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280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 1. (2022七下·揭西期中) 下图是一位同学设计的“中国朝代更迭示意图”的片段。其中“?”处应为(    )

    A . 西晋 B . 隋朝 C . 宋朝 D . 元朝
  • 2. (2020七下·雄县期末) 历史叙述有历史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和历史事实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述。下列选项中关于隋朝历史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 . 杨坚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 B . 隋炀帝在位期间营建东都,修建长城和驰道 C .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 D . 隋文帝励精图治,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 3. (2020七下·榕城期末) 比较中学习并归纳共同点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都结束了政权并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   ②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

    ③都设置了管理少数民族的机构,促进了民族团结   ④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

    A . ①③ B . 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④
  • 4. (2020七下·榕城期末)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宁向西方一步死,也绝不向后一步生”这四首诗词、对联分别对应的历史人物是(   )
    A . 郑成功、戚继光、鉴真、玄奘 B . 郑成功、戚继光、玄奘、鉴真 C . 鉴真、郑成功、玄奘、戚继光 D . 戚继光、鉴真、玄奘、司马光
  • 5. (2020七下·榕城期末) 假如让你拍摄一部以唐朝历史为题材的电视据,下列哪一情景不可能出现(   )
    A . 武则天选贤任能发展经济 B . 可以阅读到《资治通鉴》 C . 唐玄宗面试科举考试应试者 D . 李白吟诗《蜀道难》
  • 6. (2020七下·合肥期中) 学习唐朝历史后,有同学认为唐朝的社会风气显示出开放、进取、兼容并蓄的精神风貌。如图所示文物能支撑这位同学观点的是(  )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7. (2020七下·榕城期末) 请为下面四幅图片选择一个合适的标题(   )

    A . 唐朝民族关系和睦 B . 唐朝经济繁荣 C . 唐朝对外交往频繁 D . 唐朝科技发达
  • 8. (2024七下·澄海期中) 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唐女祸》中写道:“开元之治,几于家给人足,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这一观点(    )
    A . 正确,说明了用人不当的危害 B . 错误,忽视了藩镇割据的影响 C . 正确,揭露了君主生活的腐败 D . 错误,夸大了个人对历史的影响
  • 9. (2020七下·榕城期末) 到9世纪后期,游牧在北方的契丹已经有了农耕、冶铁、纺织等产业,并开始建筑房屋、城邑。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帝,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契丹服装样式也影响到中原地区,北宋官方曾多次颁发诏书禁止百姓穿用契丹服装。材料体现了( )
    A . 农牧文化的交融 B . 民族政权的并立 C . 民族战争的延续 D . 对外交往的频繁
  • 10. (2024七下·介休期中)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宋朝皇帝每年要向游牧民族‘送礼’……‘送礼’是宋朝一个致命的弱点,它使游牧民族入侵十分容易。‘送礼’政策实行了一个半世纪。”对于这段文字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送礼’指的是宋朝统治者缴纳的岁币
    ② ‘送礼’客观上有利于边境安定,互市贸易往来

    ③宋朝皇帝向三个游牧民族‘送礼’的原因是战场上的失利

    ④‘送礼’给宋朝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负担,所以是致命弱点之一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1. (2020七下·榕城期末) 费正清、赖肖尔在《中国的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认为,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的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下面最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A . 都城长安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 B . 在广州设立十三行 C . 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D . 文成公主入藏
  • 12. (2020七下·榕城期末) 小丽在博物馆看到了泉州出土的南宋古船,她推测出的历史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
    A . 宋代商业十分繁荣 B . 船只对外贸易应由市舶司管理 C . 宋代造船技术高超 D . 宋代南方赋税收入已超过北方
  • 13. (2020七下·榕城期末) 12世纪初,宋、金两国结成海上之盟,协助金攻辽中京。金在与北宋联兵攻辽的过程中,看到了北宋的腐败和无能,于是在灭辽后发动了对宋的战争。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一个多世纪后历史又上演了相似的一幕。这一幕是(   )
    A . 金攻打南宋 B . 蒙古灭西夏 C . 蒙古攻打南宋 D . 元灭西夏
  • 14. (2020七下·榕城期末) 在对下图的判断中,同学甲和乙发生分歧。乙错误地以为是“清朝”疆域图,被同学甲纠正为“元朝”疆域图。同学甲的判断依据包括(   )

    ①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②回族在元朝形成 ③元朝设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 ④大都是元朝都城

    A . ①②③ B . 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②
  • 15. (2020七下·榕城期末) 某导演拍摄了一部反映北宋社会生活的电视剧,请找出与史实不符的内容(   )

    A . 东京市民到“瓦子”看戏 B . 人们过元旦挂年画、贴“桃符”、放鞭炮、往来拜年 C . 在南方能吃到当地产的占城稻米饭 D . 艺人在街头说唱小说《水浒传》中的故事
  • 16. (2024七下·莘县期末) 一位南宋书生每当看到妙语佳句时,总喜欢摘抄下来。在他的“摘抄本”中不可能收录的是(   )
    A . 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B . 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C . 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D . 马致远:“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17. (2020七下·榕城期末) 徐光启的《农政全书》附有与意大利传教士合译的《泰西水法》6卷,另外他还与另一位传教士共同翻译了古希腊数学著作《原本》并定名为《几何原本》,对我国数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主要反映了明代中后期我国在科学技术上(   )
    A . 对西方自然科学技术的吸收 B . 在前人基础上注重创新 C . 视对传统先进技术的总结 D . 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 18. (2020七下·榕城期末) 下列图片选自同一部著作,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部著作的作者(   )

    A . 徐光启 B . 宋应星 C . 李时珍 D . 沈括
  • 19. (2020七下·榕城期末)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史实与推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史  实

    推  论

    A

    隋朝修建大运河

    大运河以长安为中心

    B

    明朝修筑皇宫

    是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结晶

    C

    明朝修筑长城

    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D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台湾正式纳入清朝的版图

    A . A B . B C . C D . D
  • 20. (2024七下·玄武期末) “同年二月,农民军以疾风暴雨之势,从陕西经山西直捣北京……十八日,农民军进占外城,十九日晨,崇祯帝在煤山自缢而死。农民军胜利地开进北京。”上述材料反映的事件是(   )
    A . 陈胜、吴广起义 B . 黄巾起义 C . 黄巢起义 D . 李自成起义
  • 21. (2020七下·榕城期末) 我国某旅行社在安排某项目旅游景点时写道:“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该景点最有可能是(    )

    A . 秦丞相府 B . 唐尚书省 C . 元中书省 D . 清军机处
  • 22. (2020七下·榕城期末)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延绵不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下列各项均体现上述观点,其中发生于明清时期的史实是(   )

    ①忽必烈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中书省,进一步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

    ②戚继光消灭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的胜利,捍卫了国家主权与民族利益

    ③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进一步密切了西藏与内地的联系,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

    ④乾隆帝时期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巩固了祖国西北边疆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23. (2023七下·成都期末)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廷规定外国商船“将来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如或再来,必令原船返棹至广,不准入浙江海口”。材料所述规定(    )
    A . 断绝了中外经济交流 B . 意在扼制工商业的发展 C . 禁止国人赴海外经商 D . 限制外国商人来华贸易
  • 24. (2020七下·榕城期末) 在尚未普及电影和电视的20世纪七八十年代拥有一本精美的连环画是很多孩子的梦想,很多人就是在童年时通过连环画来阅读名著的。试试你的眼力,看看那一组搭配是错误的(   )
    A . 大闹天宫——《西游记》 B . 三顾茅庐——《三国演义》    C . 黛玉葬花——《西厢记》 D . 武松打虎——《水浒传》
  • 25. (2020七下·榕城期末) 下图是晚清沈蓉圃参照《京腔十三绝》,挑选了同治、光绪年间舞台上享有盛名的十三位演员,绘制的一幅名伶彩色剧装写真画。此图内容反映的“国粹”艺术是(   )

    A . 元曲 B . 昆曲 C . 杂剧 D . 京剧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26小题12分,27小题13分,共25分)
  • 26. (2020七下·榕城期末) 中国古代科技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且影响深远,明朝以后才逐渐落后于西方。今天的中国在科技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时代呼唤着科技的进一步创新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1001一1500年世界科技发明数量概况

    ——数据来源于《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材料二 (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这一“李约瑟之谜”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课程设置,没有能够以数学和可控实验为主,而是以四书五经为主,结果科学革命无以发生,中国的前现代生产经验试错型技术进步方式,也就无法转化为以科学实验为理论基础的现代技术进步方式。技术进步的停滞,最终导致了中国与西方的差距不断拉大。

    ——林毅夫《李约瑟之谜与中国的兴衰》

    材料三  不能总是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不能总是指望依赖他人的科技成果来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更不能做其他国家的技术附庸,永远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全面提高我国科技创新的国际合作水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中国的哪两项发明分别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和航海事业的发展?
    2. (2) 据材料二,指出作者认为中国“技术进步停滞”的根本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对外关系政策方面进一步分析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
    3. (3) 据材料三,谈谈你对我国如何实现科技进一步创新发展的认识。
  • 27. (2020七下·榕城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平六国,隋炀帝富有四海,既骄且逸,一朝而败,吾亦何得自骄也?言念于

    此,不觉惕焉震惧。”

    ——吴兢《贞观政要》

    材料二 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民兵、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

    臣通签书施行”。

    ——《宋史˙职官志》

    材料三:“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材料四:自永乐三年(1405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番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由是海道清宁,番人仰赖者,皆神之赐也。

    “郑和是中国第一位航海英雄。他下西洋,跟公元二世纪张骞出使西域一样,都是为中国凿开了一个过去很少人知道的混沌而广大的天地。”

    ——柏杨先生

    材料五:中国商货在西南洋市场的扩充,刺激了国内工艺品的生产,不但使得国库充盈、民生日裕,也鼓励了国人向海外拓殖发展的兴趣。虽其后以郑和的逝世(宣德末),加上朝中大臣鉴于维持舰队、赏赐贡使,靡费不赀,因而停止了远洋探险的活动,但是沿海居民到南洋经商的风气,迄明末犹未止。

    材料六:要推动教育合作,扩大互派留学生规模,提升合作办学水平。要发挥智库作用,建设好智库联盟和合作网络。在文化、体育、卫生领域,要创新合作模式,推动务实项目。要用好历史文化遗产,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旅游产品和遗产保护。

    ——摘自习近平“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    

    1. (1) 材料一中“吾”指的是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吾”是如何避免“一朝而败”的?
    2. (2) 材料二反映了宋朝哪两个地方官职之间的权力互相制衡?在此基础上宋朝增设了什么官职管理地方财赋?
    3. (3) 材料三中“工匠”与常主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4. (4) 材料四中所说他七次下西洋,他最远到达的是哪里?这一事件的突出特点有哪些?
    5. (5) 依据材料五并联系现实,简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