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115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个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 1. (2020七下·河津期末) 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他认为隋文帝“ 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李纲的高度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的最大作为是(  )

    A . 加强中央集权 B . 实现国家统一 C . 开通京杭大运河 D . 社会经济发展
  • 2. (2020七下·河津期末) “它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影响的制度。”“中国竞争性文士考试制度是该国特有的制度,并持续了一千多年。”材料表明科举制(   )
    A . 可以推动教育发展 B . 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 C . 能够防止政权覆灭 D . 有利于选拔社会人才
  • 3. (2020七下·河津期末) 有位历史老师是个对联迷,他写了许多有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对联。下列对联中,描写唐玄宗的是(   )
    A . 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 B . 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 C . 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酒色误王国 D . 陈桥兵变成君主,黄袍加身显威风
  • 4. (2020七下·河津期末) “相关史事”是统编义务教育历史课本的一个重要栏目,其中一则介绍某生产工具时写道“……由11个部件构成,设计精妙,轻便灵巧,操作时可自如地控制入土深浅,回转省力,适于精耕细作,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据此判断该生产工具是(   )
    A . B . C . D .
  • 5. (2020七下·河津期末) “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紧急的战报打破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歌舞升平。促使唐朝形势急转直下的是(    )
    A . 黄巾起义 B . 藩镇割据 C . 宦官专权 D . 安史之乱
  • 6. (2020七下·河津期末) 朝代更替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重要现象之一。下面的空格处应该填写的政权名称是(   )

    A . 五代 B . 吴越 C . 前蜀 D . 北汉
  • 7. (2020七下·河津期末) 某旅游团参观某景点时,听导游这样介绍:“他头顶上悬着一块匾,上面写着‘还我河山’。往两边看,四周的墙上画着他的事迹,有‘精忠报国’‘刻苦学习’‘郾城大捷’‘被迫班师’‘风波冤狱’等”这位导游介绍的人物是(   )
    A . 寇准 B . 陆秀夫 C . 岳飞 D . 文天祥
  • 8. (2022七下·隆昌月考) 下列四幅两宋与辽、金、西夏并立示意图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 B . C . D .
  • 9. (2020七下·河津期末) 据黄仁宇《中国大历史》说,当时(北宋)中国的商品交换的价值,合计相当于1500万至1800万盎司黄金,折合成现在的价值,约合60亿至70亿美元。在这种情况下,金属货币已难以适应商品的巨额流通。这说明纸币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 . 商品经济的发展 B . 金属货币的短缺 C .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D . 政府的强制发行
  • 10. (2020七下·河津期末) 史书记载12世纪的蒙古“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结束这一局面,建立蒙古政权的历史人物是(   )
    A . 成吉思汗 B . 忽必烈 C . 顺治帝 D . 渥巴锡
  • 11. (2020七下·河津期末) 央视科教频道推出的一档大型文化类益智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打造了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小明也自拟了一道题目:“词风豪迈飘逸;常把写景、抒情、议论结合在一起;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等”。符合上述条件的词人是(   )
    A . 苏轼 B . 李清照 C . 岳飞 D . 辛弃疾
  • 12. (2020七下·河津期末) 1640年夏,李自成率部从湖北房县出发,进入河南,起义军针对明末土地高度集中、赋役繁重、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明确提出了“均田免粮”的口号,深受广大农民的拥护,到处传唱着“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的歌谣。1644年3月,大顺军攻入北京,统治276年的明王朝宣告覆灭。上述材料中,闯王深受广大农民拥护的主要原因是(   )
    A . 起义军军纪严明 B . 彻底解决了土地高度集中的问题 C . 推翻明朝的统治 D . 提出了符合广大农民利益的口号
  • 13. 晋商崛起于明代,雄踞商界500年之久。山西地理上处于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政权的缓冲地带,历代都是中央王朝依托的北方重镇,对少数民族“逐水草而居”的流动性生活比较熟悉,并受其影响。明清两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人口逐年增长。中国国内市场兴起,政府整顿关税、减免商税等措施,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上述材料说明,晋商崛起是因为(   )

    ①山西地理位置重要,处于民族交融的前沿地带,有利于经济交流
    ②晋商经营领域广泛,善于经营管理,讲求诚信
    ③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府重视商业发展

    ④商品经济发展,国内市场兴起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14. (2020七下·河津期末)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历史发展阶段特征的描述符合明清时期的是(   )
    A . 文明曙光 B . 盛世危机 C . 繁荣开放 D . 政权并立
  • 15. (2020七下·河津期末) 在一节历史活动课上,同学们对收集到的以下画作进行了描述,其中描述最准确的是(   )

              

    图一 《元宵灯市图》(清) 图二《龙舟盛会图》(清) 图三 《清明戴柳图》(清)

    A . 图一:描绘了人们正月初一的拜年活动 B . 图二:反映了人们中秋赏月时的情景 C . 图三:描绘了人们端午节的娱乐活动 D . 上述画作都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缩影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16分)
  • 16. (2020七下·河津期末)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古代科技文化不断发展进步。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各题。
    1. (1) 【宋元科技】下面图片分别代表宋元时期的什么科技发明?任选其一说明其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图一 泥活字板     图二 罗盘       图三 火铳

    2. (2) 【文学艺术】请将下表中明清时期在文学艺术上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按体裁进行归类。

      成 就

      归 类

      ①《牡丹亭》 ②《三国演义》

      ③《长生殿》 ④《西游记》

      ⑤《桃花扇》 ⑥《红楼梦》

      ⑦《水浒传》

      小说:

      戏剧:

    3. (3) 【建筑申遗】如果为下面的建筑申请世界物质文化遗产,请任选其一陈述入选理由。

       

      隋朝大运河               明朝万里长城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含两小题,第17题16分,第18题18分,共34分)
  • 17. (2020七下·河津期末) 城市是政治经济发展的缩影,城市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安,意为“长治久安”,从西周到唐代,先后有十三个朝代及政权建都于长安。著名的丝绸之路就是以长安为起点的,它将西方的物产、经济、文化带入了长安城。唐长安城成为西方和东方商业、文化交流的汇集地,同时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达到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唐长安城的人口中,除普通百姓、皇族、达官贵人、兵士、奴仆杂役、佛道僧尼、少数民族外,外国的商人、使者、留学生等总数不下3万人。唐代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大都会。

    材料二:自宣德(北宋开封皇宫正门宣德门)东去东角楼,乃皇城东南角也。……高头街北去,从纱行至东华门街、晨晖门、宝箓宫(开封城内的上清宝箓宫,为道教宫观),直至旧酸枣门,最是铺席要闹(店铺闹市要道)……南通一巷……并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潘楼东去十字街,谓之土市子,又谓之竹竿市。又东十字大街,曰从行裹角,茶坊毎五更点灯,博易(交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材料三:明朝的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经过大规模的扩建和改造发展起来的。朱棣通过“靖难之役”成为明朝第三个皇帝以后,选定北京为都城,从1406年开始对北京城进行大规模的营建,1420年基本建成,次年正式迁都北京。

    ——摘编自部编教材七年级下册

    明朝北京城平面图

    1. (1) 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长安城成为国际大都市的原因。
    2. (2) 依据材料二,概括北宋都城商业贸易繁荣的具体表现。
    3. (3) 依据材料三“明朝北京城平面图”,概述明朝北京城的布局特点。
    4. (4) 综合上述三则材料,你认为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 18. (2020七下·河津期末)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在继承与创新中不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中期以后,经历了长期的藩镇割据,皇权受到以武将为中心的地方割据势力的严重威胁。北宋初,采取各种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其特点是,从加强军权入手、着眼于防止军阀割据、大力分散地方权力,结果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形成了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造成了地方的积贫、积弱,出现了冗兵、冗官、冗费的局面。

    材料二 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所以行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历经汉魏至明清,皇帝与宰相之间的权势此消彼长,中央与地方争权斗争接连不断,最终皇权不断强化,中央集权逐渐得到巩固。中央集权制度作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官僚政治与行政管理以至文化教育传统,无不与此有着密切的关系。

    ——高中历史教材必修1

    材料四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雍正皇帝时的一位进士因写了这两句诗而被斩首。大臣胡中藻写的诗中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之句,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居心?”胡中藻被杀,友人也受到牵连。

    ——摘编自部编教材七年级下册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实行重文轻武政策的原因。并简述这一政策带来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元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有哪些创新?
    3. (3) 材料三中,皇权与相权之争结束于何时(朝代)?再列举一项这一时期为强化皇权采取的措施。
    4. (4) 材料四反映了清朝统治者在思想上实行了怎样的措施?这一措施对思想文化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5. (5) 综合上述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有什么特点?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0分)
  • 19. (2020七下·河津期末) 在历史老师的指导下,某班同学们围绕“中国古代对外关系”这一主题,收集整理相关素材,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参与解决。

    ①万众一心兮泰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

    ——《凯歌》

    ②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即来索,则当地归我……

    ——《台湾通史》

    图一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图二 广州十三行

    1. (1) 任务一【识读地图——比较历史事件】
      下图中A、B两条路线分别反映唐朝对外交往的哪两件事?并归纳这两个事件的共同影响。
    2. (2) 任务二【思维导图——分析历史原因】
      根据上面的图示,任选两个角度,运用相关史实,分析宋代海外贸易繁荣的原因。
    3. (3) 活动三 【材料解读——弘扬民族精神】
      上面两段材料分别出自哪两位民族英雄?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
    4. (4) 活动四 【图片对比——探寻历史现象】
      从图一到图二,体现了中国古代对外交往怎样的发展趋势?这种变化最终导致了怎样的后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