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浙师婺外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第...

更新时间:2021-05-20 浏览次数:269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一(本大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 1. (2020九上·浙江月考) 下列历史事件中,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有关的战役有(    )

    ①马恩河战役       ②不列颠空战      ③斯大林格勒战役     ④凡尔登战役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③④
  • 2. (2020九上·浙江月考) 远离战争、珍爱和平是同学们学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最大感悟。下列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历史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萨拉热窝事件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线 B . 爆发前在欧洲形成了两大军事对抗集团 C . 凡尔登战役有“绞肉机”“地狱”之称 D .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 3. (2022八上·富阳期中) 近代中国的探索之路充满曲折,如图①处所示道路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

    A . 义和团运动 B . 洋务运动 C . 戊戌变法 D . 辛亥革命
  • 4. (2020九上·浙江月考) 有学者认为:“1912年2月12日,由隆裕太后颁布的这道诏书…终结了秦始皇以来周而复始的王朝轮回,没有流血漂橹、尸横遍野…以最小的代价,和平完成了政权的更迭。”该观点主旨是(    )
    A . 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制度 B . 改良比革命更能改造中国的政治 C . 中国的封建专制统治漫长 D . 辛亥革命是中国式的“光荣革命”
  • 5. (2020九上·浙江月考) 澳大利亚人莫理循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他居住北京长达20余年(1897—1920年)。下列资料中,最有可能是他居住北京期间看到的是(    )

    ①国民革命军胜利北伐的新闻报道          ②“外争主权,内惩国贼”标语照片

    ③宣传“民主”“科学”思想的报刊        ④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文件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6. (2020九上·浙江月考) 《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
    A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 . 红军长征时期 C .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D . 辛亥革命时期
  • 7. (2020九上·浙江月考) 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抗日战争 B . 辛亥革命 C . 五四运动 D . 北伐战争
  • 8. (2020九上·浙江月考) 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说:“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为此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大力(    )
    A . 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愚昧 B .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C .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D . 宣传马克思主义
  • 9. (2020九上·浙江月考) 在中国大地上,最早在中国宣传马列主义思想,第一次用马克思主义为精神武器,将革命推向一个新时期的人物是(    )
    A . 鲁迅 B . 陈独秀 C . 李大钊 D . 胡适
  • 10. (2020九上·浙江月考) 下列历史人物与其成就或史实描述不符的是(    )
    A . 孙中山——领导了资产阶级革命并缔造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B . 李大钊——创办《新青年》杂志,在上海建立早期共产党组织 C . 毛泽东——领导党和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D . 胡  适——提出文学革命,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主张
  • 11. (2020九上·诸暨期中) 下列言论按时代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

    ②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

    ③今日之中国,变则能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④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的一切黑暗

    A . ②①③④ B . ②③①④ C . ③②①④ D . ②③④①
  • 12. (2020九上·浙江月考) 暑期到了,某校将暑期“研学旅行”基地定贵州遵义。你认为最能体现其红色旅游特色的是(    )
    A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 . 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C . 武装反抗,创建军队 D . 生死攸关,伟大转折
  • 13. (2020九上·浙江月考) 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下表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的阶段特征。其中①处应该填写(    )

    时间

    阶段特征

    1924—1927年

    1927—1937年

    星火燎原,北上抗日

    1937—1945年

    团结抗战,驱除倭寇

    1945—1949年

    国共对峙,战略决战

    A . 民族耻辱抗争探索 B . 打倒列强,除军阀 C .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D . 坚持和平民主建国
  • 14. (2020九上·浙江月考) “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下列史实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有(    )

    ①南昌起义爆发    ②黄埔军校创建     ③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5. (2020九上·浙江月考) 某校准备开展一场“纪长征胜利80周年”合唱音乐会,演唱《长征组歌》中的四首歌曲。如果按红军长征路线依序演唱,其顺序应该是(    )

    ①《四渡赤水出奇兵》     ②《爬雪山过草地》

    ③《遵义会议放光辉》     ④《飞夺泸定桥》

    A . ①③④② B . ③①②④ C . ③①④② D . ③④①②
  • 16. (2020九上·浙江月考) 下列关于西安事变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由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                               ②中共主张和平解决

    ③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   ④实行“兵谏”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17. (2020九上·浙江月考) 王丽和张东想出一期以“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为专题的墙报,下列史料可用的有(    )

    ①平津战役     ②卢沟桥事变     ③南京大屠杀

    ④百团大战     ⑤渡江战役     ⑥台儿庄战役

    A . ①②③⑥ B . ①④⑤⑥ C . ②③④⑥ D . ②④⑤⑥
  • 18. (2020九上·浙江月考)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表中的选项,史实与推论对应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推论

    A

    平型关大捷

    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捷

    B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出现

    C

    七七事变

    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D

    百团大战

    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军队的威望

    A . A B . B C . C D . D
  • 19. (2020九上·浙江月考) 下表为某战役主要战绩表,根据表格内容判断该战役是(    )
    战役时间 死伤俘日伪人数 破坏交通线 拔掉据点 战斗次数
    3个半月 40000多人 2000多千米 近3000个 1800多次
    A . 淞沪会战 B . 台儿庄战役 C . 百团大战 D . 平型关战役
  • 20. (2020九上·浙江月考) 以下是某本书的目录节选,根据内容概括这一章的标题可为(    )

    第五章

    一、全国抗战开始后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

    二、席卷中华大地的民众抗战

    三、海外侨胞对祖国抗战的援助

    四、世界人民对中国抗战的支持

    A . 中国全民族抗战高潮的掀起,世界人民支持中国抗战 B .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中国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 C . 中国局部抗战的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D . 中国战场全面反攻,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5题,共50分)
  • 21. (2020九上·浙江月考)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丰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辛亥革命大事记

    时间

    事件

    1905年8月

    孙中山在日本成立A______

    1911年4月

    黄花岗起义

    1911年10月10日

    B______

    1912年1月1日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C______成立

    1912年2月12日

    宣统帝下诏退位,标志着D______

    ……

    ……

    材料二: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

    材料三: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 (1) 在表格A、B、C、D四处填上相应的事件或内容。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的思想主张。该主张的提出有何意义?
    3. (3) 请从政治和思想两方面说明辛亥革命成为“分界线”的理由。
  • 22. (2020九上·浙江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到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进行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这场思想革命有时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1918年11月,欧洲的第一次分裂给中国创造了第一次成为战胜国的喜悦,

    但短短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巴黎会议就狠狠地给了中国一记“耳光”。面对这样屈辱的局面,中国人心中的怒火最终爆发。

    材料三: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1. (1) “进行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为什么称它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2. (2) “给了中国一记耳光”是指当时中国受到了怎样不公平的对待?“中国人心中的怒火最终爆发”指的是当时中国发生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3. (3) 你如何理解“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上述两则材料中提及的历史事件与 1921年这道“曙光”有何联系?
  • 23. (2020九上·浙江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共八七会议告全体党员书:……在严重的环境之下……我们要整顿自己的队伍,纠正过去严重的错误,寻找新的道路……”

    材料二: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历程。

    材料三: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部队到达井冈山,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努力发展生产,最终探索出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指引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改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1. (1) “严重的环境”是指什么?“自己的队伍”的创建跟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2. (2) 请在年代尺的方框内填上相应的历史事件,并简述毛泽东在其中做出的突出贡献。
    3. (3) “正确的革命道路”指的是怎样的道路?党在艰难困苦中,探索出了这条正确的革命道路,并最终指引中国革命获得胜利,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 24. (2020九上·浙江月考) 国共双方从20世纪20年代起多次对抗与合作,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发展,是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丰硕成果]

    国共历史上的第一次合作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其中最为突出的两项成就,其一是创办了一所新式的军事院校,其二是领导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有力地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兵戎相见]

    【再度携手】

    1. (1) 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国共合作成果中提及的“军事院校”和“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分别指什么?这场“轰轰烈烈的战争”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2. (2) 图1、图2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3. (3) 请列举史实谈谈中国共产党为促进【再度携手】所作出的努力?
    4. (4) 通过以上板块,你能得出哪些感悟与认识?
  • 25. (2020九上·浙江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中国的抗日战争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中国战场是抗击法西斯侵略时间最长的战场。……牵制了日军主力,扼制了日军北进,推迟了日军南下,有力地支援了欧洲、东南亚和太平洋战场。

    ——刘宗绪、黄安年《世界近代现代历史专题30讲》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习近平

    材料三:

    1. (1) 材料一中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分别有什么标志性的意义?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抗日战争的意义。
    3. (3) 根据材料三,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