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千吨
年份 | 出口量 | 进口量 | 净出口量 |
1959 | 4 157.5 | 2.0 | 4 155.5 |
1960 | 2 720.4 | 66.3 | 2 654.1 |
1961 | 1 355.0 | 5 809.7 | -4 454.7 |
1962 | 1 030.9 | 4 923.0 | -3 892.1 |
1963 | 1 490.1 | 5 952.0 | -4 461.9 |
材料一 18世纪70年代,英国出台法律,严禁熟练工人移民国外;同时对前往其他国家的轮船严格搜查,禁止向其他国家出口机器零件。
1825年,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英国爆发,物价暴跌,大量企业破产。同年,英国取消了机器出口禁令。1837年机器出口总值为49万英镑,1866年为476万英镑。英国不断降低关税和减少出口限制,成为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国家。
——摘编自《近代英国工业革命揭秘》等
材料二 1848年,英国人福琼进入中国,采集了大量的茶苗和种子运到印度。1851年,他收集了更多的茶种,还带着8名制茶师傅和大批制茶设备,来到加尔各答。此后,印度的制茶行业迅速崛起,阿萨姆、大吉岭、尼尔吉里成为全球著名产茶区。英国某知名杂志热情地称赞道:“福琼打破了(中国)的茶叶垄断,将喝茶的权利带给富人和穷人!”
——摘编自(美)萨拉·罗斯《茶叶大盗:改变世界史的中国茶》
材料 虽然存在巨大的风险,但无论如何,巨额财富的诱惑不断使其他阶层中有胆识、有智慧的弄潮儿开始投身工业界。随着“蒸汽时代”的到来,煤炭价格一路飙升,而煤炭大多埋藏在贵族的庄园地产上,于是,英格兰东北部产煤区的诺森伯兰公爵、斯卡伯罗伯爵,约克郡的诺福克公爵,兰开郡的克劳福德伯爵等都在原有的头衔外加上了“矿主”的称号。1761年,布里奇沃特公爵在高尔伯爵贷款的支持下开凿了一条10英里左右的运河用以运输煤炭……笛福在18世纪20年代出版的书中提道,我们让一个名字叫莱特的老工人不停地干活儿,他是个商用轮盘修造者,我们付给他的工资是按周计算的。……一天早上,一辆手推车坏在了路上……于是,老工人被叫到了出事的地点去修理。他正忙得起劲时,一位认识他的乡下人路过,此人按惯例跟他打招呼:“早上好,莱特……愿神保佑你工作成功。”老工人斩钉截铁地回答:“我不在乎它保佑不保佑,这是按天计算报酬的工作。”
——摘编自李强《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社会的主流道德》
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要准确全面)
材料 东汉选官实行察举制,由朝廷重臣和地方州牧推举孝廉,但是对推举人和被举人双方都没有严格的制度规范。东汉后期,各地豪族操控地方舆论,垄断选举之路。外戚和宦官为了扩充自己的势力,经常干涉选举结果。请托、贿赂之风盛行,高门子弟即使无才无德也能被推荐,一般士人则入仕无门。汉顺帝年间,左雄担任尚书令,对察举制度进行改革。
改革之后,被推举的孝廉还要在中央进行统一考试,其中儒生出身的考试儒家经义,小吏出身的考试写公文,考试合格才能被授予郎官。同时规定:四十岁以后才能被推举为孝廉;如果不足四十岁,就必须具备特别优秀的品德和高超的能力,并通过严格的复试。
广陵郡的孝廉徐淑不足四十岁,质问他的时候,徐淑回答说:“诏书上说的‘有如颜回、子奇,不拘年齿’,所以我就被郡举为孝廉了。”左雄问他:“颜回闻一知十,你能做到吗?”徐淑无法回答,被斥令回去。后来,济阴太守等十几位官员,因选举人才不当而被免职;不合格的孝廉被斥退,只有真正的人才得到授官。从此官员们不敢随便推举孝廉。一时选举清正,录用了不少人才。
材料 二战前德国秘密发展了装甲车和战斗机,提出了闪电作战理论并在此基础上第一次发展了坦克—飞机协同作战战术,真正具备了打机械化战争的技术、理论和战术。因此战争初期德军能在17天内消灭波兰,15天内击败英法联军、打到英吉利海峡,仅用三个星期便迫使法国投降。后来同盟国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迅速发展以内燃机技术为核心的军事技术群,并大力研究与之相应的作战理论和战术。到1943年,优势开始转向同盟国一方。雷达、声呐及其他电子通信器材的改进与应用在抗击德军对英国本土的空中轰炸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指挥控制系统的改进为美英军空地协同以及反空袭、空降和两栖登陆作战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技术保障。飞弹的出现虽没有改变战争的进程,但它表明一种新的作战样式和作战空间的产生。原子弹在广岛和长崎的爆炸并没有改变战争的结局,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加快日本无条件投降的作用。
——摘编自李元奎等《科学技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及形态的影响》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在严峻的国际形势下,启动了欧洲联合的进程。丘吉尔和戴高乐都是欧洲联合的倡导者。丘吉尔认为,英国不仅仅是一个欧洲国家,而且是版图遍及全世界的大英帝国的首脑,如果作为一个成员国参加欧洲联合,那将与英国的国际地位不相称,“我们同欧洲在一起,但不是其组成部分。我们对它感兴趣,同其联系交往,但不能被并入或同化”。戴高乐认为,在“多国家的欧洲”当中,法国应该起中流砥柱的作用,西欧“自然的和道德的中心,正是法国”,要建立一个“欧洲人的欧洲”,即在经济上、政治上以及防务上独立的欧洲。他相信,只要德国同法国团结起来,一个新的欧洲就开始在实现,反之,西欧的联合就没有任何可能性,法德和解和合作成为西欧联合的基石和核心。
——摘编自《丘吉尔与戴高乐的“欧洲观”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