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百色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0-09-09 浏览次数:86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20高一上·百色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①这是古城里的一条小街,过去这里显然驻扎过守城的军队,有一排排的营房为证。现在这里正在建筑仿古的街市和民居,已颇成气候了,秦砖汉瓦,________,虽没有皇家气象,却也称得上是________。在最前面靠近巷口的地方,还立有一个牌坊,上书一副对联,“市井里巷尽染六朝烟水气,布衣将相共写千古大文章”,雕刻极细腻,有__________之妙。但对得不甚工整,以我之见,不如将“大文章”改成“风情画”,尚可__________。

        ②我上初中的时候,在杭州西湖看到过那副著名的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当时我心中引发了强烈的震动。那时正看着《说岳全传》,热血沸腾着,一看这对联真是绝了,其(      ),真可以说是独步天下。

        ③我还曾在广西看到过一副咏竹楹联,一目之后就永远忘不了,我以为那是最好的咏竹楹联。内容是:“一寸在土已有节,万尺凌云仍虚心”。年代久远,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 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

    1. (1)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回味之无穷,概括之全面,含义之深刻,对仗之工整 B . 概括之全面,含义之深刻,对仗之工整,回味之无穷 C . 回味之无穷,对仗之工整,含义之深刻,概括之全面 D . 概括之全面,含义之深刻,回味之无穷,对仗之工整
    2. (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金碧辉煌 富丽堂皇 巧夺天工 差强人意 B . 雕梁画栋 美轮美奂 巧夺天工 差强人意 C . 金碧辉煌 美轮美奂 妙笔生花 心满意足 D . 雕梁画栋 富丽堂皇 巧夺天工 心满意足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由于年代久远,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 B . 年代久远,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但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 C . 由于年代久远,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但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 D . 由于年代久远,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
二、现代文阅读
  • 2. (2020高一上·百色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别让朋友圈定义了真实生活

        相信有不少人,都喜欢有事没事刷刷微信朋友圈,看看朋友最新的动态,了解一下大家对热点问题的看法。但在朋友圈游走之时,却也可能因为一行小字而受挫:朋友仅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它像一道竖起的篱笆,柴扉紧锁,提示着我们这里面是你不可涉足的世界。当观察他人生活的欲望,遭遇了“谢绝参观”的标识,虽然免不了一阵失落,但细细想来,这似乎恰恰隐喻着今天朋友圈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

        如今朋友圈正在越来越多地介入我们的生活,因为我们需要这样一个平台,来记录日常的点滴,来分享生活的际遇,来展示一种被关注、被看到的社交存在。同时,我们也需要这样一个平台,来把现实中被时间、距离冲散的朋友重新拉到彼此可见的视域,来维系情感的需要和对外部世界的想象与认知。在朋友圈二十四小时不落的灯火里,我们看到别人,也看到自己。可以说,朋友圈正在塑造着我们新的交往方式、认知方式,满足着我们“看”与“被看”的心理需要。

        但是,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人为自己的朋友圈加上了一把锁,甚至不愿意再发朋友圈?从心理上来说,很多人渴望记录生活,却又不希望将自己完全展现在他人面前;渴望交流诉说,但又不愿将自己的心情向所有人广播;渴望营造积极的社交网络,却又害怕别人无限接近自己的生活圈子……这些心理反映到朋友圈中,就有了“分组可见”“分组不可见”“仅三天可见”等种种操作技术的好处,在于它解决了很多现实交往中无法避免的尴尬,也帮助我们不断调适着自己与他人交往的方式和距离。

        在心理因素之外,很多人不再愿意在朋友圈里过多展现自己,还在于朋友圈已经从最初个人的一方天地,变成了如今人群芜杂的公共场城。每个人的微信好友里,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仅一面之缘的人,时刻准备向你推销的人,或者随时对你“求转发”“求投票”的人……当朋友圈不再只是纯粹的情感交流地,当朋友圈过多掺杂了利益交换人情负担,当“朋友圈里无朋友”,自然也就让人失去了敞开心扉的动力。

        当然,朋友圈无法成为人们的“快意江湖”,还有很多原因.好友们通过你朋友圈里的一言一行重新建构着你的形象,揣度着你的生活方式,品评着你的审美趣味,而大多数人又都渴望通过朋友圈完成某种程度上的自我实现。所以很多时候会用精挑细选的图片、反复打磨的文字,来塑造一个想要展现给别人的自己。这样一来,发朋友圈也不再是一件轻松事,当人们对“打字三十秒,润色十分钟”式的费神费力感到疲惫,当有了怕别人多想,怕别人对自己印象不好,怕不能展现更好的自己的想法,当别人加了滤镜的生活在自己心中投射下过多的阴影和焦虑,很多人也就只想做一个围观者而非分享者了。

        其实,不少人在谈及自己的交友之道时,都会说到一个“真”字.但是如今,在朋友互动的主要场域朋友圈里,却常常被认为“没有真实的生活”。这也让我们反思,今天我们关于朋友圈的种种讨论,对待朋友圈的种种态度,无论是喜欢也好,逃离也罢,都可能是因为,我们赋予了朋友圈太多的期待和意义,朋友圈是我们维系人际交往的一种方式,但却不是唯一方式。如果过度依赖线上的窗口来塑造一个人,认识一个人,可能潜藏着很大危险.正如有人所说,“朋友圈只是虚拟世界中的一小块天地,真正的世界,在我们放下手机后才能看见。”因为,现实世界,才是最真实的。

    (选自2018年04月16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们需要朋友圈来记录生活的点滴,展示被关注,被看到的社交存在,因为朋友圈作为现实存在越来越深入我们的生活。 B . 发朋友圈时可以在技术操作上设置种种限制,这不但避免了很多现实交往中的尴尬,而且能帮助我们调适自己与他人交往的方式和距离。 C . 交友之道重视“真”,而作为网络上的朋友圈,因为网络的虚拟和信息的欠缺,被认为“没有真实的生活”。 D . 当朋友圈变成了人群芜杂的公共区域,过多掺杂了利益交换,人情负担时,朋友圈自然失去了让人敞开心扉的动力。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从当下发朋友圈的现状入手,分析人们不断为朋友圈加锁的原因,最后提出自己的改变现状期望。 B . 作者在论述朋友圈无法成为人们的“快意江湖”时是从内外因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的。很多人只想成为围观者而非分享者,这一现象隐含着对现实的无奈和焦虑。 C . 本文在分析很多人不再愿意在朋友圈过多展示自己的原因时,更多侧重的是“朋友圈里无朋友”这一现实因素。 D . 最后一段提出“现实世界,才是最真实的”,使得文章并没有局限于对朋友圈的分析,更有着现实的启迪意义。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朋友圈这一平台将被时空冲散的朋友重新拉到彼此可见的视域,朋友圈对维系情感和认知外部世界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B . 因为我们赋予了朋友圈太多的期待和意义,才有今天我们关于朋友圈的种种讨论,对待朋友圈的种种态度。 C . 发朋友圈不再是一件轻松的事,原因既有我们自己发朋友圈时产生的疲惫感,也有别人加了滤镜的生活在自己心中产生的影响。 D . 我们新的交往方式。认知方式正在被朋友圈塑造着,朋友圈也满足着我们“看”与“被看”的心理需要。
  • 3. (2020高一上·百色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日,杭州、郑州、武汉、合肥、南京等20多个城市都出台了人才新政。这些人才政策,既立足国内,又放眼全球,掀起了一场“人才争夺战”。

        郑州市给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人才提供每人10万元的首次购房补贴;成都实行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凭毕业证落户;在杭州,外国人才可享受7项出入境便利政策,创业资助最高可达1亿元,优秀外国留学生毕业后,可直接在杭就业并享受相应补贴等;在南京,为了支持外国留学生直接留在南京创新创业,规定争取国家授权后,外国留学生凭借江苏高校毕业证书、创业计划书,可申请有效期2至5年的私人事务类居留许可等。可以预见,中国各地面向全球招揽人才的态势将一直持续下去。

        “人才争夺可以优化国家人才配置,促进大、中、小城市更加平衡地发展。”中国社科院城市与房地产经济研究室副主任刘彦平表示,中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和创新创业,人才就是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核心资源。

    (摘编自人民网《20余城掀起“人才争夺战”》,2018年3月28日)

    材料二:

        凭身份证学生证半小时落户、以低于市场价20%买房、数十万元就业创业补贴……继南京、西安等20多个城市打响“抢人大战”,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近日也出台政策瞄准高端人才引进。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放大招”凸显了各地广聚天下英才,激发竞争活力的期冀。但纳贤不是一锤子买卖,打造“人才高地”也并非一日之功,引得进更留得住并用得好,才能破解创新密码。

        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人的最高需求层次是自我实现需求。较之物质奖励,价值认同、自我实现感更能打动人心。为人才提供广阔的舞台和上升空间才能留得久。适配的岗位、周到的政策配套、充足的资金设备资源、对知识产权充分的法律保障都是关键要素。为人才营造良好的干事环境,地方需有知人善用、人尽其才的智慧,有舍其所短、取其所长的策略和维护公平法治的能力。

        留住心才能留住人,这需要城市既要大度,也要有温度。让高端人才留下来、智慧活起来,还需把更多精力放到建设宜居宜业、后顾无忧的软环境、暖环境上去。唯有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厚植给养人才的土壤,才能让人产生“吾心安处即故乡”之感,才能激发人才红利、提供发展动力。

    (摘编自新华网《“抢人大战”,引得来更要用得好》,2018年4月3日)

    材料三:

        新加坡《联合早报》5月2日报道,送房屋产权,送面试补贴,甚至还有警官上门服务、提供户籍办理,愈演愈烈的“抢人”战火已在中国20多个大城市熊熊燃烧。

        报道称,参与“抢人”的不仅有户籍优势的新一线城市,无法与之抗衡的三四线城市,也试图用行政手段“抢人”。安徽省三线城市一名中等职业学校就业办负责人说,两年前,学校就收到当地政府的红头文件,要求争取40%至50%的毕业生留在本地就业。

        报道称,大城市年轻劳动人口普遍不足是此轮抢人的重要原因。人口学者易富贤说,2017年以来,中国20至64岁的总劳动年龄人口开始负增长,年轻劳动力资源开始走向枯竭,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增长高度依赖年轻劳动力的状况难以为继。如果人口过度流入大城市,大城市养育成本高,年轻人生育意愿降低,生育率就会持续下降,也将拉低整个国家的生育率,进一步加剧人口老龄化。应鼓励就近城镇化:“一个50万人口的城市,生育文化保存好,生育率高,父母帮忙带孩子,既有利于养幼,又有利于养老。”

        报道称,不过,中国当下的年轻人恐怕不太容易接受这种传统的理想生活状态。南京审计大学毕业生张经纬说,他已拿到上海一家金融机构的“offer”,虽然薪金待遇不比其他城市更优厚,但他需要的是大城市能够提供的资源、机遇,并不在乎更高的生活成本。

    (摘编自《参考消息》,2018年5月3日)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中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和创新创业的社会背景下,“人才争夺大战”的态势还将持续下去。 B . 优化国家人才配置促进大、中、小城市更加平衡地发展是本轮“人才争夺大战”的起因。 C . 与送购房补贴就业补贴等有利政策相比,价值认同和自我实现更能打动求职者,留住人才。 D . 中国当下的年轻人似乎不太容易接受“既利于养幼,又利于养老”的传统理想生活状态。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除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有户籍优势的新一线城市外,三四线城市也试图用行政手段“抢人”,表明了各地广聚人才,提高竞争力的期冀。 B . 城市要知人善用、人尽其才,舍其所短、取其所长;唯有厚植给养人才的土壤,才能激发人才红利,为城市的创新发展提供动力。 C . 留住心才能留住人,一座城市要留住人,关键在于要有温度:需把更多精力放到建设宜居宜业、后顾无忧的软环境和暖环境上去。 D . 材料一和材料三中,经济学者和人口学者,对本轮“人才争夺大战”各从城市平衡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3. (3) 以上三则材料中,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 4. (2020高一上·百色期末) 阅读选文

        菜大爷

    刘奇叶

        菜大爷是居住在城郊西村的一位退休工人。菜大爷姓蔡,“菜大爷”不是他的真名,而是邻里送给他的一个雅号。

        菜大爷的住房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建造的砖瓦民房,后面有个小菜园子。退休后,他把下地种菜当作一种乐趣。菜园子一年四季都能产菜,除了供给他与老伴儿老两口平常生活吃菜外,总是还剩余不少菜。于是,菜大爷在闲余之际也挑着自己种的菜到菜市场上去卖。

        菜市场离菜大爷的家很近,穿过一条街道就到了。买菜的很有眼光,尝过菜大爷的菜后,下一次哪怕菜大爷卖得比其他的摊位贵,也会被一扫而光。

        人们知道,菜大爷种的菜用有机肥料施肥,吃起来好吃又健康,属于真正绿色环保的蔬菜。菜大爷除了平常注意累积肥料,还经常去附近的养猪场挑猪粪施肥。渐渐地,前来买菜的人们都知道了菜大爷的菜好,亲切地称他为“菜大爷”。知道大伙儿对他种的菜十分钟爱,每次上市场卖菜归来,菜大爷心里头总是乐滋滋的。

        儿子在外地工作,多次提出想接老两口过去一块生活,但菜大爷觉得现在的生活很不错,他喜欢这种自娱自乐卖菜的滋润生活,所以一直没有答应儿子离开这个城市,他也打心里舍不得这个菜园子。

        隔壁的邻居老李头也卖菜,但他的菜是从外地贩来的蔬菜,属于无机肥料种植的那一种,味觉营养都没法跟菜大爷的菜比,人们一般不喜欢买他的菜,所以老李头每天卖菜总是早上出去,很晚才归来,有时候还要剩余些许残菜回来。

        偶尔,老李头会同菜大爷一块去市场卖菜,两人年龄相仿,又是邻居,还算谈得来。

        一天,老李头天没亮就贩回满满一担的蔬菜,在家里照常分拣为几元一把的小份后,刚要挑市场上去卖,突然感到肚子一阵绞痛,顿时瘫倒在地上。这一切正好被菜大爷瞧见了,他赶紧叫车把老李头送进了医院急救,接诊医生说是急性阑尾炎,需要做切除手术。

        手术后的第二天,菜大爷去医院看望老李头时,老李头躺在床上动弹不得,老伴儿正在给他喂粥,一见菜大爷来了,老李头两口子一个劲地道谢。见老李头手术很成功,菜大爷也为他高兴。聊天中,一贯热心肠的菜大爷问老李头还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没有,如果有就尽管说,邻里邻居的互相照应嘛。老李头听了,却欲言又止的样子,菜大爷便追问他是什么事情。原来,他是心痛前日贩回的一担蔬菜还放在家里没有卖掉,担心自己住院几天后,那一担蔬菜会白白地烂掉,怪可惜的。菜大爷听了,未加思索地答应帮老李头把菜挑去市场上卖了。

        回去后,菜大爷二话没说,到了老李头家便把那担蔬菜挑去了市场。才到菜市场口,买菜的人们就一窝蜂围拢上来,容不得菜大爷说明一下这菜的来源情况,那担菜又被一扫而光了,哪有菜大爷陈情解释的空隙?望着一副空空的担什和一堆零零碎碎的钱币,菜大爷愣在那里好一阵,仿佛做了一件大亏心事似的。

        当天下午,菜大爷把卖菜的钱如数交给了老李头,说了一声家里有事就走了。老李头高兴地接过钱一点,居然比平常赚的钱要高出一倍多。他心里对菜大爷钦佩得五体投地!

        半个月之后,老李头出院了,特地买了两瓶好酒去敲隔壁菜大爷家的门,结果敲了半天没有人应。老李头问其他邻居,邻居说,菜大爷老两口搬儿子那儿去了。

        菜大爷为什么突然搬走了呢?好久好久,老李头仍没有想明白。

    (选自2016年第4期《小说月刊》)

    1. (1) 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小说开篇交代“菜大爷”雅号的由来,一方面暗示菜大爷受到了邻里四周的爱戴,另一方面也为下文写他特别重视清名埋下伏笔。 B . 小说写菜大爷的儿子在外地工作,多次提出想接老两口过去一块生活,这是倒叙手法,这种写作技巧的运用,避免了平铺直叙。 C . 小说中两次写到菜大爷的菜“被一扫而光”,突出了顾客对菜大爷的信任,说明不管是否绿色环保,只要是菜大爷卖的菜,顾客都欢迎。 D . 小说注重从细微处表现人物的内心,比如菜大爷替老李头卖完菜后,“望”的动作,“愣”的神情,寥寥数语,就刻画出他的愧疚。
    2. (2) 小说设置老李头这个人物,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 (3) 小说以菜大爷突然搬走为结尾有什么好处?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三、文言文阅读
  • 5. (2020高一上·百色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冯奉世,字子明,上党潞人也,徙杜陵。武帝末,奉世以良家子选为郎。昭帝时,以功次补武安长。失官,年三十余矣,乃学《春秋》涉大义,读兵法明习,前将军韩增奏以为军司空令,本始中,从军击匈奴。军罢,复为郎。

        是时,西域诸国新辑 , 汉方善遇,欲以安之。奉世以卫候使持节送大宛诸国客。至伊脩城,莎车与旁国共攻杀汉所置莎车王万年,并杀汉使者奚充国。莎车遣使扬言北道诸国已属匈奴矣,于是攻劫南道,与歃盟畔汉。奉世与其副严昌计以为不亟击之则莎车日强其势难制必危西域。遂以节谕告诸国王,因发其兵,南北道合万五千人进击莎车,攻拔其城。莎车王自杀,传其首诣长安,诸国悉平,威振西域。上以奉世为光禄大夫、水衡都尉。

        永光二年秋,陇西羌人旁种反,诏奉世等人入议。是时,四方饥馑,朝廷方以为忧,而遭羌变。奉世曰:“羌虏近在境内背畔,不以时诛,亡以威制远蛮。臣愿帅师讨之。”

        于是遣奉世将万二千人骑,到陇西,分屯三处。奉世具上地形部众多少之计,愿益三万六千人乃足以决事。书奏,天子大为发兵六万余人。十月,兵毕至陇西。十一月,并进。羌虏大破,斩首数千级,余皆走出塞。明年二月,奉世还京师,更为左将军。光禄勋如故。其后录功拜爵,上赐奉世爵关内侯,食邑五百户,黄金六十斤。

        后岁余,奉世病卒,居爪牙官前后十年,为折冲宿将,功名次赵充国。

    (节选自《汉书·冯奉世传》,有删改)

    注:①辑:和睦

    1.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奉世与其副严昌/计以为不亟击之则莎车日强/其势难制/必危西域 B . 奉世与其副严昌计以为/不亟击之则莎车日强/其势难/制必危西域 C . 奉世与其副严昌计/以为不亟击之则莎车日强/其势难/制必危西域 D . 奉世与其副严昌计/以为不亟击之则莎车日强/其势难制/必危西域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春秋》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相传《春秋》一书出于孔子之手。 B . 永光二年,是用年号纪年法来纪年,即用帝王即位的年号来纪年,如《兰亭集序》中的“永和九年”。 C . 拜爵,即授予爵位。“爵”是古代君主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在中国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D . 卒,专用于指大夫或相当于大夫及其以上的高级官员的死,其它意为“死”的词还有崩、薨等。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莎车国和其他一些国家攻杀了汉朝任命的莎车王,背叛汉朝,冯奉世当机立断,在莎车力量强大起来之前平定了这场叛乱。 B . 永光二年秋天,陇西郡羌族旁支反叛,尽管当时朝廷正为天下饥荒而忧虑,冯奉世还是建议朝廷出兵平定叛乱。 C . 冯奉世亲自率兵去讨伐羌族叛兵,到陇西郡,分别屯兵三处,仅凭借一万二千兵马,便于当年十一月直接大败贼兵。 D . 冯奉世任武将官职前后有十年,是杀敌报国的老将,曾被封为左将军、关内侯。
    4. (4) 把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莎车王自杀,传其首诣长安。诸国悉平,威振西域。

      ②羌虏大破,斩首数千级,余皆走出塞。

四、诗歌鉴赏
  • 6. (2020高一上·百色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安州浮云寺楼寄湖州张郎中(注)

    杜牧

    去夏疏雨馀,同倚朱阑语。

    当时楼下水,今日到何处。

    恨如春草多,事与孤鸿去。

    楚岸柳何穷,别愁纷若絮。

    (注)张郎中,即张文规,出为安州刺史。公元841年,诗人途经安州,曾与张文规同游。本诗写于842年诗人再一次途经安州时。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写的是在去年细雨将停未停的夏天,诗人和友人同倚朱阑谈心,“同倚”二字体现了两人的关系密切。 B . 颔联写的是诗人在想他去年看到的楼下流水,现在不知道流到了那里,借流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 C . 诗歌前两联是在追忆旧游,后两联重在渲染离愁,采用先记叙、后抒情的方法,使诗歌的行文脉络分明。 D . 全诗中,诗人从去夏的相逢同游,写到今年的重游怀念,语言自然流畅,寄寓了诗人功业无成的伤感。
    2. (2) 作者在诗歌中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离情别绪?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五、情景默写
  • 7. (2020高一上·百色期末) 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荆轲刺秦王》中,写易水送别场面时,借助对大风和河水的描写来烘托慷慨悲壮气氛的名句是:“”。
    2. (2) 《诗经·氓》中,通过写叶子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青春不再的句子是:“”。
    3. (3) 苏轼的《赤壁赋》中,“客”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羡慕长江江水的无穷无尽的句子是:“”。
六、语言表达
  • 8. (2020高一上·百色期末) 王先生想邈请自己熟识的某知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来自己家参加父亲的八十寿宴。下面是王先生写的邀请函的正文内容,其中有多处措辞不当,请找出五处并加以修改。

        兹定于2017年12月25日(星期一)11时在府上为家慈举办八十岁华诞。家慈是个京剧迷,他有一些京剧问题向您垂询,热切期望能与您合作表演京剧《九锡宫》,还请您不吝赐。请届时务必光临!

  • 9. (2020高二下·涡阳月考)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成一句话。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

         6月14日,2019年度“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揭晓,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王中林斩获这一世界性的大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科学家。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以科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名字命名,目的是表彰和鼓励世界科学技术领域的重大研究进展,授予为人类带来福祉的杰出科学家。评选委员会评价他在纳米发电机和自供能系统研究方面做出了影响深远的开创性贡献,并认为这一技术“有潜力彻底改变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改变世界”。

七、材料作文
  • 10. (2020高一上·百色期末) 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写作

    材料一:“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青年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就读时,酷爱交友,与蔡和森、向警予、何叔衡等一群有远大理想、志在匡时济世的青年结为挚友。他们一起游玩,一起学习,会因性格不同而产生矛盾,会因意见不合而发生争吵,但始终友爱互助,共同为理想而奋斗。后来,他们中的许多人或成为颇有建树的学者,或成为中国革命的先驱者和新中国的缔造者。

        材料二:《少年的你》是2019年10月上映的一部影片,它的热映再一次引发了人们对校园霸凌现象的关注。201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一份全球校园霸凌现状报告显示,每年约有2.46亿儿童和青少年遭受校园暴力和欺凌,身心受到严重伤害,许多人无法健康地成长,有些人甚至为此失去了生命。另据我国最高检2019年5月发布的数据,2018年以来,监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校园霸凌犯罪案件嫌疑人3407人,起诉5750人。

    少年的你对同学间的相处有过怎样的憧憬?有没有一些同学间发生的事情触动了你,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或对同学间应如何相处你有着怎样的思考?

    请认真阅读以上材料,为学校举办的主题为“青葱岁月,你我同行”的演讲比赛活动写一篇演讲稿,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