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西省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阶段性检测公益试...

更新时间:2020-05-09 浏览次数:233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 1. 图片是历史的载体,更是时代的记忆。观察下图,确定图片所示歌曲为代国歌的会议是(   )

     

    A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 .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 2.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很多医护人员齐心协力,共同抗“疫”,他们被称为“最可爱的人”。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也被称为“最可爱的人”。下列哪些人物是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的英雄(   )

    ①黄继光  ②罗盛教  ③邱少云  ④张自忠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3. 毛泽东曾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建设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由此可见,毛泽东评价的是(   )
    A . 新中国的成立 B .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 . 土地改革的完成 D .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 4. 设计表格归纳知识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下表是小陈同学就“法治专题”进行的知识归纳,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

    选项

    法律文献

    备注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D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政治协商制度

    A . A B . B C . C D . D
  • 5. 毛泽东的诗词与历史事实紧密结合,展现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波澜壮阔的宏伟画卷,体现了真挚的家国情怀。下面诗词中的“一桥”位于下列哪一城市《水调歌头·游泳》(节选)1956年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恶,当惊世界殊。(   )
    A . 长春 B . 鞍山 C . 南京 D . 武汉
  • 6. 下面是魏老师上课时用的一张幻灯片。请你根据内容为其拟定一个最恰当的主题(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C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 .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
  • 7. 为进一步弘扬焦裕禄精神,某县决定修建“焦裕禄精神展示园”。“某县”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一地区(   )
    A . 陕西延安 B . 河北西柏坡 C . 河南兰考 D . 安徽风阳
  • 8. 40多年春风化雨、春华秋实,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改革开放”这一历史性决策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   )
    A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 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 C . 中共十四届二中全会 D .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 9. 山西阳泉农民刘宗水在1981年10月23日的日记中写道:“到二队分地,过午四时,大片地已分完,只有自留地和饲料地未分…”材料中的“分地”(   )
    A . 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 B . 消灭了地主阶级 C .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 . 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
  • 10. 这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城市,100%实现城市化,是中国第一个“国际花园城市”;这是一座充满动力的城市,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因改革开放而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材料评价的是下列哪一经济特区(   )
    A . 深圳 B . 珠海 C . 汕头 D . 厦门
  • 11. “解放”一词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含义,如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解放了全国人民;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则是中国人民另一种意义上的解放。后一种“解放”侧重于(   )
    A . 人民思想的解放 B . 国家主权的独立 C .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 . 民主政治的建设
  • 12. 1984年,国务院进一步下放了生产经营计划、产品销售、产品价格、物资设置等十个方面的权力,有效地解决了国家和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进一步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这一做法是为了(   )
    A . 活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 . 缓解城镇的就业压力 C .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 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 13.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取得了伟大的发展成就,行稳才能致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能够不断稳定发展的最根本原因,其得到了全中国人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下列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邓小平理论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B . 中共十五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C .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D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 14. 太原市某中学历史社团的同学们开展了“爱我家乡”系列社会实践调查活动,请你参与完成问题。
    1. (1) 太重(太原重型机器厂)苏联专家楼是目前太原市保存最完好的苏式住宅区。太原重型机器厂聘请苏联总平面布置专家毛古金来到太原并修改了重型机器厂的总平面布置图,经过反复了解和讨论,车间布置更为合理。1953~1957年,太原重型机器厂生产总值完成7352万元,利润完成1687万元,上缴利润完成1546万元,五年内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逐年成倍增长,1957年与1953年相比较,生产总值增长14.6倍。

      下列对这段材料理解有误的是(   )

      A . 太原市保存最完好的苏式住宅区是太重苏联专家楼 B . “一五”计划期间以太重为代表的重工业发展迅速 C .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的工业化建设得到过苏联的帮助 D . 经过“一五”计划期间的建设,山西工业落后的面貌得到了彻底改变
    2. (2)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经济不断发展,人民切身感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幸福生活,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01.61元,提高到2016年的10082.45元,增长了98倍;人均居民储蓄存款由1978年的29.67元增长到2014年的38775元,平均工资水平由1978年的632元提升到2016年的54975元,人民的收入水平取得了大幅度的提升。改革开放40年来,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人民的就业观念和就业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业工作取得了跨越式进展。

      下列对这段材料的分析,正确的有(   )

      ①改革开放以来,山西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收入不断增加

      ②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农民收入不断增加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有关

      ③改革开放以来,山西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改革开放以来,山西一直坚持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发展理念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18分)
  • 15. 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相关问题。

    1980年,我国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1985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救区;1988年,建立海南岛经济特区;1990年,开发开就上海浦东;1992年,开放内陆部分省分城市和沿江沿边城市;2001年,加入WTO;2013年,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

    1. (1) 根据所学知识,说说右图反映的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意义,并指出当时参加和平谈判的西藏地方政府首席代表是谁。
    2. (2) 根据下面年代尺上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与“动乱开始”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的名称,并说说“改造完成”使哪一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3. (3) 根据下框中的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进程),并简述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意义。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含两小题,第17小题16分,第18小题16分,共32分)
  • 16. 新中国成立71周年以来,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不断走向伟大复兴。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表。

    报纸名称

    社论摘要

    《人民日报》(中国)

    前程无限光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诞生,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民开始自己当权管理国家,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揭开了历史的新巨册。

    人民论坛报》(波兰)

    这在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阵线上又打开了一个缺口;中国人民的胜利,乃是本世纪继苏联十月革命和消灭希特勒法西斯主义之后的伟大事件。

    材料二  雄越越,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

    材料三 时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鲁笳说:“农民得到了土地,我们的党就得到了农民的拥护。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所以说,这是一次最彻底的最全面的最成功的一次土地改革。”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这就是劳动农民翻身做主人的感觉。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5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4363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26.9%。

    1.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国内和国际两个角度简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抗美援朝战争的主要目的,并说说中国政府进行抗美援朝战争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归纳土地改革胜利结束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土地改革对国家政权所起的作用。
  • 17.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的变化折射着社会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材料二 1950~1955年中、美、苏钢产量变化表(单位:万吨)

    年份

    中国

    美国

    苏联

    1950年

    61

    8785

    2733

    1955年

    285

    10617

    4527

    材料三 通过统计数据可知,以1978年作为基期(100)的人均GDP指数逐年增长,从1978年的100到2009年的1337.63,以2000年价格计算的人均GDP从1978年的1365.39元到2009年的18263.88元,上涨了13倍多。农村人均收入由1978年的134元增加到2011年的7394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元增加到2011年的21427元。中国进出口额从1978年的200亿美元增长至2004年的10000亿美元以上。

    材料四 我国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邓小平南方谈话期间,实行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邓小平南方谈话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期间,根据对市场与资源配置之间关系的认识,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的国家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钢产量的发展趋势及形成这一趋势的基本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说说,1978年以后,我国经济发生了哪些变化?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4. (4) 从材料四可以看出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0分)
  • 18. 历史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为提升同学们的学科素养,魏老师运用了不同的方法,设计了如下学案,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民主协商——完善政治制度】

    并指出该会议成功召开的历史意义。

    任务二  【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在那千钧一发的时刻,你的胸膛是一道胜利的高墙。敌人的罪恶的枪口被堵住了,你生命的火花像长虹一样闪耀。

    《永恒—献给黄继光】

    火烧战友剧烈痛,比那刀割还难忍。身不动来眼不眨,顶天立地是少云。

    ——《邱少云》

    任务三【获取信息—关注农村变化】

    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

    任务四【建设成就—见证中国发展】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

    1980年

    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

    1984年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992年

    南方谈话与中共十四大

    2001年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8年

    成功举办奥运会

    1. (1) 根据所学知识,说出下图所示会议召开的时间及地点,
    2. (2) 下框中的两首诗歌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3. (3) 根据下框中的材料指出,“走组织起来的路”具体指什么方式?为什么要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
    4. (4) 从下表中选取两件或三件大事,以“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为题,写一篇120字左右的小短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