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福清西山学校高中部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政治...

更新时间:2020-12-04 浏览次数:143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马克思说:哲学家并不像蘑菇那样是从地里冒出来的,他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的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蘞的精髓都汇集在哲学思想里。这句话体现了(    )
    A .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B .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C . 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D . 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 2. 有位科学家说,人都要学点哲学。因为哲学是关于总体和根本的学问。有了哲学垫底,你才可能站到事物的顶端,领略宇宙人生的全景,明白事物的原委与限度,从而不被其所限所困,超然度外,真正解决“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问题。人都要学点哲学的原因是(   )

    ①哲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②哲学是对人们具体生活和实践的概括和总结

    ③哲学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④哲学是世界观、方法论的学问,讲的是事物最根本、最普遍的规律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3. 谈到哲学有人说荒诞不经的东西莫过于我们在哲学家的著作中所能见到的了。该观点(   )

    ①正确揭示了哲学家思考研究的对象

    ②认为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生活的追问

    ③否定了哲学是探究世界奥秘的学说

    ④没有认识到哲学的任务是寻找光明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4.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人们关于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是世界观,用这种观点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下列对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解正确的是(   )
    A . 世界观和方法论不能相互脱离 B . 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是哲学 C . 世界观和方法论密不可分,互为前提 D . 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就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 5. 面对困难和矛盾,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黄旭华从哲学著作中汲取智慧,并用到核潜艇研制工作中。材料强调的是(    )

    ①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指导     ②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③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发展     ④哲学为具体科学发展奠定基础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6.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与时俱进的新表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表述,是坚持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现阶段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成果,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科学判断。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准确把握反映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 . 思维与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B .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统一问题 C .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问题 D . 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 7. 阿那克西美尼认为万物是因为气的凝聚和稀薄所形成的。使物体凝聚和浓缩的是冷,而使物体稀薄和松弛的是热。气逐渐凝聚而次第成为风、云、水、土、石头等物体。气稀薄化就成为火。一切事物都由于气在数量上的差别所致。正是由于气的不同程度上的浓厚化或者稀薄化,所以才有各种不同的东西出现。这表明阿那克西美尼:(   )

    ①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家的代表        ②其思想与神创论相比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③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先驱  ④科学的揭示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8. 成语“捕风捉影”的释义是风和影子都是抓不住的,比喻人说话和做事没有丝毫事实根据。从哲学上看,“捕风捉影”的思想根源是(   )
    A .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 . 客观唯心主义 C . 形而上学 D . 主观唯心主义
  • 9. 王失之认为“天下唯器而已”、“掘器而道出”、“无器而道毁”。下列选项与此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

    ①“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②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③“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④“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0. 下列哪些观点属于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   )

    ①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②正是有了我和我的意识,才有了地球

    ③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④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1.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是马克思关于哲学的一句经典名言,经常被学者们引用。下列对真正的哲学理解正确的是(   )

    ①真正的哲学坚持科学的实践观,实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②真正的哲学由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决定,牢牢把握所处历史时代的脉搏

    ③真正的哲学是吋代精神的精华,正确地反映各个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④真的哲学可以启迪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不断创新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2. (2019高二上·榆林月考)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世界客观性为依据,以实践为基础,以规律为对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要求它不可能纯学术化,在政治和价值取向上,它必须关心社会现实问题,直接或间接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相联系。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   )
    A .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 B . 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 . 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D .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 13.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它是在立足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这说明五大发展理念(    )

    ①是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②直接推动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③是社会主义事业的终极真理            ④正确地反映了当今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4. “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但我们必须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根据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和群众的承受能力科学制定规划,科学、有序、扎实有效推进。上述观点的哲学依据是(    )
    A . 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都是客观的 B . 农村的生产力比较落后 C . 人类不是从来就有的 D . 劳动使人结成了社会联系并形成了社会关系
  • 15. 据巴西国家空间研究院的卫星数据显示,截至当地时间8月21号,亚马孙地区的森林大火已经持续燃烧了16天,作为地球上最有活力,最具生命力的热带雨林,“地球之肺”亚马孙已被浓烟笼罩。干旱季发生森林火灾并不罕见,但一些环保主义者和非政府组织认为,森林过度砍伐是今年亚马孙大火数量创纪录的主因。INPE也表示,今年以来,森林砍伐比去年增加了80%,一定程度上导致大火增加。另据CNN报道,一些专家认为今年的亚马孙雨林大火与当地的农业活动有关。由此可见,人们应该(   )

    ①限制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

    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防患于未然

    ③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征服自然

    ④尊重、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6. 据NASA消息,北京时间2017年10月4日20时07分05秒,地球发生一次小行星撞击事件,撞击地点为我国云南香格里拉县城西北40公里处。值得注意的是,丽江、大理、怒江、香格里拉、泸沽湖等地在方圆三四百公里范围内都有网友表示看到这一奇观。这次撞击事件证明了(   )
    A .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 B . 自然界的运动是有条件、有规律的 C .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D . 自在事物的联系可以人为加以改造
  • 17. (2020高二下·渭滨期末) 物质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下列对物质认识正确的有(   )

    ①物质是对一切现象共性的反映

    ②物质可以脱离意识而独立存在

    ③物质是万事万物的总和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18. 五年规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指出,中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我们要在改革开放以来打下的坚实基础上稳步前进,不断创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稳步前进,不断创新”体现了(  )

    ①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的有机统一  

    ②运动是静止的一种特殊状态

    ③绝对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④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9. 成语所承载的人文内涵非常丰富和厚重。大量成语出自传统经典著作,表达着人伦善恶、境界高下的中国价值观,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是值得大加推广的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下列选项中对成语寓意理解正确的是(  )

    ①郑人买履——世界是物质的,必须坚持客观存在的实际

    ②刻舟求剑——运动是绝对的,必须在运动中把握事物

    ③揠苗助长——规律是客观的,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按图索骥——思维和存在是同一的,必须坚持不可知论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 20. (2020高二下·江西月考) 2019年6月17日,宜宾长宁发生60级地震,6月22日,宜宾珙县发生54级地震,6月24日,云南楚雄发生4.7级地震,印尼班达海发生7.6级地震。一时间,谣言四起:有说不久将会有大地震发生的,有说是因为太阳黑子11年轮回一次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民众的恐慌情绪。对此,有关专家指出:“地震是地壳的正常运动,随着时间的变化地壳都会有一些变动,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专家的观点告诉我们( )

    ①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

    ②运动是宇宙间的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③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④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1.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下列说法能够依次佐证上述哲学观点的是( )

    ①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③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④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A . ②→①→③→④ B . ②→①→④→③ C . ④→①→③→② D . ④→③→②→①
  • 22.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因为空气质量的恶化,雾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李克强在会见中外记者时回答关于雾霾的问题时表示,我们说要向雾霾等污染宣战,可不是说向老天爷宣战,而是要向我们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来宣战,要铁腕治污加铁规治污。材料表明(   )
    A . 顺应自然社会发展规律,就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B . 向污染宣战需要从根本上变革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 C . 改善生产与生活方式,有助于消除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D . 尊重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是治污成功的关键
  • 23. 我希望有朋自远方来,岁月不改其性,红尘不染其心;我希望岁月无痕,天地不老——某市520路公交车上的最美寄语充满了诗情画意。从哲学角度看(    )

    ①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存在“不改其性”的朋友

    ②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岁月无痕”只能是美好的祝福

    ③物质决定意识,人在红尘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不染其心”是不可能存在的

    ④物质的运动具有绝对性,不存在“天地不老”的现象

    A . ①④ B . ①② C . ②③ D . ③④
  • 24. 针对近期在非洲之角、红海沿岸地区暴发的沙漠蝗灾害,中国农科院发表的《关于非洲蝗灾潜在风险分析及应对建议》指出,尽管受青藏高原的阻隔,沙漠蝗进入我国的可能性极小,但是在西风急流与印度洋西南季风共同作用下,能够进入我国境内的风险会增加,为此,应高度警惕,制定好防控预案。材料告诉我们(     )

    ①对非洲蝗灾的分析要做到从客观实际出发        ②意识活动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主动创造性

    ③非洲蝗灾在不同情况下会对我国影响不同        ④顺应自然规律就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二、辨析题
  • 25.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王守仁: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闷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朱熹: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此气,先有此理,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还在这里……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材料二:我国古代有五行说,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组成的。

    1. (1) 材料一两位哲学家所反映的观点分别是什么?二者有什么共同点,属于什么哲学派别,并对该哲学派别加以简要评析。
    2. (2) 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观点,简单评价一下。
三、材料分析题
  • 26.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7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开始了今年的第5次地方考察调研之行,目的地是祖国北部边疆——内蒙古自治区。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第二次考察内蒙古。习近平对内蒙古生态环境保护十分关心。早在2014年考察内蒙古时,习近平就指出,要积极探索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建设美丽草原、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新贡献。

    现如今,“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这是内蒙古半农半牧草原上恢复生态、建设“美丽中国”的场景。草原散养牧鸡,鸡吃草籽、昆虫,不用饲料添加剂,提高了肉蛋品质、增加了牧民的收益,又能有效控制草原虫害。牛羊饲料改成农田秸秆,既可以让过度放牧的草场得到休息,又把大量秸秆变废为宝,避免其田间焚烧带来的空气污染,而粪便或沼渣还田又增加了农田地力。这一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结合材料,运用规律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内蒙古这一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原因。

  • 27.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发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从那时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网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勤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结合材料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知识,分析我党对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认识的科学性。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