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7年江苏省高考考前押题卷语文试题(二)

更新时间:2021-05-20 浏览次数:1142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2017·江苏模拟)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为了满足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设计师会对历史剧的服饰做一些改变,有些只是让花纹更加________,有些则是不顾及历史事实,________。为了尊重历史而拘泥于教条________不可取,但不顾历史事实去随意演绎,让观众因服装混乱而搞不清历史,则更不应该。

    A . 繁杂    李代桃僵    固然 B . 繁复    李代桃僵    显然 C . 繁杂    张冠李戴    显然 D . 繁复    张冠李戴    固然
  • 2. (2017·江苏模拟)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消除贫困依然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未来15年,对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来说都是发展的关键时期。 B . 今年约有350万市民参与了花车巡游活动,主办方共收到花车评选选票近40 000张,其中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的花车得票最高,最受观众所欢迎。 C . 记者昨日就市民关心的问题专访了市运管处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最快将在下月推出官方版的出租车电召服务,来缓解市民打车难的问题。 D . 今年一月份以来,一线城市住房价格虽然有所回升,但是二、三线城市住房价格仍然低迷,因此稳定房地产市场的任务依然繁重。
  • 3. (2017·江苏模拟) 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

    A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B .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C .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D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4. (2017·江苏模拟)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迎面一座小山,不高,拾级而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去世至今已九百多年了,斗转星移,江山已改,虽是涛声依旧,但江面已远。

    ①当年,苏轼写了《前赤壁赋》,感慨人生短暂,江山永恒

    ②如今滩地上已盖满房子

    ③在古代,长江是在这座小山脚下拍壁而流的,千百年来渐渐淤积成滩

    ④几个月后重游赤壁再写《后赤壁赋》时,就已感叹“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⑤抬头北望,远处才见白茫茫的长江江面

    ⑥登临而观,山壁下只剩两池死水

    A . ③②①④⑥⑤ B . ⑤③②⑥①④ C . ⑥⑤③②①④ D . ⑥②①④⑤③
  • 5. (2017·江苏模拟)

    下列对“孔子学院”标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标志主体为昂首展翅高飞的和平鸽和地球组合构成的变体“汉”字。 B . 图案简洁明快,动感有力,体现了中国传统语言文化正在走向世界。 C . 整个图案包含了全球、汉语、和平等寓意,体现了孔子学院的办学理念。 D . 图案整体呈圆形,展现和谐、包容的文化内涵,体现当代中国内敛中蓄势待发的时代精神。
  • 6. (2017·江苏模拟)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 《边城》通过抒写青年男女之间纯洁的爱情、祖孙之间真挚的亲情、邻里之间互助的善良,表现了人性之大美。 B . 鲁迅的小说《端午节》的主人公是陈士成,他表面追求上进实则道貌岸然,作者借这一形象批判了一些知识分子自私狭隘、软弱妥协等弱点。 C . 《老人与海》的主题是丰富的,既赞美了人类在恶劣生存环境中表现出的坚忍不拔的意志,也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自然之伟力的崇敬。 D . 《哈姆莱特》中,丹麦王后受到克劳迪斯的奸邪引诱,为“满足他的无耻兽欲”,参与了对自己丈夫的谋杀,作者对她虽然有怜悯,但同样有谴责。 E . 《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老葛朗台不进教堂,不信上帝,他的上帝就是金钱,除了钱他没有别的信仰,赚钱是他的全部乐趣之所在。
二、文言文阅读
  • 7. (2017·江苏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杨沛字孔渠,冯翊万年人也。初平中,为公府令史,以牒除为新郑长。兴平末,人多饥穷,沛课民益畜干椹,阅其有余以补不足 , 如此积得千余斛,藏在小仓。会太祖为兖州刺史,西迎天子,所将千余人皆无粮。过新郑,沛谒见,乃皆进干椹。太祖甚喜。及太祖辅政,迁沛为长社令。时曹洪宾客在县界,征调不肯如法,沛先折其脚,遂杀之。由此太祖以为能。

        累迁九江、东平、乐安太守,并有治迹。与督军争斗,髡刑五岁,输作未竟。会太祖出征在谯,闻邺下颇不奉科禁,乃发教选邺令,当得严能如杨沛比,故沛从徒中起为邺令。已拜,太祖见之,问曰:“以何治邺?”沛曰:“竭尽心力,奉宣科法。”太祖曰:“善。”顾谓坐席曰:“诸君,此可畏也。”赐其生口十人,绢百匹,既欲以励之,且以报干椹也。沛辞去,未到邺,而军中豪右曹洪、刘勋等畏沛名,遣家骑驰告子弟,使各自检敕。

        沛为令数年,以功能转为护羌都尉。十六年,马超反,大军西讨,沛随军,都督孟津渡事。太祖已南过,其余未毕,而中黄门前渡,忘持行轩,私北还取之,从吏求小船,欲独先渡。吏呵不肯,黄门与吏争言。沛问黄门:“有疏邪?”黄门云:“无疏。”沛怒曰:“何知汝不欲逃邪?”遂使人摔其头,与杖欲捶之,而得去,衣帻皆裂坏,自诉于太祖。太祖曰:“汝不死为幸矣。”由是声名益振。及关中破,代张既领京兆尹。

        黄初中,儒雅并进,而沛本以事能见用,遂以议郎冗散里巷。沛前后宰历城守,不以私计介意,又不肯以事贵人,故身退之后,家无余积。治疾于家,借舍儿,无他奴婢。后占河南夕阳亭部荒田二顷,起瓜牛庐,居止其中,其妻子冻饿。沛病亡,乡人亲友及故吏民为殡葬也。

    (选自《三国志》卷十五,有删改)

    1. (1) 对下列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沛先折其脚            挝:打 B . 与督军争斗            坐:因……获罪 C . 得去                逸:逃跑 D . 治疾于家,借舍儿      从:跟随
    2. (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杨沛任新郑长时,将积藏的干椹全部献给当时去西面迎接天子但缺粮草的太祖,受到太祖赏识,等到太祖辅政,便提拔杨沛做长社县县令。 B . 杨沛之所以被起用为邺县县令,一是因为杨沛很能干,能够严格依法办事,二是因为太祖想以此报答当年杨沛献干椹救急之举。 C . 杨沛负责孟津口渡河之事时,严惩了不按规矩想要回渡的黄门,太祖认为杨沛做得很对,并没有因为黄门受辱而责罚杨沛。 D . 杨沛先后在各地做官,他一向不把私人进退之事放在心上,不肯以事求人,退休后家里没有余财,晚年住在瓜牛庐里面,贫病交加,极为潦倒。
    3. (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兴平末,人多饥穷,沛课民益畜干椹,阅其有余以补不足。

      ②黄初中,儒雅并进,而沛本以事能见用,遂以议郎冗散里巷。

    4. (4) 请简要概括杨沛为官做人的特点。

  • 8. (2017·江苏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书契以来,代有歌谣。太史所陈,并称风雅,尚矣。自楚骚、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言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荐绅学士家不道也唯诗坛不列而歌之权愈轻歌者之心亦愈浅今所盛行者皆私情谱耳。虽然,桑间濮上,《国风》刺之,尼父录焉,以是为情真而不可废也。

    (节选自冯梦龙《山歌》,有删改)

    1. (1) 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

    2. (2) 文中的“尼父”是指(人名)。

    3. (3) 根据文意,概括山歌不受重视的原因。

三、诗歌鉴赏
  • 9. (2017·江苏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木兰花【注】

    晏殊

    燕鸿过后莺归去,细算浮生千万绪。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

    闻琴解佩神仙侣,挽断罗衣留不住。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

    【注】此词为晏殊被罢相后所作。

    1. (1) 简析首句“燕鸿过后莺归去”在全词中的作用。

    2. (2) “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两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

    3. (3) 请概括全词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四、默写
  • 10. (2017·江苏模拟)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1) 烽火连三月,。(杜甫《春望》)

    2. (2) 日星隐曜,。(范仲淹《岳阳楼记》)

    3. (3) ,侣鱼虾而友麋鹿。(苏轼《赤壁赋》)

    4. (4) 可堪回首,,一片神鸦社鼓。(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 (5) ,初为《霓裳》后《绿腰》。(白居易《琵琶行  并序》)

    6. (6)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7. (7) 纸上得来终觉浅,。(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8. (8)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论语·颜渊》)

五、现代文阅读
  • 11. (2017·江苏模拟)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中药飘香

    杨忠

        ①闻着煎药时四溢而出香气弥漫的中药,心又回到儿时多病的日子,回到比汤药更浓烈的亲情氛围之中。

        ②在我蹒跚学步的那段日子,母亲带我到乡下外公家小住。母亲为外公煎药,冒出香气,当我最近距离地闻到从一只被炉火熏黑的砂锅里散发的草药味时,心里存有一种神秘和敬畏。那药是母亲冒着冬雪走了几十里山路,叩开一家早已打烊了的药铺抓来的。外公病歪歪地喝着母亲连夜煎熬冒着热气的汤药,竟然神奇般地好了。也许是母亲的孝心和精神感动了上苍,才有如此神力。从此,我们全家尤其是母亲对中药敬若神灵。外公风烛残年与药锅为伴直到去世,享年89岁。

        ③我是家中宝贝,病灾不断:小时候出麻疹、痄腮,稍大患肾炎、肝炎,还曾被滚沸的汤药烫伤。因此,外公用过的那个有年头的黑乎乎、脏兮兮的药砂锅,又被母亲找了回来,母亲用清水一洗并念道:“外公保佑小孙孙,那药砂锅熬出来的中药有神力呢。”我的命几乎是泡在“苦水”中熬过来的,能喝水的时候就开始与汤药结缘,那是又令人惧怕又让人感觉亲切的苦味。“良药苦口”是我第一次听到的双关语。虽不懂其意,但我知道对我一定有好处。

        ④记得我成人之前母亲一直为我煎药。煎药很有讲究。她说:“煎药如同进庙上香,要心诚,不能乱说话,身子也要干净,否则,这药效就不好。药渣更不能随意乱倒,要倒在人气旺的岔路口,让众人把病带走,吃药的人病才能好。”所以母亲煎药时,总是把手洗得干干净净,有时还要换一身干净的衣裳,嘴里念念有词地说着什么,倒药渣时更要走好远的路。母亲煎药时的背影和炉火映红的脸庞很好看,至今仍烙在我心里……

        ⑤煎药的流程是中国人独有的,从开始懂得中药能治病到今天,一样的方法,一样的氛围,一样的心情。洗锅,浸药,生炉。下锅有先后之别,火候有文武之分。解表药用“武火”,滋补药用“文火”;矿石、甲壳、兽角类药“先煎”,药引或粉末状药“后下”。久病成医,耳濡目染,我已熟知其道。

        ⑥多年之后,我读到清代怪杰石成金《传家宝》中“煎药”一节,有这样的句子:“煎药时要老诚人细心看守,不可炭多火急而沸出,亦不可过煎而药枯,火候得宜则药之气味不损,自得速效矣。”所以母亲煎药时总是不假他人,其认真劲儿就不难理解了。

        ⑦而现在父亲、母亲都已不在人世了,中药的香气也渐渐散去。

        ⑧想起小时候生病的日子,想起母亲为我煎药时的情景,不免黯然神伤。母亲病重时,我一直守着她,就像当年我生病时她守着我一样。母亲守旧固执,不愿看西医,执意要吃中药,我为她请了最好的中医。而那只用了很长时间的药砂锅,经过几次搬家早已不见踪影。母亲很迷信,她说:“外公用了它,病治好了,活得长寿;你用了它,许多病也治好了,如今养得白胖壮实。看来我不行了。”母亲的话很灵验,正如她说的那样,她不久离我们而去。

        ⑨我时常在想,五味俱全的汤药犹如漫漫人生,也包含生活的滋味。在纷纷扰扰的生活中,举起酒杯,醉的是红尘,端着茶杯,泡着的是日月。一个人一生之中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病痛,偶尔喝点汤药,益于病体,也是一种提醒与思考。汤药入口,一股暖流在肚肠里奇妙地跳荡,使人感受到一种因苦味而带来的淡淡感伤,使人想起吃苦对生命的意义。这是对人更深的益处,亦如世事从兴而衰,正像人体从健而弱。一碗由砂锅倾出的热的苦水,从口腔到胃肠的距离之中,让人从兴奋到镇定,使人想起生命本身。我认为,中药的本质也许是诠释生命意义的哲学过程。

        ⑩中药飘香的日子,其实就是一段人生最美好的回忆……

    1. (1) 第①段中说“亲情”比汤药更“浓烈”,文中用了哪几件事表现这种“浓烈”?

    2. (2) 第④段末尾说“至今仍烙在我心里”,简述“烙”在“我”心里的具体内容。

    3. (3) 请分析煎药的砂锅在文中的作用。

    4. (4) 作者在第⑨段中讲了哪些生命和生活的道理?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 12. (2017·江苏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想象与写实

    朱光潜

        对于想象与写实这个理论上的争执不能不提出一谈,因为它不仅有关于写作基本态度上的区别,而且涉及对于文艺本质的认识。

        在十九世纪前期,浪漫主义风靡一时,它反抗前世纪假古典主义过于崇拜理智的倾向,特提出“情感”与“想象”两大口号。浪漫主义作者坚信文艺必须表现情感,而表现情感必借想象。在他们的心目中与想象对立的是理智;想象须超过理智,打破形式逻辑与现实的限制,任情感的指使。到了十九世纪后期,文学界起了一个大反动,继起的写实主义咒骂主观的想象情感。写实作家的信条在消极方面是不任主观,不动情感,不凭空想;在积极方面是尽量寻求实际人生经验,应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搜集“证据”,写自己知道最清楚的,愈忠实愈好。

        如果就文艺本质作无偏无颇的探讨,我们应该知道,凡是真正的文艺作品都必须同时是写实的与想象的。理由很简单,凡是艺术创造都是旧经验的新综合。唯其是旧经验,所以读者可各凭经验去了解;唯其是新综合,所以见出艺术的创造,每个作家的特殊心裁。想象决不能不根据经验,神鬼和天堂地狱虽然都是想象的,可也都是根据人和现实想象出来的,神鬼都像人一样有四肢五官,能思想能行动,天堂地狱都像现世一样有时间空间和摆布在时空中的事事物物,如宫殿楼阁饮食男女之类。一切艺术的想象都可以作如是观。至于经验——写实派所谓“证据”——本身不能成为艺术,它必须透过作者的头脑,在那里引起一番意匠经营,一番选择与安排,一番想象,然后才能产生作品。人生经验如果要形成艺术作品,必经心灵熔铸。从艺术观点看,这熔铸的功夫比经验还更重要千百倍,因为经验人人都有,却不是每个人都能表现他的经验成为艺术家。许多只信“证据”而不信“想象”的人为着要产生作品,钻进许多偏僻的角落里讨论实际生活,实际生活算是讨到手了,可作品仍是杳无踪影;这正如许多书蠹读过成千上万的书,自己却无能力写出一本称得上文艺作品的书。

        中国文学理论家向来注重“境界”二字,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提出“造境”和“写境”的区别,认为“造境”即“理想”(即“想象”),“写境”即“写实”。文艺的难事在造境,凡是人物性格事变原委等等都要借境界才能显出。境界就是情景交融事理相契的独立自足的世界,它的真实性就在于它的融贯整一,它的完美。“完”与“美”是不能分开的,这世界当然要反映人生自然,但是也必须是人生自然经过重新整理。大约文艺家对于人生自然必须经过三种阶段。首先他必须跳进里面生活过,才能透懂其中甘苦;其次他必须跳到外面观照过,才能认清它的形象;经过这样的主观的尝受和客观的玩索以后,最后他必须把自己所得到的印象加以整理,整理之后,生糙的人生自然才变成艺术的融贯整一的境界。写实主义所侧重的是第一阶段,理想主义所侧重的是第三个阶段,其实这三个阶段都是不可偏废的。

    (有删改)

    1. (1) 请简要概括文中所提“假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的特点。

    2. (2) 作者为什么说“凡是艺术创造都是旧经验的新综合”?请概括说明原因。

    3. (3) 请简要概述最后一段的论述层次。

  • 13. (2017·江苏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大家可以翻一下唐史,唐太宗同时代的人在赞颂唐太宗时,用了一个说法“神武同于魏祖”。“魏祖”就是曹操,表明当时的人非常敬佩曹操。可是宋朝以后曹操的形象就慢慢地变了,因为他挟持天子,名不正则言不顺,宋代非常忌讳这种违背伦理的人。历史上的曹操和文学作品中的曹操是不同的,我们后来的历史将曹操的形象窄化了,这是非常可惜的事。我们现在只有通过他的文字,才能感觉到他有趣的复杂。最复杂的就在“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几句,它是对生命的彻悟。可是接下来的笔锋马上又转了。“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周公吐哺”是在讲周公礼贤下士,在这里,曹操就完全是周公了。魏晋社会的伦理架构已经开始松动、瓦解,当时文人最大的特殊性在于开始去思考人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而不再是接受别人给予的意义。陶渊明要走出社会的伦理,他在背叛社会,曹操也一样在背叛。曹子建的《洛神赋》写自己爱上一个水上的女神,也是背叛伦理,因为这个女神是以他的嫂嫂为原型的。美和伦理不同,可是在此以前,所有的文学都必须在道德的旗帜下发展,合于道德的,才合于美。魏晋时期,美开始有了独立的地位。伦理道德和审美是两个很不同的领域,可是彼此之间又有错综复杂的关系。这两个领域在曹操身上是最明显的。曹操其实是有能力篡位的,但他到最后也没有,他去世之前一直自称丞相,就是不要皇帝的位置,可见曹操这个人真的很特别。

    1. (1) 根据文意,概括曹操、陶渊明在文学审美追求上的异同。

    2. (2) 文中举曹子建《洛神赋》一例的用意是什么?

    3. (3) 文段末尾说曹操 “很特别”,如何理解曹操的“很特别”?

六、材料作文
  • 14. (2017·江苏模拟)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或安贫,或安富,或爵通侯封万户。一任秋霜换鬓毛,本来面目长如故。——苏轼《老人行》

    这一润色,留传固然留传了,但可惜的是一定失去了许多本来面目。——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

七、名著导读
    1. (1) 《红楼梦》中,宝玉撰诔文祭晴雯,黛玉建议将“红绡帐里,公子情深”改为“茜纱窗下,公子多情”,小说中哪些情节最能表现晴雯和宝玉的“情深”?当宝玉改成“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陇中,卿何薄命”后,黛玉为何“陡然变色”?

    2. (2) 请简要介绍《三国演义》中关公“刮骨疗毒”的主要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