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绍兴市皋埠镇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172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19八下·绍兴期中) 据统计,朱元璋平均每天要阅读207份奏章,处理423桩政事,可谓日理万机。皇帝如此繁忙却心甘情愿,因为朱元璋的忙碌和他采取的哪项措施有直接关系(   )
    A . 废除丞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B . 实行八股取士 C . 组建特务机构 D . 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 2. (2019八下·绍兴期中) 搜集和整理历史资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刘明同学从图书馆借来了《康雍乾三朝实录》 、 《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 、 《文字狱的研究》等书,准备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下列论文题目最符合他想法的是 (   )
    A . 浅议科举考试与八股文 B . 叙说清朝的对外交往 C . 简论闭关锁国 D . 略谈清朝的君主专制
  • 3. (2019八下·绍兴期中) 当我们研究中国古代明清时期中央政府与少数民族地区关系时,可以从下列哪件文物中获得有效信息(   )
    A . 西夏钱币 B . 胡服佣 C . 滇王之印 D . 金瓶掣签
  • 4. (2019八下·绍兴期中) 史学家戴逸指出:“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认识这一历史真相。” “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的原因有(      )

    ①西方国家不断的侵华行为        ②清政府统治腐败黑暗

    ③重农抑商扼杀经济活力          ④文化专制束缚人们的思想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5. (2019八下·绍兴期中) 明朝时期丝制品中“云锦”最为名贵,素有“寸锦寸金”的说法,如果要想了解当时云锦的制造工艺,可以在当时的工艺百科全书中查到,该书是(    )

    A . 《齐民要术》  B . 《本草纲目》  C . 《天工开物》 D . 《徐霞客游记》
  • 6. (2019八下·绍兴期中) 在历史活动课上,同学们针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展开讨论,最后认定其实质就体现在“兴”上。“兴”的含义是指( )
    A . 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B . 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C . 封建文化的重新兴盛 D . 神学文化的复兴
  • 7. (2019八下·绍兴期中) 《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到:“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地理大发现”是通过下列什么活动实现的(       )
    A . 西方列强的扩张 B . 新航路开辟 C . 郑和下西洋 D . 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
  • 8. (2019八下·绍兴期中) 据新华社伦敦2016年7月13日电: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接受了卡梅伦的辞职申请,随后任命特雷莎·梅接任首相职务。伊丽莎白二世虽然是英国国家的象征,却不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利,这种制度源于(       )
    A . 《人权宣言》 B . 《汉谟拉比法典》 C . 《权利法案》 D .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 9. (2019八下·绍兴期中) 孟德斯鸠认为,立法权、行政权与司法权必须分置,否则自由便不复存在。在资产阶级创立新体制的过程中,最早贯彻了这一思想的国家是(    )

    A . 英国 B . 美国 C . 法国 D . 中国
  • 10. (2019八下·绍兴期中) 哥伦布曾说:“如果我能得到他们(君主)一些小小的援助,我将把他们想要的任何数量的黄金,还有香料、棉花……都奉送给他们。”这段话反映了哥伦布开辟新航路是为了(  )

    A . 获得财富 B . 传播文化 C . 倾销商品    D . 和平交往
二、非选择题
  • 11. (2019八下·绍兴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朝中央机构示意图。(如图)

    材料二:明史记载:“筑敌台三千,起居庸至山海,控守要害……边备大饬,敌不敢入犯”。康熙帝经过长城时曾作诗:“形胜固难凭,在德不在险”。

    材料三:(清朝时期)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与中国的通商是季节性的,仅限于广州一处口岸,且管制甚严。他们不得进入中国内地,种种规章制度专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定。

    ——(美)基辛格《论中国》

    1.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思考明朝中央机构与过去比较发生的重大变化是什么? 这一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怎样的发展趋势?
    2. (2) “明修长城,清修庙”,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明清两朝在民族政策上有什么不同?并分别举一例史实证明。
    3. (3) 材料三评述的是清朝时实行的什么政策?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该政策。
  • 12. (2019八下·绍兴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国史学家米西勒认为,14到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最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时代。

    材料二: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脚上带着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1. (1) 材料一中提到的“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分别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世界”被发现在当时有什么积极影响?
    2. (2) 材料一,说说这次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请列举当时在文学方面的一位“巨人”及其一部代表作品。
    3. (3) 材料二的内容体现的是什么思想(或主张)?该思想由哪位思想家提出的?
    4. (4) 两则材料反映的两场运动都是什么性质的运动?对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有何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