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枣阳市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理...

更新时间:2017-10-13 浏览次数:1007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下列生活中常见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冰雪融化 B . 菜刀生锈 C . 灯泡发光 D . 黄瓜榨汁
  • 2. “塑化剂”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但被不法商人添加到食品中,造成了“塑化剂”风波。已知“塑化剂”的化学式为C24H34O4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塑化剂”属于无机物 B . “塑化剂”属于有机物 C . “塑化剂”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17:2 D . 食品添加剂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标准进行使用
  • 3.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 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有15g甲 C . 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变为不饱和溶液 D . 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二、<b >选择填充题</b>
  • 4. “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作为原料的原子全部转化为产 品,实现“零排放”。一定条件下,CO2和H2按一定比例反应只生成1种物质,就能实现“零排放”,这种物质可能是(   )
    A . 甲酸(HCOOH) B . 乙酸(CH3COOH) C . 甲醇(CH3OH) D . 乙醇(C2H5OH)
  • 5. 下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 称量氯化钠 B . 点燃酒精灯 C . 取用固体 D . 加热液体
  • 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阳离子一定带正电荷 B .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 . 氯原子和氯离子的核内质子数相同 D . 分子在化学反应前后种类和数目不变
  • 7. 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元素信息不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碳的化学性质活泼 B . X表示N2 C . 氧原子的质子数是8 D . 三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 8. 现有反应:X+H2SO4═BaSO4↓+2Y,下面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X可能是Ba(OH)2 B . Y可能是HCl C . Y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D .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 9. 一定条件下,同一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与反应物的质量分数成正比。现用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盐酸溶液与过量的锌粉反应,为了使反应慢点儿进行,而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所用的盐酸中加入适量的(   )
    A . 氢氧化钠 B . C . 氧化镁 D . 碳酸钠溶液
  • 10. 下列除去杂质所用的试剂或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 除去CO2中少量的SO2用烧碱溶液 B . 除去NaNO3溶液中少量的Na2CO3用稀盐酸 C . 除去CO中少量的CO2用澄清的石灰水 D . 除去CuSO4固体中少量的Fe粉用水溶解后过滤
三、<b >信息分析题</b>
  • 11. 活学活用化学知识:用化学用语表示:
    1. (1) 铵根离子;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
    2. (2) 中华紫薇园花香飘万里,你能闻到花香的主要原因是
    3. (3) 如图是一种照明用的台灯。其中标示的各部件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填序号)。

    4. (4) 你妈用洗涤剂洗衣服上的油渍,是利用原理。
    5. (5) 夏天到了,喝凉开水解暑,要检验凉开水和自来水,使用
  • 12. “釜底抽薪”采用的是的灭火方式。
四、<b >简答题</b>
  • 13. NaOH、CuCl2、HCl、CO2、Fe五种物质间能发生的反应共有个,任写一个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4. 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若密封不严会使氢氧化钠部分变质为碳酸钠。
    1. (1) 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 (2) 请从酸、碱两类物质中各选一种物质检验氢氧化钠已变质(用化学式表示):酸;碱
  • 15. 颗粒达到纳米级的单质铁具有很强的反应活性,俗称“纳米铁”.实验室制备的方法是:以高纯氮气作保护气,在高温条件下用H2和FeCl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纳米铁”。写出生成“纳米铁”的化学方程式
  • 16. A~I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已知A为金属氧化物,C为白色沉淀,D为蓝色沉淀,甲为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部分生成物末标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B与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将溶液G与甲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E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滤渣E中一定含有,滤液F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 17.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 , 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而获得诺贝尔奖。回答:
    1. (1) 一个青蒿素分子中有个原子。
    2. (2) 青蒿素中H、O二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18. 某造纸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Na2CO3和NaOH。为了测定废水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取废水100g,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测得生成气体质量与所加稀盐酸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求:所用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

五、<b >探究题</b>
  • 19.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 (1) 装置中标“a”的仪器名称是
    2. (2) 实验室制备、收集二氧化碳选用的装置为(填序号);
    3. (3) 连接A、C制取氧气,气体收集完毕后,先进行的操作是 (填“I”或“II”).

      I .熄灭酒精灯       II .把导管移出水面

    4. (4) 实验室用A装置制氧气,反应结束后冷却,往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水,搅拌、过滤,得到黑色粉末.该黑色粉末与过氧化氢接触有大量气泡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0. 甲乙两同学在学习酸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甲同学实验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乙同学实验时观察到有气泡发生:甲乙同学将反应完成后试管中的溶液倒入洁净的废液杯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

    1. (1) 【提出问题】废液杯中溶液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1:废液中含有的溶质为NaCl、CaCl2

      猜想2:废液中含有的溶质为NaCl、CaCl2、HCl

      猜想3:废液中含有的溶质为(写化学式)

    2. (2) 【验证与探究】甲同学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则猜想正确;乙同学取少量的废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氧化铁粉末,发现溶液变黄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表达与交流】甲乙同学都认为将该溶液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危害,你认为处理该废液的最佳方法是
    4. (4) 【归纳与总结】确定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除了要考虑生成物外,还要考虑
    5. (5) 【拓展与延伸】乙同学在实验完毕后查阅资料得知:少量盐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能产生碳酸氢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Cl═NaCl+NaHCO3),那么在【猜想与假设】中存在第4种猜想的可能,则猜想4:废液中含有的溶质为(写化学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