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瓜长不大
钟文鹏
1948年,年仅16岁的杨贯一告别相依为命的祖母,只身一人来到香港闯荡。为了生存下去,他在一家饭馆做清洁工。因为勤快,没做多久,他便被饭馆师傅看中,带入后厨学习厨艺。
渐渐地,不仅是简单的配料、装盘,甚至一些有技巧的刀法,他也略知一二。观看的时间久了,他也能上去炒几个菜。没过多久,他便认为自己已经学有所成,于是辞去了餐馆的学徒工作,辗转来到一家酒楼上班。
酒楼的师傅资历都比他要老得多,一开始只让他干些打杂的活。他心里想不通,于是便向酒楼总厨提出上灶的要求,谁知总厨想都没想就一口否决了。接连几次都是如此,杨贯一气不过,愤然甩下手头的工作,买票回了老家。
回到老家后的他,和祖母聊起了在香港的经历。当他抱怨总厨不给他上灶的机会时,祖母和蔼地挽起他的手臂,将他带到了一处瓜田。她指了指远处的瓜农,意味深长地问道:“你看到了什么?”他说:“瓜农在摘除西瓜秧上的第一个瓜。”而后祖母又问道:“那你知道为什么西瓜秧不能留第一个瓜吗?”“不知道。”他不解地回应。
“因为第一个瓜生长虽快,但这时植株还较弱,无法给瓜充足的养分,从而导致瓜长不大。又因为它靠近根部,会截取根部输送的营养,影响瓜秧的后续生长。”
祖母说罢,用慈祥的目光看了看他,又淡淡地说道:“其实人也一样,如同瓜秧生长,没有足够实力的话,加速成长反而会适得其反。我想那总厨之所以不同意你上灶,就是因为你本身的磨砺还不够,根基还不牢固。”
他顿了顿,细细体会祖母的话,再看了看已经被摘除根瓜的瓜秧,突然间若有所悟。
没过多久,他又一次告别祖母,再次奔赴香港。这次,他没有急着上灶炒菜,而是重新找了家餐馆,从基础学起。他不再整天期望成为灶台师傅,而是想着怎样用学到的东西来完善自己。
渐渐地,他会的菜式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精。终于,在给灶台师傅打下手的第五个年头,他被老板看中,破格升为灶台师傅。没过多久,他又觉得自身基础和阅历还不够,于是便辞职了。随后他辗转各地,虚心向资历老的师傅们学习厨艺。
经过十余年的学习,他渐渐在厨师界崭露头角,而后又花了不少时间去研究菜式,并创出了自己的菜品“阿一鲍鱼”,成为享誉世界的烹饪艺术大师。
屎壳郎滚粪球
在一条狭窄的小路上,一只滚圆滚圆的小球在不停地滚动。定睛一瞧,后面还有个黑黑的小东西呢,原来是一只屎壳郎!这小家伙本名叫蜣螂,但它还有更体面的名字——金龟子和圣甲虫。既说“金”又说“圣”的,人们可不是信口开河,而是对它华丽外表的肯定。
屎壳郎天天与牛粪打交道,每天的工作又脏又累,但长得却一点也不难看。它身长七八厘米,嘴巴上长着一双大颚,像一对大刀。引人注目的是,它背部的那身盔甲,闪着金属和宝石般的光泽。据说,这盔甲极为坚硬,连嘴尖爪利的雕鸮也没办法摧毁。看来,这身行头不是白长的!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原来,这华丽的行头是屎壳郎辛苦的见证,也是大自然给它的优厚的“报酬”。在自然界,不管是植物还是动物,都能吸收土壤或者食物中所含的微量元素。天长日久,这些元素在动物身体里不断地积累,最终通过粪便排出体外。而屎壳郎不怕脏,不怕累,专门以粪便为食,这里面营养丰富,能让它的盔甲呈现金属般的光泽。有人研究发现,盔甲里真的有黄金成分,只不过每只屎壳郎盔甲里含的黄金微乎其微。要是把1千克屎壳郎进行熔炼,才可以得到黄金25毫克。
说来也怪,屎壳郎这家伙居然也有挑食的时候。澳大利亚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之称,畜牧业可算是其一大支柱产业。但是羊多了,羊粪怎么处理呢?澳大利亚本地的屎壳郎只偏爱袋鼠的粪,对羊粪一点儿也不感兴趣。面对日益增多的羊粪,澳大利亚政府无奈之下,决定从别的国家进口屎壳郎,其中还有不少来自中国。后来的事实证明,效果还真不错。
如果你认为屎壳郎是一群浑浑噩噩、吃饱就行的饭桶,那你就大错特错了。相反,它们很有责任感,尤其是对自己的后代。
由于经常在粪便里摸爬滚打,屎壳郎对粪便的鉴别能力可谓炉火纯青。因为粪便关系到它们的下一代,为了让自己的宝宝健康成长,它们会选取上好的羊粪滚成球,供里面的虫卵生长发育用。小虫卵需要整整3个月的时间才会长大,而在这期间,它所需的营养全部来自小小的羊粪球,这足以说明屎壳郎的责任有多么重大。至于成年屎壳郎自己享用的粪,就不那么挑挑拣拣了,马粪也好,牛粪也罢,对每种粪便,它们都一样热情。
熟能生巧,巧能生精。屎壳郎的粪球滚多了,自然滚得也好。不论是外形还是大小,都整齐划一,看起来相当精致,好像是从一条流水线上下来的产品。
从结构上来看,粪球有点像鸡蛋。外壳坚硬,里面营养丰富。对于小幼虫来说,这真是一座不错的育儿房。如果“蛋売”不小心被什么东西弄破了,这小家伙还会用自己的粪便修补好,颇有泥瓦匠的天分。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小球被吃成了一个空壳,幼虫就开始美美地睡上一觉,最后长成一只真正的屎壳郎。
每当这时候,小屎壳郎就会遇上一点小麻烦。这个“蛋売”精密可靠,虽然以前可以保护它,可现在小屎壳郎怎么打破它,出来见世面呢?幸运的是,这时老天会帮它的忙。转眼间,一场大雨瓢泼而下,被雨水一淋,“蛋壳”变软,小屎壳郎终于破壳而出了,自然界又多了一位“清道夫”。看来,屎壳郎还挺聪明的,不但会一些“雕虫小技”,还会巧妙地利用天时、地利呢!
(选自《中国少年儿童趣味百科全书》,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