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崇左市江州区2020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0-06-23 浏览次数:174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2020·江州模拟) 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然(piān)   婆(suō)    级而上(shè) B . 首(qiáo)   旋(wò)     锐不可(dǎng) C . 红(fēi)    使(chāi)    惟妙惟(xiào) D . (qì)     然(mò)     坦荡如(dǐ)
  • 2. (2020·江州模拟)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皎洁    轩昂    心旷神怡 B . 教悔    栈桥    妙手偶得 C . 镌刻    劳禄    风雪载途 D . 嘹亮    迁徙    郑重其是
  • 3. (2020·江州模拟) 下列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创作必须和个人经验相结合,这样才能写出语言丰富多彩,结构别具匠心的文学作品。 B . 我们要想打好蓝天保卫战和水、土污染防治战,就要一鼓作气 , 攻坚克难不放松。 C . “一带一路”合作蓝图正在一步步展开,这一好的趋势真是令人忍不住拍手称快 D . 科幻作品中,一些原先被认为是异想天开的发明,在后来都陆续地变成了现实。
  • 4. (2020·江州模拟)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让书香满城成为崇左的城市特色。 B . 油茶树是广西面积最大的经济林,也是与桉树、松树、杉树并列的四大造林树种。 C . 我们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态,认真复习,就能在考场上正常发挥,取得理想的成绩。 D . 我们新时代的年轻人,要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发扬、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来。
  • 5. (2020·江州模拟) 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 小云对弟弟说:“一会跟我去书店吧!” 弟弟回应她:“没有看到我在写作业吗?不去!” B . “以后晚上九点之前必须回家!”妈妈指着女儿严厉地说道,“不按时回来,试试!” C . “为了班级的荣誉,有才艺的同学必须报名。”班长动员同学们参加元旦联欢晚会时说道。 D . 得知男女篮双双夺冠的消息,他在微信朋友圈写道:“中国运动健儿好样的!好样的!”
  • 6. (2020·江州模拟) 下列语段横线上依次填入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生是属于自己的舞台,只看我们怎么演绎它。人生如一本书,           ;人生如一支歌,             ;人生如一幅画,           

    ①应该多一些昂扬的旋律,少一些忧伤的音符

    ②应该多一些亮丽的色彩,少一些灰暗的色调

    ③应该多一些精彩的细节,少一些乏味的字眼

    A . ③①② B . ③②① C . ②①③ D . ①②③
  • 7. (2020·江州模拟)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课文《桃花源记》正是出自该书。 B . 古代汉语中,“三”这个数字泛指次数少。如《论语》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 . “昨夜见军帖”中的“军帖”指军中的文告,“军书十二转”的“军书”指军中的文书。 D . “梅兰竹菊”被称为花中四君子,自古以来,备受推崇。文人墨客用各种优美的词句来讴歌和赞美它们。
  • 8. (2020·江州模拟)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鲁迅先生善用对比手法,如通过“无常”这个“鬼” 和现实中的“人”对比,用阴间讽刺阳间,深刻地刻画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 B . “转过马行街来,家家门前扎缚灯棚,赛悬灯火,照耀如同白日。正是:楼台上下火照明,车马往来人看人。”这是《水浒传》“李逵元夜闹东京”中对东京夜景的描绘。 C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在部队时,作战异常勇猛,英勇无畏。战斗之余,他还喜欢读《牛虻》《斯巴达克斯》等小说,并且会抽空讲给战友听,大家听后深受感动。 D . 在“三调芭蕉扇”中,孙悟空为“借”芭蕉扇,第一次变作牛魔王,第二次变成了一只小虫子,第三次则请来了托塔天王和天兵天将。终借得芭蕉扇,熄灭了火焰山的火。
  • 9. (2020·江州模拟) 对下面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A . “浩荡离愁”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荡:无限。这里用“浩荡”形容诗人离别京城时的无限愁思。 B . “吟鞭”指诗人的马鞭。“东指”指东方故里。“天涯”指离京都遥远。此句抒写退出官场纷争后的洒脱豪放。 C . “落红”指落花,以“落红”暗喻自己“退亦忧”的忧国忧民情怀。作者以花自喻,比喻新颖,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炽热的爱国热情。 D . 全诗移情于物,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因辞官离京,有消极避世的思想。
二、现代文阅读
  • 10. (2020·江州模拟)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壮族“三月三”歌节

    佚名

        ①“三月三”是广西壮族地区最大的歌圩日,又称“歌仙节”,是广西壮、汉、瑶、苗、侗等世居民族的重要节日,在当地群众心目中的地位不亚于春节。

        ②广西素有“歌海”之称,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其中以农历三月初三最为隆重。这一天,家家户户制作五色糯饭,染红彩蛋,欢度节日,有的持续两三天。各地歌节有特定的聚会场地,一般为峒场坡地。有的以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参加者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老人小孩亦来游乐助兴。在歌圩场四周摊贩云集,各种日用百货应有尽有,民间贸易非常活跃。较大的歌圩,方圆几十里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少都前来参加,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③歌圩是壮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富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传统。群众从各乡镇纷纷到县城赶歌圩,以歌传情,以歌会友,山歌的内容丰富多彩。在壮话中,“歌圩”的“圩”为市集之意,“歌圩”便是指民众因唱山歌而聚集而成的市集,在壮语中被称作“窝墩”“窝岩”,意为“出野外玩耍”。“三月三”歌圩又称“三月三”歌节,是壮族的传统歌唱节日,经过千百年来的历史陶冶,经久不衰,显示了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同凡响的艺术创造力。

        ④关于壮族“三月三”歌圩的习俗,壮族民间有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一是说古代有一对情人,都是著名的歌手,经常互相唱山歌来表达爱慕之情。但是,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他俩不能结为夫妻,于是他们绝望地双双殉情。人们为了纪念这对情侣,便在三月初三唱歌致哀。二是说在唐代,壮族出了一位歌仙刘三姐。她聪明过人,经常用山歌歌颂劳动和爱情,揭露财主们的罪恶。财主们对她又恨又怕,因此某一年的农历三月初三,财主趁刘三姐在山上砍柴,派人砍断了山藤,使她坠崖身亡。后人为了纪念这位歌仙,便在刘三姐遇难这天聚集在一起唱山歌,一唱就是三天三夜,歌圩由此形成。

        ⑤而流传于桂西一带的传说故事则别具特色。传说在很久以前,壮乡有个名叫韦达桂的青年,在土皇帝手下当丞相。韦达桂聪明过人,处处为壮家乡亲着想,得罪了土皇帝,被官兵追捕。乡亲们闻讯连夜送韦达桂到山上的枫树林中躲起来,土皇帝无奈,就下令放火烧山,将韦达桂烧死在一个大枫树树洞里。乡亲们十分悲痛,埋葬了韦达桂,大家跪在坟前失声痛哭,泪水滴在坟头上,顿时长出一颗颗嫩绿的小枫树、一丛丛翠蓝的红蓝草和一株株翠绿的黄祀子树。正当人们沉入哀思时,突然狂风大作,大雨倾盆,一片片枫树叶、一根根红蓝草、一颗颗黄祀子落在碗碟里,雨点打在上面,将供祭的糯米饭、鸡蛋染上颜色。从那时开始,桂西一带的壮族人民为了纪念韦达桂,每年到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村村寨寨都搭起布棚,因为传说在外丧生的魂魄不能进家,因此人们只好在布棚下摆上五色糯米饭等供品祭达桂的亡灵,在布棚周围唱起赞美和感谢韦达桂的山歌,一代传一代,就形成了现在赶三月三歌圩的习俗。

        ⑥如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各级政府都十分支持“三月三”歌圩的举办,并依靠歌圩的优势来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201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决定“壮族三月三”全区公民放假两天,从此“三月三”成为法定的节日,也成了广西人民自己的节日。“三月三”当天,广西各地都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庆祝这个重大的节日。

    1. (1) 下列关于“三月三歌节”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三月三” 歌节是广西壮、汉、瑶等世居民族的重要节日,在当地群众心目中的地位不亚于春节。 B . “三月三”歌节是壮族的传统歌唱节日,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同凡响的艺术创造力。 C . “三月三”歌节男女老少全都参加,其中以农历三月初三最为隆重,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D . “三月三”歌节的来由有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但流传于桂西一带的传说故事别具特色。
    2. (2) 下列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文章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充分说明了部分歌圩的规模之大。 B . 文章引入有关“三月三”歌节的传说,极富浪漫气息,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可读性。 C . 第⑥段中划线词“十分”不能删去,其突出了支持力度之大,可见“三月三”歌节在当地影响力。 D . 从全文看,文章运用时间顺序来说明“三月三歌节”,说明了起源、发展以及现状等内容。
    3. (3) 下列说法跟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A . 在广西“三月三”歌节十分隆重,地点上没有固定的聚会场所,时间上,有的地方持续两三天。 B . 歌圩也称作“窝墩”,其是壮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富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传统。 C . 桂西一带的壮族人民为了纪念韦达桂,搭布棚,唱山歌,很快就形成了赶三月三歌圩的习俗。 D . “三月三”已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法定节日。这一天,不少地区都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庆祝这个重大节日。
  • 11. (2020·江州模拟)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像花生一样活着

    耿艳菊

        ①乡下老家种植着大面积的花生,父亲则是种植花生的大户。很多人慕名向他请教,父亲笑眯眯地点起一支烟,说:“花生啊,好活……”声音拉得倍儿长,像讲自己的孩子一样骄傲。

        ②好活?!还真是如此。似乎从有记忆开始,秋田里就是一望无际的花生。这一种就是几十年,从来没有让人失望过。

        ③印象里,每年在麦子将要熟的时候,父亲就开始种花生了。一个三角撑子、一把铲子,就是全部工具。不几天,小种子已在土里发了芽。等到麦子收割完,青青的小苗已摇曳满地了。看着它们,我们瞪大了好奇的眼睛,宝贝得不得了。父亲开着农用车一趟一趟拉麦子麦秆,车轮碾在花生苗上,花生苗扁下去,流出了青色的汁液。我们心疼得直哭,父亲却哈哈大笑,说:“没事的,它们结实着呢!”

        ④果然,一段时间后,再见到它们,都好好的,青色的叶间还缀满了小黄花。父亲告诉我们,别小瞧这不起眼的小花,一朵花就是一颗白白胖胖的花生。他又给我们讲花生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特性。我们听得有趣,情不自禁地数起了那些小小的花,一朵,两朵,三朵……心里溢满了欢喜。

        ⑤花生的生命力之强简直让你不敢相信。有一年,麦收过后,邻家图省事,就把田里的麦茬点燃了。谁知火势借着风力殃及到我家的地,一地青青,几个小时后,变成了一片黑乎乎的天地。对花生一向自信的父亲脸色煞白,猛地坐在地头,喃喃地说:“完了!这下花生肯定活不了了……”第二天,父亲就去街上重新买了花生种子。没想到,夜里一场雨后,黑乎乎的田里又冒出了绿绿的嫩芽。

        ⑥花生特别易于管理。一遍除草剂,就任其自由生长了。长长的夏天,容易干旱,花生可不怕。当玉米、棉花耷拉着焦渴的叶片时,花生依然擎着黄色的花蕊,绽成属于自己的一道风景。秋天收获的时候,又会碰上连绵的风雨天,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果实长在下,雨水反而滋润了它。

        ⑦犹记得刚毕业那会儿,我没有经验,只在一个小公司里做着一份打杂的工作,时常心灰意懒。秋忙时节,正赶上放假,我便回去帮父亲收花生。父亲见我闷闷不乐,问缘由,我一股脑儿道出了心中的烦恼和困惑。父亲听了,一边拔花生,一边和我聊起了小时候学过的课文――许地山的《落花生》。他借用许父的话,说:“花生不像好看的苹果、桃子、石榴,把它们的果实悬在枝上,鲜红嫩绿的颜色,令人一望而生发羡慕之心。它只把果子埋在地下,等到成熟,人们才把它挖出来。你看,花生就是这样低调,把自己置于泥土中,一点一点壮大自己,结出珍贵果实。”

        ⑧我也学着父亲的样子,拔出一株花生,抖抖土。白花花的花生,太阳下,晃人的眼,那一刻,我心里豁然开朗。

        ⑨花生是一种怎样的植物呢?像贫苦人家的孩子,容易养,给口吃的,便虎蹿着往上长。它不挑三拣四,安于自己的环境,不抱怨,不气馁,不喧哗,本本分分,安安然然。不管生活赐予的是灿烂阳光,还是一地风雨,它都顽强地活出自己的样子。风光是你们的,热闹是你们的,它只把自己藏在朴实的泥土下,悄悄地成长

    1. (1) 请按照表格要求把文段中相应的主要事件补充完整。

      段落

      主要事件

      ③④

      A

      花生被大火烧过,夜里一场雨后又冒出绿绿的嫩芽

      ⑦⑧

      B

    2. (2) 结合语境,根据要求赏析第⑤段和第⑥段中的画线句子。

      ①对花生一向自信的父亲脸色煞白,猛地坐在地头,喃喃地说:“完了!这下花生肯定活不了了……”(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

      ②当玉米、棉花耷拉着焦渴的叶片时,花生依然擎着黄色的花蕊,绽成属于自己的一道风景。(请从动词选用的角度赏析)

    3. (3) 文中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请根据选文内容分析。(两点即可)
    4. (4) 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你对第⑨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三、课内阅读
  • 12. (2020·江州模拟) 文言文阅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 (1) 选出下列划线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心              皆以美徐公 B . 心志            帝感 C . 衡于虑,后作      饮少辄醉,年又最高 D . 舜发于畎亩中      何陋
    2. (2) 下列句子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于畎亩之中            野芳而幽香 B . 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 C . 人恒 , 然后能改          以其境 D .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余虽愚
    3. (3) 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①段列举古代圣贤起于微贱的事例,概括得出“受大任者,都要经历磨难,从而锻炼意志,增加才干”的观点。 B . 文章第②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经受磨练的益处,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句式灵活,语言犀利,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C .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几句话以本国的历史事实为论据,阐释安逸享乐以使国家灭亡的道理。 D . 本文写人着眼于“生于忧患”,论国着眼于“死于安乐”,最后自然地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 (4) 把文言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四、课外阅读
  • 13. (2020·江州模拟) 文言文阅读

        子罕弗受玉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 , 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 , 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 , 不若人有其宝。”稽首而告曰:“小人怀璧,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子罕置诸其里 , 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其所。

    (注释)①子罕:人名,春秋时官员,宋国国相,又名乐喜 ②玉人:雕琢玉器之人 ③稽首:跪拜 ④里:居住的地区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子罕受   

      示玉人   

    2. (2) 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若以与我,皆丧宝也。

    3. (3) 从这一短文中,可看出子罕怎样的精神品质?
五、句子默写
  • 14. (2020·江州模拟) 按要求填空。
    1. (1)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2. (2) 浊酒一杯家万里,。(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 (3)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 (4) 了却君王天下事,。(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 (5)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哲理,至今还常常被人引用的诗句是:
    6. (6) 完整默写杜牧的《赤壁》:
六、综合性学习
  • 15. (2020·江州模拟) 某校九年级(1)班正在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按照要求逐项完成以下任务。
    1. (1) (观点论述)2020年春节前后,新冠病毒在我国肆虐,疫情期间,各县市中小学校为了不耽误学子们的学习,纷纷开启了“空中课堂”的线上学习,老师当起“网络主播”,学生在家“打卡”学习。作为其中一份子的你,请你谈谈对“空中课堂”的看法。要求说出观点、理由、结论,80字以内。
    2. (2) (故事链接)下图与教材中大文学家宋濂刻苦求学的一则文言故事有关,请将该故事简要复述出来。60字以内。

    3. (3) 根据上联,结合这次综合性学习内容,续写下联。

      上联:发愤识遍天下字

      下联:

七、作文
  • 16. (2020八下·高邑期末) 作文

        “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大千世界就是由“一粒沙”“半瓣花”这样的微小事物构成的。生活中,触动你心灵,给你启迪,助你成长的,往往是那人、那物、那情……

        请以“与           相处的日子”为题,叙写自己真实的生活故事。

        要求:

        ①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字数600字以上。

        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④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