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文山市小街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道德与...

更新时间:2021-03-29 浏览次数:135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 1.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政权基础是(   )
    A . 工人阶级 B . 工农联盟 C . 全体人民 D . 全体公民
  • 2. 在我国,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很广泛。下列措施有利于人权保护的是(   )

    ①国家规划将实施义务教育的年限由九年提高到十二年

    ②实施精准扶贫,增加贫困地区人民的收入

    ③浙江实施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行动

    ④实现省内异地就医的直接结算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3. 2018年3月17日上年,宪法宣誓制度实行以来首次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举行宪法宣仪式。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习近平总书记,抚按宪法、紧握右拳,庄严宣誓。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国家主席首次进行的宪法宣誓。对宪法宣誓仪式认识正确的是(   )

    ①体现了权力属于人民,权力高于宪法

    ②能杜绝新当选的国家工作人员发生违法犯罪现象

    ③能彰显宪法的尊严和权威,增强人们的宪法意识

    ④宪法宣誓既是一种法治教育,也是一种警示和约束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4. 十九大报告提到了宪法的重要作用,比如“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再比如“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等,凸显了党中央对宪法的重视。之所以强调重视宪法的作用,这是因为(   )

    ①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②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③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④宪法规定了国家社会生活的所有问题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5. 下列有关宪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 B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尊严 C . 宪法与教育法是母法与子法的关系 D . 宪法是普通法律的具体化
  • 6.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明确将每年的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设立国家宪法日是因为(   )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②宪法是我国法律体系的总和

    ③宪法规定公民的一切权利    ④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A . ②③ B . ①② C . ①④ D . ①③
  • 7.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废止有关劳动教养法律规定的决定》,这意味着已实施50多年的劳教制度被依法废止,其废止的原因是违反宪法的规定。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任何法律都不得和宪法的内容和精神相抵触,否则因违宪而无效

    ②要加强合宪性审查工作,审查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的合宪性

    ③我国已经建立了完善的法律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然形成

    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凌驾于宪法之上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8. “正义不仅应当被发现,还应当以看得见的方式被发现。”为了确保把人民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福利,必须对权力进行有效制约和监督,其关键是(   )
    A . 完善行政监督体系 B . 加强新闻奥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C . 加强法制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D . 建立和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
  • 9. 财政部和全国人大预算工作委员会共同编写了《政府预算解读》,用通俗易懂的话言和漫画等方式,图文并茂地向每位人大代表介绍“财政收入怎么取得”“财政支出怎么安排”“人大审查预算怎么开展”等情况。这一举指(   )
    A . 拓展和丰富了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渠道 B . 表明民意是人大行使监督权的重要信息资源 C . 有利于打造阳光财政,促进政府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与民主性 D . 有利于杜绝财政部门贪污腐败的现象
  • 10.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这就要求我们(   )

    ①增强宪法意识,自觉学习宪法

    ②把宪法作为我们行为的最高规范

    ③时时宣传宪法,事事遵循宪法

    ④检视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宪法规定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1. 某村正进行人大代表的选举,下列村民中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是(   )

    ①李老汉,89岁,行动不便    ②成绩很优秀刚满17岁的高中学生

    ③因盗窃坐牢一年,刑满一年刚被释放的小刘    ④没读过书的张大娘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2. 我们参与政治生活,行使监权的正确途径有(   )

    ①直接向各级人大常委会反映    ②使用书信、电话向有关部门举报

    ③通过电视、报刊等体进行监督    ④用论坛发帖、写大字报方式发泄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3. 2018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快递暂行条例》规定:除有关部门依照法律对快件进行检查外,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非法检查他人的快件。该规定主要是为了保护公民的(   )
    A . 名誉权 B . 财产权 C . 稳私权 D . 人格尊严权
  • 14. 杨丽因与同学陈某发生矛盾,于是进行报复。她用发手机短信、公然辱骂等方式对陈某进行诽谤、诋段。杨丽的行为侵犯了陈某的(   )
    A . 荣誉权 B . 隐私权 C . 生命健康权 D . 名誉权
  • 15. 下列行为中,属于合法搜查的(  )
    A . 冲冲怀疑同桌华华偷了他的手机,对华华进行搜身检查 B . 超市负责人怀疑顾客杨某偷拿超市商品,对他进行强行搜身 C . 公安人员出示搜查证对某犯罪嫌疑人住所进行搜查 D . 某电器厂为防止产品丢失,对下班的员工搜身检查
  • 16. 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下列属于侵犯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是(   )

    ①私自窃听他人的电话
    ②擅自拆阅他人的信件

    ③非法扣押他人的信件
    ④公安机关依法对犯罪振疑人的电话进行监听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17. 张琳将自己的教学资料赠送给李娜,这一做法体现了张琳行使了(   )
    A . 对产占有权 B . 财产使用权 C . 财产收益权 D . 财产处分权
  • 18. 下列行为属于侵犯学生受教育权的是(   )
    A . 期末考试后,小明所在学校取消了张榜排名的做法 B . 新学期,父亲让小明每天上午在家帮忙干农活,下年去上学 C . 学校开设了多种多样的活动课,小明从中得到锻炼 D . 某企业为家庭贫困的小明等数名学生提供助学金
  • 19. 珍视自由需要我们积极行使和推护自己的正当权利。下列同学的做法值得点赞的(   )
    A . 购买到假冒伪劣商品向工商部门投诉 B . 在班级传播同学的“秘密” C . 被同学欺负后带利刃寻求报复 D . 在自习课上与同学玩纸牌取乐
  • 20. 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要求我们(  )
    A . 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B . 正确行使权利,适当履行义务 C . 主动放弃义务,适当行使权利 D . 权利必须行使,义务可不履行
  • 21. 古语云:“养不教,父之过。”这主要强调了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   )
    A . 抚养义务 B . 教育义务 C . 养育义务 D . 保护义务
  • 22. 下列校园论坛中的言行能体现公民自觉履行义务的是(  )
    A . “征兵工作开始了。”“我符合条件,明天就去报名。” B . “又要选举了。”“嗯,让我想想怎样做才能选上我。” C . “听说你父亲病了?”“这与我无关,我是他领养的。” D . “妈,要交补习费。”“我与你爸离婚了,向他要去。”
  • 23. 学生小强经常旷课、逃学,老师批评他,他却说:“受教育是我的权利,上不上学是我的自由。”小强的言行 ( )

    A . 割裂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B . 具有很强的权利义务观念 C . 体现了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 D . 说明了权利和义务是密不可分的
  • 24. 下面是学生李浩日常生活的几件小事,其中法律要求不能做的是(   )
    A . 每天早上按时上学,上课认真听讲 B . 经不住诱感,和同桌放学后去网吧 C . 参加校团委组织的环保志愿者活动 D . 到乒乓球馆去打球,排队等候
  • 25. 下列行为属于我国法律提们和鼓励公民实施的是(   )
    A . 民事诉讼的被告人有应诉的义务 B . 不得破坏草坪、花卉、树木 C . 参加植树活动,种植和保护树木 D . 不得攻击计算机系统及通信网络
二、问答题(共26分)
  • 26.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须把党的领导贯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宪法规定的内容与普通法律规定的内容有什么不同点?

  • 27. 2018年3月5日,十三属全国人大ー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听取并审议了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等。

    请根据上述材料,说说我国的国家机构实行什么原则?并简要说明我国的人大与政府、法院、检察院的关系。

  • 28.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要具备哪些条件?

  • 29.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小云爸爸妈妈的工资收入在当地属于中等水平,爷爷奶奶每月能领到养老金,妈妈今年还当选为县人大代表。早餐后,小云去上学,爸爸妈妈去上班,爷爷奶奶相伴去公园锻炼。这是小云一家平凡而幸福的一天。

    从小云一家人的生活可以看出他们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三、分析说明题(共24分)
  • 30. 阅读材料,运用(道德与法治)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宪法修正案。作为国之根本、法之源泉,宪法修改关系全局,影响广泛而深远。宪法修改,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事关国家全局的重大立法活动。

    1. (1) 为什么说“宪法修改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事关国家全局”?
    2. (2) 为使宪法修正案深入人心,我们青少年应怎样做?
  • 31. 阅读材料,运用《道德与法治》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据有关部门统计显示,目前全国广场舞爱好者过亿人。茶余饭后活动一下身体,原本无可厚非,然而,广场舞带来的高分贝躁声也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舞者和居民甚至因此而造成冲突,广场舞成了“扰民舞”。为此,沈阳市政府下发《关于整治社会生活和交通运输噪声污染的通告》,决定在全市范国内开展专项整治躁声污染活动。在新下发的通告中,广场舞被归类为“在城区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的群众性娱乐、集会活动”,对此类活动的规定是,“禁止使用可能产生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超高音量的音响器材”。

    1. (1) 跳广场舞不能扰民,这体现了权利与义务之间的什么关系?
    2. (2) 广场舞“扰民”也将受处罚,这对我们行使权利有什么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