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表明知易行难,学习榜样是实践的过程 ②是基于榜样是学生获得智慧的源泉
③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④是基于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人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③认识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发展 ④正确的认识都是相对的、暂时的
①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②哲学离不开具体科学,具体科学的进步能推动哲学发展
③哲学研究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①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②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
③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④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①柏拉图哲学的基石坚持了正确的方向,但没有科学依据
②柏拉图否认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③在哲学的基本阵营上,柏拉图站在唯心主义这一边
④柏拉图哲学的本体论是正确的,但认识论是错误的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发展的最高形态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
①真正的哲学应该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②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③哲学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如实反映
④真正的哲学要正确地总结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①人工智能是人们实践的手段 ②特定条件下机器人的意识优于人类
③人工智能的应用提高了人类的实践能力 ④意识是人类与人工智能共同拥有的能力
①是全球气候变化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 ②是人类社会发展特别是科学发展的产物
③体现了人类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 ④是科学家对全球气候变化事实的主观映象
①源于造谣者的主观想象,是客观唯心主义
②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其社会影响广
③没有做到主客观的统一,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④是错误的意识,其传播会扰乱公共秩序
①运动是无条件的,物质运动根本无规律可循
②地震的形成具有复杂性,认识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③人的认识能力有限,不可能预测地震的发生
④实践所提供的认识工具能促进认识的发展
①要敢于质疑权威,在实践中不断推动理论创新
②错误是科学的起点,科学在实践中不断向前发展
③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④人们头脑中的“祝融星”是脱离物质的主观存在
①正确处理好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②勇于在实践中追求和发现真理
③在实践中超越和推翻现有真理 ④掌握真理对实践更具积极意义
①唯心主义哲学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着借鉴意义
②存在都是合理的,要促进一切存在物的发展
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④要推动认识的发展,做到永不自满、永不懈怠、永不停步
①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事物的性质
②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③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功能蕴含在部分功能之中
④要从整体出发,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
①是自我否定的体现,推动了新商业模式的产生
②坚持了辩证法的批判精神,对事物属性进行了重新构建
③是对原有实践的突破,开拓了新境界
④实质是“扬弃”,通过外力实现了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替代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
③社会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④社会意识的内容是变化发展的
①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②能调动人们参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
③能摆脱物质条件的制约,促进思想进步 ④能促进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
①价值观影响人们实践中行为的选择 ②变革上层建筑旨在保护生物多样性
③适合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才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④人的价值观念要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①旨在使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②旨在使生产力适应生产关系的要求
③是我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要求 ④有利于从根本上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①社会提供的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②实现人生价值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和能力
③错过人生的关键期,人生的价值就无法实现
④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个人的责任和努力
①坚定理想信念,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
②坚守传统价值观,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③正确评价历史,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④利用客观条件,在奉献中创造价值
2020年4月30日,中国正式启动2020珠峰高程测量,这是时隔15年后我国再次重返珠峰之巅测高。
6500万年前,青藏高原在板块的碰撞中隆起。这座依旧在剧烈变化的年轻高原,仍在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活。青藏高原作为气候启动区,塑造了当今亚洲或北半球的气候环境格局,其抬升或下降,对大气环流和气候环境格局将产生不同影响。2015年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其对珠峰高程的影响在国际学术界仍存争议。
2020年5月27日,中国科研人员登上世界海拔最高的珠穆朗玛峰峰顶。此次测量数据可用于地球动力学板块运动等领域研究,为冰川监测、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等。世界期待中国给出“世界高度”新答案与精确的峰顶雪深、气象和风速等新数据。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启动2020珠峰高程测量的驱动因素。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材料一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书中写道:“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同时,恩格斯深刻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
材料二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保护“青山”不是一蹴而就的,建设“青山”注定是一场持久战、攻坚战,对已取得的成效不能盲目乐观。我们应该看到,我国的“青山”建设依旧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远未到高枕无忧的程度,还需要跨越关口、啃下硬骨头。在前行的关键期,我们需要更多的“70年如一日的右玉人”“塞罕坝人”在荒漠种树,建成更多的绿洲。
2020年5月27日,星际荣耀空间科技有限公司(除美国以外全球第一家能实现火箭入轨的民营公司)“焦点一号”可重复使用液氧甲烷发动机成功完成二次启动长程500秒试车。
以垂直着陆的技术实现运载火箭子级回收,对火箭的动力系统提出很高的技术要求,其中一项核心技术就是发动机的二次启动。二次启动是指运载火箭发动机在第一次正常工作关机后,按飞行弹道和时序要求在高空中再次正常启动、工作的能力。这不仅需要重复执行一次点火的动作,而且还需要解决热泵启动问题等多项技术难题。
中国的液氢液氧火箭发动机YF-73(YF系列火箭发动机是中国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研发的火箭液态发动机系列)的成功研制,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掌握低温发动机二次启动技术的国家。而今,新一代中国航天人继续攻关低温燃料火箭技术,选择更清洁环保、不易结焦的液氧甲烷燃料,使中国成为世界上首个掌握液氧甲烷发动机二次启动的国家。该发动机还将继续进行变推力试车、摇摆议车、发动机整机振动模态试验、发动机各类极限边界试验等地面试验。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有关知识,说明技术创新是怎样推动中国火箭发动机进步的。
山西省右玉县地处毛乌素沙漠的天然风口地带,在新中国成立前是一片风沙成患、山川贫瘠的不毛之地。1949年10月,当时的右玉县委书记经过深入调研,提出了向风沙宣战的发展思路,就此拉开了绿化右玉大地的序幕。70多年来,右玉干部、群众充分发挥智慧才干,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探索树木成长规律,摸索出了一些土洋结合的科学造林方法;从外围到中心,层层治理、逐步设防,在黄沙洼上营造大片林,阻挡了风沙前进的脚步,创造了树进沙退的绿色奇迹,书写了以“执政为民、尊重科学、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为核心的“右玉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单纯种树已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右玉县委领导班子集中群众智慧,提出农林牧副同步发展的理念,让优美的生态环境成为右玉县最具优势的经济发展推动力。
2020年5月,习近平在山西省考察时指出,要发扬“右玉精神”,建设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