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摩擦有利也有弊.以下属于有害摩擦并需要减小的( )
小宇在学习了“从粒子到宇宙”的知识后有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确定这两种物质的密度关系是( )
如图所示,甲、乙两位同学做“拔河”游戏.两人分别用伸平的手掌托起长凳的一端保持凳子水平,然后各自向两侧拖拉.若凳子下表面各处的粗糙程度相同,两位同学手掌粗糙程度也相同,在乙端的凳面上放有四块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在实验时,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正常的铁质外壳测力计,小明将其中一个的挂钩挂在铁架台上,静止时有如图所示的示数.接着,他把乙测力计像图中那样,上下各挂一个50g的钩码,并挂到甲测力计下,则甲乙两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 )
小明用天平测得物体的质量为33. 4g,请将图丙中的游码画到标尺的相应位置.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7 |
拉力(钩码总重)F/N | 0° | 1 | 2 | 3 | 4 | 5 | 6 |
弹簧伸长的长度△L/cm | 0 | 0.40 | 0.80 | 1.20 | 2.10 | 2.00 | 2.40 |
去除错误的一组数据,在甲图中作出弹簧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图像.
(a)此测力计的量程是0~N.若此时她将一个4N重的物体悬挂于挂钩上,静止后,测力计的示数应4N(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b)在张老师的指导下,小贺调整好了测力计,将某物体悬挂好,物体静止后,指针指在如图丙所示的位置,此时物体的重力G=N.
珍珍观察到电风扇、台灯等有个大而重的底座,可使它们不易翻倒.物体的稳定程度(稳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她猜想:可能与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重心高低及支持面的大小有关.如何比较物体的稳度大小呢?她发现,让不同的物体倾斜相同的角度时,有的物体翻倒,有的物体不翻倒,翻倒的说明其稳度较小.于是,她将物体放在表面粗糙的水平木板上,(如图所示)让木板绕O点转动,通过观察物体刚好翻倒时木板转过的角度大小(物体不滑动),来比较物体稳度的大小.在探究物体的稳度大小与物体重心高低的关系时,她制作了三块重相同、外形完全相同、重心高低不同的圆柱体,如图中的甲、乙、丙所示.实验时,将它们依次放在木板上,分别记下让它们刚好翻倒时,木板转过的角度θ的大小.实验记录如表.
某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在图甲中画出该物体所受到的重力示意图。
如图乙所示,水平地面上的足球处于静止状态,画出它受力的示意图.
在现有的物理知识的基础上,同学们会肯定地认为物体的质量是不会随形状、位置、状态的改变而改变的,物体的质量是常数.这个认识并没有错,但这是对静止的物体的质量而言. 如果对运动的物体而言,物体的质量是否还是始终不变呢?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运动的物体的质量会随它的运动速度而改变.他的理论是:设一个物体静止时的质量为m0(又称为静质量),当它以速度v运动时的质量为m(又称为动质量),则动质量与静质量及其速度的关系遵循以下规律:
根据以上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
一个静质量m0=1kg的物体,当它以v1=300m/s和v2=15×104km/s 运动时,其动质量分别为: m1=1.000 000 000 0005kg、m2=1.15kg,由此可知,物体的动质量比静质量大,且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其动质量越大.从m1值可看出,在低速(相对光速而言)范围内,物体的动质量与静质量相关甚微,其差值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在低速范围内研究宏观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可以认为物体的质量是不变的,是常数.
但在微观世界里,由于电子、质子等基本粒子的静质量都很小,而其运动速度又很容易接近光速,这时它们的质量随速度的改变就不可忽视.关于这样的问题,同学们将来有机会学习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力学知识时,就会进一步深入理解.
请根据刚才的阅读,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