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0-04-23 浏览次数:189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20高三上·桐城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人类科技进步源于对未来的大胆想象。千百年来,我们经常     很多想象无法实现,( )。今天我们_____的世界, 正是来源于过去人类对想象的坚持。

    作为人类科技王冠上的宝石,人工智能_____了人类想象中最大胆的部分。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科学家们进行了许多____的工作。 这段历史如今被经常提起,在当时却并不轻松。直到2000年前后,科学家们还得小心避免使用“人工智能"这个词汇。然而,正是这些积累,终于使量变成为质变,使我们有幸集中地在这一时代将想象变为现实。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断言  司空见惯  凝聚  坚苦卓绝 B . 预言  习以为常  凝结  坚苦卓绝 C . 断言  习以为常  凝结  艰苦卓绝 D . 预言  司空见惯  凝聚  艰苦卓绝
    2. (2)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 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只是当时尚未找到可行的方法而已,但最终往往发现了 B . 但最终往往发现,只是当时尚未找到可行的方法而已 C . 最终往往发现可行的方法,但只是当时尚未找到而已 D . 但只是当时尚未找到可行的方法而已,最终往往发现了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正是这些积累,终于使量变成为质变,使我们有幸在这一时代集 中地将想象变为现实。 B . 正是这些积累,使量变终于成为质变,使我们在这一时代集中地有幸将想象变为现实。 C . 正是这些积累,量变终于成为质变,我们在这一时代集中地有幸将想象变为现实。 D . 正是这些积累,终于量变成为质变,我们在这一时代有幸集中地将想象变为现实。
二、现代文阅读
  • 2. (2020·长春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史诗概念是西方学者根据“荷马史诗”等资料归纳总结的,其要素有三:是长篇巨制、有神话故事、有作者。这样的概念标准适用于西方史诗,对中国汉语史诗却并不适用。19世纪,黑格尔曾在《美学》中断言“中国人却没有民族史诗”。20世纪,中国学者对此观点提出了种种意见,但仍是以西方史诗理论为依据进行探讨解释,均不够准确。

    汉语史诗形成于中华文明起源的五帝时代,发展于中华文明早期发展的夏商西周三代,繁荣于中华文明转型的春秋战国时期,表现出了许多不同于西方史诗的内涵特征。其一,汉语史诗独立发展于氏族部族血缘内部,如虞族内流传的是《韶》乐,夏族内流传的是《九歌》,商族内流传的是《商颂》等,而西方史诗融合发展于氏族部族血缘之间,如《荷马史诗》反映了爱琴海周边众多部族的故事。其二,汉语史诗因中华文明的农耕生产、血缘管理等基础原因而在内容上表现为“天体日月崇拜史诗”“山川土地崇拜史诗”“祖先世系崇拜史诗”等类型内容,与西方史诗仅仅表现为“英雄史诗"不同。其三,汉语史诗因中华文明的各种仪式、通神法器而表现为早期的“图”“话”结合到后期的“图”“书”结合的世代传承方式。“图”是永恒不变的史诗主题,“话”与“书”则是不同时期的具体演述。

    西方的史诗既可以在宗教场所演述,又可以在民间集体聚会场合演述。中国的汉语史诗,在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阶段只在宗庙社坛中演述,是宗教、政治、伦理的三合一,所表达的是血缘族群共同的集体意识。也正因为如此,原始时代的神话思维、原始意象在中国的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阶段一直延续保存下来,并通过在宗庙现场的演述实践而发扬光大。而西方氏族社会的神话思维、原始意象在进入文明社会后便不再延续。由于在宗庙里演述,包含宗教、政治、伦理等内容,所以汉语史诗又称“颂诗”“雅诗”。此外,据甲骨文、青铜铭文可知,汉语史诗还被称为“祝”“典”“册”“史册”“作册”“再册”等。总之,汉语史诗在内涵、外延、称谓、特征等方面都与西方史诗有很大不同。

    古希腊轴心文明的一个突出表现是,代表原始神话思维的史诗被代表理性思维的哲学所取代。柏拉图在《理想国》第三卷表示,要把荷马等诗人驱连出他的《理想国》。朱光潜在《西方美学史》中指出,这是因为“柏拉图处在希腊文化由文艺高峰转向哲学高峰的时代”。而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一方面,农耕生产、血缘管理长期延续发展,宗教、政治、伦理三合一传统有很强的惯性力量,神话恩维、原始意象仍有深刻影响,因而史诗在春秋战国时期发展繁盛;另一方面,社会开始转型,理性思维张扬,宗教、政治伦理逐渐分离,出现了诸子争鸣、百花齐放的哲学繁荣景象。

    从五帝文明起源到夏商西周文明早期,血缘部族内独立发展的汉语史诗,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融合转化,创新形成汉语新史诗、颂诗。这些汉语新史诗、颂诗,既继承了以往2500多年史诗的原始意象、集体意识等,又发展了理性精神、个体意识、哲学思维。汉语新史诗、颂诗这两方面的融合,体现着中华民族天人合一、家国一体等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深刻影响了其后2500多年间中华历史文化、文学艺术的发展繁荣。今天,我们应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立足中国实际,科学借鉴西方史诗理论,概括汉语史诗概念、术语,构建中国特色汉语史诗理论体系。

    (摘编自江林昌《建构中国特色汉语史诗理论体系》)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史诗”这一概念源于“荷马史诗”,包括三个要索,但其标准并不适用于中国汉语史诗。 B . 对于黑格尔中国人“没有民族史诗”观点,中国学者虽持反对意见,但立论依据不正确。 C . 汉语史诗与中华文明密不可分,在内涵外延、称谓、特征等方面与西方史诗相去甚远。 D . 西方史诗可以在宗教场所和民间集体聚会场合演述,而汉语史诗只能在宗庙社坛中演述。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以文化比较的视角阐述汉语史诗与西方史诗的不同,澄清了对汉语史诗的错误认识。 B . 文章在论述汉语史诗的三个内涵特征时,除了与西方史诗进行对比外,还运用了例证法。 C . 文章引述柏拉图和朱光潜的观点,有力地论证了古希腊轴心文明是西方史诗的高峰时期。 D . 文章末段归纳了汉语史诗发展史及其所体现的价值观念与影响,指出如何对待汉语史诗。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汉语史诗独立发展于氏族部族血缘内部,内容多样;而西方史诗融合发展于氏族部族血缘之间,内容单一。 B . 汉语史诗的“颂诗”“雅诗”“祝”“典”等称谓包含了宗教政治、伦理等内容,体现了其在宗庙里演述的特点。 C . 春秋战国时期也是中华文明的一个转型时期,在此期间,不仅史诗发展繁盛,而且哲学也呈现出繁荣景象。 D . 汉语史诗中蕴含的中华民族天人合一、家国一体等价值观念,促进了其后中华历史文化、文学艺术的发展繁荣。
  • 3. (2020高三上·桐城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回望70年来的国民阅读,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纸质书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大众化,网络阅读铺天盖地闯入人们的生活。技术改变了阅读的面貌和形态。如今,阅读已不再仅仅是打开一本书,“一屏万卷”的数字阅读时代已经到来。

    2019年4月召开的第五届中国数字阅读大会发布了《2018年度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截至2018年,中国数字阅读用户总量达到4.32亿,人均数字阅读量达到12.4本。我国数宇阅读整体市场规模已达到254.5亿元,同比增长19. 6%,大众阅读市场规模占比逾九成,是产业发展主导力量。

    专家预测,5G时代的来临,为全民阅读的数字化带来新机遇——戴上虚拟增强现实设备,读者马上“置身”于中国历史的影像现场;翻开一本秦兵马俑画册,屏幕上立即展示各种秦俑立体造型……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柳斌杰说,随着对新技术的广泛使用,“传播+阅读+沉浸式”的智能化出版将为人们提供更美好的阅读体验。

    70年,中国人的阅读从“有没有"升级到“好不好”,不仅阅读书目走在百花齐放的路上,阅读场所从家庭、阅览室换到兼具“颜值”和“内涵”的新型阅读空间。书从纸质变为电子,而且阅读与各个领域跨界,衍生出“阅读+行走”“阅读+话剧"“阅读+科技""阅读+互联网”“阅读+公益”"阅读+摄影"“阅读+音乐”“阅读+电影”“阅读+社交”……阅读,让生活更加多彩。

        (摘编自《触摸国民70年间读轨迹》.2019年9月7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材料二

        2018年我国成年国民阅读情况调查

       

    (图片来源:新华社)

    材料三

    从免费阅读到花钱“追更”,消费者正在读书类APP"诱导”下,逐渐接受付费阅读。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发布的《2018年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显示,中国数字阅读市场规模已达254.5亿元,六成数字阅读用户愿意为电子书付费。

    纸质载体也好,电子书也罢,本质上都需要人力、物力、财力成本,对任何一个运营机构或者运营商而言,都不可能永远“免费”下去。从这个意义上说,用户开始愿意付费阅读,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只是还需要有关部门在规范方面做更多努力。

    目前,数字阅读市场还处于崛起阶段,鱼龙混杂。在运作模式上,一些在筑“付费墙”,一些则在摸索“免费阅读+广告”模式,一些则以分享、点赞、组队等作为激励机制……这些“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抢占市场做法,虽没有什么不好,但客观上造成了行业无序竞争,滋生了一些乱象。更有甚者,一些新媒体为在迎合中争取读者,使出浑身解数拼碎片,置起码的原创精神、作者权益于不顾;一些营运平台,在利益驱使下,更是无所不用其极,变着戏法推出一些色情、暴力作品,置起码的社会责任于不顾。

    这些现象显然不利于数字阅读市场健康持续发展,不利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在鼓励、扶持数字阅读市场时,及时注意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数字阅读只有在规范上下功夫,才能赢得更大更长远的发展。

    (摘编自《数字阅读市场有待规范发展》,2019年8月12日《经济日报》)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70年来,中国人的阅读不断升级,由纸质书占主导地位演变为数字阅读占主导地位。 B . 科技发展改变阅读形式,网络阅读的普及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大众化密切相关。 C . 5G时代为全民阅读数字化带来了新机遇,智能化出版为人们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 D . 不论是纸质书还是电子书都需要人力、物力、财力成本,都需要健康规范发展。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调查显示,2018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阅读电子书3.32本,每天接触的媒介主体为手机和互联网。 B . 2018年,我国成年国民综合阅读率为80. 8%, 数字阅读市场规模达254.5亿元,均保持增长势头。 C . 我国成年国民2018年人均每天接触手机、互联网、电子阅读器的时长分别约为85.65和11分钟。 D . 2018年成年国民更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的比例低于2017年,可见数字阅读暂时遇冷。
    3. (3) 如何规范发展数字阅读市场?请你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
  • 4. (2020高三上·桐城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曹石匠

    三石

    曹石匠,说是石匠,其实是个小包工头。至少曾经是。也就几年前,在村里也算是先富起来的那部分,如今却沧落为贫困户,着实让人唏嘘。其实当初贫困户识别的时候,曾石匠并没有主动申请。村民代表商议时,有人就提出曹石匠应该算

    一个,引起大家的附和。也有人担心,说曹石匠那人,你要将他评为贫困户,人家还不一定乐意呢。果不其然,上门征求意见时,曹石匠还真不答应。可再商议时,村民代表们仍坚持,只得再次上门,还找了几个跟曹石匠关系好的一起去做工作。好说歹说几个来回,曾石匠这才勉强点了头。不肯当贫困户的,不是说没有,但至少,我是第一次遇见。

    也许是因为这,我对曹石匠有了兴趣。驻村那阵子,便经常去曹石匠家,不只是上户调查宣传政策,还聊天。聊得多了,发现与村里其他人相比,曹石匠还真有些不一样,虽然文化程度不高。却有些见地,属于聊得来那种。傍晚时分,两个人坐在曹石匠家的小院,泡一壶茶,天南海北的。也聊些村里的事,村里的风土人情,或是家长里短。也聊起过曹石匠的人生经历。

    别以为曹石匠仅仅会做石匠,种水果也是相当在行的。屋前屋后种了各式水果柑桔、黄桃、葡萄,还有柚子,时常能就着新鲜水果品茶,那滋味相当的惬意。当然,茶叶是我带去的,不然他家那迎风飘扬的茶叶沫子,还真对不住屋后那汪清泉。

    曹石匠没读多少书,初中没毕业就跟着长辈学石匠手艺。曹石匠有天赋,没几年长辈们就甘拜下风了。成年后,曹石匠不满足于做些小工赚几个工钱,便外出打工去了。仗着精湛的手艺,在上海、杭州等地扑腾了好些年,带着几十万块钱回了家乡,注册了一家建筑公司,做些修桥铺路的小工程,过得也算逍遥自在。

    然而好日子却在镇完小学生寝室建设项目中,突然坍塌。

    项目总额不大,不过一百来万,眼看房子封顶,却发现建筑材料有问题,水泥钢筋不符合标准。材料采办是小舅子负责的,细一追问,却是小舅子吃了回扣,坑了姐夫。这事,是曾石匠自己发现的,要不声张,业主方面不一定就能察觉。但曹石匠却主动跟业主方说了这事,并将即将完工的房子,推倒重建。

        这样一来,曾石匠便倾家荡产了。

    为这事,曹石匠跟老丈人家闹翻了,老婆改了嫁。这还不算,屋漏偏逢连阴雨,拆房的时候,曹石匠被倾倒的水泥块砸伤,废了右手,可惜了满身的石匠手艺。

    “人在做,天在看,房子是给娃娃们住的呀!”曹石匠说,口气极淡然,一点感觉不出星坠凡尘的苦闷来。

        我想,我应该能帮曹石匠做点什么,除了这本就是我的工作,还应该有其他因素在内。

    嘴里正吃着柚子,突然便有了主意。“种些马家柚吧,你有技术,产量品质肯定差不了,说不定就能东山再起。”

    曹石匠的眼睛突然闪过一丝光来,但随即又暗淡下去。“一万多一亩,哪儿有这么多的本钱。”

    我胸有成竹,说:“没问题,贵金我来想办法。”

    胸脯虽然拍得咚咚响,但落实起来却不是件容易的事。贫困户贴息贷款自然是有,产业帮扶资金也有,但加起来也不超过10万。前期投入是大头,这些钱肯定是不够的。

    曹石匠知道我的难处,跟我说:“要不,就少种点,多少能赚点就成。”

    我摇摇头:“不行,种太少成本分摊更高,不划算。”想了想,又想了想,一咬牙说,“我再借你10万,这样就差不多了。”

    曹石匠也摇摇头,比我摇得厉害多了。“不行,这怎么行,你也是拿工资过日子的,省吃俭用存点钱也不易。”

    吐口唾沫都是钉,我这人就这样,哪是曹石匠左右得了的。

    正值马家柚种植时节,没多久,马家柚就种了下去。置身满山遍野绿油油的柚苗之中,畅想着三年之后的丰收景象,曹石匠突然问:“洪涛,10万块不是小数目,你就不怕我打赖皮?”

    我笑了,盯着曹石匠,反问道:“你曹石匠是这样的人吗?"

    曹石匠笑了,笑声很爽朗。

    (选自《金山》2019年第8期)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开头交代曹石匠由“先富起来的那部分”“沦落为贫困户"的不幸遭遇,巧妙设置了悬念,为下文进一步叙述他的人生经历做铺垫。 B . “我”想帮助曹石匠做点什么,不仅因为这是一个驻村扶贫干部的本职工作,还因为“我”被曹石匠的事迹深深地打动,对他心生敬意。 C . 小说在"我"和曹石匠的笑声中结束,预示着曹石匠种植的柚子三年后将会丰收,也反映出新时代干群关系亲密和谐,升华了小说主题。 D . 小说善于在细微处刻画人物,如“曹石匠的眼睛突然闪过一丝光来,但随即又暗淡下去",这一细节折射出他由兴奋到失落的心理变化。
    2. (2) 曹石匠身上有哪些可贵的品质?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 (3) “我”在小说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
  • 5. (2020高三上·桐城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崔楷,字季则。美风望,性刚梗,有当世干具。释褐奉朝请、广平王元怀文学。正始中,以王国官非其人,多被刑戮,惟楷与杨昱以数谏获免。后为尚书左主客郎中、左中郎将。楷性严烈,能摧挫豪强,故时人称之。于时冀、定教州,频遭水害。楷上疏日:顷东北数州,频年淫雨,长河激浪,泛滥为灾。户无担石之储,家有蒙藿之色。臣既乡居水际,目睹荒残,夙宵不寐,言念皇家,愚诚开款,实希效力。使数州士女,无废耕桑之业;圣世洪恩,有赈饥荒之士。臣之至诚,申于今日。”诏曰:“频年水旱为患黎民阻饥静言念之昃不遑食鉴此事条深协在虑但计画功广非朝夕可合宜付外量闻。”事遂施行。楷用功未就,诏还追罢。久之,京兆王继为大将军西讨,引楷为司马。后葛荣转盛,诸将拒击,并皆失利。孝昌初,加楷持节、散骑常侍,寻转军司。未几,分定相二州四郡置殷州,以楷为刺史 , 加后将军。葛荣自破章武、广阳二王之后,锋不可当。初,楷将之州,人咸劝留家口,单身述职。楷曰:“如一身独往,将士又谁肯为人固志也?”遂合家赴州。三年春,贼势已逼,或劝减小弱以避之。楷曰:“ 国家岂不知城小力弱也,置吾死地,今吾死耳!一朝送免儿女,将谓吾心不固。亏忠全爱,臧获耻之,况吾荷国重寄也!”州既新立,了无御备之具。及贼来攻,楷率力抗拒,强弱势悬,每勒兵士抚厉之,莫不争奋,咸称:“崔公尚不惜百口,吾等何爱一身!”速战半旬,死者相枕。力竭城陷,楷执节不屈,贼遂害之,时年五十一。长子士元举茂才 , 假征虏将军、防域都督,随楷之州,州陷,亦战殁。楷兄弟父子,并死王事,朝野伤叹焉。永熙中,又特赠侍中、仪同三司、冀州刺史。

    (选自《魏书.崔楷传》)

    1.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    )
      A . 频年水旱/为患黎民/阻饥静言/念之昃不遑食/鉴此事条/深协在虑/但计画功广/非朝夕可合/宜付外量闻 B . 频年水旱/为患黎民/阻饥静言念之/昃不遑食/鉴此事条/深协在虑/但计画功广/非朝夕可合/宜付外量闻 C . 频年水旱为患/黎民阻饥/静言念之昃/不遑食鉴/此事条深/协在虑但/计画功广/非朝夕可合/宜付外量闻 D . 频年水旱为患/黎民阻饥/静言念之/昃不遑食/鉴此事条/深协在虑/但计画功广/非朝夕可合/宜付外量闻
    2. (2) 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释褐:脱去平民衣服。喻始任官职。如《周书·李基传》:”释褐员外散骑常侍。” B . 刺史:古代官名,始设于西汉。原为朝廷所派督察地方之官,后沿为地方官职名称。 C . 茂才:即秀才。汉时开始与孝廉并为举士的科名,西汉时避汉武帝讳改称"茂才”。 D . 仪同三司:汉称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司。“仪同三司”谓非三司而仪制同于三公。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崔楷性情耿直,严肃刚烈。任广平王元怀文学期间,王国官员大都因不称职而受惩处,只有他与杨昱因多次进谏而获免。后来又因打击豪强而受到人们称赞。 B . 崔楷关心民生,为国分忧。冀定数州频繁遭受水害,他上疏表达对百姓贫困生活的担忧,并表示愿意竭尽忠诚为朝廷效力。可惜事情未完成就被朝廷召回。 C . 崔楷勇于担当,不谋私利。当初任殷州刺史时,人们劝他留下家人单身赴任,他认为这会动摇军心,带领全家赴州:后有人劝他放弃小弱城池,他不为所动。 D . 崔楷英勇无畏,以身殉国。敌人来攻,他竭力抵抗,士兵在他的激励下也奋力作战,但因实力悬殊,经过五天激战后州城陷落。崔楷被俘,英勇不屈,遭到杀害。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

      ①亏忠全爱,臧获耻之,况吾荷国重寄也!

      ②楷兄弟父子,并死王事,朝野伤叹焉。

四、诗歌鉴赏
  • 6. (2020高三上·桐城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面小题。

    喜友人至

    严嵩

    下马柴门日已曛, 灯前悲喜话同群。

    空江岁晚无来客,远道情深独见君。

    瓦瓮细倾山郭酒,藜床閒卧石堂云。

    莫言古调秪自爱,且诵新篇慰我闻。

    [注]严嵩:字惟中,明朝权臣。他在飞黄腾达之前,曾在故乡的钤山隐居读书七年。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交代友人到来已是黄昏时分,“悲喜”揭示出与友人久别重逢后的复杂心情。 B . 时已岁暮,江中来往船只稀少,而友人不辞路途遥远前来看望,足见友情之深。 C . 颈联描写见面后情形:把酒话旧,卧床闲聊。“细倾”表明饮酒之多,时间之长。 D . 尾联改用对话形式,生动地再现了诗人在为友人朗诗新作诗篇的情景,情趣盎然。
    2. (2) 有人说,本诗带有“山林气”。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五、情景默写
  • 7. (2020高三上·桐城期末)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荀子的《劝学》中在运用一系列比喻后用两句作结,强调了善于利用外部条件的重要性。
    2. (2) 在《出师表》中,诸葛亮谆谆告诚后主,宫中之事咨询后施行,必能
    3. (3) 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描写刘裕故居遗址的语句是
六、语言表达
  • 8. (2020高三上·桐城期末)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有些人认为鸡蛋的外壳很脏,, 不仅保存时间长,还能避免污染其他食品。但事实上,,因为鸡蛋壳上的气孔外面,还有一层很薄的膜,在清洗过程中,, 细菌反而容易通过气孔进入蛋内。

  • 9. (2020高三上·桐城期末)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在第27个国际减贫日和第6个国家扶贫日即将到来之际,中国语言扶贫与人类减贫事业论坛15日至16日在京举行。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国家民委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专家学者,相关省份语言文字工作部门负责人及企业代表等一百余人围绕“推普脱贫攻坚的经验与成效”“语言能力、语言教育与脱贫攻坚”“语言技术的运用、中国语言扶贫的展望与人类减贫事业”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论坛发布了《语言扶贫宣言》。《宣言》指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打破地城区隔、传播信息和技术的工具,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基础。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并提升学习者的能力水平是语言扶贫的基础路径和核心经验。

七、材料作文
  • 10. (2020高三上·桐城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最近,一段化学老师用大闸蟹教学的视频在网络上走红。与印象中的化学课不一样的是,这堂课没有试管、烧杯酒精灯,只有大闸蟹、奶茶、泡面等美食。视频中,老师在讲台上妙语连珠,为同学们认真讲解大闸蟹等美食的化学知识。孩子们一边被“馋哭了”,一边轻松学习。据了解,该老师早已是位网络红人,授课之余,他通过发布科普短视频在网络上拥有几百万粉丝,“万物皆化学”“手机中的化学”“添加剂里的化学”都是他的短视频主题。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