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0届高三历史百日冲刺模拟试卷五

更新时间:2021-05-20 浏览次数:128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县大约产生于春秋中叶的楚国,当时楚灭其北邻若干小国后置县,并设县尹、县公进行统治。县尹、县公,由贵族担任,国君可随时对其任免调遣。这反映出春秋时期(   )
    A . 官僚政治体制正式确立 B . 社会结构发生重大转变 C . 传统政治秩序遭到破坏 D . 贵族世袭特权已被取缔
  • 2. 《汉书》记载汉废帝刘贺因“行昏乱,恐危社稷”而遭废黜,直至被贬为海昏侯。但近年来海昏侯刘贺墓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围棋及孔子像。根据古代“事死如事生”的原则,可知( )
    A . 出土的文物是唯一可靠的 B . 考古发现可弥补文献不足 C . 《汉书》的记载更为可信 D . 考古发现和文献有所差异
  • 3. 宋末元初时人周密在追忆南宋都城杭州时说:“都民素骄,非惟风俗所致,盖生长辇下,势使之然……雪降则有雪寒钱,久雨久晴则又有赈恤钱米……病者则有施药局,童幼不能自育者则有慈幼局,贫而无依者则有养济院,死而无验者则有漏泽园。民生何其幸欤。”这表明宋朝(   )
    A .  朝廷采取多种手段缓和社会矛盾 B .  城乡普遍建立社会救济保障体系 C .  地主阶级剥削导致贫富分化严重 D .  积贫积弱的局面得到彻底的改变
  • 4. 乾隆时期,军机处扩大到“内而六部卿寺,暨九门提督,内务府太监之敬事房,外而十五省、东北奉天、吉林、黑龙江将军所属,西南至伊犁、叶尔羌将军、办事大臣所属,迄至四裔诸属国,有事无不综汇”。由此可见,乾隆时期的军机处(   )
    A .  成为全国政事中枢 B .  囊括内阁六部机构 C .  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D .  各项制度趋于健全
  • 5. 据《南海县志》记载,珠江三角洲一带机器缫丝业起步于19世纪70年代,“三四年间,南(海)、顺(德)两邑继之而起者,多至百数十家”。 与此情形直接相关的是( )
    A . 广州被列为通商口岸 B . 外国资本输入的刺激 C . 清政府鼓励民间设厂 D . 新式企业的引领作用
  • 6. 鸦片战争后,洋货倾销,白银外流。国人先认为这是“漏卮”(财富外泄的通道),后认为是“利源”(消费市场),亦可从洋商手中夺回这一“利源”。随后,呼呼仿制洋货,以夺回“利源”的“商战”主张提出。以上变化说明(   )
    A .  洋货倾销导致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B .  国人逐渐理解了近代经济的运行 C .  中国近代的民族工商业开始形成 D .  洋务运动诱导近代商办企业兴起
  • 7. 到1952年底,新中国已建立多所俄文专科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和一批中学开设了俄文课程,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学习俄语的热潮。这是我国当时( )
    A . 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 B . 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 C . 文化教育改革的需要 D . 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 8. (2020高二下·黑龙江期末) 1955年,中国与埃及签订贸易协定后,中非贸易额由1950年的1214万美元上升到1956年的4865万美元;中国与缅甸的贸易额从1950年的313万美元增长到1956年的4032万美元;1956年8月,新加坡工商贸易考察团访华,达成了一些贸易协定。这一贸易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 “不结盟”外交方针的推行 B . “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亚非友好 C . 发展中国家经济存在互补性 D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外交准则
  • 9. 柏拉图认为:在理想的社会中,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武士们保卫国家,农民和手工业者负责生产。据此我们可以推断,柏拉图这一认识体现了其( )
    A . 对雅典民主政治持肯定态度 B . 对抽签选举持反对态度 C . 主张按照人的出身来确定社会分工 D . 主张民众的直接民主
  • 10. 18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美国人通常把美国革命和独立战争等同起来,将美国革命理解为一场纯粹的政治革命。但是。后世史家则把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的元素注入美国革命之中,把它变成一场包罗广泛、主题多样、内容驳杂的事变。据此可知,关于美国革命性质的认识(   )
    A .  说明历史解释呈现出多元化 B .  越来越呈现历史的真实面目 C .  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模糊不清 D .  导致美国革命的历史地位下降
  • 11.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推广了赫鲁晓夫时期已进行过的农业领域小组包工奖励制,包工小组拥有机械设备和几名至几十名固定人员,实行内部经济核算,超产、提高产品质量和节约费用有奖,反之则罚。这一制度(   )
    A .  有利于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 B .  动摇了集体农庄公有制基础 C .  冲击了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 D .  使得集体农庄变成国营农场
  • 12. 1914年,德国作家亨利希·曼发表了小说《臣仆》,主人公赫斯林是小工厂老板的儿子,自小就欺软怕硬,崇拜权力和金钱。作品描写赫斯林遇见德皇时诚惶诚恐的情景最能体现他的性格;同时,他在工厂、家庭的表现又俨然是一个暴君。该作品( )
    A . 揭示了专制主义的弊端 B . 批判了德国封建制度的落后 C . 抨击了贫富悬殊的现象 D . 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风格
二、材料题
  •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代城市经济相当发达,餐饮业也随之繁荣起来。饮食业的繁荣呼唤监管政策同步发展,为此,宋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首先,《宋刑统》全文照录唐律条文,对民间脯肉市场进行了刑法规范。其次,配合禁榷品专管制度,对茶、盐等食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再次,为了规范商品经济的发展,对于非禁榷品的质量标准也作了明文规定,对打击假冒伪劣食品产生一定效果。

    ——摘编自潘荣华、杨芳《我国古代食品卫生监管经验与启示》

    材料二:19世纪束20世纪初的美国食品掺假尤为严重。1901年,西奥多·罗斯福担任美国总统,他主张积极干预食品药品中存在的问题。社会上兴起了一场以中产阶级为主,有各阶级广泛参与的社会进步运动,新闻媒体发动了“黑幕揭发”运动,食品药品行业是其关注的重要对象。这些运动不仅给罗斯福总统提供了强大的支持,而且唤醒了广大的民众,最终加速了《纯净食品法》的出台,开启了是美国食品监管的“联邦化”序幕。

    ——摘编自吴强等《转型期关国食品法律法规研究》

    材料三:19世纪后期,一些疾病随海外貿易传入中国。为防止大规模的传染病流行,20世纪20—30年代,主要商埠开展了一定的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例如上海公共租界的工部局仿照英国,成立公共卫生处,逐步制定了一系列食品卫生法规,并建立了公众投诉制度。但只是在少数城市,如上海、广州、汉口等,才进行了专门性的食品卫生管理。

    ——摘编自陆文雪《上海工部局食品卫生管理研究《1898—1943》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食品安全管理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纯净食品法》成功出台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分析20世纪初中、美食品安全管理的异同。
  •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50年前,美国著名学者费正清出版了《美国与中国》,费正清认为,中国的现代化运动最基本的特征是中国决定放弃自己国家所有的传统和制度,然后把西方所有的文明和制度包括语言作为一个对应体,所以中国的现代化就是西方不断冲击中国、中国不断作出反应的过程,这就是“冲击—反应模式”。可是,在1991年,费正清在出版的《中国新史》一书中说:“经过50年的阅历和观察,我发现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很可能不是一个冲击—反应的结果,而是一个自身内在基因变革和内在发展冲动的结果”。

    ——摘自袁振国《双优先:教育现代化​的中国模式》

    围绕材料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 15. 材料:五代十国是唐代后期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和发展,黄河流域战乱频繁,关卡林立,役税横加,人民流离失所,生产凋敝。反乱思治、渴望统一成为人民的迫切愿望,周世宗柴荣出身微贱,深知民间疾苦。继位后以盛世先贤为榜样,要做一个有作为的皇帝,对国家经济进行整顿和改革。首先鼓励开垦荒田,把中原无主荒田分配给逃亡人户耕种,优待从辽朝返回的逃户;减轻租税,取消两税以外的苛捐杂税和一些徭役;兴修水利,疏通河道,恢复以开封为中心的水路交通网;抑制寺院经济,使后周控制的劳动力和土地大量增加。周世宗在位虽不到六年,但他的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赵宋之世”的开创者并不是赵匡胤,而是后周世宗柴荣。

    ——摘编自刘铁男、赵辉《周世宗柴荣的经济改革策略考证》等

    1. (1) 根据材料,指出周世宗经济改革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周世宗经济改革的影响。
  • 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为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防止世界大战的再次爆发,联合国各会员国依据《联合国宪章》第43条等条款的规定提供军队供安理会支配,这是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的关键环节。战后安理会创建联合国军队进展迟缓的残酷现实,严重挫伤了国际社会对于联合国组织的热切期待和信心。面对这一困局,杜鲁门政府一度打算促请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敦促有关各方设法加连宪章第43条的实施,“以促此项军队早日实现,至少使苏联之孤立态度暴露于举世各国之前”。由于英、法两国的反应均表现消极,中国出于稳定中苏关系及协调大国关系等考虑,也不愿在此事上过分刺激苏联,加之此举不符合宪章有关条文的规定,还有可能导致国内外来论对美国的联合国政策产生负面评判,杜鲁门政府最终频置了这一设想。联合国军队需终没有建立起来。

    ——摘编自韩长青(联合国军队构想的缘起及命运》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联合国军队构想产生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联合国军队创建失败的原因。
  • 17. 材料一:在康熙帝统治期间,重视农业生产,健全科举取士,笼络汉族地主阶级,组织编撰了《古今图书集成》《全唐诗》《佩文韵府》、Ⅸ康熙字典>等书籍;重视蒙、藏地区事务,同内外蒙古首领会盟,接受全体喀尔喀蒙古贵族和喇嘛的臣服。

    1681年,平定三藩,统一南方;1683年,收复台湾,设台湾府,加强对台湾的管理:1685年、1689年取得两次雅克萨之战胜利;1698年,平定噶尔丹叛乱。

    ——摘编自人教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康熙亲自向南怀仁等传教士学习几何学、测量学、解剖学和医学,并在宫中设实验室,进行化学和药学的研究。康熙于1692年3月22日发布敕令,准许天主教在中国自由传教,敕令指出:天主教的教义大致与中国礼教相符。中国政府既容许人民信奉喇嘛教、佛教、回教等诸外来宗教,自无禁绝基督信仰的理由。

    ——《康熙帝传》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康熙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事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熙帝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及对中国的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