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淮北市2020届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0-04-23 浏览次数:233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在殷人的眼中,只有通过虔诚的祭祀才能获得“上帝”的眷顾而统治长久,而以周公为代表的周族却认为,天神是无私的,以“道德”作为赏罚标准,君主必须“保民”才能“以德配天”。这表明(   )
    A . 治国理念发生变化 B . 神权王权实现结合 C . 德治传统已经确立 D . 神的地位发生动摇
  • 2. 据《管子》载:春秋战国时期,齐国都城临淄的城市布局是“凡仕者近宫,不仕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考古资料也显示,洛阳东周故城内还有大量农业用地。这说明当时(   )
    A . 城市严格依据职业规划布局 B . 农业仍是城市重要经济部门 C . 出现了后世坊市制度的雏形 D . 城市职能以工商业经济为主
  • 3.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弃儒生建议的简单质朴的原始祭山仪式而不用,而是亲自登上泰山(位于今山东)之巅,并立石歌颂其德“明其得封也”,由此开创了中国古代封禅泰山的祭天大礼。秦始皇意在(   )
    A . 打击儒生推行文化专制 B . 确立新的祭祀上天礼仪 C . 彰显皇权来源的正当性 D . 加强对山东地区的统治
  • 4. 东汉士族多以经学世家面目出现,唐朝高门士族对文学日趋重视,士族家族遂由经学世家一变而为文学世家。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儒家经学已丧失了正统的地位 B . 皇权对门阀士族的打击 C . 科举考试使选官标准发生变化 D . 庶族地主影响力的提升
  • 5. 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民间在订立买卖、租佃、借贷、雇佣契约中往往有“先和后可,乃为券书”“两共对面平章为定”(平:协调;章:明确)的语句。这反映民间契约的订立(   )
    A . 不受官府的控制和约束 B . 强调双方协商一致原则 C . 完全符合双方各自意愿 D . 是城市商业发展的产物
  • 6. 唐初史家认为契丹族“出自炎帝神农氏,为黄帝所灭,子孙遁居朔野”,而辽朝史官在修撰的《实录》《国史》中,则认为契丹族出于黄帝之后。元人撰修《辽史》遵从唐代观点,指出“君四方者,多二帝子孙”“本同出也”。这说明(   )
    A . 儒家华夷之辨的观念已被彻底打破 B . 契丹族为黄帝后代的可能性更大 C . 多元一统的民族认同意识不断增强 D . 契丹族的族源无法得到准确判定
  • 7. 明朝后期,中国九成的糖产于广东和福建;浙江北部绝大部分土地都种植喂蚕桑树;松江和苏州等地以盛产棉花而著称。这种现象(   )
    A . 促进了跨区域商业贸易发展 B . 打破了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 C . 不利于封建国家的粮食安全 D . 导致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 8. 明清之际的儒学家们,对泛滥已久的王学末流抨击甚为猛烈,在思想界形成了一股强大潮流,如顾炎武不仅在理论上把王阳明视同禅学并大加挞伐,甚至把明朝的覆亡看作是王学泛滥的恶果。这反映了(   )
    A . 阳明心学导致了明朝的灭亡 B . 宋明理学内部开始出现分歧 C . 提倡经世致用成为时代主流 D . 社会变革促进儒学焕发生机
  • 9. 1715-1749年,由广州入口的洋船为262只,平均每年约11只,以英法船只最多。英国船只多装载各种本土货物,货物之外“亦有银两”;法国船只多“无货,装载番银来广置货”。这反映出(   )
    A . 一口通商阻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B .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C . 工业革命开展影响国际贸易格局 D . 清政府已经放弃闭关锁国的政策
  • 10. 1864年,户部因财力匮乏,向两江总督曾国藩索要淮南盐税,曾国藩以诸种理由拒绝。次年,户部又令江苏巡抚李鸿章匀拨两淮盐税,以解中央燃眉之急,李鸿章仅答应略增该省财政上缴数额,而盐厘征收、使用则不容户部染指。这反映了当时(   )
    A . 盐税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B .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异常尖锐 C . 洋务运动的资金匮乏问题严重 D . 中央政府的权威出现了弱化
  • 11. 1902年,梁启超在日本横滨主办了《新小说杂志》,并在上面刊行了自己创作的科幻小说《新中国未来记》。他在书中描绘了半个世纪之后的中国迎来太平盛世,成为举世瞩目的超级大国。《新中国未来记》的创作(   )
    A . 体现了明显的空想色彩 B . 折射了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 C . 讽刺了清朝政府的无能 D . 凸显了维新派渐进改革主张
  • 12. 20世纪30年代,在江西和广东边界地区的市镇上,可以买到英美烟草公司的哈德门牌卷烟。1934年,一名中国记者写道:“许多村民不知道孙中山,但几乎没有地方不知道‘大英牌’香烟的”。这反映当时(   )
    A . 辛亥革命对农村的影响有限 B . 底层农民是外国烟草的消费主力 C . 英美加强对中国的烟草倾销 D . 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日趋紧密
  • 13. 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写道:“吾见夫青年其年龄,而老年其身体者十之五焉;青年其年龄或身体,而老年其脑神经者十之九焉……循斯现象,于人身则必死,于社会则必亡。”据此可知,他(   )
    A . 强调思想解放以身体改造为基础 B . 指出中国急需开展体育教育 C . 认为中国国民身体素质普遍低下 D . 鼓励青年学习西方先进科技
  • 14. 中国共产党在各抗日根据地都实行了普选制和竞选制。1941年,延安县乡政府委员改选,连任者仅有133人,新当选者为185人,绥德县原乡政府委员落选者达101人,渎职和不称职的干部在选举中被淘汰。这表明(   )
    A . 抗日根据地民主建设成就斐然 B . 普选开始使人民获得民主权利 C . 竞选制度完善了社会主义民主 D . 民众监督消除了基层腐败现象
  • 15. 1949年之前,中华书局、世界书局等私营出版商都以出版教科书为主要盈利来源;195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成为中小学教科书专业出版机构,私营出版商退出了教科书市场。这一改变(   )
    A . 悖离了“百家争鸣”方针 B . 打击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C . 有利于建立国民教育体系 D . 意在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 16. 如图为1957年和1986年无锡农户家庭收入情况统计。这种变化说明(   )

     

    A . 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B . 对外开放扩大收入来源 C . 农民生活水平有所下降 D . 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冲击
  • 17. 公元前5—前4世纪中叶,希腊盛行对城邦守护神的崇拜,每个城市都在中心地区或最高的地方修建神庙祭神,能否参加祭祀成为公民权的一种标志。古希腊人的海滩、山岭、城墙、路旁埋葬的英雄骸骨对他们来说都是一所神庙。古希腊对城邦的神化(   )
    A . 成为甄别公民身份的主要标志 B . 反映了理性主义发展受到压制 C . 促进了抽象化神灵形象的出现 D . 目的在于塑造公民的爱国精神
  • 18. 罗马社会重视名誉,将其与个人行为能力绑定,立法者制定了“丧廉耻”制度。凡触犯了法律,法院便要在判罪或宣布行为人败诉的同时宣告其“丧廉耻”;但凡做了某种法律明确的、不符合公序良俗的行为,罗马执政官便可在选举时将该人从名单中剔除。“丧廉耻”制度(   )
    A . 构建了罗马民主制度的基础 B . 有利于增强个人社会责任 C . 消除了伤风败俗的社会现象 D . 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19. 俗语即方言。但丁认为拉丁语是人工的,而俗语是自然的,俗语要比拉丁语高贵。但是,但丁认可的“光辉的俗语”必须是中枢的、宫廷的,而下层人民的俗语则是低劣的。材料说明(   )
    A . 俗语成为思想解放重要依托 B . 人文主义开始广泛传播 C . 拉丁语成为斗争的主要矛头 D . 文艺复兴带有阶级局限
  • 20. 19世纪60年代,英国议员威尔克斯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抨击国王在议会的演说,国王下令将其逮捕,法庭以议员有豁免权为由将其释放。国王又操纵议会剥夺了威尔克斯议员身份,指示政府下达逮捕令。这表明当时(   )
    A . 舆论监督的作用有限 B . 王权凌驾于议会之上 C . 君主立宪制有待完善 D . 议员议政权无法保证
  • 21. 1882年,德国女性在农业领域的就业比重仅为30.8%,1907年这一比重增加到46.5%,女性在农业领域的就业状况与男性相差无几。这种变化说明( )
    A . 农业生产的收益日益增加 B . 工业化推动社会结构转型 C . 女性的家庭地位不断降低 D . 劳动力短缺现象十分严重
  • 22. 如表为1932年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统计。据此可知苏联(   )

    1928—1929年

    五年计划规定的指标

    1932年

    工业中

    79.5

    92.4

    99.5

    农业中

    1.8

    14.7

    76.1

    零售商品流转额中

    75

    91

    100

    国民收入中

    44

    66.3

    93

    A . 社会主义建设急躁冒进 B . 各经济部门之间实现基本平衡 C . 斯大林模式已基本确立 D . 提前完成了一五计划各项目标
  • 23. 1953年,艾森豪威尔政府放弃了对非洲的大规模援助,并提出了“贸易而非援助的口号”。50年代中期起,美国政府重新制定对非洲的援助政策,提供了大量经济援助。这一变化表明美国(   )
    A . 履行扶持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责任 B . 力求利用贸易扩大国际影响力 C . 对外援助政策逐渐趋于科学合理 D . 试图与苏联争夺新兴独立国家
  • 24. 1915年,查拉为达达主义下了定义“自由:达达,达达,达达,这是忍耐不住的痛苦的嚎叫,这是各种束缚、矛盾、荒诞的东西和不合逻辑的事物的交织,这就是生命”。下列西方美术作品符合达达主义审美情趣的是(   )
    A . 《拾穗者》 B . 《自由引导人民》 C . 《带胡须的蒙娜丽莎》 D . 《撑洋伞的女人》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满分52分。
  •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传统医学自成体系。伴随着中华文化在东亚地区影响力的扩大,外国来华使团在回国时带走了大量的医学书籍和药物,甚至延请名医传医授道,效法我国建立了医事制度。郑和七下西洋,随船医生也与所经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等地的人民进行交流,用中国的医术治病救人,并带回一些药材,丰富了中医药的内涵。中医还随着个体行医、旅行、商贸等途径对外传播。除了中外的直接交流外,中医药还经由第三国外传,惠及了更多国家的民众,获得了更多国家人民的认可。

    ——摘编自朱建平《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外传历史、途径与海外发展》

    材料二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天津被迫开埠通商,西医亦随之传入。西方教会设立医院,招收华人学徒,兴办医学校,发行中文报刊以及翻译西方医学书籍等。西医由于自身的优势,逐渐为国人所接受。在这种背景下,李鸿章创办了北洋医学堂,成为中国人最早创办的官方西医学校,培养了最早的一批西医专业人才。面对西医西药的传入,名医张锡纯主张把中西医汇通思想应用于临床,中西药物并用,产生重大影响。经施今墨、程价三等名医的不断努力,天津中医药界交融互通中西医,创造了中西医结合的新医学派,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危重病等方面结出了硕果。

    ——摘编自谢敬《近代天津的中西医交融》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医学外传的特点,并简析其广泛传播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医传入对中国医学发展的影响。
  • 26. 下表为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不同历史时期提出的口号。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依法治国

    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大跃进万岁

    一带一路

    中国梦

    一边倒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备战、备荒、为人民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科学发展观

    一条线,一大片

    人民公社好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从材料中选取同一时期或按照时间顺序提取同一主题的口号(3-5个),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一个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口号提取准确,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素有地方自治的传统。早在诺曼征服之后,英国国王便通过颁发特许状的形式赋予城市以自治权,这种传统在17世纪又被英国移民带到了北美。新英格兰地区的地方自治制度尤其发达,各个乡镇任命自己的行政官员,规定自己的税则,征收并分配自己的税款。自美国独立后至南北战争前,地方自治制度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实行。南北战争以后,州政府开始加强对市镇的控制,对地方管理的许多细节进行了规定,甚至废除某些地区的自治制度。这遭到了各地居民的反对,他们以宪法为依据,开展了“家乡自治”运动。

    ——摘编自苏鹏飞《从伯克利市宪章看美国地方自治制度》

    材料二  美国州以下的地方政府奉行“行政至上”原则,各级组织之间无隶属关系。美国最有特色的地方政府形式是市政府,实行城市经理制。在这种体制中,政治和行政职能分离,市议会属于政治职能,主管立法与评聘城市经理;城市经理属于行政范畴,对议会负责。这有悖于民主程序,但能保证城市经理的质量,提高行政效率。美国地方自治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乡镇自治。早期美国的乡镇大多都实行直接民主,乡镇居民大会为乡镇的最高决策机关,一些重大问题都要在会议上交给全体公民进行讨论并最终决定。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些乡镇也开始采用代议制民主,选举代表组成乡镇代表大会。乡镇自治是美国民主的策源地和民主体制的基石,但乡镇的自治权要得到法律许可并受到来自联邦和州的制约。

    ——摘编自朱汉国主编《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高中历史》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美国地方自治传统形成的历史背景。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地方自治”的特点,并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评价其历史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