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年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三校联考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更新时间:2016-12-21 浏览次数:333 类型:中考模拟
一、<b >选择题(每小题</b><b >2</b><b>分,</b><b>20</b><b >分)</b>
  • 1. 网络、报纸等媒体爆料的下列造假事件中,肯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用硫磺燃烧来熏蒸粉丝使其变白 B . 用工业石蜡等给瓜子“美容” C . 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奶粉” D . 用铜粉和锌粉熔合成“黄金”
  • 2. 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岳阳米酒 B . 镇江陈醋 C . 部分结冰的娃哈哈纯净水 D . 汇源果汁
  • 3. 规范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础和关键.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 稀释浓硫酸 B . 称11.5g氯化钠 C . 测溶液酸碱性 D . 熄灭酒精灯
  • 4. 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和臭氧的浓度监测指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PM2.5 是指节能减排,将空气中的CO2体积分数控制在2.5%以内 B .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C . O3含量的多少与空气质量无关 D . O3与O2是同一种物质
  • 5. 豆浆被称为“植物奶”,其中含有异黄酮(C15H10O2)具有防癌功能.那么下列关于异黄酮说法正确的是(  )

    A . 异黄酮中共含有27 个原子 B . 一个异黄酮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C . 异黄酮中C、H、O三元素的质量比为15:10:2 D . 异黄酮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 6. 中国发射“天宫一号”的运载火箭使用的燃料是偏二甲肼,同时用四氧化二氮为氧化剂,两种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2O4+R═4H2O+2CO2+3N2 , 则R的化学式是(  )

    A . C3H5O B . C2H5N5 C . C2H8 D . C2H8N2
  • 7.

    甲,乙两种固体纯净物的溶解度曲线如图A所示,在常温下,先在两支试管里分别装入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和溶液(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再放进盛有冰水的烧杯里(图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增大 B . 装甲溶液的试管中剩余的固体减少 C . 试管里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 D . 两支试管里剩余的固体都增多
  • 8. 向装有50g稀硫酸的小烧杯中,不断慢慢滴加10%的Ba(OH)2溶液至过量.小烧杯中有关量的变化情况见下图.其中肯定不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9. 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19.7

    8.7

    31.6

    0.4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17.4

    0

    3.6

    A . 物质C一定是化合物,物质D可能是单质 B . 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为19.7g C . 反应过程中物质B与物质D变化的质量比为87:36 D . 若物质A与物质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97:158,则反应中A与C的化学计量数(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系数)之比为2:1
  • 10. 下列实验设计及操作、现象、结论,其现象足以说明结论的是(  )


    操  作

    现  象

    结  论

    A

    在某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过滤,在滤液中滴入2滴酚酞试液

    出现白色沉淀,

    酚酞不变红

    该氢氧化钠溶液一定部分变质

    B

    将浓盐酸和大理石反应放出的气

    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石灰水始

    终未浑浊

    该石灰水

    一定变质

    C

    向滴有酚酞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的

    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

    红色褪去

    氢氧化钠与盐酸一定发生了反应

    D

    将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倒扣

    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水槽中

    试管内液

    面上升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一定发生了反应

    A . A B . B C . C D . D
二、<b >填空与简答(共</b><b >34</b><b>分,方程式每空</b><b>2</b><b >分,其余每空</b><b >1</b><b>分)</b>
  • 11. 电动自行车车以轻便、省力,操作简单、节能的优势倍受城镇居民青睐.

    1. (1) 电动自行车的支架使用的材料是钢管,属于(填“合成材料”或“金属材料”).

    2. (2) 电动自行车常用的金属防锈措施有 (写出一种即可).

    3. (3) 电动自行车常用的铅蓄电池是一种可充电的化学电源,充电时是 能转化成 能.

  • 12. 以下列举的是生活和学习中可能遇到的某些情况,根据你所学知识与掌握的技能回答:

    1. (1) 通常所说的煤气中毒是指由引起的中毒;

    2. (2) 浓盐酸和浓硫酸敞口久置于空气中,溶质质量分数都减小,其原因分别是易挥发和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

    3. (3) 劣质装修材料会散发出甲醛(HCHO),人长时间接触甲醛易患白血病.甲醛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写出甲醛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 (4) 医生为一病人所开处方中有一瓶500g生理盐水注射液.已知生理盐水一般含有0.9%的NaCl,则该生理盐水可为病人补充NaCl

  • 13.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关气体制取的探究,请你分析并填空

    1. (1) 写出图中仪器a名称 .

    2. (2)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气体收集装置是 (填序号)

    3. (3) 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该反应为反应(填反应类型). 若用盛满水的F装置收集氧气,应从导管(填①或②)通入.

    4. (4) 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密度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则实验室制取并收集甲烷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 14. 通过“金属和金属材料”和“燃烧”的复习,同学们对课本上“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一般可以将位于其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以及“支持燃烧的气体一般是氧气”这两句话产生了质疑.在老师的帮助下,用金属钠来探究下列问题:提出问题:

    ①、金属钠能否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

    ②、金属钠能否在其他气体(如:CO2)中燃烧?

    资料查阅:金属Na性质活泼,常温下,它极易与氧气反应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钠,氧化钠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金属钠还可以与水剧烈反应放出氢气.

    实验探究:

    实验一:①在实验室中,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②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煤油后投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溶液中出现蓝色沉淀,但没有红色的物质析出;

    ③按照步骤②将金属钠投入水中,待反应结束后滴加酚酞溶液,发现溶液变红.

    实验二: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盛有CO2的集气瓶中,观察到钠在CO2中继续燃烧,反应后冷却,瓶内附着黑色颗粒,并粘附着白色物质.

    1. (1) 问题讨论

      ①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的原因

      ②根据上述资料写出钠块投入水中所发生的反应方程式:

    2. (2) 实验二中生成的黑色颗粒是.而白色物质可能是什么呢?

      ①同学们围绕白色物质可能是什么产生如下猜想:甲认为白色物质是氧化钠,乙认为是碳酸钠,丙认为是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丁认为是氢氧化钠.

      我认为丁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

    3. (3) 反应物中没有氢元素②对白色物质是什么进行实验再探究,方案设计如下:

      方案1:取该样品少量于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水,振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溶液变成红色,结论:白色物质中一定有氧化钠.

      方案2:取该样品少量于试管里,滴加足量稀盐酸,溶液中有气泡冒出,结论:白色物质中一定有

      方案3: 取该样品少量于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水,振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溶液(供选试剂:A、石灰水B、氯化钙溶液 C、硫酸铜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然后过滤,再向溶液里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出现.则(在甲、乙、丙中选)的猜想成立.

    4. (4) 评价与反思:小娟同学认为实验方案1得出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 碳酸钠溶液也是实验室中的金属钠着火时,你的灭火方法是

  • 15. 小马同学在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做中和反应的实验时,滴加一些盐酸后没有看到现象,才想起来忘了加酚酞试液.于是赶忙补加几滴酚酞试液,发现溶液是无色的.他认为酸碱发生了中和反应,溶液已是中性的了.

    1. (1) 小亮同学对此提出了质疑,认为溶液也可能是酸性的.理由是

    2. (2) 那么小马同学实验得到的溶液究竟是中性的还是酸性的呢?

      小亮的实验是:取少量溶液,滴加几滴石蕊试液,溶液变成色,表明溶液呈酸性.

      小华的实验是:取少量溶液,滴到碳酸钠溶液中,看到

      表明溶液呈酸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请你也设计实验方案(不同于小亮和小华的方案),证明溶液呈酸性.每写出一个正确方案,要求:所用试剂类别必须不同.

      方案一:

      方案二:

三、<b >计算题(</b><b >6</b><b>分):</b>
  • 16. 为了测定某赤铁矿石中氧化铁(Fe2O3)的质量分数,取矿石样品20克,加入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共消耗稀盐酸219克,经过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滤渣4克(注:矿石中的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请计算:

    ①赤铁矿石含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②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