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人教版 /必修2 经济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21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高中历史必修2第七单元第21课《二战后苏...

更新时间:2020-07-21 浏览次数:108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推广了赫鲁晓夫时期已进行过的农业领域小组包工奖励制,包工小组拥有机械设备和几名至几十名固定人员,实行内部经济核算,超产、提高产品质量和节约费用有奖,反之则罚。这一制度(   )
    A .  有利于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 B .  动摇了集体农庄公有制基础 C .  冲击了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 D .  使得集体农庄变成国营农场
  • 2. (2020·湖南模拟) 赫鲁晓夫时期,苏联1/3产品属于军事装备,绝大部分基本建设投资都在发展重工业,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军费开支占国家财政支出的1/3。据此可知,两人的改革都(    )
    A . 使苏联军事力量与美国并驾齐驱 B . 使苏联轻工业得到根本改善 C . 对斯大林模式没有任何冲击 D . 没有根本改变斯大林模式
  • 3. (2020·湖南模拟) 在1965年至1980年,苏联军费开支占其国民收入的比重高达19%—23%。出于争霸的需要,军事工业一直是苏联经济的重中之重,这一时期的重点仍然是发展钢铁、机械、金属等传统的重工业部门。这一决策给苏联带来的主要问题是(   )
    A . 高层官员思想严重僵化 B . 社会经济转型受到迟滞 C . 工农生产积极性的缺乏 D . 国民经济比例出现失调
  • 4. (2020·枣庄模拟) 赫鲁晓夫上台后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右图是1953至196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对该图信息解读符合实际的是(   )

    A . 冲击斯大林模式,初期取得一定成效 B . 承认市场管理体制,造成了经济混乱 C . 强化部门管理体制,降低生产积极性 D . 与美国军备竞赛,致使经济全面滑坡
  • 5. (2020高二下·本溪开学考) 1965年10月,苏联政府通过《社会主义国营生产企业条例》,决定实施“新经济体制”,扩大企业在经营和生产上的自主权,加强经济杠杆和物质刺激的作用,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新经济体制的实施(   )
    A . 是二十年代新经济政策的再现 B . 使苏联摆脱了斯大林体制的束缚 C . 丰富了对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 D . 反映出苏联以重工业为改革重点
  • 6. (2019高三上·辉南月考) 1951—1955年,苏联的粮食年均产量为3850万吨。1961—1965年,年均产量达到1.303亿吨,增长近50%。肉类的年均产量由570万吨变为930万吨,增加60%以上;奶类年均产量由3790万吨变为6470万吨,增加70%以上。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 社会性质的变化 B . 农业的集约化经营成效显著 C . 领导阶层的关注 D . 斯大林五年计划实施的结果
  • 7. (2019高三上·鹤岗月考) 1977年10月,苏共中央通过了关于新宪法的决议,随后举行的苏联最高苏维埃会议通过了苏联新宪法。勃列日涅夫胜利地宣告:世界上第一个全民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大法通过了,苏联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的事实已经由宪法固定下来。“新宪法”的通过表明苏联(   )
    A . 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 B . 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僵化的斯大林模式 C . 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受到束缚 D . 人民的利益得到一定的保障
  • 8. (2019高二上·大名月考) 如图为赫鲁晓夫时期(1953-1964年)苏联政府机构改革情况。这表明赫鲁晓夫改革(   )

    A . 缺乏明确指导思想致改革混乱 B . 以改革计划管理体制为重点 C . 没有触动重工轻农的发展战略 D . 改革操之过急脱离经济实际
  • 9. (2022高二上·深圳月考) 表1  苏联1970年计划完成情况  (单位:吨)

    类别

    1961年对1970年的预测或计划任务

    1970年实际产量

    1.45亿

    1.15亿

    3.9亿

    3.35亿

    2 500万

    1 230万

    蔬菜与瓜类

    4 700万

    1 300万

    表1可以说明当时苏联(    )

    A . 经济发展的问题积重难返 B . 经济政策保持了连续性 C . 经济改革的重点转向农业 D . 社会生活需求发生变化
  • 10. (2019高一下·新宁期末) 下表是小明同学所写的历史复习提纲。他当时复习的内容的主题应为(   )

    改革名称

    影响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为集中全国物力.财力战胜敌人奠基

    斯大林模式

    促进苏联经济实力迅速增长:但也存在严重弊端

    赫鲁晓夫改革

    一定程度冲击斯大林模式;但最终失败

    勃列日涅夫改革

    对赫鲁晓夫改革进行调整,但造成经济停滞

    戈尔巴乔夫改革

    导致国内局势的失控.苏联的解体

    A .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B .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C .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程 D .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失败
  • 11. (2019·贵阳模拟) 当世界范围内的科技革命进入以集成电路为中心、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进行发展的新阶段时,苏联仍将增加钢、生铁、金属切割机床等的产量、产值作为赶超西方国家的战略目标,“企业对革新的畏惧就像魔鬼怕见正神那样。“这反映了苏联(   )
    A . 企业生产技术落后,缺乏竞争力 B . 在管理体制上具有较大的优势 C . 重工业比重大,经济发展不均衡 D . 经济发展战略落伍于世界湖流
  • 12. (2019高一下·河北期中)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1951—1955年,苏联对农业的投资由

    年均200亿卢布增长到409亿卢布

    苏联工农业发展失衡的局面得以改变

    B

    赫鲁晓夫时,苏联谷物年均产量与

    1945—1953年相比增加了62%

    苏联已经解决了农业生产问题

    C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军事实力与

    美国相匹敌

    苏联的国民经济总水平已经超过美国

    D

    戈尔巴乔夫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

    政命令

    苏联实际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A . A     B . B     C . C     D . D
  • 13. (2019高三上·通辽月考) 下图为1954~1963年苏联玉米种植面积和玉米产量统计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赫鲁晓夫农业改革(    )

    A . 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 B . 利用了自然环境因素 C . 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 D . 是新经济体制的体现
  • 14. (2017高三上·宝应月考) 下列关于赫鲁晓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表述正确的是(    )

    ①赫鲁晓夫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方面,改革初期农业形势有所好转。

    ②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

    ③1985年戈尔巴乔夫执政后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同步进行,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④戈尔巴乔夫的“过”主要体现在政治改革中没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改革加速了苏联解体的进程。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5. (2017高二上·朔州月考) 从苏联改革的历程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①突破传统的束缚是经济体制调整和创新的前提

    ②因为积重难返,苏联改革步履艰难,效果不大

    ③社会主义改革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④改革必须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 16. (2018高三上·鸡西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20年9月列宁说:“要使每个农民家庭,连一普特余粮都不剩”,要把全部余粮交给国家。1921年3月列宁就农民后再出售粮食一事说:“如果他们单个地换粮食,那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应加以阻挠。”

    材料二:斯大林模式的新型现代化途径是,在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以苏维埃政权为杠杆,采用非常手段从本国农业积累工业化资金,用行政办法对资源、劳动力进行重新配置,采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式快速地推进现代化。

    材料三:(1945年后)苏联工业发展已经出现停滞现象,其部分原因是,劳动力和能源日益匮乏。另一同样重要的原因则是官僚企业的计划不切合实际,过于重视重工业,不根据消费的喜好和市场需要调整产品结构。

    材料四:赫鲁晓夫上台时苏联的农业问题十分尖锐。赫鲁晓夫执政后首先改革农业计划制度。指出绝不需要中央给集体农庄布置播种面积,规定牲畜的头数。为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赫鲁晓夫还在农产品采购制度方面进行了调整。在1953年9月全会上,他提出要种植玉米。

    1. (1) 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列宁两次讲话所体现的农业政策。
    2. (2) 材料二中苏联采用的“非常手段”是什么?“用行政办法”形成了怎样的经济体制?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型现代化途径”的“新”还表现在何处?
    3. (3) 根据材料三,归纳1945年后苏联工业发展停滞的因素。
    4. (4) 根据材料四,概括赫鲁晓夫执政后是如何进行农业改革的?改革失败的原因何在?
  • 17. (2018高三下·镇江模拟) 抚今思昔,研究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对我国的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列宁曾提出过这样一个著名的公式:“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制度+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等等++=总和=社会主义。”

    ——《列宁文稿》

    材料二:作为苏联领导人之一的布哈林主张“必须发展各类工业”,优先发展轻工业,用轻工业赚回来的资金建设重工业。对于实现工业化的资金来源,他主张本国节约。斯大林认为,如果将用来购买汽车和机器的资金用来购买布匹,苏联就会在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资本主义包围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状况。在工业化建设上,斯大林明确表示决不能放慢速度,必须竭力加快速度。斯大林用强制的办法,使农民的一半收入交给国家,一五计划时期,从农业吸收的资金占用于发展工业所需资金的三分之一以上。

    ——据陈仲丹《墙头政治—现代外国宣传海报解读》整理

    材料三:改革必须是全面的、深刻的,绝不能像勃列日涅夫时期进行的改革那样浅尝辄止、半途而废,也不能像戈尔巴乔夫那样左右摇摆、朝三暮四。改革要有目标、有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

    ——整编自《苏联兴亡史论》

    1. (1) 材料一中的公式蕴含什么深意?该深意在经济领域付诸实践的表现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布哈林和斯大林在工业化建设问题上有什么不同主张?
    3.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4. (4) 综合上述材料,苏联改革的成败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借鉴意义?
  • 18. (2017高三上·阜宁月考) 世界历史上存在着不同的现代化途径。在苏联的现代化进程中,斯大林经济体制模式所起的作用也颇有争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斯大林模式的新型现代化途径是,在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以苏维埃政权为杠杆,采用非常手段从本国农业积累工业化资金,用行政办法对资源、劳动力进行重新配置,采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式快速地推进现代化。

    ——米艳《试论斯大林模式:落后国家现代化的一种途径》

    材料二:经过两个五年计划,苏联建成了6000多个大企业,建立起飞机、汽车、拖拉机、化学、重型和轻型机器制造业等部门。法国《时报》在1932年1月发表评论说:“苏联不依靠外国资本而实现工业化,就是赢得了第一局”。从1941年至1945年,苏联在任何武器门类方面的产量都多于德国。苏联企业生产的产品的品种、数量、价格不是根据市场需求来决定和调整的,而是根据国家统一制定的指令性计划。工业化的资金只能从内部积累,1935年粮食收购一项,给国家预算带来200亿卢布以上的收入。1926—1940年,重工业增长18.4倍,轻工业增长6.2倍,农业增长26%。到1953年,粮食产量为8250万吨,一战前1913年为8600万吨。最后,苏联的经济增长由高速转为低速、停滞和衰落。

    ——摘编自齐世荣、钱承旦、张宏毅《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史》

    材料三:这里就我所知的关于现代化涵义的种种说法,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四大类:……(二)现代化实质上就是工业化,更确切地说,是经济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过程。……可以说,今天所有在经济上处于欠发达或开发不足的国家都共同致力于工业化的目标,把它作为根本改变国家面貌和国际地位的战略性措施。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材料四:衡量一种现代化方式是否成功,不能只看几项指标和集中力量办的几件大事,更应该看这些措施是否惠及百姓,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是否在推动社会向自由王国前进。

    ——左凤荣、沈志华《俄国现代化的曲折历程》

    1. (1) 材料一中苏联采用的“非常手段”是什么?“用行政办法”形成了怎样的经济体制?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型现代化途径”的“新”还表现在何处?
    2. (2) 运用相关史实,以“斯大林模式与苏联现代化”为题,论述材料三、四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层次分明,行文流畅。250字左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