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分离 MnO2和KClO3的固体混合物 |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蒸发结晶 |
B | 鉴别氯化铵和碳酸氢铵 | 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 |
C | 除去CO2中的CO | 通入氧气后点燃 |
D | 软化硬水 | 加入活性炭吸附 |
①碳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请画出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②图 1中与碳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填元素名称)。
③从图 1中你发现的规律是(写一条)。
碳”分子(C24O6),逐步除去其多余的含氧部分,最终得到环碳分子。
C24O6 C22O4 C20O2 C18(制备环碳的步骤)
①制备环碳的各步骤中,每次去除的物质X为(填化学式)。
②一个环碳分子是由个碳原子构成。
①“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中“淘”、“漉”相当于化学实验操作中的。
②“春蚕到死丝方尽”所描述的蚕丝属于(填“天然”或“合成”)纤维,这种纤维的优点是。
①《黄帝内经》中“五谷为养”的“五谷”是指稻、麦、黍、稷、菽。稻俗称水稻、大米,其富含的营养素是。
②晋代葛洪的《食肉方》(去除黑痣的药方)中记载:“取白炭灰(熟石灰)、荻灰(草木灰)等分煎合,可去除黑痣”。药方中起到“食肉”作用的主要物质是(填化学式)。
③北宋《浸铜要略序》记载“山麓有胆泉(硫酸铜溶液),土入汲以浸铁,数日辄类朽木,刮取其屑,锻炼成 铜”,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
出牌顺序:甲 A
a.H2SO4 b.Zn c.CuCl2 d.Fe2O3
【实验一】酚酞溶液在酸和碱溶液中显示不同的颜色,可借助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判断酸碱是否发生了反应,如图 1所示。
将盛有氢氧化钠固体的燃烧匙伸入稀盐酸中,观察到U形管中右侧红墨水液面上升,该现象(填“能”或“不能”)证明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理由是。
①由曲线变化情况分析可知,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并(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②40秒后,曲线开始呈下降趋势的原因是。
该反应是将(填序号),M点溶液中溶质为(填化学式)。
a.稀盐酸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稀盐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