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绍兴市蕺山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语...

更新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136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2020高二下·绍兴月考)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然(cù)      本(tuò)      击(jū)      残羹冷(zhì) B . (jiàng)   跌(dàng)     曲(quán)    茕孑立(qióng) C . (hāng)    拮(jù)       搭(shàn)    铢必较(zī) D . 恶(zèng)    慰(jiè)      炮(luò)     冕堂皇(guān)
  • 2. (2020高二下·绍兴月考)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辟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沧凉。 B . 角落里的画架上绷着一幅空白的画布,它在那儿静侯杰作的落笔,已经有二十五年了。 C . 凝神一看,貌似平静的海面却有海浪拍打着礁石,溅起几尺高的洁白晶莹的水花。 D . 为有效控量、妨堵、治霾,天津实施无偿摇号与有偿竞价相结合的汽车限牌措施。
  • 3. (2020高二下·绍兴月考)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眉山苏氏一门才俊当然不错,而“苏小妹三难新郎”纯属虚构,然而这个浪漫故事却至今流传 B . 这个学校受权于当地政府,向学生收取了教育附加费。 C . 戴望舒的《雨巷》哀而不伤 , 有一种中性美,在新年朗诵会上,他对《雨巷》的朗读,恰到好处地诠释了这首经典的意蕴。 D . 《人民的名义》中戏骨级演员获得观众认可,无独有偶 , 老演员惠英红击败周冬雨,获得第36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
  • 4. (2020高二下·绍兴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 网友看过“打手机点燃洒有汽油的锡箔纸”视频后纷纷表示再也不敢在加油站打手机了。 B . 他的脸上是一张晴雨表,喜怒哀乐总是挂在表面上,让人一眼就可以看明白。 C . 在昨天的学习经验交流会上,李小璐介绍了三条学习方法,具有很大的启发性。 D . 夏天如何护肤?黄瓜与鸡蛋混合使用,兼具补水与软化角质效果,特别适用于各种肤质。
  • 5. (2020高二下·绍兴月考)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儒家与道家是中国哲学的两大支柱。在中国众多的音乐形式中,古琴应当说是儒道两家在音乐中体现的集大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道家崇尚自然,强调无为和逍遥,反对人们强加于自然的各种行为

    ②儒家主张入世哲学,重视人生的现实问题,强调艺术对人伦的教化作用

    ③他们所提倡的音乐讲究中正平和,不追求声音华美富丽的外在效果

    ④他们最理想的音乐应该是“大音希声”“至乐无乐”的境界

    ⑤从某种程度上看,他们是反对音乐的,究其实质,主要是反对艺术形而下的层面,强调艺术形而上的境界部分

    ⑥“琴者,禁也。禁止于邪,以正人心。”古琴首先要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

    A . ①③④②⑤⑥ B . ①⑤④②③⑥ C . ②③⑥①④⑤ D . ②⑥⑤①③④
  • 6. (2020高二下·绍兴月考) 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 贝多芬的交响曲气象万干,细腻处如溪流涓涓,粗犷时似地裂山崩,震撼人心。 B . 灯笼火把,沿着大堤从南到北燃烧着,如一条长长的火龙,把河水照耀得通红。 C . 三面都是高山,紧紧地围着寺院,寺院就暖暖和和、舒舒坦坦地安卧在里面。 D . 菖蒲花朵纤秀,叶子却像短剑般挺立着,花和叶不同的特质得到很好的平衡。
  • 7. (2020高二下·绍兴月考) 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 . “自余为僇人”——僇人”同“戮人”,指受过刑辱的人,罪人。 B . 壬戌之秋”——“壬戌”是古代采用天干地支的纪年方法。 C . “项羽季父也”——“季父”指伯父。古代兄弟或姊妹间长幼排序为季(伯)、仲、叔。 D .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儿童长到 15岁的年龄要束发为髻,称为“束发”。
  • 8. (2020高二下·绍兴月考)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 . 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B . 美人兮天一方 C .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D .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 9. (2020高二下·绍兴月考) 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是岁,元和四年也。——是在元和四年。 B .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小学阶段就(留下)大的遗憾,我看不出他们的聪明。 C . 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凡这个州有奇异形态的山水,都被我游览过了。 D .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那么胜与败的次数,存与亡的道理……
  • 10. (2020高二下·绍兴月考) 下列对《琵琶行》节选部分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A . 开头两句点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并以“瑟瑟”秋风下的环境渲染离别的萧瑟落寞。 B . 第三、四句先用互文手法说主客下马上船饯别,再以“无管弦”三字为琵琶女出场作铺垫。 C . 第五句中“惨”字点出饯别的黯然凄凉,第六句进一步渲染环境 ,使心情显得更加沉郁感伤。 D . 最后两句叙写送者忘归。行者不发的事实,暗示音乐的美妙动人,更传递主客不忍分别之情。
二、文言文阅读
  • 11. (2020高二下·绍兴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沛公旦日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 , 令将军与臣有。”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节选自司马迁《鸿门宴》)

    1.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 沛公日日百余骑来见项王         从:使……跟从,率领 B . 令将军与臣有                   郤:同“隙”,嫌隙 C . 范增数项王                     目:使眼色 D . 入前为寿                       若:如果
    2. (2) 下列句子中加点“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 举所佩玉玦以示者三

      A . 今者有小人 B . 吾属今为虏矣 C . 项伯乃夜驰沛公军 D . 愿伯具言臣不敢倍德也
    3. (3) 下列对选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项是(    )
      A . 沛公的一番言辞,既表白了与项王同心协力攻秦的意愿,又轻描淡写地用“不自意”三字掩盖了自己先入关中夺取天下的野心。 B . 沛公深知自己势单力薄,所以他按时赴约,从“谢”和“东向坐”的行为举止上着意表现出自己的谦卑的态度,以求得项王的原谅。 C . 项王自恃人多势众,对沛公所言根本不加分析,又脱口说出“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这等于把绝密信息拱手交给了敌方。 D . 刘、项晤面,项羽“因善遇之”,与之同饮。但实际上,主宾各怀计谋。
三、现代文阅读
  • 12. (2020高二下·绍兴月考) 下列对《林黛玉进贾府》节选文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

    A . 王熙凤出场的特点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表现出其在贾府的地位之特殊,性格之泼辣。 B . 黛玉“纳罕”和众人的“敛声屏气”,从侧面衬托了凤姐的放肆性格和受宠的程度。 C . 极力铺写服饰,表现了贾府的豪华和富贵,暗示了贾府上下的腐化生活。 D . “三角眼”“吊梢眉”的肖像描写,刻画了王熙凤美丽和善背后隐藏着刁钻和狡黠。
  • 13. (2020高二下·绍兴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食与礼

    姚伟钧

          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源远流长,这不仅培养了中国人民高尚文雅、彬彬有礼的精神风貌,而且使中国赢得了“礼仪之邦”的美称。在中国古代社会里,上自朝廷的军国大政,下至民间的日常饮食,无不是在礼的规范下进行,礼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有权威的制约因素。

        《礼记•礼运》中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这就是说,礼,最初产生于人们的饮食活动。中国先民把黍米放在火上烧熟,把剖开的小猪放在火上烤熟,在地上挖个坑贮存水,用双手捧着水来喝,用草扎成的槌子敲打地面当作鼓乐,好像用这种简陋的生活方式便可以向鬼神表示敬意,从而得到神的庇护和赐福。这样,最原始的祭礼也就由此产生了。《礼记》中认为原始的礼仪行为就是从人们的饮食活动中产生的,这便是所谓的“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人要吃喝,以为神也离不开食物,所以要将自己的食物也毫无保留地奉献出来。中国的先民们想通过这种简单的仪式向神灵表达虔诚的崇拜心情,而当这种纪念仪式逐渐定型化,并取得较为固定的社会意义时,原始的礼便有了自己的雏形。这里,我们将“污尊而抔饮”之类的仪式称为“原始的礼”,主要是肯定了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

           这种源于饮食的祭礼,是中国先民顺应自然生活的文化创造。中国先民是按照人要吃饭穿衣的观念来构想诸神灵的生活的,以为祭祀就是让神吃喝,神吃好喝好以后才能保证大家平安。所以,“礼”与解为甜酒的“醴”字,音既相同,意义也有相通之处,亦非巧合。人们通过饮食来祭祀神,表现了中国先民重视现实和生命的原初心理。

           关于礼的起源,国外的一些学者也有浓厚的兴趣,其中以英国学者威廉•罗伯逊•史密斯的观点影响最大。史密斯认为,图腾制是由一种叫“图腾餐”的祭祀仪式发展而来的,“图腾餐”是神与神的崇拜者之间“共餐”,“共餐”的意思就是坐在同一张桌子上进餐。共餐本身就是一种礼貌的表现。世界上许多民族礼的起源大都与饮食有关,这对于理解中国礼的起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以说,《礼记》中的“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与史密斯的“共餐”制的说法有相似之处。由此我们不难发现,人类关于礼的起源的认识与实践是十分类似的。他们都认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亲密莫过于“吃的是同一锅饭”,如中国先民们就将那种分立门户、自成一体的做法,视为另起炉灶、感情淡薄的表现,因而饮食筵宴就成了中国人联络感情、增进友谊的主要手段。在此基础上,各种饮食礼节也就产生了。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 (1) 下列关于“礼”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中国古代社会,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的“礼”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有权威的制约因素。 B . “礼”最初产生于人们的饮食活动,先民们通过毫无保留地向神奉献自己的食物,用这种简陋的生活方式对鬼神表示敬意,来请求神的庇佑。 C . 《礼记》中认为原始的礼仪行为就是从人们的饮食活动中产生的。“原始的礼”指的是“污尊而抔饮”之类的仪式,它肯定了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 D . 关于“礼”的起源,世界上的许多民族与我国的看法十分类似,如英国学者威廉·罗伯逊·史密斯的“共餐”制之说,从而可以理解中国礼的起源。
    2.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中国人民高尚文雅、彬彬有礼的精神风貌以及中国“礼仪之邦”的美称都来源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B . 中国先民向神灵表达虔诚的崇拜心情的简单仪式逐渐定型化,并取得较为固定的社会意义时,原始的礼便逐渐形成了。 C . 《礼记·礼运》中记载,我国先民“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来表达对鬼神的敬意,希望得到神的庇护和赐福。 D . 源于饮食的祭礼,是中国先民顺应自然生活的文化创造,人们通过饮食来祭祀神,表现了对现实的重视和生命的原初心理。
  • 14. (2020高二下·绍兴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关子“物种起源”,如果一个自然学者,对于生物的相互亲缘关系、它们的胚胎的关系、它们的地理分布、地质上的连续以及其他的此类事实加以思考,就可能得到如下的结论:物种不是被独立创造出来的。而是像变种一样,是从其他物种传下来的。然而这样的结论,即使很有根据,也还是不充分的,除非等到能够说明世界上无数的物种曾经是怎样变化以获得如此完善地、正当地引起了我们赞叹的构造和相互适应。自然学者们常常把变异的唯一可能原因归之于如气候、食物等等外界条件,从某一狭隘的意义上来说,这是正确的,我们以后会论述到。但是要把像啄木鸟那样的构造,它的脚、尾、嘴及舌,如此巧妙地适应于提取树皮下的昆虫,仅仅归因于外界条件是不合理的。又如槲寄生的情形,它从某几种树木吸取养料,它的种子必须由某几种鸟为它传播,它的花雌雄分开,绝对需要借某几种昆虫的帮助,把花粉从一朵花带到另一朵花上。如果说这种寄生物的构造,以及它与其他数种不同生物的关系,是外界条件或植物的习性导致的结果,也同样是不合理的。

        (节选自达尔文《<物种起源>绪论》)

        乙

          英国伦敦大学的起源学教授史蒂夫·琼斯日前雄心勃勃地向物种起源学的开山鼻祖达尔文发起了挑战,并且发誓要写出一部比达尔文的巨著《物种起源》更完美  的学术著作来。

            1858年,达尔文在伦敦将他的进化论公诸于众,然而,这种150年后仍有科学意义的学说在当时不但没有引起任何的轰动,反而遭到当时科学界的冷嘲热讽,伦敦科学家协会的主席在当年的年会上说:“今年没有任何的发现。”当然了,神学界对这一学说更是恨之入骨。

           然而任何学说都有其时代的局限和不足之处,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学说也不例外。按琼斯教授的说法,达尔文最大的不足便是没有解释人类的起源这一最为人们关心,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在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中,有关人类起源的话只有一句:“人类的起源和它的历史总有一天会大白于天下。”此外,琼斯教授还认为,达尔文的学说在其广义理论上也有许多缺陷。

        (节选自《挑战达尔文》)

    1. (1) 请分别简要概括达尔文和琼斯教授的主要观点。

      ①甲文:

      ②乙文:

    2. (2) 科技小品文要运用正确的说明方法,请结合内容分析两篇选文各运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

      ①甲文:

      ②乙文:

四、句子默写
  • 15. (2020高二下·绍兴月考)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1) 同是天涯沦落人,。(白居易《琵琶行》)
    2. (2)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3. (3) 天之苍苍,其正色耶??(庄子《逍遥游》)
    4. (4) 人生如梦,。(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五、材料作文
  • 16. (2020高二下·绍兴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某节目主持人在谈到时下人们的阅读状况时说到:“喜欢是和能力相关的,一个人能力有限,他能喜欢的东西也少。在我们还没有足够能力去喜欢之前,先要在  不喜欢中提升自己的能力。而很多人的现状是,找不到自己喜欢的,又放弃了自己不喜欢的,所以就失去了提升自己的机会。”

    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