜!你上哪儿我也找得着!我还是不论秧子!”

        ③“你说话呀!成心逗人家的火是怎么着?你有嘴没有?有嘴没有?”

        (材料三)

    ①杨宅用人,向来是三五天一换的,先生与太太们总以为仆人就是家奴,非把穷人的命要了,不足以对得起那点工钱。只有这个张妈,已经跟了他们五六年,唯一的原因就是她敢破口就骂,不论先生,哪管太太,招恼了她就是一顿。以杨先生的海式咒骂的毒辣,以杨太太的天津口的雄壮,以二太太的苏州调的流利,他们素来所向无敌的;及至遇到张妈的蛮悍,他们开始感到一种礼尚往来,英雄遇上了好汉的意味,所以颇能赏识她,把她收作了亲军。

        ②高妈说话圆滑“像留声机片”,是转着圆圈说的,把大家都说在里边,而没有起承转合的痕迹。

        ③一切的路都堵上了,他只能在雪白的地上去找那黑塔似的虎妞。他第一得先伺候老婆,那个红妖虎牙的东西;吸人精血的东西;他已不是人,而只是一块肉。他没了自己,只在她的牙中挣扎着,像被猫叼住的一个小鼠。

    1. (1) 请选择其中一个材料,根据毕树堂的评论,就其中一个方面,结合《骆驼祥子》谈谈“地道的北平口语”或“人物性格”或“幽默风格”。
    2. (2) 下列关于小说的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见过刘四爷,祥子喝了两碗刷锅水似的茶;爽性再吃点东西白菜帮子煎包儿——不好往下咽的东西——就作为勤苦耐劳的新生活的开始。 B . 祥子计划着自己的新生活:杨先生是“圣人”,必能原谅他,帮助他,给他出个好主意。顺着杨先生的主意去做事,而后再有小福子的帮助;他打外,她打内,必能成功。 C . 郑克昌化名新闻记者高邦晋,潜入牢房,任务是要接近集中营共产党的领导核心,而且要找出他们和地下党的联系。在余新江和丁长发的逼问下交代实情。 D . 姚士杰是富农,生得宽肩阔背,四十多岁的人像三十多岁一般坚实,穿着干净的黑市布棉衣,傲然地挺着胸脯站在那里。
  • 6. 读下列文章,完成小题。

        我不喜欢老胡。但是,父亲去世一年后,他娶了我妈。

        我们都知道,我们母子俩需要一个男人。后来便遇见了老胡,他是小城的一个包工头,离异。

        我讨厌他。母亲炖的排骨,他总是跟我们娘俩平分;他站在路边看着刚放学的我半天搞不定自行车的链子,却袖手旁观;他暑假把我带到他的工地上,给他手下的人打工,看我晒得又黑又瘦却是喜欢得很,虽然他给了我工钱;他对母亲好,给母亲买衣服从来都舍得,对母亲从来没有吼过,对外婆也是大方得很,所以,他们都说母亲的命不薄。

        我知道他也不喜欢我,他总是嫌我太女孩子气,他不喜欢我说话用那么小的声音,甚至不喜欢我白白的衬衣领子。他说,爷们儿要有个爷们儿的样子。

        三个月之后,我在学校打了架,一个同学拿了我的笔,硬说是他自己的。这笔是老胡给的,给的时候说不值钱让我拿去用,第一天就被班里最强悍的男生拿了去,还放肆地在笔端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他一脸的鄙夷:“就凭你的后爹,能给你买这派克笔吗?”最终,我们动了拳头。老胡被叫到老师的办公室训话,开始还低眉顺眼地道歉,后来,知道了原因就跟我们戴着瓶底眼镜的老师好一顿激辩,他主张这架打得没错,领我出办公室的时候,还是雄赳赳气昂昂的。

        出校门正是放学的时候,他拦在门口,等着那几个男生。他说,来,你们一个一个来打,是爷们儿就要有爷们儿的解决方式。于是那天傍晚,很多人围在学校旁边的胡同里,看我怎样地歇斯底里。最终,我拿着那支派克笔一瘸一拐地跟老胡回了家。他揉揉我的脑袋,夸奖我“爷们儿不错,像我的儿子”。

        这件事情,母亲始终不知道,这成了我们两个人的小秘密,有了秘密的两个人总会有些小小的亲近。

        高考的那年,我意外地失利,成绩只能上个专科。母亲征求我的意见是否复读,被他一口拒绝了。他说,复读什么,浪费时间,浪费钱。我和母亲都沉默着,毕竟是继父,大抵是计较的。填报志愿的时候,他也说得轻松无比,他说,别管有用没用,挑个自己喜欢的。最终我报了警校。

        我毕业的时候,为了爱情执意要去千里之外的城市闯出一番天地。老胡生平第一次对我大发雷霆,我知道我应该留在他和母亲身边尽孝,但是那个城市里有我梦寐以求的爱人和生活,我最终是自私的。

        走的时候,是凌晨4时的车,摩托车坏掉了,为了赶时间,老胡在楼下随便找了辆邻居没锁的破自行车,用袖子擦了下后车座,让我上车。我有些迟疑,他却已经蹬上了车子,我小心地坐着,小城的街道很空旷,他的后背努力地向前弯,他的衣服被清晨的风吹起来,我突然便落了泪。我上车的时候,他说,存折在你的口袋里。我打开,一笔一笔,有百元的,也有千元的,我着他拿着它们去银行一点点地攒起来,为一个与他毫无血缘关系的儿子的未来做准备,而这个儿子,从来没有叫过他一声爸爸。

        我看着老胡,眼圈就红了,我说:“爸爸 ,你多保重。”老胡一巴掌拍过来,说:“怎么跟个娘们儿似的。”可是,车开出去之后,我看他扭过头去擦眼泪,比娘们儿还娘们儿。我以为他会一直在我的生命里,给我坚强的爷们儿样的支撑,没想到时光已经让他那么脆弱。半年之后,我回家,带了我的女朋友,带了他爱抽的烟,还有一身好西服,而他已经躺在了床上。

        我请了假留下来照顾他,那是我们生平最快乐的日子。天晴的时候,我推着他去近郊的每一介景点。过马路的时候,即使推着他,我也会握住他的手,那是我第一次真正地握住他的手,厚实而温暖。他像个孩子般地听话与依赖。他的笑容始终没有停过,跟问候他的每一个人说,这是我儿子,老胡的儿子。

        公司有急事,我对老胡说我要回去处理一下,我说,我只要两天,你等着我。可是,只隔了48小时,我回来的时候,客厅里已经有了他的遗像,他最终没有等我。

        他最后的时光,我却不在他的身边,这成了我一生的疼。

    (摘自《航空报》,略有删改)

    1. (1) 请你用文中的词语,把小说中“我”的心理变化过程补充完整。

      →眼圈红了→ →最快乐的(日子)→

    2. (2) 下列是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篇小说的情节有明暗两条线索,“我”的心理变化过程是明线,老胡对“我”的态度变化过程是暗线。 B . 小说的人物语言符合人物的身份特征。如第6段中,“是爷们儿就要有爷们儿的解决方式”,就很符合老胡作为包工头,处理事情简单粗暴的特点。 C . 这篇小说以“老胡”为题,一是因为老胡是小说的主人公之一,二是为了突出“我”与继父的情感超越了与生父的情感。 D . 小说地13段,前一句说“我只要两天”,后一句把“两天”改成了“48小时”很有深意,虽然表示的时间相等,但暗含的情感不同。
    3. (3) 小说开头部分写老胡对“我”“袖手旁观”,嫌“我”“太女孩子气”等,这种写法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4. (4) 仔细品味第⑩段中画线句子,联系上下文,揣摩“我”此刻的心理活动。
    5. (5) 小说最后一段,“这成了我一生的疼”一句含义深刻,请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谈谈你受到什么启示?
  • 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植物也疯狂

    韩烁

         

        贫瘠的土地上,一株矮小的植物 展开了一片新叶,圆圆的叶子上布满了绒毛,足有上百根!这些绒毛长短不一,四周长,中间短,每一根绒毛的顶端都挂着一个粉红色的小球,小球上似乎有露水,晶莹剔透,还发出阵阵幽香……

        很快,一只蜜蜂禁不住诱惑,落在了这片叶子上,开始大口吮吸那诱人的“蜜汁”,但他很快就发现,这些看起来香甜的蜜汁其实并不可口,反而味道怪怪的!正当它打算离开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手脚已经被这些黏黏的液滴死死地黏住了!

        于是,它振动翅膀,竭力拍打,想要快点离开这可怕的叶子,但悲剧才刚刚开始!它的挣扎惊动了这片叶子,叶子开始卷曲、合扰,蜜蜂周围的绒毛一起弯向它,更多的小液滴把这只可怜的蜜蜂牢牢地困在叶子中间!很快,蜜蜂就被溺死在其中了……

        几天后,这片叶子又重新展开,根根绒毛重新挺立起来,再次露出那美丽而幽香的致命露珠……

        这株不显眼的小草就是肉食植物——茅膏菜!像茅膏菜这样喜欢吃肉的植物在世界各地分布 很广,种类最集中的地区是澳洲、非洲南部,其次为美洲、欧洲,东亚地区种类偏少。他们分属于6科15属,约500余种。

    逼上梁山

        众所周知,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营养物质,为自身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但生存不仅需要能量,N、P等营养元素也是必不可少的!

        植物有发达的根系,可以从土壤得到水和矿物质元素。所以肥沃土壤可以让植物茁壮成长。但是植物没有脚,不能走也不能跳。种子落到哪里,就能在哪里生根、安家,听天由命。运气好,就能得到生存的机会;运气不好,落到了贫瘠的土壤上,就只能在生死线上挣扎……面对惨淡的命运 ,有些植物选择了放弃、死亡,而有些则进化出捕虫结构。捕虫吃肉成了他们营养的又一个来源。

        有研究显示,食虫植物在长期的演化历史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捕虫方式,有的类型简单实用,有的精巧别致,他们的结构、机制复杂程序不尽相同,但对各自的捕虫需要说都是有效的。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动物or植物?

        依靠各种优良的捕虫器,美味到手了,可是植物没有消化系统,怎么把美食吃进肚子啊?没有关系,这些肉食植物跟动物一样,有一套消化食物的手段!

        肉食植物捕虫器有一种腺体,可以分泌类似于动物消化液成分的液体,科学家们已经从中分离出了11种以上的消化酶。此外,捕虫器的消化液中还有盐酸、丙酸、丁酸、戊酸等酸性物质,酷似哺乳动物的胃液,昆虫误入其中必被消化无疑!

        腺体除了具有分泌作用之外,有些还具有吸收功能,植物把吸收到的营养输送到茎、叶和花等部位,为自己的生长提供营养!

        肉食植物长期适应缺乏N和P等营养物质的环境,所以进化出捕虫的结构,用以补充营养。吃肉,绝对是一种豪华的摄取营养的方式,但并不是营养的唯一来源。实验证明,肉食植物吸收的土壤营养物质远多于来自猎物的营养。有时候捕虫也是必须的,特别是植物迅速生长期或繁殖期,如狸藻不捕虫是很难开花结实的。

    隐藏的肉食者

        作为肉食植物的代表,猪笼草、捕蝇草、茅膏菜早已威名远播,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番茄、土豆这样的家常蔬菜,也可能是食肉植物!

        英国皇家植物园的植物学家们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包括西红柿和土豆在内的多种蔬菜其实都是“食肉”植物。他们捕食昆虫的技巧堪与捕蝇草比肩。

        这两种蔬菜茎杆部位的茸毛能够将落在其上的小型昆虫牢牢“黏住”并杀死,待昆虫腐烂并掉落入土壤之后,西红柿和土豆就能享受大餐了!

        科学家认为,这一现象是在进化中产生的,是很多植物自我施肥的一种方式。在有些时候,土壤十分贫瘠,无法提供这些植物所需的养分,所以他们只能通过“诱捕”昆虫才能正常生长。

    (选自《科学》Fans)

    1. (1) 给第一部分加上小标题,并说说这一部分在全文中的作用。
    2. (2) 阅读第二部分,说说肉食植物获得营养物质有哪些途径。
    3. (3) 认真阅读文章第一、三部分,假如你就是一株食肉的茅膏菜,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你是如何捕捉和消化掉一只蜜蜂的。
    4. (4) 下列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肉食植物在东亚地区分布种类偏少。 B . 肉食植物捕虫器中的腺体只有分泌作用,营养的吸收全靠根系。 C . 肉食植物之所以进化出捕虫的结构,是因为长期适应缺乏N和P等营养物质的环境。 D . 西红柿和土豆其实也属于“食肉”植物。
六、对比阅读
  • 8.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梵天寺木塔》

    沈括

        钱氏①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②相联如胠箧③。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④其精练。

    注释:①钱氏:指五代时吴越国君钱氏。②六幕:指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位面。③胠箧:打开的箱子。④伏:同“服”,佩服。

    1. (1)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字的意思。

      射于家圃:

      ②惟手熟

      ③但逐层布板

      ④人其板:

    2.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

      ②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3. (3) 甲文中表明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

      乙文中匠师认为塔晃动的原因是 ,喻皓使塔不再晃动的方法为。(请用原文回答)

    4. (4) 《卖油翁》与《梵天寺木塔》刻画人物的方法有什么共同之处?
七、诗歌鉴赏
  • 9. 诗歌鉴赏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 (1) 诗歌前两句中“送”、“动”字用得很巧妙,说说它们有什么表达效果。
    2. (2) 写儿童挑灯夜捉促织,与诗人所要抒发的情感有什么联系?
八、作文
  • 10. 微写作。

        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学校组织“书籍点亮人生,书香洋溢校园”的主题活动。下图是该活动的宣传标志,请结合构图要素说明其寓意,不超过60个字。

  • 11. 你们班一定有不少“牛人”吧?他们或是“读书迷”,知识丰富;或是“演说家”,善于表达;或是“大管家”,热心集体事务;或许还有体育健将、乐器高手、智力超人……以“晒晒我们班的牛人”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可以只写一位“牛人”,选取最能表现其“牛”的材料,突出其特点;如果这个人很多方面都“牛”,就要注意分清主次、详略,合理安排。也可以写几位“牛人”,每人只写一件事,但要突出他们各自不同的特点。语言可以诙谐、幽默一些,甚至带点儿调侃的味道,这样会增加文章的趣味性。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