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市房山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165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二、填空题
三、科普阅读题
  • 32. (2020九上·房山期末)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因此泡制腊八蒜已成为一种过年的习俗。

    腊八蒜的制作方法是将蒜瓣剥皮洗净,放到密封容器里,倒入陈醋或米醋,封口冷藏。一段时间后,蒜会变得通体碧绿。

    腊八蒜为什么会变绿?

    腊八蒜呈现绿色是天然色素造成的。大蒜细胞中含有较多的含硫类生物活性物质,这些物质在蒜酶和醋酸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反应可生成两种大蒜色素——黄色素和蓝色素,从而使蒜呈现绿色。其中蓝色素性质不稳定,温度略高就容易分解,光照会加速分解。而黄色素较稳定,在酸性环境中,升温和光照都不会使其分解。因此存放一段时间后的腊八蒜,其颜色就会从蓝绿色慢慢变成黄绿色,再逐渐变成浅黄色。

    腊八蒜为什么在“腊八”泡制?

    实践中发现将6月初新收获的大蒜直接用于加工腊八蒜,是不会变绿的。在7至9 月这几个温度较高的月份,常温贮存一段时间的新蒜用于加工腊八蒜也不能变绿。综上可得,温度对于大蒜绿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低温可打破大蒜休眠、激活蒜酶、促使大蒜绿变。将刚采摘的新蒜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贮存,测得其绿变能力趋势如图。

    一般情况下,腊八蒜里的蓝色素会在泡制25天左右达到峰值,到40天左右,腊八蒜基本上已经由绿色完全变为黄色。而“腊八”距离除夕一般是21天或22天,这个时间间隔恰好使腊八蒜在过年时呈现出最巅峰的色泽和味道。

    怎样保持腊八蒜的绿色?

    研究表明,保持4℃的低温,控制pH在4.0左右,并使用真空包装和避光条件,腊八蒜就能保存三个月以上而不变黄。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 (1) 泡制腊八蒜所用的醋中含有醋酸(CH3COOH),其组成元素有种。
    2. (2) 泡制腊八蒜最好选用条件下贮存的蒜(填序号,下同)。

      A0~4℃、贮存20天左右            B0~4℃、贮存80天左右

      C常温、贮存20天左右             D常温、贮存80天左右

    3. (3) 选在腊八节泡蒜的原因是
    4.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腊八蒜呈现绿色由于加入了人工色素

      B较高的贮存温度不利于使大蒜具有绿变能力

      C在腊八蒜的泡制过程中,避光处理可避免腊八蒜过早变黄

    5. (5) 生活中,延长腊八蒜绿色时间的措施有
四、流程题
  • 33. (2020九上·房山期末) 氢氧化钙 [Ca(OH)2] 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工业上常以石灰石(主要成分为CaCO3)为原料生产氢氧化钙,主要流程如下:

    1. (1) 氢氧化钙[Ca(OH)2]的组成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2. (2) 粉碎石灰石的目的是
    3. (3) 煅烧炉中,发生的反应为CaCO3 CaO + CO2↑,此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反应。
    4. (4) 消化池中发生的反应为CaO +H2O = Ca(OH)2 , 若56t CaO参加反应,可产生的Ca(OH)2 质量为t。
五、实验题
  • 34. (2020九上·房山期末) 利用如图所示实验,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

    1. (1)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有
    3. (3) 该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35. (2020九上·房山期末)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的化学性质。

    1. (1) 实验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利用了其(填“易”或“不易”)溶于水的性质。
    3. (3) 实验2中,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热,
  • 36. (2020九上·房山期末) 实验室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操作如下:

    1. (1) 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填序号)。
    2. (2) 操作②中托盘天平需要称量氯化钠的质量为g。
    3. (3) 操作④中玻璃棒起到的作用是
    4. (4) 操作⑤中量筒的量程是(填“10mL”、“50mL”或“100mL”)。
  • 37. (2020九上·房山期末) 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1. (1) 实验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实验1中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观察到,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3. (3) 实验2中,a、b为润湿的紫色石蕊棉球,c、d为干燥的紫色石蕊棉球。实验中能说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有
  • 38. (2020九上·房山期末) 小明用电子秤进行如图所示的称量活动。经过一段时间后,活动1和活动2的电子秤示数都减小了。

    1. (1) 活动1的电子秤示数减小,从微粒的角度解释其原因是
    2. (2) 活动2中电子秤示数减小的部分(填“等于”或“不等于”)蜡烛燃烧后生成物的总质量。
六、科学探究题
  • 39. (2020九上·房山期末) 在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用传感器记录集气瓶内氧气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

    (进行实验)

    1. (1) 活动1:证明红磷熄灭后,氧气还有剩余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Ⅰ.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燃烧匙中足量的红磷

      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热,一段时间后熄灭,白磷始终不燃烧

      红磷熄灭后,氧气还有剩余

      Ⅱ.冷却后,将装有白磷的燃烧匙提出水面,用高能激光笔照射

      白磷   现象①   

      (解释与结论)

      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步骤Ⅰ中白磷始终不燃烧的原因是。  
    3. (3) 步骤Ⅱ中的现象①是
    4. (4) 实验中气球的作用是
    5. (5) 活动2:探究影响剩余氧气浓度的因素

      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得到数据如表。

      可燃物

      白磷

      红磷

      木炭

      着火点/℃

      40

      240

      370

      生成物状态

      固态

      固态

      气态

      剩余氧气浓度

      3.1%

      7.0%

      14.0%

      通过对比上表中红磷和白磷的相关数据,可以得出影响剩余氧气浓度的因素可能是

    6. (6) 结合以上探究及实验数据,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通常使用红磷而不用木炭的原因可能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