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重庆市九龙坡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0-08-31 浏览次数:216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 1.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 《南京条约》 B . 《虎门条约》 C . 《天津条约》 D . 《北京条约》
  • 2. 作家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站在京郊的一处废墟,我们可以想到的历史信息是(    )

    A . 俄国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B .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 . 湘军分兵三路攻破天京 D . 太平军曾抗击洋枪队
  • 3. 1901年,革命家邹容愤怒的指出清政府已沦为“洋人的朝廷”。与该评论相对应的史实是(    )
    A . 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B . 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 C . 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战败 D . 《辛丑条约》的签订
  • 4. 辛亥革命后,出现“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长辈来证婚”“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等现象,说明辛亥革命(    )
    A . 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B . 反封建不彻底 C . 促使社会生活发生变化 D . 没有调动民众
  • 5. 袁世凯死后,中国形成了军阀割据的局面,主要军阀派系和主要头目搭配不正确的是(    )
    A . 直系——冯国璋 B . 皖系——段祺瑞 C . 奉系——阎锡山 D . 滇系——唐继尧
  • 6. 1919年英国《泰晤士报》评论说,巴黎和会与其说引起了中国学生的争取国权运动,不如说它是近代中国人第一次对西方人说“不”的国际会议,这主要是因为(    )
    A . 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B . 中国学生迫使政府废除“二十一条” C . 巴黎和会促使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来 D .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收回了对山东的主权
  • 7.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共产党诞生于(    )
    A . 1919年 B . 1921年 C . 1927年 D . 1935年
  • 8. 下图是1987年发行的纪念邮票,该邮票纪念的事件是(    )

    A . 武昌起义 B . 南昌起义 C . 八七会议 D . 秋收起义
  • 9. 长征不仅是中国近代史,亦是世界历史上的壮举。以下是红军长征所经历的主要历史事件,它们的先后顺序是(    )

    ①遵义会议②会宁会师③过雪山草地④四渡赤水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②④ C . ①④③② D . ②①③④
  • 10. “北大营两侧,暴虐的中国军队破坏我南满铁路,同我守备队发生冲突。”以电报中这一伪造的情节为借口,1931年日本发动了(    )
    A . 九一八事变 B . 一二八事变 C . 七七事变 D . 八一三事变
  • 11. 中国共产党始终是十四年抗战的中流砥柱,下列不能体现中国共产党在该时期从民族利益大局出发,推动抗战形势发展的史实是(    )
    A . 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B . 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C . 将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 D . 与国民党展开重庆谈判
  • 12. “……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三十万,三十万同胞,在黑暗中挣扎;三十万,三十万冤魂,在地狱里哭泣, ……”三十万同胞的遇难地点是(    )
    A . 南京 B . 北京 C . 上海 D . 西安
  • 13. 揭示历史的内在联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历史事件及其影响搭配不正确的是(    )
    A . 平型关大捷——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B . 台儿庄战役——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C . 武汉保卫战——广州、武汉失陷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D . 百团大战——振奋了全国军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 14. 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A . 中共二大 B . 中共三大 C . 遵义会议 D . 中共七大
  • 15. 近代中国涌现出很多著名实业家。其中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带领更多中国人走向“实业救国”道路的实业家是(    )
    A . 张謇 B . 荣宗敬 C . 卢作孚 D . 侯德榜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 16. 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马关条约》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领土方面,《马关条约》使中国又一次大规模割让领土,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割让人口众多、资源丰富且军事战略地位重要的台湾。这不仅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同时刺激了列强的野心,揪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经济方面,凭借赔款,日本经济和军事实力飞速发展。巨额赔款使清政府加紧搜刮人民,同时大借外债,西方国家借此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通商口岸深入到长江腹地,使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也随之深入到了内地。允许帝国主义在华投资设厂,大开资本输出方便之门。

    ——摘编自《岳麓版历史必修(Ⅰ)教师教学用书》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写“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写“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写“C”。

    1. (1) 《马关条约》使中国领土再次被割让。
    2. (2) 甲午战争使中国遭到严重的失败。
    3. (3) 巨额赔款,使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
    4. (4) 《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深入到内地。
    5. (5) 《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三、填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21题6分,22题4分,共10分。
  • 17. 观察下图《鸦片战争形势图》

    1. (1) 请将代表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② 

      A.《南京条约》签订所在地B.《南京条约》中中国割让之地

    2. (2) 据图指出鸦片战争中英军进攻路线有什么特点?
  • 18. 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② 

    A.辽沈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切断敌人向关内退路的地点:锦州

    B.淮海战役的作战中心:徐州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23题12分,24题14分,共26分。
  • 1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制,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二  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它不仅结束了中国传统的封建君主旧制度,也开辟了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新纪元,不管你支持还是反对辛亥革命,它已经发生了,并且已经造成了推翻清政府、终结中国的君主制度的事实。辛亥革命后尽管出现反复,但它确立的共和、民主和富强的发展方向没有改变,也不可逆转。

    ——摘编自章开沅《“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笔谈》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海国图志》的核心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史上哪一运动践行了这一思想?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3. (3) 综上,谈谈你的认识。
  • 20.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五四运动之后,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到工人群众中去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组织工作,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大同社会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强调的改造世界之间与共产主义之间,有某种相通之处,这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适宜的文化土壤。

    ——摘编自韦燕萍《试论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  毛泽东认为抗战作战形式应该是“基本的游击战,但不放松有条件下的运动战”。毛泽东多次强调:“兵民乃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中共放手发动群众,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不断地建立和巩固抗日根据地。

    ——摘编自祝滨滨《抗战时期国共两党持久战略之比较》

    材料三  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土地政策。1947年,中共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中国共产党为在全国消灭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提供了一个基本纲领。同时,它在国民党统治区产生了广泛的政治影响。

    ——摘编自李佑新、高文学《土地改革对新中国制度建设的历史影响》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战略思想。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的意义。
    4. (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过程的认识。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 21. 中国近代史上,各阶层的中国人不断抗争,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做出重要贡献。请回答:
    1. (1) 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它展现了哪个阶级的抗争?这次运动颁布了哪一土地纲领?
    2. (2) 1895年,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1300多名举人掀起了“公车上书”的壮举。“公车上书”的领导者是谁?它揭开了什么运动的序幕?
    3. (3) 19世纪末20世纪初,义和团运动兴起,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者。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是什么?他们提出了什么抗争口号?
  • 22.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探索史。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不断探索。请回答:
    1. (1) 20世纪10年代,中国的知识分子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主要宣传西方的哪两大思想?
    2. (2) 为了打倒列强,除军阀,解救苦难的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这两支指导思想不同的政党尝试共同合作,开启了国民革命运动。请列举在国民革命运动时期,两党精诚合作的突出成就。
    3. (3) 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创了哪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开辟的标志是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