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人教版 /必修3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本章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高中地理人教版新课标必修三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单元检...

更新时间:2020-08-13 浏览次数:144 类型:单元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0高二下·大邱庄镇期中)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下图为我国三大自然区域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o

    1. (1) 关于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区域的大小.形状相同 B . 任何区域都有明确的分界线 C . 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与其他区域不发生联系 D . 区域内的地理条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 (2) 图中我国三大自然区域划分的依据是(    )
      A . 区域面积的大小 B . 区域内部特征的相对一致 C . 区域年降水量的多少 D .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 2. (2020高二下·江阴期中) 如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图中甲、乙、丙、丁四区域(  )

    A . 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 B . 边界有实有虚 C . 属不同层次的区域 D . 相互间的区域特征差异较大
  • 3. (2020高二下·芮城期末) 我国三个经济地带有关数据统计见下表。完成下面小题。

    三个地带

    占全国的比例(%)

    面积

    国内生产总值

    铁路长度

    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投入

    东部

    16

    60

    30

    76.4

    中部

    27

    27

    46

    14.2

    西部

    57

    13

    24

    9.4

    1. (1) 中部地区铁路长度占全国比例较高的原因是(   )
      A . 地广人稠 B . 地势低平 C . 经济实力强 D . 我国大部分铁路干线的必经之地
    2. (2) 下列区域互动、共同发展的方案中,不合理的是(   )
      A . 将东部部分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企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 B . 将东部部分高能耗、高物耗、大运量的企业转移到原燃料产地 C . 东部提供技术、设备,让中西部农牧业产品就地加工 D . 把东部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到西部,再造中国大“硅谷”
  • 4. (2020高二下·宾县期末) “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为新疆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主要有( )

    ①能够使天然气资源得到大规模开发,增加财政收入

    ②可以带动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③能够缓解能源短缺问题

    ④可以减少对大气污染,提高环境质量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5. (2020高二下·哈尔滨期末)     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及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 纬度位置 B . 地形 C . 季风 D . 海陆位置
    2. (2) 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   )
      A . 冬季气温南高北低 B . 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 C . 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D . 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
  • 6. (2020高二下·哈尔滨期末) 读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序号表示的区域(   )
      A . ①降水稀少,河流均为内流河 B . ②光照充足,植被类型为荒漠 C . ③雨热同期,主要为湿润和半湿润区 D . ④水热充足,主要为热带和暖温带地区
    2.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到②地势由第一级阶梯到第二级阶梯 B . ②到③由畜牧业过渡到种植业为主 C . ③到④人口密度逐渐递增 D . ④到⑤的植被变化体现了经度地带性规律
  • 7. (2020高二下·吉林期中) 下图为45°N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 424米,距海约180千米。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 . 大气环流 B . 地形 C . 纬度位置 D . 洋流
    2. (2) 该区域位于(  )
      A . 亚欧大陆太平洋沿岸地区 B . 亚欧大陆大西洋沿岸地区 C . 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地区 D . 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
  • 8. (2020高二下·哈尔滨期中) 中亚是我国推进 “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合作伙伴,近年来我国在中亚参与投资兴建了多条油气管道,在霍尔果斯口岸与我国境内管道相接。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1. (1) 管道运输油气比原来铁路运输油气最大的优势是(  )
      A . 灵活性强 B . 损耗量少 C . 运输量大 D . 适应性强
    2. (2) 油气管道建设对中亚地区的积极影响有(  )

      ①缩短输出距离,提高竞争力     ②加快油气开采,加速荒漠化

      ③提供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④拓宽油气市场,加速产业转型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③④
  • 9. (2020高二下·宁波期中) 下表为我国浙江、广东、四川、新疆四省区相关数据统计表,完成问题。

    1. (1)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判断,浙江省是(    )
      A . B . C . D .
    2. (2) 表格中四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省红色荒漠化现象在我国最严重 B . 乙省经济发达,已经进入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C . 丙省以盆地地形为主,土地肥沃,是我国重要产粮基地 D . 丁省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
  • 10. (2020高二下·昌吉期中)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关于四大地理区域农业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④区域光照充足,适宜发展绿洲农业 B . ②区域降水季节变化大,适宜发展旱作农业 C . ③区域严重缺水,适宜发展河谷农业 D . ①—区域雨热同期,为我国粮食生产区之一
    2. (2) 关于四大地理区域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③区域稀土、太阳能资源贫乏 B . ②水能、有色金属资源贫乏 C . ①区域煤铁石油资源丰富 D . ④区域煤炭、石油资源丰富
  • 11. (2020高二下·昌吉期中) 读我国自然要素分界线和西气东输管道路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关于图中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

      ①a线以北、以东的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②b线是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③c线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④d线是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的分界线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④
    2. (2) 西气东输管道(    )
      A . 经过了我国地势的一、二、三级阶梯 B . 经过了兰新线、宝成线、京九线 C . 经过了中部经济地带的山西省、河南省 D . 全线经过的自然带为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12. (2020高二下·昌吉期中) 读“2006年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完成各题。

    1. (1) 人口数量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是(     )
      A . 西南区 B . 西北区 C . 南方区 D . 北方区
    2. (2) 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差的区域是(     )
      A . 北方区和南方区 B . 北方区和西南区 C . 西北区和西南区 D . 西北区和南方区
  • 13. (2020高二下·大邱庄镇期中) 皖江(长江流经安徽省河段有“皖江”之称)城市带是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下图为皖江城市带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该示范区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优势有(  )

      ①邻近长三角地区  ②成本优势明显   ③科技力量雄厚    ④国家政策支持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2. (2) 产业转移对安徽省的主要影响是(  )
      A . 提高城市化水平,加快逆城市化进程 B . 提升科技水平,成为制造业研发中心 C . 跨省人口流动增多,省内人口流动减少 D .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工业化发展
  • 14. (2020高二下·大邱庄镇期中) 当地时间2016年9月11日,法国留尼旺岛火山喷发熔岩迸溅场面震撼。

    读火山喷发的卫星图像,回答下列各题。

    1. (1) 要获取火山喷发的卫星影像图,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 RS B . GIS C . GPS D . 数字地球
    2. (2) 如果利用卫星对火山灰进行监测,通过分析多幅火山灰图片,可以获得(  )

      ①火山灰喷出的起始位置

      ②火山灰飘动速度

      ③火山灰影响的范围

      ④火山灰飘动的方向

      ⑤此时段当地的风向

      A . ①②③⑤ B . ②③④⑤ C . ③④⑤ D . ①②③④⑤
  • 15. (2020高二下·喀什期中) 云南元阳地区出现“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原因是跟(   )有关系。
    A . 地形和海陆的位置 B . 季风和地形 C . 纬度与经度 D . 海拔高低
  • 16. (2020高二下·浙江期中) 健康码采用“绿码、红码、黄码”三色动态管理。它会根据持有人的出行轨迹,评估个体的颜色是否发生变化。完成问题。

    健康码运用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 GPS B . RS C . GIS D . VR
  • 17. (2020高二下·浙江期中) 集成电路(芯片)产业一般分为设计、制造和封测三个环节。封测环节就是把制造好的芯片封在一个肉眼能看到的“小黑盒”里并测试其性能稳定性。目前我国封测产业已居世界一流水平,但设计、制造环节仍较薄弱,有些关键芯片自给率几乎为零。下表为“2018年我国部分省市集成电路产量统计表”。

    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与广东相比,甘肃省发展芯片封测产业的优势是(   )
      A . 地理位置优 B . 产业基础好 C . 政策支持多 D . 科技人才广
    2. (2) 为促进我国芯片产业发展,应(   )

      ①向东南亚国家转移封测产业,降低劳动力成本

      ②加强国际协作,进一步扩大关键芯片的进口量

      ③加大科研投入,培养人才,寻求芯片设计突破

      ④加快部分具备比较优势的芯片中游制造业发展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8. (2020高二下·银川期中) 图是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制作的某城市中心城区月交通事故次数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1) 该图的制作与应用借助于(   )
      A . 遥感技术获取道路网信息,测定监测点分布 B . 地理信息系统查询事故频次,分析出警最优路径 C . 全球定位系统确定事故的位置,预测交通流量 D . 数字地球技术,实现道路与监测点的互换
    2. (2) 根据图中交通网络,可以推断该城区(   )
      A . 商业网点密度东部大于西部 B . 对外联系主要通道在西北方向 C . 乙地适宜建大型地面停车场 D . 甲地是城市中心商务区所在地
  • 19. (2020高二下·江阴期中) 2017年7月17日,500辆全新公共电动汽车(即“共享汽车”)在苏州太湖游客中心正式上线投运,人们通过智能手机就能快速租用和归还一辆共享汽车。结合图回答问题。

    人们能快速租用一辆共享汽车,主要借助的是(   )

    ①遥感技术②地理信息系统③全球定位系统④数字地球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20. (2020高二下·江阴期中) 读“我国三种资源跨区城调配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关于①资源调配线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经过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B . 穿越两类陆地自然带 C . 目标市场位于海南 D . 资源主要来自我国新疆和中亚
    2. (2) ②资源调配线路建设的不利条件是(   )
      A . 受地势影响抽水北送 B . 污染严重,水质差 C . 开挖新河道,建设成本高 D . 加大海河的防洪压力
二、综合题
  • 21. (2020高二下·昌吉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进入21世纪后,在我国六大经济区域中,有人这样概括:“珠三角”抢得先机,“长三角”后来居上,“环渤海”潜力巨大,“新东北”重整旗鼓,“大西北”加快开发,中部崛起更待何时?

    材料二:部分地区图。

    1. (1) 有关人士将环渤海的天津滨海新区、珠三角的深圳、长三角的浦东并称为中国东部沿海具有相似战略功能的“三大极点”,其共同优势区位条件是什么?
    2. (2) 图甲中阴影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其棉花生长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
      A . 地势平坦开阔 B . 土壤深厚、肥沃 C . 降水丰富,水源充足 D . 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
    3. (3) 试分析与长三角相比,振兴“新东北”的主要优势与劣势。
    4. (4) 分别写出甲、乙、丙图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
  • 22. (2020高二下·大邱庄镇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南暖北冷”、“南船北马”、“南稻北(小)麦”、“南(甘)蔗北(甜)菜”,反映出我国南北方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产业转移示意图。

    1. (1) 我国南方与北方地理分界线是,它们位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
    2. (2) 甲处为辽中南重工业基地,其重工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有
    3. (3) 我国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向是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最有可能从东部地区转出的是密集型产业和密集型产业;试分析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简述产业转移对东部地区影响
  • 23. (2020高二下·泸县期中)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英国是“现代工业革命的摇篮”。18世纪中叶,兴起了以蒸汽机的使用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煤作为蒸汽机的能源,登上历史舞台,英国的纺织、冶铁、造船等工业兴起。依靠庞大的殖民体系支撑,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煤的产量占世界的2/3,棉布的产量占1/2以上,铁的产量占1/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的纺织、钢铁、造船等工业逐渐衰退,代之而起的是汽车、飞机、石油加工、电子等工业。目前,英国的制药、航空航天、机械、微电子、军工等高端制造业都处于世界一流。据报道英国以世界1%的人口,从事世界5%的科研工作,所发表学术论文占9%。

    2013年10月英国政府发布《制造的未来:英国的机遇和挑战新时代》。展望了到2050年制造业的发展状况,分析了英国在制造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为什么一些生产线从中国回流英国?”英国某主流媒体2017年8月27日刊发如题文章,讲述了一个英国高档眼镜制造商正将部分生产线从中国迁回英国。“中国员工团队来英国培训英国工人,简直是工业史上令人称奇的反转一幕。”下图示意英国位置和范围。

    1. (1) 分析18世纪英国成为世界棉纺织中心的优势。
    2. (2) 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钢铁工业衰落的原因。
    3. (3) 分析英国高端制造业发达的原因。
    4. (4) 说明生产线从中国回流英国的意义。
  • 24. (2020高二下·江阴期中) 读“江苏省主要物产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例甲、乙代表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2. (2) 为立足本地资源,江苏应发展起来的工业有
    3. (3) 目前,苏北地区承接苏南转移的产业,其工业类型主要属于劳动密集型,苏北地区承接这类产业的优势条件是 。
    4. (4) 近几年,江苏棉花生产萎缩,而蔬菜、花卉等迅速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也存在着这样变化,试分析其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 25. (2020高二下·江阴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我国目前部分商品粮基地分布示意图。

    1. (1) 甲地农业生产最大的不利自然条件是,本地区生产的主要农作物是
    2. (2) 若在丙地区大规模发展种植业,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针对这一问题例举三条治理的措施。
    3. (3) 南方部分地区,如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作为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原因有
    4. (4) 要想预估各商品粮基地的产量可以使用技术。与我国其他商品粮基地相比,东北商品粮基地具有哪些突出特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