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舟山市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二)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265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2020·舟山模拟)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天门虎据两山之间,扼守深谷之上,石(qì)的城楼横空出世,门洞下十八盘的石阶曲折明灭直下沟底,那本是由每根几吨重的大石条铺成的四十里登山大道,在天门之下倒像一条单(báo )的软梯,被山风随便吹挂在绿树飞泉之上。 B .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提升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不可能一(cù)而就,必须脚踏实地,从家庭抓起,从家训做起,促进家风形成,(hāng)实文明基础。 C . 只是瀑布太宽、峡谷太深,无论多么强的光,落到那(bēng  )落的雪原般的千万年不曾停息的层层水花上,那巨大的无底深谷中,全显得(àn )淡微弱,使得整个峡谷更添了些神秘莫测、捉摸不定的色彩。 D . 当我们看着舞台上那舞动着的美人时,举手、投足、弯腰、舒臂,那美的形态、身段、轮(kuò)、线条,恰好表现了美的内(yūn)、美的感情,而不必借助什么道具。
  • 2. (2020·舟山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梦见过在烛光下操劳的银匠,特别记住了他头顶闪烁的那一团白发。(甲)深不见底的墨夜,夜的中间是掬得起的一汪烛辉……什么是艺术?什么是劳动?它们共生共长吗?(乙)我在那个清晨嘱托自己:永远不要离开劳动——虽然我从未想过、也从未有过离去的念头。

        我渐渐明白:要始终保有富足,积累的速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积累。诚实的劳动者和艺术家一块儿发现了历史的哀伤,即:不能够。

        (丙)滋生万物的野地接纳了艺术家,野地也能够拒绝,并且做得毅然彻底:强加于它的东西最终就不能立足。泥土像好的艺术家,看上去沉静,实际上怀了满腔热情。艺术家可以像绿色火焰,像青藤,在大地上燃烧。

    1. (1) 文段中的加下划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闪烁 B . 掬得起 C . 嘱托 D . 毅然
    2. (2)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 . B . C .
  • 3. (2020·舟山模拟)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昨日,国家医保局在就关于将健康体检纳入医保范畴的建议进行回应时,目前基本医疗保险还没有能力将支付范围扩大到包括健康体检等非治疗性的、预防筛查的项目。 B . 只有当科学家认定自己所从事的研究活动是一种人类最伟大的事业,并情愿在任何情况下都为这一事业奋斗终生时,他才得到了创造的最大动因。 C . 电影对科学技术生动准确的普及不仅可以促使观影人,尤其是年轻人树立追逐梦想、探索创新、科学求实的人生理念,还能引领这个行业走得更远。 D . 该村党支部帮助产业园流转土地100亩,建立起优质水蜜桃种植基地,带动贫困户16户、19人就业,每人每年有约8000元左右的工资收入。
二、语言表达
  • 4. (2020·舟山模拟)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当光照射在特定的材料上时,① 。如果我们用频率更低(因而能量更低)的光来照射,那么无论光的强度有多大,②  。但是如果用频率更高(因而能量更高)的光照射,③ ,仍然会激发出电子。不久之后,科学家发现,光是由量子化的一个个光子组成,单个的光子可以表现得像粒子一样,如果具有合适的能量,就能让电子电离出去。

  • 5. (2020·舟山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请你为宁波市图书馆拟一则讲座公告。要求:⑴格式完整;⑵披露的信息清晰;⑶不超过200字。

    宁波市图书馆天一讲堂第720期邀请了复旦大学的徐英瑾教授,他讲授的主题是《对于人工智能热的哲学冷思考》。时间是在2019年08月31日(周六)14:00,地点是在宁波图书馆新馆一楼报告厅(鄞州区宁穿路2100号)。徐英瑾曾是复旦大学哲学系哲学博士,现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青年学者。曾在意大利与美国各自进修一年(在美国以Templeton Fellow的身份在圣母大学哲学系进行了一年的博士后研究)。专长为人工智能哲学、知识论、认知科学哲学。

三、现代文阅读
  • 6. (2020·舟山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上海开启了生活垃圾分类 “强制时代”。按照总体部署,继上海之后,全国另外45座城市也将跟进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

        早在几十年前,德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就开始了垃圾分类的持久战。经过长达半个世纪的磨合,目前有些做法已经比较成熟并取得了良好效果。1993年,原建设部出台《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我国多次制定相关垃圾分类规则,陆续推进实施也已有20多年历史,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垃圾分类工作推进十分缓慢。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垃圾分类的法律体系不健全,对垃圾分类的标准和具体做法,相应的奖惩措施没有明确规定。

         (摘编自人民网评:垃圾分类是中国社会文明课程的“单元测验”   文 / 宗利)

        材料二:

        “垃圾分类”一直在倡导,极少被践行,可以说是垃圾分类工作所面临的真实写照。如今,“立法强制”或将成破解垃圾分类难题之关键。

        超大城市先行先试,或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则是因为超大城市本身面临着较繁重的垃圾处理问题,“垃圾围城”已经成为绕不过去的槛,超大城市已然没有多少时间再等着靠倡导出效果了,必须要出立竿见影的实招硬招。

        二则,超大城市往往都自带流量与话题。在这些城市强制推行垃圾分类,容易形成全民关注与讨论,近期上海垃圾强制分类就成了网络热议话题。

        垃圾分类要求在源头上科学立法,既要听取民众的意见,也可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做法,同时做好法规实施的配套细则,如处罚、惩处措施等。还要进一步做好相关知识技能的宣传与普及,并为民众践行垃圾分类创造尽可能便利的条件。

        (摘编自夏熊飞《垃圾分类进入“强制时代”》,来源:中国青年报)

        材料三:

        日本垃圾分类的历史是法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从1900年的《污物清扫法》到2000年的《循环性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法律经过了多次修订。

        日本政府认为,为解决废弃物回收问题,需要摆脱“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型”的经济社会,建设环境负荷小的“循环型社会”。提出,要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还规定了减少产生、再利用、再生利用、回收热量、适当处理等的优先顺序,从而实现了减少原料、重新利用、物品回收的法制化。

        日本的垃圾分类从娃娃抓起。记者了解到,日本小学四五年级就专门开设了学习垃圾分类的课程,日常生活中一些未按规定分类的垃圾会被拍照,在学校作为反面教材使用。

        德国:如何打造全球领先的垃圾分类回收体系?

        德国是世界上垃圾分类回收做得最好的国家之一,其垃圾循环利用率达65%左右,包装行业可达到80%以上。

        在德国垃圾回收利用的整个链条,两个关键环节起到重要作用:一是如何教育民众自觉进行垃圾分类,二是分类回收的垃圾如何进行专业处理再利用。

        自20世纪初,德国就开始实施城市垃圾分类收集。从最初的垃圾不分类,至眼下的5类生活垃圾,德国民众接受了近百年循序渐进的教育过程。

        从幼儿园阶段起,德国小朋友就要培养垃圾分类丢弃的习惯。到了小学,垃圾分类是课本内容,学校会系统性教导学生垃圾分类知识、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等,从小培养垃圾分类的意识。

    (摘编自新华社驻外记者实地探访:突破垃圾分类难点有哪些国际经验可借鉴?)

    1. (1) 下列关于垃圾分类的信息,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 . 早在半个世纪前,德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就开始了垃圾分类的持久战。经过长时间的磨合,目前他们垃圾分类的做法已经比较成熟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B . 从先行推广垃圾分类的德、日等国家看,这些国家都注重垃圾分类的教育,小学入学伊始就开设垃圾分类的课程,进行专门系统的垃圾分类知识学习。 C . 从先行推广垃圾分类的国家历史看,德、日都经过一百年左右修改法律与教育国民的过程,因此,中国要取得垃圾分类的良好效果,预计也将近一个世纪。 D . 我国从1993年开始出台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并多次制定相关垃圾分类规则,陆续推进实施,但由于各种原因,推进十分缓慢。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7月1日,上海开启了生活垃圾分类 “强制时代”。按照计划,不出意外的话,继上海之后,全国另外45座城市也将跟进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 B . 在这次垃圾分类中,我国超大城市先行先试,原因或出于垃圾处理对超大城市而言,已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或是超大城市往往都自带流量与话题。 C . 日本政府在垃圾分类中注重法制的完善,多次修订法律。并在实施垃圾分类中提出,要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还规定了减少产生、再生利用、再利用、回收热量、适当处理等的优先顺序。 D . 德国垃圾回收中有两个环节做得好:一是如何教育民众自觉进行垃圾分类,二是分类回收的垃圾如何进行专业处理再利用。其垃圾循环利用率达65%左右。
    3. (3) 读了上述材料,如果你是上海某学校的校长,你将怎么来实施你们学校的垃圾分类工作?请写一下你的做法。
  • 7. (2020·舟山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种子的力量(节选)

    梁晓声

        当然,种子在未撞触到土壤的时候,是没有任何力量可言的。尤其,种子仅仅是一粒或几粒的时候,简直那么的渺小,那么的微不足道,那么的不起眼,谁会将一粒或几粒种子的有无当成一回事呢?

        我们吃的粮食,诸如大米、小米、包谷、高粱……皆属农作物的种子;桃和杏的核儿,是果树的种子;柳树的种子裹在柳絮里,榆树的种子夹在榆钱儿里;榛树的种子就是我们吃的榛子,松树的种子就是我们吃的松子……都是常识。

        据说,地球上的动物,包括人和家畜禽类在内,哺乳类大约四五千种之多;仅蛇的种类就有两千种以上;鸟类一万五千余种;鱼类三百种以上。虫类是生物史最多的。草虫之类的原生虫类一万五千余种;毛虫之类四千余种;章鱼、墨鱼、文蛤等软体动物近十万种;虾和螃蟹等甲壳类节肢动物估计两万种左右;而我们常见的蜘蛛竟也有三万余种;蝴蝶的种类同样惊人的多……

        那么植物究竟有多少种呢?分纲别类地一统计,想必其数字之大,也是足以令我们咋舌的吧?想必,有多少类植物,就应该有多少类植物的种子吧?

        而我见过,并且能说出的种子,才二十几种。比我能连绰号说出的《水浒》人物还少半数。

        像许多人一样,我对种子发生兴趣,首先由于它们的奇妙。比如蒲公英的种子居然能乘“伞”飞行;比如某些植物的种带刺,是为了免得被鸟儿吃光,使种类的延续受影响;而某类披绒的种子,又是为了容易随风飘到更远处,占据新的“领地”……关于种子的许多奇妙特点,听植物学家们细细道来,肯定是非常有趣的。

        我对种子发生兴趣的第二方面,是它们顽强的生命力。它们怎么那么善于生存呢?被鸟啄食下去了,被食草类动物吞食下去了,经过鸟兽的消化系统,随粪排出,相当一部分种子,居然仍是种子。只要落地,只要与土壤接触,只要是在春季,它们就“抓住机遇”,克服种种条件的恶劣性,生长为这样或那样的植物。

        我是知青时,曾见过最为奇异的由种子变成树木的事。某年扑灭山火后,我们一些知青徒步返连。正行间,一名知青指着一棵老松嚷:

        “怎么会那样!怎么会那样!”一众人驻足看时,见一株枯死了的老松的秃枝,遒劲地托举着一个圆桌面大的巢,显然是鹰巢无异。那老松生长在山崖上,那鹰巢中,居然生长着一株柳树,树干碗口般粗,三米余高。如发的柳丝,繁茂倒垂,形成帷盖,罩着鹰巢。想那巢中即或有些微土壤,又怎么能维持一棵碗口般粗的柳树的根的拱扎呢?众人再细看时,却见那柳树的根是裸露的——粗粗细细地从巢中破围而出,似数不清的指,牢牢抓住巢的四周。并且,延长下来,盘绕着枯死了的老松的干。柳树裸露的根,将柳树本身,将鹰巢,将老松,三位一体紧紧编结在一起。使那巢看去非常的安全,不怕风吹雨打……

        一粒种子,怎么会到鹰巢里去了呢?又怎么居然会长成碗口般粗的柳树呢?种子在巢中变成一棵嫩树苗后,老鹰和雏鹰,怎么竟没啄断它呢?

        种子,它在大自然中创造了多么不可思议的现象啊!

        我领教种子的力量,就是这以后的几件事。

        第一件事是大宿舍内的砖地,中央隆了起来。且在夏季里越隆越高。一天,我这名知青班长动员说:“咱们把砖全都扒起来,将砖下的地铲平后再铺上吧!”于是说干就干,砖扒起后发现,砖下嫩嫩的密密的,是生长着的麦芽!原来这老房子成为宿舍前,曾是麦种仓库。落在地上的种子,未被清扫便铺上了砖。对于每年收获几十万斤近百万吨麦子的人们,屋地的一层麦粒,谁会格外在惜呢?而正是那一层小小的,不起眼的麦种,不但在砖下发芽生长,而且将我们天天踩在上面的砖一块块顶得高高隆起,比周围的砖高出半尺左右……

        第二件事是有位老职工回原籍探家,请我住到他家替他看家。那是在春季,刚下过几场雨。他家灶间漏雨,雨滴顺墙淌入了一口粗糙的木箱里。我知那木箱里只不过装了满满一箱喂鸡喂猪的麦子,殊不在意。十几天后的深夜,一声闷响,如土地雷爆炸,将我从梦中惊醒。骇然奔入灶间,但见那木箱被鼓散了几块板,箱盖也被鼓开,压在箱盖上的,腌咸菜用的几块压缸石滚落地上,膨胀并且发出了长芽的麦子泻出箱外,在地上铺了厚厚一层……

        于是我始信老人们的经验说法——谁如果打算生一缸豆芽,其实只泡半缸豆子足矣。万勿盖了缸盖,并在盖上压石头。谁如果不信这经验,膨胀的豆子鼓裂谁家的缸,是必然的。

        我们兵团大面积耕种的经验是——种子入土,三天内须用拖拉机拉着石碾碾一遍,叫“镇压”。未经“镇压”的麦种,长势不旺。

        人心也可视为一片土。

        因而有词叫“心地”,或“心田”。

        在这样那样的情况下,有这样那样的种子,或由我们自己,或由别人们,一粒粒播下在我们的“心地”里了。可能是不经意间播下的,也可能是在我们自己非常清楚非常明白的情况下播下的。那种子可能是爱,也可能是恨;可能是善良的,也可能是憎恨的,甚至可能是邪恶的。比如强烈的贪婪和嫉妒,比如极端的自私和可怕的报复的种子……

        播在“心地”里的一切的种子,皆会发芽、生长。它们的生长皆会形成一种力量。那力量必如麦种隆起铺地砖一样,使我们“心地”不平。甚至,会像发芽的麦种鼓破木箱,发芽的豆子鼓裂缸体一样,使人心遭到破坏。

        唯一行之有效的措施是,时时对于丑恶的邪恶的种子怀有恐惧之心。因为人当明白,丑陋的邪恶的种子一旦入了“心地”,而不及时从“心地”间掘除了,对于人心构成的危险是如癌细胞一样的。

        首先是,人自己不要往“心地”里种下坏的种子;其次是,别人如果将一粒坏的种播在我们心里了,那我们就得赶紧操起我们理性的锄了……

        “人之性如水焉,置之圆则圆,置之方则方。”——古人在理之言也。

    1. (1)     联系上下文,分析首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
    2. (2)     赏析文中画线部分的句子。
    3. (3) “种子的力量”,结合文本,你能梳理出文章中提到的植物种子的几种力量吗?
    4. (4) 文章“土壤”转到“心地”,你对“心地”有着怎样的理解与思考?
四、文言文阅读
  • 8. (2020·舟山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与孟尚书书

    (唐)韩愈

        愈白:凡君子行己立身,自有法度,圣贤事业,具在方册,可效可师。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积善积恶,殃庆自各以其类至,何有去圣人之道,舍先王之法,而从夷狄之教,以求福利也!《诗》不云乎:“恺悌君子,求福不回。”《传》又曰:“不为威惕,不为利疚。”假如释氏能与人为祸祟,非守道君子之所惧也,况万万无此理。且彼佛者,果何人哉?其行事类君子邪?小人邪?若君子也,必不妄加祸于守道之人,如小人也,其身已死,其鬼不灵,天地神祇,昭布森列,非可诬也,又肯令其鬼行胸臆,作威福于其间哉;进退无所据,而信奉之,亦且惑矣!

        且愈不助释氏而排之者,其亦有说。孟子云:“今天下不之杨 , 则之墨。”杨墨交乱,而圣贤之道不明,则三纲沦而九法斁,礼乐崩而夷狄横,几何其不为禽兽也!故曰:“能言拒杨墨者,皆圣人之徒也。”扬子云云:“古者杨墨塞路,孟子辞而辟之,廓如也。 ”夫杨墨行,正道废,且将数百年,以至于秦,卒灭先王之法,烧除其经,坑杀学士,天下遂大乱……后之学者,无所寻逐,以至于今泯泯也,其祸出于杨墨肆行而莫之禁故也。孟子虽贤圣,不得位,空言无施,虽切何补;然赖其言,而今学者尚知宗孔氏,崇仁义,贵王贱霸而已;其大经大法,皆亡灭而不救,坏烂而不收,所谓存十一于千百,安在其能廓如也!然向无孟氏,则皆服左衽而言侏离矣,故愈尝推尊孟氏 , 以为功不在禹下者为此也。

        汉氏以来,群儒区区修补,百孔千疮,随乱随失,其危如一发引千钧,绵绵延延,浸以微灭。于是时也而唱释老于其间鼓天下之众而从之呜呼其亦不仁甚矣释老之害过于杨墨 , 韩愈之贤,不及孟子,孟子不能救之于未亡之前,而韩愈乃欲全之于已坏之后。呜呼!其亦不量其力,且见其身之危莫之救以死也。虽然,使其道由愈而粗传,虽灭死,万万无恨,天地鬼神,临之在上,质之在傍,又安得因一摧折,自毁其道以从于邪也!

    (选自《韩愈文-与孟尚书书》,有删节)

    【注释】①杨:杨朱派   ②墨:墨翟派

    1. (1) 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具在方册          方册:书籍 B . 不为威          :恐惧 C . 礼乐崩而夷狄    :横暴 D . 以至于今泯泯也    泯泯:灭绝,消失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求福利也                  是就极刑而无愠色 B . 亦有说                    皆出于此乎 C . 孟子辞辟之                蟹六跪二螯 D . 以为功不在禹下者此也      重乡党所笑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韩愈在答复孟尚书的信中,阐述了自己行事立身不愧天地,不愧苍生,无所惧怕,不会因为担心释氏降祸或想求得好处而改变自己对圣贤之道的坚守。 B . 文章中对信奉者认为佛家会带给人祸患的说法,表示了怀疑,并从佛者的行事上分析,无论佛家是君子还是小人,这个说法都立不住脚。 C . 杨墨学说曾阻止了儒家圣贤之道,韩愈与杨雄都有这样的认识,他们认同孟子对正道的作用,认为孟子的功绩不会比夏禹小。 D . 杨墨盛行,发展到后来,以致秦焚书坑儒,后虽汉代重兴儒道,但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而韩愈排斥佛家,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看到了儒道危在旦夕、衰微灭绝的可怕境地。
    4. (4) 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于是时也而唱释老于其间鼓天下之众而从之呜呼其亦不仁甚矣释老之害过于杨墨

    5. (5)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假如释氏能与人为祸祟,非守道君子之所惧也,况万万无此理。

      ②然向无孟氏,则皆服左衽而言侏离矣,故愈尝推尊孟氏

五、诗歌鉴赏
  • 9. (2020·舟山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蝶恋花

    (唐)无名氏

    叵耐灵鹊多谩语 , 送喜何曾有凭据!

    几度飞来活捉取,锁上金笼休共语

    “比拟好心来送喜,谁知锁我在金笼里。

    欲他征夫早归来,腾身却放我向青云里。”

    【注释】①叵(pǒ)耐:不可耐,可恼。   ②休共语:不要和他说话

    1. (1)     首句中的“谩语”的意思是 。该首词从题材上属于
    2. (2) 后半阕读来颇有情趣,古人云“语浅情深”是谓也。请赏析后半阕词。
六、名著阅读
  • 10. (2020·舟山模拟)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论语>选读》)

    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之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曾子养曾皙,必有酒肉;将彻,必请所与;问有余,必曰:‘有’。曾皙死,曾元养曾子,必有酒肉;将彻,不请所与;问有余,曰:‘亡矣’。将以复进也。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曾子者,可也。”

    (《孟子》)

    【注释】①彻:通“撤”。

    1. (1)     这两段文字对孝的认识上,前文可以用一词来概括,后文可以一词用来概括。(摘录原文词语)
    2. (2) 比较、评析孔子与孟子在赡养父母问题上的认识。
七、句子默写
  • 11. (2020·舟山模拟)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 (1) 孔子谓季氏:,是可忍也,? (《论语》)
    2. (2) 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3. (3) 且矫诏纷出,,不敢复有株治。 (张溥《五人墓碑记》)
    4. (4) 青山隔送行,。  (王实甫《长亭送别》)
    5. (5) 叶上初阳干宿雨, 。 (周邦彦《苏幕遮》)
八、话题作文
  • 12. (2020·舟山模拟)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种观点认为:教育是竞技比赛,赢在起点,赢得先机,赢得成功,爱拼才会赢。也有一种观点认为:教育是生长、成长,无所谓输赢,自然而然就好。站在基础教育即将结束的今天,一路走来,你对“教育”一词是怎么看的,说说你的理解。

    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