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天津市南开区南开中学2019-2020学年下学期高三语文第四...

更新时间:2020-09-06 浏览次数:127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2020高三下·南开月考)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各题。

        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其发期,一切都在稚的前行,所有建设方兴未艾之时,如果不注重精神文明的建设,一切变化都在刻之间。贫弱落后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精神空虚,仿佛处于苑仙阁,望触不可及的繁星。浮躁学说________,网络空间________,曾经的忠信孝悌荡然无存,名公子早已成为昨日佳话。如果没有脚踏实地,一个国家或民族必定________,没有良好的思想引导,无论黄发垂 , 还是青年才俊,恐怕都难以顺。冲破了道德底线,再丰裕的物质生活,也必定受到磨。只有经过良好的引导,受到高雅文化的熏除思想毒草,让背挺直,才能迎来人生真正的辉煌。

    1. (1) 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 (rěn)        稚(zhuō)        (qǐng)刻 B . 苑(làng)       (liào)望         名(yuàn) C . 黄发垂(tiáo)   顺(suì)          磨(cuò) D . (táo)        (shān)除        (jí)背
    2. (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 . 如日中天            泥沙俱下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B . 大行其道            泥沙俱下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C . 如日中天            鱼龙混杂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D . 大行其道            鱼龙混杂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 2. (2021高三上·渑池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有的学者最近发现,老年痴呆症并非基因突变所致,而是由于脑部的一种蛋白酶活性过大,使得大量淀粉蛋白在脑内形成块状沉淀造成的。 B . 我们只要认准美丽中国的远景目标,聚合全社会重视生态、投身环保的正能量,奋发有为地干下去,就会打破环境问题的坚冰,迎来生态文明的春天。 C .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三峡古人类研究所经过两年多的考古研究,一些文物证明至少在百万年前,重庆主城区就已经有了远古人类的活动。 D . 京剧艺术如今成为了部分北京城区小学的校本课,有些小学已把京剧课列入正式课表,学生要学习20个京剧选段。
二、名著阅读
  • 3. (2020高三下·南开月考) 下面所列名著与信息,正确的一项是(    )

    A

    《窦娥冤》

    四折一个楔子

    关汉卿

    六月飞雪

    命,不公平的命

    B

    《张衡传》

    纪传体

    班固

    作《二京赋》

    候风地动仪

    C

    《巴黎圣母院》

    法国小说

    雨果

    浪漫主义

    奥菲莉娅

    D

    《雨巷》

    现代诗歌

    戴望舒

    现代派

    象征主义

    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

    A . A    B . B    C . C    D . D
三、现代文阅读
  • 4. (2020高三下·南开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大约进入21世纪以后,技术早已不再是社会发展的“工具”和“手段”,而成为人类自己为自己制造出的一个强大对手。自从 Alpha Go与 Alpha Zero相继诞生,人们开始对于技术的自我增长产生了普遍的恐惧。人工智能——人的这个创造物战胜人的神话正在从科幻小说中走出来,变为现实,哲学家也就不可避免地要面对科学技术的挑战。

        人类生存的每一次危机都需要哲学家的关注。哲学,虽然是一种爱智慧的学问,但却根本上以关注人的生存为己任。技术,原本作为一种人类知识力量的外化形式,曾是帮助人们更好地生活的手段。因此,当年法国哲学家笛卡尔那句尽人皆知的“我思故我在”,其所设立的不仅是哲学的第一原理,也为知识以及科学和技术设定了第一原理。从此科学研究就可以如同脱缰的野马一般任意驰骋,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因为笛卡尔的哲学原则告诉我们,人(我思的主体)成为了整个世界的理论根据,人作为世界主体,人也就成为了世界的上帝。

    现代社会就是人这个上帝创造出的一个人化世界,如今这个上帝正在制造一个自己搬不起来的石头,于是终于开始恐慌,仿佛这一境遇是人类从未遭遇过的挑战。其实,今天人工智能对人类存在造成的危机与二战期间原子弹爆炸所带来的恐慌并无二致。它所表达的都是技术对于人类生存构成的威胁。在哲学上,我们可以用知识论与存在论的对抗性关系来概括这一危机。技术本质上是哲学知识论的必然后果,其基本的诉求是试图将世界上存在的一切都进行形式化的抽象,也就是说,将一切都还原为抽象的数字,从而适用于可计算性。而存在论,则意味着对于人自身的关照,其中人的情绪、情感成为了关照的重心。那些对于人工智能充满信心者,以及那些对于人工智能所产生的威胁忧心忡忡者都不过是知识论的拥趸:而大部分的哲学家们都可能会立足于存在论,而对于人工智能所带来的威胁不以为然。原因不难理解:人工智能能够完全替代人的玄想之所以能够成立,关键在于你将如何看待人的属性。如果你认为人的本质就是一个可以被还原为一组组数字,如同一部巨大机器上的零部件,他每一时刻的行为都是被规定好的,他未来的每一种可能性都可以被计算出来,那么你当然会觉得人可以被人工智能所替代。但如果你认为人生就是偶然性事件串联在一起的一场戏剧,其间上演着的毎一分钟都包含非确定性,它的精彩是不可预期的,那么你根本不会相信任何一部机器可以完全替代你的存在。

        人工智能在今天社会所带来的恐慌,一方面源自于资本的诉求,其有意制造话题,以便敞开新的利润増长点,另一方面,则源自于人的生活越来越多地被知识论的抽象原则所操控。比如人有了身价,成为了可买卖的商品,人的工作时间十分固定,以至于一天的生活与一个月每一天的生活毫无二致。这在哲学家看来是一种典型的非人的存在样态。人工智能所代替的,也只能是非人之人,而非人本身。

    正是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产生了一个契机,它让人可以突然越来越自省于这样一个事实:我们人类活动当中究竟有多少是不可计算的部分,以便将我与机器区分开来。是的,正是人工智能,让我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了“人本身”。

    (作者:夏莹,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有删改)

    1. (1) 下面对“我思故我在”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原文观点不相符的一项是()
      A . 法国哲学家笛卡尔针对技术是人类知识力量的外化形式,也是帮助人们更好地生活的手段,提出了尽人皆知的观点,“我思故我在”。 B . “我思故我在”不仅是哲学的第一原理,也是知识以及科学和技术的第一原理。 C . 因为“我思”的主体是人,人就成为世界的主体,也就成为了世界的上帝,所以人类科学研究就可以如同脱缰的野马一般任意驰骋。 D . 随着以 Alpha Go与 Alpha Zero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的发展,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哲学原则也不可避免地要面对科学技术的挑战。
    2. (2) 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原文相符的一项是()
      A . 技术不是社会发展的“工具”和“手段”,而是人类自己为自己制造出的对手。 B . Alpha go与 Alpha Zero相继诞生,使人们对技术的自我增长产生了普遍的恐惧。 C . 二战期间人类制造的原子弹就是人这个上帝制造的一个自己搬不起来的石头。 D . 人工智能让我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了“人本身”。它所代替的不是人本身,而是人类活动中那些不可计算的部分。
    3. (3) 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资本诉求和人的生活越来越多地被知识论的抽象原则所操控这两大因素导致了人们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恐慌。 B . 对人工智能所产生的威胁忧心忡忡的人认为未来的每一种可能性都可以被计算出来。 C . 哲学家立足于存在论,认为人生的精彩是不可预期的,任何一部机器都不能完全替代人的存在。 D . 人工智能的发展虽然给社会带来一定的恐慌,但也促进了人类更加深入地认识自身。
  • 5. (2020高三下·南开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瓦浪如海

    肖复兴

        老北京四合院的房顶铺的都是鱼鳞瓦。灰色,一片灰色的瓦紧挨着一片灰色的瓦,连接着一片浩瀚的灰色,铺铺展展,犹如云雾天里翻涌的海浪一样,一波又一波,直涌到天边。

        这种由鱼鳞瓦组成的灰色,和故宫里那一片碧瓦琉璃,做着色彩鲜明的对比。虽不如碧瓦琉璃那般炫目,那般高高在上,但满城沉沉的灰瓦,低矮着,沉默着,无语沧桑,力量沉稳,秤砣一般压住了北京城,铁锚一样将整座城市稳定在蓝天白云之下。难怪贝聿铭先生那时来北京,特别愿意到景山顶上看北京城这些灰色的鱼鳞瓦顶,他对此情有独钟。

        同样作为建筑师,张开济之子张永和先生,对于这些由鱼鳞瓦所呈现的灰色,拥有着和贝聿铭先生同样由衷的情感。这位从小在奶子胡同里长大的建筑师,对这样的鱼鳞瓦再熟悉不过,他说:“我成长于一个拥有低矮地平线的城市中。从空中俯瞰,你只能看到单层砖屋顶上灰色的瓦浪向天际展开,装点这波浪的是院中洋溢着的绿色树木以及城中辉煌的金色。”

        他说的真好,特别是他说的“灰色的瓦浪向天际展开”,真的是太好了。是的,只有北京房屋上面那些瓦,才能呈现一片瓦浪如海。那些绿色的树木和城中辉煌的金色,只有在这样一片灰色的瓦浪中,才会显示出自己的力量。而这样的力量,是在灰色的层层瓦浪的衬托下,才呈现,才拥有的。

        在我的童年,即上个世纪50年代,北京的天际线很低,不用站在景山上面,就是站在我家的房顶上,从脚下到天边,一览无余,基本上是被这些起伏的鱼鳞瓦顶所勾勒。那时候成片成片的四合院占据了北京城的空间。想贝聿铭先生看见这样的情景,一定会觉得这才是老北京,是世界上任何一座城市都没有的色彩和力量吧?

        想想,真的很有意思,那时候,四合院平房没有如今楼房的阳台或露台,鱼鳞状的灰瓦顶,就是各家的阳台和露台,晒的萝卜干、茄子干或白薯干,都会扔在那上面;五月端午节,艾蒿和蒲剑插在门上之后,也要扔到房顶,图个吉利;谁家刚生小孩子,老人讲究要用葱打小孩子的屁股,取葱的谐音,说是打打聪明,打完之后,还要把葱扔到房顶。

          对于那时候我们许多孩子而言,鱼鳞瓦的灰色房顶就是我们的乐园。老北京有句俗话,叫做“三天不打,上房揭瓦”,说的就是那时我们这样的小孩子,淘气得要命,动不动就跑到房顶上揭瓦玩,这是那时司空见惯的儿童游戏。

        鱼鳞瓦,真的很结实,任我们成天踩在上面那么疯跑,就是一点儿也不坏。单个儿看,每片瓦都不厚,一踩会裂,甚至碎,但一片片的瓦铺在一起,铺成一面坡的房顶,就那么结实。它们是一片瓦压在另一片瓦的上面,中间并没有什么泥粘连,像一只小手和另一只小手握在一起,可以有那么大的力量,也真是怪事,常让那时的我好奇而百思不解。

        浸长的日子过去之后,大院里有的老房漏雨,房顶的鱼鳞瓦换成波浪状的石棉瓦,或油毡和沥青抹的一整块平整的坡顶,说实在的,都赶不上鱼鳞瓦。不仅质量不如,一下大雨接着漏,也不如鱼鳞瓦好看。少了鱼鳞瓦的房顶,就如同人的头顶斑秃一般,即使戴上颜色鲜艳的断式帽子,也不是那么回事了。

        十几年前,听说老院要拆,我特意回去看看。路过长巷头条,看见那里已经拆光大半条胡同了。一辆外地来的汽车车厢里,装满从房顶上卸下来的鱼鳞瓦。那些鱼鳞瓦,一层层,整整齐齐地码在车上,和铺铺展展在屋顶上的景象完全不一样了,尽管也呈鱼鳞状,却像是案板上待宰的一条条鱼,没有了生气,更没有瓦浪如海、翻涌向天际展开的气势了。

        我望着这满满一车的鱼鳞瓦,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雨雪风霜,还是那样的结实,那样的好看。又有谁知道,在那些鱼鳞瓦上,曾经上演过童年那么多的游戏和游戏带给我们的欢乐呢?还曾经有过比我们的游戏和欢乐更多更沧桑的故事呢?

        重返我们的老院,又看到童年时爬过的房顶、踩过的鱼鳞瓦,才忽然发现和它们这么久没有相见了,也才发现瓦间长着一簇簇的狗尾巴草,稀疏零落,枯黄枯黄的,像是年纪衰老的鱼鳞瓦长出苍老的胡须,心里不禁一动,有些感喟。

        其实,这种狗尾巴草,童年时就曾经见过,它们一直都是这样长在瓦缝之间。风吹日晒,瓦缝之间一点点可怜的泥土早就风干,变得很硬,不知道狗尾巴草是怎么扎下根的,一年又一年,总是长在那里,它们的生命力和鱼鳞瓦一样的强而持久。

        去年的秋天,我路过草厂胡同一带,那里的几条胡同已经被打理一新,地面重新铺设青砖,四合院重新改造,老房子的房顶被改造成新露台。顺着山墙新搭建的梯子,爬到房顶,却被楼房遮挡得看不到远处了。但附近胡同四合院房顶的鱼鳞瓦,还能看得很清楚,尽管已经没有了张永和先生说的“灰色的瓦浪向天际展开”的景象,却还是让我感到亲切,仿佛又见到童年时候的伙伴,真的,这和看惯各式各样的楼顶,哪怕是青岛那样漂亮的红色楼顶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因为这种灰色的鱼鳞瓦,才能带给我老北京实实在在的感觉,是一种家的感觉。

        我还看见眼前不远处屋顶上鱼鳞瓦之间长出的狗尾巴草,迎着瑟瑟秋风,摇曳着枯黄的颜色,和鱼鳞瓦的灰色,吟唱着二重唱。我忽然想起余光中先生写过的一首题为《狗尾草》的小诗:

        最后呢,谁也不比狗尾草更高,

        除非名字上升,向星象看齐,

        去参加里尔克或李白。

        此外,一切都留在草下。

        在我的眼前,在那一片灰色的鱼鳞瓦前,这首诗的最后一句应该改成这样:此外,一切都留在瓦浪下。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6月,有删改)

    【注释】里尔克(1879-1926),奥地利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诗人。

    1.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 文章首段把鱼鳞瓦比作云雾天里翻涌的海浪,既开篇点题,又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老北京四合院房顶瓦的独特之处。 B . 文中之所以说“灰色的瓦浪向天际展开”说得“太好了”,就是因为此句蕴含了张永和对鱼鳞瓦由衷的喜爱之情。 C . 作者选取四合院人们的日常生活、节日习俗以及往昔儿童们的游戏等片段,但都围着房瓦展开,都是鱼鳞瓦下的生活展现。 D . 文章将鱼鳞瓦与某些老房子换下的石棉瓦,或油毡和沥青抹的一整块平整的坡顶进行对比,突出了鱼鳞瓦的美观、结实等特点。 E . 文末改“一切都留在草下”为“一切都留在瓦浪下”,这既突出了狗尾草,又兼顾到鱼鳞瓦,显得文脉贯通,章法严谨。
    2. (2) 请赏析文中画横线句子。
    3. (3) 文章三次提到瓦缝狗尾草,有什么不同的用意?
    4. (4) 从全文来看,文章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请进行简析。
四、文言文阅读
  • 6. (2020高三下·南开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真义堂记

    [明]归有光

        昆山治之西,有地名真义。其水曰真义浦,其里曰真义村。太湖之水,遶郡城娄门东出,经昆山入海。自昔湖瀼相连,茫然巨 , 疑古之所谓三江、五湖,或有在于此者。其后通漕筑塘,水迹非其故久矣。真义在今所谓致和塘上,今之塘,盖即古之江也。其浦则自巴城湖南来,并其村之东,而南入于塘。巴城以西,有包湖、傀儡荡、鳗鲡湖。诸湖相灌输,或束或 , 乍大乍小,而阳城湖最大。从西北望之,水与天际,真泽国也。

        世传梁天监时,于此置信义县。而后人失传,遂以“信”为“真”。或谓天监所置即真义,以“真”为“信”,盖为宋昭陵讳也。前元时,其地为金粟道人所居,一时园池台榭之盛。四方名士,如张翥、柯九思、杨维祯、李孝光,皆馆于其家,号为玉山佳处。予尝访其遗趾求所谓百花之坊馆不可得而见未尝不慨想其人又叹其高标绝俗如冥冥飞鸿而犹不免自掊击于世俗也

        予之外高祖太常卿夏公,尝求顾氏之处,买田筑室。然公自居城中,岁时一至而已。最后魏氏复盛于此,其田庐童仆,未知与往时顾仲瑛何如也?而余从舅恭简公,讲明河、洛之学,海内之士,往往来聚星溪之上。吾舅光禄典簿东溪先生,能将顺其兄之志,以慈孝恺悌称于乡里。故真义虽村落小聚,名闻四方。

        嘉靖甲辰,舅氏分析诸子,而仲子浚甫筑新居于故宅之南,而名其堂曰真义。舅父母尝往来过诸子家,就其养。未几,二亲继谢。以倭奴侵掠内地,时湖上烟火不绝,独浚甫之堂无毁。于是尚僦居城中,欲俟寇平,将还其旧。而旦暮西顾,未能忘也,求予作堂记。

        浚甫有二孙,皆已胜衣,能趋拜。可知其后之繁衍昌大,而吾外舅厚德之报未有涯也。

    【注释】①遶,rào,同绕。②瀼,河名。

    1. (1)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自昔湖瀼相连,茫然巨     浸:淹没 B . 诸湖相灌输,或束或       放:水流出 C . 一时园池台榭之盛         极:成为最…… D . 以倭奴侵掠内地           寻:搜索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水迹非其故久矣     不如因而厚遇 , 使归赵 B . 名闻四方           背负青天莫之夭阏者 C . 买田筑室           激于义而死者也 D . 求予作堂记         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3. (3) 下列对文体知识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 . 记,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如《病梅馆记》。 B . 序,又称叙、叙文、叙言、序言、序文、引、引言、导言等。序在古代多放在书的后面,现在一般放在书的前面,而把放在书后面的序称为后序或跋。序,还可分为书序、赠序、宴集序,《送东阳马生序》属于宴集序。 C . 说,为古代一种议论文体,既可说明记叙事物,也可发表议论,但都是为了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如 《爱莲说》《捕蛇者说》。 D .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性质。是以“铺采摘文,体物写志”为手段,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以“颂美”和“讽喻”为目的的一种有韵文体。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
    4. (4) 下面对文中画波浪线的文段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予尝访其遗趾/求所谓百花之坊馆/不可得/而见未尝不慨想其人又叹其高标绝俗如冥冥飞鸿/而犹不免自掊击于世俗也 B . 予尝访其遗趾/求所谓百花之坊馆不可得/而见未尝不慨想其人/又叹其高标绝俗/如冥冥飞鸿而犹不免/自掊击于世俗也 C . 予尝访其遗趾/求所谓百花之坊馆/不可得而见/未尝不慨想其人/又叹其高标绝俗/如冥冥飞鸿/而犹不免自掊击于世俗也 D . 予尝访其遗趾/求所谓百花之坊馆/不可得而见/未尝不慨想其人/又叹其高标绝俗/如冥冥飞鸿/而犹不免自掊/击于世俗也
    5. (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先写真义浦地理位置,河湖交会,“水与天际,真泽国也”,交代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 B . 金粟道人建起了美丽的亭台楼阁,吸引四方名士来开馆讲学,使这里形成超尘脱俗的人文气质。 C . 我外舅魏家买田筑室,家业兴旺,兄弟懂河、洛知识,守孝悌之德,舅舅东溪于是建了真义堂。 D . 以水为源,以人为主,以真为性,以义为本,文化内涵深厚;行文娓娓道来,自然而真切动人。
    6. (6)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浦则自巴城湖南来,并其村之东,而南入于塘。

      ②吾舅光禄典簿东溪先生,能将顺其兄之志,以慈孝恺悌称于乡里。

      ③于是尚僦居城中,欲俟寇平,将还其旧。

五、诗歌鉴赏
  • 7. (2020高三下·南开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

    清平乐·弹琴峡题壁

    纳兰性德

    泠泠彻夜,谁是知音者。如梦前朝何处也,一曲边愁难写。

    极天关塞云中,人随雁落西风。唤取红巾翠袖,莫教泪洒英雄。

    【注释】①康熙十五年,词人途经弹琴峡,题本词于壁上。“弹琴峡,在昌平州西北居庸关内,两山相峙,水流石罅,声若弹琴。”(《大清一统志·顺天府》)②泠泠:水流声。

    1. (1) 下列对本词的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本词开篇以水声起兴,然后自然地引发出心中情感。 B . “如梦前朝何处也,一曲边愁难写”,虚实结合,将心中所思与当下边愁和曲声结合起来。 C . 过片“极天关塞云中,人随雁落西风”用语夸张,将词人自身也写入画图中。 D . 结尾两句典出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反其意而用之,胸臆宽宏,积极向上。
    2. (2) 简述本词描绘出的边塞景象。
    3. (3) 简要分析本词所抒发的思想情感。
六、句子默写
七、语言表达
  • 9. (2020高三下·南开月考) 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示例: 鹿乳奉亲,怀橘遗亲,尝汤药涤溺器,中华民族向来具有孝顺的美好品德。

    材料:

    宽容    坚守     诚信

    驻海岛踏雪域    言九鼎诺千金    荐管仲纵孟获

    廉蔺交欢        苏武牧羊        立木城门      望夫化石    尾生抱柱     退让三尺

  • 10. 阅读下面的一则报道,本着语言文字要简明的原则,完成文后两题。

    科学院举行超对称性和超引力①学术讨论会

        为加强基础理论工作和准备参加国际性粒子物理会议,中国科学院最近在郑州举行全国超对称性和超引力问题②学术讨论会,对超对称性和超引力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③

        “超对称性”和“超引力”④是70年代才引入的物理学中的新概念。在这次会上,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对于超对称性和超引力问题⑤研究的情况,展开了热烈、自由的学术⑥讨论,在某些问题上提出了一些新见解⑦

    1. (1) 应删除的两句语句是(写画线处的序号)
    2. (2) 应简略的一处语句是(写画线处的序号),这句可改为
八、材料作文
  • 11. (2020高三下·南开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某理工大学的校园里,一群挚爱种植的大学生想做有文化的“花农”,于是,他们引入《诗经》文化,在田野中栽种了近百种花卉。

        对于这群学生“自由成长”的行为,有人认为,大学时光那么宝贵,理应花在汲取知识营养、增加实践阅历上,而不是浪费在花花草草上。相反,有人认为大学生活本该多姿多彩,自由成长,才能让学生发现一个更好的自己。

    作为高中生的你,对诸如此类“自由成长”的行为,有怎样的感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观点和看法。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