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唯心论和形而上学都以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
②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和检验真理的标准
③真理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④不以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①把握矛盾的普遍性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②实践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
③矛盾的普遍性只能存在于特殊性之中
④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
①科学发现来源于认识的不断深化与积累
②科学原理对探索和发现客观真理具有指导作用
③任何科学理论都必须在实践中验证自己的真理性
④科学原理——科学预测——实践检验是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
①认识只有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
②人们通过实践可以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③人们能够在实践的基础上超越已经确定的真理
④人们获得真理性认识往往受到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②实践具有主体差异性
③科学实验推动科技的发展 ④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①对于每个个体而言,所犯的错误越多,收获真理就越多
②修正谬误会接近真理
③谬误是获取真理的前提和基础
④谬误会从反面推动真理的发展
①谬误是真理的基础和源泉 ②在方法论上真理和错误没有严格区别
③追求真理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④真理和谬误是相伴而行的
①唯心主义哲学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着借鉴意义
②存在都是合理的,要促进一切存在物的发展
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④要推动认识的发展,做到永不自满、永不懈怠、永不停步
①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②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
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④认识总要受到具体实践水平的制约
①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②科学理论能够正确地指导实践活动
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④实践是以自然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①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②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柴人
③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④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①人们不断走向终极真理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人类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④科技创新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①只有消除谬误才能推动认识发展,从而不断接近真理
②要在实践过程中认识和发现真理,检验和发展真理
③原有的真理性认识总会随着实践水平的提高被推翻
④真理会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①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科研活动以获得真理性认识为最终目的
②实践是认识的动力,主体的需要是开展科研活动的根本动力
③科学实验活动具有社会性,单个人孤立的科研活动不可能存在
④科学实验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是有目的有意识的物质性活动
①真理是人们对客观对象的反映,是客观的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
③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④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①不迷信权威,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
②要有怀疑精神,在实践中不断推翻已有真理
③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④坚持辩证否定观,抛弃前人的经验
①是人类智能的物化,是对人类思维活动的模拟
②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其思维与功能必然落后于人类
③代表着科技与未来,与人类一样具有意识
④只能接受人的指令,其发展依赖于人类实践水平
①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②人的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
③真理往往是在否认自身中发展的
④从认识到实践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①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发展
②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暴露和展现程度制约着认识发展
③原有的认识在新的实践中不断被推翻,形成新的认识
④认识的发展过程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①人类认识是无限的,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②人类的基因编辑技术在无限地接近世界的真理
③可以修正89%的人类遗传变异体说明认识具有反复性
④基因组编辑技术能使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如何对待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民营经济问题始终是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难曲折的探索。1978年以前,民营经济被认为是“资本主义尾巴”统统砍掉,几乎绝迹。1978年开始的真理标准大讨论使人们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思想束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提出“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必要的补充”;党的十三大提出“私营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补充”;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后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党的十九大把“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大政方针进一步确定下来。40多年来我们党进行的理论创新推动我国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今天的民营经济已占到市场主体的94.9%,贡献着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就业、90%以上的新增就业。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知识,说明我们在如何对待民营经济的曲折探索中是如何追求真理的。
“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摘自《列宁全集》第 3 卷
“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物质生产过程中,阶级斗争过程中,科学试验过程中), 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
——摘自《毛泽东选集》第 1 卷
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论断的理解。
母亲在屋外喊:“你吃粽子要加红糖水,吃了吗?”青年应声答道:“吃了吃了,甜极了。”谁知,当母亲进来收拾碗筷时,却发现儿子的嘴里满是墨汁,红糖水却一点儿也没动。原来,儿子竟然是蘸着墨汁吃掉粽子的!
这个青年叫陈望道,他翻译的册子叫《共产党宣言》。
墨汁为什么那样甜,甚至比红糖水更甜?因为这是信仰的味道,是真理的味道。真理的味道是甜的。
运用所学知识,说明真理的味道为何是甜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6页
这非常清楚地告诉我们,一个理论,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实际,是不是真理,只能靠社会实践来检验。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
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唯一的标准。毛主席说:“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新民主主义论》)“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论》)这里说:“只能”、“才是”,就是说,标准只有一个,没有第二个。
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论证马克思和毛主席提出的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的正确性。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时代我国法治建设的里程碑,也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真实写照。
关于民法制定工作,党和国家于1954年、1962年、1979年和2001年先后四次启动,1986年通过的《民法通则》,其所确立的体系与制度为民法典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7年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民法总则》,民法典的编纂迈出了关键的一步。随着时代进步,法律面临“更新换代”“化零为整”,民法典的编纂势在必行。
现实有所呼,立法有所应。改革开放初期,按照计划经济体制要求制定了民法通则,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民法通则中很多不适应现行经济发展状况的规定要进行必要的修改完善,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要作出有针对性的新规定,还需要将相关民事法律规范编纂成一部综合性法典,使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切实的保障。面对这样的现实要求,经过一系列的法定程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终于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表决通过。
请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我国民法典的产生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