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上海市金山区2020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0-06-03 浏览次数:215 类型:中考模拟
一、<h2 >选择题(本大题含 20 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h2>
  • 1.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汽油燃烧 B . 苹果腐烂 C . 酒精挥发 D . 糯米酿酒
  • 2.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
    A . N2 B . CO2 C .  O2 D . H2O
  • 3. HClO 可杀死多种病毒,HClO 中 Cl 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 -1 B . +1 C . +3 D . +5
  • 4. 属于有机物的是(   )
    A . 二氧化碳 B . 酒精 C . 木炭 D . 碳酸
  • 5. 不属于溶液的是(   )
    A . 生理盐水 B . 葡萄糖注射液 C . 矿泉水 D . 油水
  • 6. 存在游离态氧元素的是(   )
    A . 空气 B . 蒸馏水 C . 双氧水 D . 氯酸钾
  • 7. 下列化学用语中,只有微观含义的是(   )
    A . H B . 2H2 C . H2O D . Al
  • 8. 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测溶液pH B .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 读液体体积 D . 过滤
  • 9. O4 是意大利的一位科学家合成的一种新型的氧分子,氧化性极强,可以与黄金反应,该气体在振荡时会发生爆炸,产生氧气:O4 2O2。下列关于这种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与氧气是同一种物质 B . 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 C . O4 这种气体是由4个氧原子构成的 D . O4 这种气体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 10.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B . 打开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冒白烟 C . 为加快过滤速度,用玻璃棒搅拌滤纸上的悬浊液 D .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 11. 2019 年 12 月以来,我国部分地区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为了方便检测体温,关于家中所备水银温度计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水银的化学式是 Ag B . 温度升高,是因为水银微粒变大了 C . 水银温度计破碎之后属于有害垃圾 D . 水银是一种混合物
  • 12. (2017·上海) 关于“K2CO3”说法错误的是(   )
    A . 名称:碳酸钾 B . 类别:盐 C . 焰色反应:黄色 D . 用途:可作钾肥
  • 13. 下列物质中,不能用来鉴别 CO 和 CO2的是(   )
    A . 澄清石灰水 B . 观察颜色 C . 灼热的氧化铜 D . 紫色的石蕊试剂
  •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质的量就是 6.02×1023 个微粒的集合体,单位是 mol B . 1g 臭氧和 1g 氧气物质的量相同 C . 物质的量是联系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桥梁 D . 1mol 任何物质约含的原子数均为 6.02×1023
  • 15. 既能与稀 H2SO4 反应,又能与 CuCl2 溶液反应的物质是(   )
    A . CuO B . HCl 溶液 C . Ba(NO3)2 溶液 D . NaOH 溶液
  • 16. 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 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 C . 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 3 种 D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烷和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 17. (2018·上海) 大理石和稀盐酸在启普发生器中反应,关闭活塞后固液脱离接触的原因是(   )
    A . 溶液体积减小    B . 稀盐酸浓度减小 C . 容器内气压增大    D . 空气的压强增大
  • 18. 盐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的是(   )
    A . 非金属元素 B . 金属元素 C . 原子团 D . 氧元素
  • 19.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 . 因为酸性的溶液能使石蕊变红,所以酸溶液一定能使石蕊变红 B . 因为酸和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一定是中和反应 C . 因为金属能和酸反应产生氢气,所以能和酸产生气体的一定是金属 D . 酸性氧化物是非金属氧化物,所以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 20. 某干燥剂生石灰久置于空气中,测得其中 Ca 元素质量分数为 60%。说法错误的是(   )
    A . 此包干燥剂中一定含有 CaO B . 此包干燥剂中加入盐酸可能会产生气泡 C . 此包干燥剂的组成可能有 3 种情况 D . 此包干燥剂可能是  Ca(OH)2、CaCO3  的混合物
二、<h2 >填空题( 20 分)</h2>
  • 21. 请根据我们学过的化学知识填空
    1. (1) 用于填充气球且性质稳定的气体名称
    2. (2) 会造成酸雨的气体是(写化学式)。
    3. (3) 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写化学式)。
    4. (4) 活性炭纤维口罩具有防毒等功效,是因为活性炭具有性。
    5. (5) 工业上用盐酸除去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6. (6) 尿素的化学式是 CO(NH2)2 , 其由种元素组成。尿素是一种优良的氮肥,含氮量(即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精确到 0.1%)。3.01×1023 个 CO(NH2)2 分子中含有mol氢原子。
  • 22. A,B,C 三个烧杯中都盛有 50g 水(其中 A、C 烧杯中水温为 10℃,B 烧杯中水温为 30℃, 不考虑溶解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分别加入甲、乙(均不含结晶水)两物质各 10g,充分搅拌后所得现象如下图所示,


    试回答已知: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如右图所示

    1. (1) 30℃,甲物质的溶解度为
    2. (2) 若要将 B 烧杯中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还需要加入物质甲 克。
    3. (3) 从甲溶液中获取晶体的最佳方法是
    4. (4) 10℃时,以上 A,C 烧杯中的溶液质量分数关系为 AC(填“=”或“>”、“<”,下同)。若其他条件不变,将温度升高,则 A、C 烧杯中的溶液质量分数关系为 AC。
    5. (5) 30℃,取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分别配成饱和溶液,需水质量较多的是(       (填“甲”或“乙”)。
  • 23. 废旧手机的电路板中含有铝、铁、铜、银、金等多种金属,随意丢弃既会造成资源浪费,也会污染土壤和水体。化学兴趣小组为回收其中的铜,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已知:Cu+H2O2+H2SO4=CuSO4+2H2O;不考虑金、银发生类似反应。

    1. (1) 将电路板粉碎成粉末的目的是
    2. (2) 滤液 A 中的溶质除硫酸外,还有
    3. (3) 步骤Ⅱ中的实验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
    4. (4) 上述步骤(选填步骤编号)所包含的反应体现铁的活动性比铜强。
    5. (5) 步骤 IV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判断步骤Ⅳ中加入的稀硫酸过量的方法是
三、<h2 >简答题(20 分)</h2> <p > <table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tr> <td width=499 height=139 > <table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width="100%"> <tr> <td> <div v:shape="文本框_x0020_4" > <p >初三化学 共 5 页 第 4页</p> </div> </td> </tr> </table> &nbsp; </td> </tr> </table>
  • 24.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 (1) 写出编号仪器名称: a,b  。
    2. (2) 实验室用 A 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 类型)。用 D 装置收集氧气,用玻璃片(选填“磨砂”或“光滑”)的一面盖住集气瓶口。
    3. (3) 利用注射器可以检查装置 B 的气密性。如图所示,在锥形瓶内装适量的水,使长颈漏斗末端浸

      在液面以下,将活塞缓慢往外拉,若观察到则装置不漏气。

    4. (4) 写出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若用 E 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填“m”或 “n”)端进入。
    5. (5) 实验室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选用装置 C。打开止水夹,若发现稀硫酸未能与有孔隔板上的锌粒接触,但此时已无稀硫酸可加,则下列溶液中,最适宜从长颈漏斗中添加的是     (选填编号)。

      I.氢氧化钠溶液   II.碳酸钠溶液   III.硫酸钠溶液   IV.澄清石灰水

    6. (6) 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反应产生 1.6 克氧气,则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物质的量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 25. 化学课堂上,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分组实验。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氯化钠溶液都呈中性。

    1. (1) 第 I 组:探究酸和碱的反应。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钙溶液,并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 充分振荡后,再逐滴滴入稀盐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测得溶液的 pH<7。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酚 酞除外)。
    2. (2) 第Ⅱ组:为了探究一瓶忘记盖瓶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提出猜想】

      猜想 1;溶质是氢氧化钠; 猜想 2:溶质是; 猜想 3:溶质是碳酸钠。

    3. (3)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

      猜想 3 成立。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交流讨论】

      老师问:“若向少量样品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猜想 3 一定成立吗?”同学们交流讨论后,一致认为猜想 3 不一定成立,原因是

    5. (5) 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两组实验后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废液缸中进行集中处理。若使废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氯化钠(酚酞除外)则需向废液中加入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