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政治10...

更新时间:2021-05-17 浏览次数:63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道题3分,满分60分)
  • 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其自然科学前提。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的观点正确的是( )

    ①自然科学的进步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富有生机和活力

    ②自然科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一致性,这源于二者的研究对象是相同的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法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能为自然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2. 在大型工程建设中,工程师更需要有哲学的思想,并将哲学思想充分应用到工程建设中去,用以指导工程建设。这说明( )
    A . 哲学对实践活动具有正确的指导意义 B . 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指导 C . 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D . 哲学为实践活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 3. 习近平指出,“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其哲学依据是(   )
    A . 哲学源于哲学家的追问和思考 B . 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科学之科学” C . 真正的哲学可以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D .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 4. 关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②对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③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哲学基本问题展开的

    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二者何为世界本原以及是否具有同一性两个方面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①④
  • 5. (2019高二上·榆林月考) 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

    ①未有此气,己有此理

    ②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③气者,理之依也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A . ①→④→② B . ③→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①→③
  • 6. (2020高一下·安徽期末) 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把世界的本原归纳为“五行”,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变化而生成的。这种观点(    )

    ①产生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之后,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②缺乏科学依据,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

    ③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④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7. (2020高二下·甘肃月考)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宇宙学、生命医学、基因学、人工智能等方面的一系列重大发现和发明,必然会对我们的哲学思考产生重大影响,科学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也会为哲学发展昭示新的方向。谁能最先把握这一新方向,谁就能站在哲学发展的前沿,引领当代中国哲学创新发展。材料说明( )

    ①自然科学的发展增强了哲学的生机与活力

    ②哲学应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③哲学的任务就是把握哲学新的发展方向

    ④哲学对具体科学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8. (2019高二上·建平月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

    ①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②是“科学之科学”,可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指导

    ③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④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物质力量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9. 为了帮助海嘎村村民摆脱贫困,扶贫干部杨波结合自己的调研和思考,认为只要拔掉群众“思想上的穷根”,就没有扶不起的贫困。他通过走村入户开院坝会、搞夜访,带领大家摸遍了海嘎每个角落,制定村级经济发展的规划,利用海嘎地理特点和临近国家级风景区的优势,带领群众发展种植脱毒洋芋和苦荞产业,发动村民组建导游队、办起农家乐,进一步拓宽群众的致富路子。如今的海嘎村在杨波的带领下已蜕变成整洁、游人如织的美丽新乡村,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该村的脱贫转变表明( )
    A . 正确的意识能够改变客观事物 B . 成功的实践是基于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把握 C . 通过实践总能把观念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D . 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海嘎村制定本村经济发展规划的前提
  • 10. 毛泽东指出:“世界就是这样一个辩证法:又动又不动。净是不动没有,净是动也没有。”这告诉我们( )
    A . 世界上从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B . 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C . 一切事物的运动规律都是一样的 D . 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 11. 下列说法能够论证哲学观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这一逻辑顺序的是(   )

    ①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②天下惟器,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

    ③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④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A . ①→②→④→③ B . ①→③→②→④ C . ②→①→④→③ D . ②→①→③→④
  • 12. (2018高二上·惠东月考) 中华民族是智慧的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创造出许多谚语、俗语、成语和优美诗句,它们富含着深深的哲理。下列俗语、成语与其哲理分析对应正确的是(    )

    ①闭门造车——做事主观,不从实际出发

    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思维与存在不具有同一性

    ③方生方死;朝令夕改——否认事物的相对稳定和静止

    ④掩耳盗铃;画饼充饥——正确地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3. 下列观点与克拉底鲁的“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说法不一致的是( )

    ①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       ②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③一切皆流,一切皆变                   ④道之大原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4. (2020高二下·大冶月考)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中心利用自主研发的高通量单细胞测序平台“Microwell-seq”,对来自小白鼠近50种器官组织的40余万个细胞进行了系统性的单细胞转录组分析,绘制出全球首个哺乳动物的细胞图谱。这说明(    )

    ①意识依赖于物质,意识发挥作用离不开一定物质条件

    ②意识具有目的性、选择性和创造性,因此其内容是主观的

    ③意识离不开物质,意识是人脑对物质形态的一种客观反映

    ④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事物最终都能为意识所反映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5. 唐朝边塞诗人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对这句千古名言理解正确的是( )

    ①诗人在这里描写的是雪景,并不是写真的梨花开的情景,这里强调了反映客观事物的形式是主观的

    ②诗人把雪景想象成满树的梨花盛开,说明人们的想象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正确反映

    ③雪景在这里被诗人想象成了满树梨花盛开,说明想象源于作者的情感

    ④雪景在这里被诗人想象成了满树梨花盛开,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16. 《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以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为切入点,用人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阐释与广泛传播,深受欢迎。这档节目热播的原因在于( )

    ①发挥意识的决定作用,以接地气的文风引导公众见贤思齐

    ②把握了时代特征和变化的客观实际,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

    ③坚持客观与主观具体历史的统一,以讲故事的方式架起古今桥梁

    ④坚持思想解放,与时俱进,把严肃的治国理政思想和中华文化精髓相结合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7. 英国《新科学家》报道指出:火星陨石中钨元素表明火星的形成时间可能比以前认为的要长1500万年。但美国西南研究所指出样品中的钨不完全来自于火星,对其形成时间的预测还需要未来带回更多的样本。这表明(    )

    ①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     ②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需要有一个过程

    ③人的认识要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④人的认识发展具是循环往复的过程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 18. “一带一路”倡议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符合世界各国人民利益。在丝路精神指引下,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使基础设施联通不断加强、贸易畅通不断提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带一路”倡议的成功实践印证了(    )

    ①认识对实践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②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③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唯一途径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9. (2017高二上·阜宁期中) 不同时期对经济的发展有不同的要求,从“十五”、“十一五”的“科学发展观”,到“十二五”、“十三五”的“五大发展理念”,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理念的一次次转变和创新。这说明(    )

    ①真理是标志客观与主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②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③人类对真理的追求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④真理与谬误没有明确的界限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20. 用干细胞修复受损和衰老的组织,造福人类健康,这是医生的梦想。实现这一梦想,必须让干细胞按照人的指令实现分化。最近,科学家们终于通过控制干细胞内部的Nanog蛋白,精确操纵了胚胎干细胞的分化。这表明(    )

    ①事物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不是无能为力的

    ③人可以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和把握规律    ④人可以改造规律和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②③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满分40分)
  • 21. 气候变化问题是全人类面临的挑战,中国政府宣布了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二·五”及其后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近年来在节能减排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巨大贡献。请你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
  • 22.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面对这场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党中央科学决策、周密部署,切实保障生活必需品正常供应,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物资的储备和周转。广大共产党员冲锋在前,勇挑重担,以高昂的斗志投入到城乡社区基层一线的工作中,加强有关政策措施的宣传解释,提高公众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事实证明,群众的关切和需求在哪里,党员干部的工作就往哪里用力,才能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落细落小落实,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结合材料,说明意识在改造世界过程中的能动作用。
  • 23. 材料一  经济的高速发展让我们摆脱了贫穷落后,但也带来了许多资源、环境问题。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不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十七大将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把“生态文明”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旨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不断印证着对科学发展之路探索的正确性。

    材料二  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可感、可知、可评价的“美丽中国”,说明我们党的执政理念越来越尊重自然,越来越尊重人民感受。建设美丽中国是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需要政府、公众各尽其责、各尽其能、各尽其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美丽中国”理念的指导下,只要我们脚踏实地、不懈努力,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就一定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实现。

    1. (1) 材料一中,生态文明的发展过程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基础的?
    2. (2) 从“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哲理角度,结合材料二说明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转变的正确性。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