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八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19世纪中后期的近代中国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19世纪中后期的近代中国》单元...

更新时间:2020-05-21 浏览次数:120 类型:单元试卷
一、单选题(共16题;共32分)
  • 1.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 . 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     B . 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C . 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 .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 2.

    下列《辛丑条约》的内容最能直接反映《扯线木偶》漫画寓意的是(   )

    A .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 B . 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 . 清政府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 .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 3. 十九世纪中国的一个王姓家族几辈人的生活经历,打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印。王家子弟王福财的下列描述, 与那个时代不符的是(   )


    A . 1843年爷爷在海关工作,要与英国驻华官员协商关税 B . 爸爸是圆明园的管理人员,目睹“万园之园”被烧毁 C . 1896年我曾在重庆日本人开设的工厂工作 D . 1905年儿子王有为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
  • 4. 洋务运动被看作是中国近代化实践的起点,这个观点成立的最主要理由是(     )

    A . 它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   B . 它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 . 它创办了一批机器大生产的工业  D . 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
  • 5. 甲午战败后,李鸿章非常伤感地说:“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对这句话的理解最为恰当的是(    )


    A . 洋务运动没有实际内容,只是做做样子 B . 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目的 C . 洋务运动是纸糊的老虎,唬人而已 D . 洋务运动不应该发生
  • 6. 1898年,义和团运动兴起,义和团在斗争中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给帝国主义以沉重打击。这场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
    A . 清朝统治者与广大人民之间矛盾的尖锐 B .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矛盾的尖锐 C . 山东人民与天主教会之间矛盾的尖锐 D . 义和拳与清朝统治者之间矛盾的尖锐
  • 7. “外夷奇技,其始皆出中华,久之中华失其传,而外夷袭之”,有诗云:“西夷制器呈奇巧,半是中华旧制来。”这种“西学中源”说的解释目的在于(  )

    A . 反对学习西方 B . 为变法作解释 C . 宣传中体西用 D . 维护中华文化
  • 8. 近代中国由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下列对这一社会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 形式上独立,实际上被帝国主义间接统治。 B . 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的,经济上是半封建的。 C . “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国家独立自主权。 D . “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保存了资本主义。
  • 9. 义和团的“扶清灭洋”口号带有笼统的排外性质,这是指义和团(    )
    A . 没有正确区别外来侵略的目的和结果 B . 没有认清清政府的腐败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 C . 没有区别开外来侵略和外来的近代文明 D . 具有反帝斗争的彻底性和迷信色彩
  • 10. 对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的正确理解是(   )

    A . 以“自强”和“求富”为基本出发点 B . 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客观评价 C . 借助西方科技维护中国的传统封建制度 D . 用“中学”来对抗“西学”的传播
  • 11.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的时间是(    )


    A . 19世纪末 B . 甲午战争后   C . 鸦片战争后 D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 12. 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根本原因是(    )


    A . 顽固派的阻挠、破坏 B . 洋务运动未彻底变革封建制度 C . 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     D . 未真正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
  • 13. 义和团运动与太平天国运动的不同之处是(    )


    A . 阶级基础   B . 斗争方式  C . 失败原因   D . 斗争对象
  • 14.

    对下列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A .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 . 中国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C . 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D .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 15.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该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

    A .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 .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 . 增辟通商口岸 D .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 16. 社会动荡或变革往往会带来思想领域的变化。下列史实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 . 西汉大一统,促成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B . 洋务运动,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C . 维新变法,使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广泛传播 D . 辛亥革命,掀起了近代中国第一个思想解放的潮流
二、问答题(共4题;共20分)
  •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过程中,传教士是中西文化之间的唯一媒介。而在清末的西学新冲击中,传播渠道和媒介已多样化了,有翻译的书籍、新式学堂中的外聘教师、新式企业中的技术人才、出洋考察的政府官员、派遣的留洋学生等,还形成了一批具有近代西方思想的新知识分子。

    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局限在天主教义、“质测之学”和数学、语言方面。而清末西学的内容更广泛,层次更丰富,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部分思想文化等不同层次,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外壳和精神内核。

    明末清初仅有徐光启、方以智等少数人接触到西方近代科技知识。清末西学传播的影响却是广泛而深入的,受西学影响的阶层和群体不断扩大,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

    清末的西学传播与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有何不同?

  • 18. 材料一: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曾说:“近年以来,瓜分中国之事,为世界各国报纸最喜好讨论之题目。”后来他又向德国皇帝报告说:中国人民“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机,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中国史学会主编:《义和团》,第3册,86页、244页)

    材料二:义和团四处烧教会、杀教士;外国人被称为“大毛子” 中国人如信奉天主教、新教,通被称为“二毛子”;其他通洋学、懂洋语以至用洋货者,被称“三毛子”以至“十毛子”等,轻则被殴辱抢劫,重则可能有杀身之祸。时人记载:“若纸烟,若小眼镜,甚至洋伞、洋袜,用者辄置极刑。曾有学生六人仓皇避乱,因身边随带铅笔一支,洋纸一张,途遇团匪搜出,乱刀并下,皆死非命。”──中国军史:《1900年 义和团运动高潮》。

    结合两则材料,请对义和团运动做出你的评价。

  • 1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诚能大小增修,讵非军国交便?战舰有尽,而出鬻之船无尽,此船厂之可推广者一。火器亦不徒配战舰也,战舰用攻炮,城垒用守炮,况各省绿营之鸟铳、火箭、火药,皆可于此造之。此外量天尺、千里镜、龙尾车、风锯、水锯、火轮机、火轮车、自来火、自转碓、千斤秤之属,凡有益民用者,皆可于此造之。……以前民用,因其所长而用之,即因其所长 而制之。

    ——《海国图志》

    材料二:……曰: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如其心圣人之心,行圣人之行,以孝弟忠信为德,以尊主庇民为政,虽朝运汽机,夕驰铁路,无害为圣人之徒也。

    ──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三:中国户口不下四万万,果能设立议院,联络众情,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合四万万之众如一人,虽以并吞四海无难也。何至坐视彼族越九万里而群逞披猖,肆其非分之请,要以无礼之求,事无大小,一有龃龉动辄称戈,显违公法哉!故议院者,大用之则大效,小用之则小效者也。

    ──郑观应《盛世危言•议院上》

    材料四:要而论之,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大地既通,万国蒸蒸,日趋于上,大势相迫,非可阏制。变亦变,不变亦变;变而变者,变之权操诸己,可以保国,可以保种,可以保教。不变而变者,变之权让诸人,束缚之,驰骤之,呜呼,则非吾之所敢言矣!是故变之途有四,其一如日本,自变者也。其二如突厥,他人执其权而代变者也,埃及高丽等国皆 是。其三如印度,见并于一国而代变者,越南缅甸等国皆是。其四如波兰,见分于诸国而代变者也。……彼犹太之种,迫逐于欧东;非洲之奴,充斥于大地,呜呼!夫非犹是人类也欤!

    ──梁启超《变法通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材料一的作者是谁?其思想核心是什么?他提出这种思想的目的何在?
    2. (2) 材料二中的张之洞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个政治派别的代表人物?其思想主张是什么?在此种思想指导下,他们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他们提出这种主张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 (3) 材料三中郑观应的说法对吗?在当时的中国能设立议院吗?为什么?
    4. (4) 材料四与材料一、二的观点的最主要区别是什么?
  • 20.

    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人画了这样一幅画(见下图《时局图》)来表现中国当时的形势。你在这幅图中读到了哪些历史信息?请结合相关史实为当时的中国出谋划策,说说中国怎样才能摆脱民族危机,重振国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