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159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20七上·卫辉期末)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捻(cuó)       甲(kuī)       怪(zhēn)       痪(tān) B . 职(xùn)       头(xián)      杀(nüè)        歌(kǎi) C . (yì)        微(bēi)       抽(yē)         然(hè) D . 戒(chéng)     视(lín)       量(jiào)        跚(mán)
  • 2. (2020七上·卫辉期末)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诀别   派遣   见异思迁   浑为一谈 B . 憔萃   坍塌   截然不同   刨根问底 C . 企盼   琢磨   喜出望外   惊慌失措 D . 纯粹   虐待   沉莫寡言   畏罪潜逃
  • 3. (2020七上·卫辉期末)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这篇小说结尾别出心裁 , 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B . 因为突降暴雨,学生们到校时间参差不齐 C . 千佛山地面上的奇巧岩石处处可见,而各种各样的奇伟山峰也比比皆是 D . 他填报志愿时,又想报清华,又想报北大,总是见异思迁
  • 4. (2020七上·卫辉期末)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远远的”“无数的”是形容词,“街灯”“明星”是名词。 B . 从这一件平凡的小事中,却说明了一个大问题。这句话没有语病。 C . 《诫子书》的作者是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D . “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地满意!”这句话标点符号的使用是正确的。
二、情景默写
  • 5. (2020七上·卫辉期末) 古诗文献写
    1. (1) 《天净沙·秋思》中道出天涯游子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2. (2) 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情思的两句是
    3. (3) 《论语》中说既要广博地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又要切合实际地多想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的句子是
    4. (4) 诸葛亮《诫子书》中常被人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的句子是:
    5. (5) ,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
三、名著阅读
  • 6. (2020七上·卫辉期末) 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 (1) 请任选下面《西游记》中一个人物,说出他们有哪些名字绰号并简述由来。

      ①唐僧    ②孙悟空

    2. (2) 请结合《朝花夕拾》中相关情节,任选下面一人分析人物形象。

      ①藤野先生    ②衍太太

四、综合性学习
  • 7. (2020七上·卫辉期末)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2018年11月,湖南湘潭市教育局发布“禁机令”,禁止全市中小学生在校内使用智能手机和个人平板电脑。目前,我国基本没有在法律层面对中小学生校园手机做出明确规定。湘潭市教育局的“禁机令”,可谓有一定的先导意义。

    材料二:法国政府从2018年开始,在全国中小学禁止学生使用手机。而多数英国学校都不同意让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尤其是智能手机。

    材料三:

    材料四:学校禁止“手机进课堂”,但现在中小学布置手机作业很普遍,比如用手机软件完成英语听力、朗读、默写等作业。虽然学校不能用手机了,但回到家里仍要使用手机上网,时间也不短,且有部分孩子自控力不足,经常以完成手机作业为借口沉迷游戏。

    1. (1) 请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用一句话概括你从中得出的结论。
    2. (2) 请描绘材料三中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寓意。
    3. (3) 针对材料四的现状,请你以班主任的身份在家长微信群中发一则消息.告诉家长如何正确处理孩子的手机作业问题。
五、现代文阅读
  • 8. (2020七上·卫辉期末)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太阳每天从土墙上升起

    ①太阳高过房顶的时候,国旗准时从乡村高地上徐徐升起,高地是当年谷姓地主堆垒起的土墩。土墩上有一座老宅,经过村民简单的修葺,成了一间教室,教师是一个上过私塾的老头,既当校长又当校工。老头的严肃是出了名的,即使大人和他说话也是低眉顺眼,不敢高语,更甭说我们这些读书的学生娃,远远望见他的身影,立即绕道而行,恨不能遁地而去,背地里我们都叫他“老夫子”。

    ②那天,当我看见国旗在土墩上空高高飘扬的时候,我惊得在上学的路上撒腿狂奔,只听见耳边呼呼的风声。我的眼前不时晃动着老夫子竹竿似的身影,想象着他背着双手一脸严肃地站在那儿,仿佛随时准备抽出藏在身后的戒尺,抽打我的手心。我一边跑一边胡思乱想。

    ③如预料的一样,我被老夫子堵在了门口——老夫子不松口,我一步也不敢跨进教室。我低垂着头,一声不吭等待着老夫子发落……

    ④教室里同学们跟着老夫子一起朗读着课文。看着同学们摇头晃脑津津有味的样子,我忽然间很羡慕他们。那一刻,我感觉到了北风的刺骨,冬天的冷酷,教室门前楝树上麻雀叽叽喳喳的叫声特别刺耳,仿佛是在讥笑我。许久,(A)老夫子才从书本中抬起头来,拿灰白的眼睛冷冷地瞅着我,仿佛拿一把闪着寒气的手术刀,要将我细细解剖 , 找出我身体里藏着的“病灶”,拿出治病救人的方案和措施。太阳似乎隐到云层后面去了,阴冷的寒气从地底升起透过我的布鞋底,慢慢往上爬……

    ⑤意外的是,老夫子并没有惩罚我,而是板着脸说了一些之乎者也的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声音很大也很响,对我似乎也对教室里所有的孩子说。老夫子默默地转过身,缓缓地举起右手,然后用力向下一挥,仿佛终于下定了决心。我终于走进了教室,心神不定地翻着课本,有些庆幸,也有些惊讶,更有些不安。通常,迟到的学生是不让进教室的,要捧着课本站在门口,我不知道等待我的将会是什么,老夫子又将会以怎样的方式“折磨”我。

    ⑥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还赖在被窝里不想起。“小二子在家吗?”忽然听到一个人和父亲说话,声音很熟悉,但我一时想不起来是谁。“还在睡觉呢!”陡然间,父亲的声音变得恭敬起来,“啊——,是老先生。”老夫子告状来啦,我脑海中一闪,连滚带爬地躲到了床底,支撑着双臂伏在地上,紧张地看着床外面。老夫子和父亲的谈话我听得一清二楚,老夫子只是谈我如何聪明、有前途之类褒扬的话,闭口不谈我在学校是如何的顽劣,父亲唯唯诺诺地应着。我心里先是一阵感激,接着又是一阵内疚。

    ⑦阳光逐渐向床底延伸,我又饿又冷,双臂又麻又酸。我知道躲不过去了,只好从床底下钻出来,怯怯地走进堂屋,低着等待老夫子训话。老夫子没有训我,严肃的脸上出现了少见的冰雪初融的温暖,低声询问我的学习。末了,问我上次迟到的原因,父亲解释说,早上干活儿迟了,忘了时间。老夫子目光温和地看着我,伸出瘦得有些嶙峋的手,摸了摸我的头,说:“鲁迅小时候给父亲抓药迟到了,在桌上刻了一个‘早’字,警示自己以后不要迟到。”

    ⑧夫子忽然不再说话了,目光从我的脸上移开,越过我的头顶,落在我身后那面土墙上。阳光正像金色的海水慢慢在土墙上爬升。(B)老夫子怔住了,从怀里掏出一块怀表,又摸出一个烟盒,再从里面抽出一支粉笔,弯下腰、低着头,在墙上沿着阳光漫起的地方,慢慢画出一条直线,认认真真写下时间。一笔一画沉稳缓慢,仿佛石匠在雕刻花纹。然后老夫子站直身子,专注地等着阳光在墙上一点点爬升,画下一条条直线,记下一个个时间……

    ⑨土墙上,只有那金色的海水在上涨、漫溢,最后老夫子在墙上画下重重的一笔,将粉笔头慨然投在地上。他看着土墙上一行行粉笔字,长叹一声,拂袖而去。“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远远地,只听见老夫子大声朗诵道。我不谨老夫子何以说出如比深奥难懂的话。老夫子的身影在晨光里渐行渐远,只在地上留下一个巨大的惊叹号。忽然间,我仿佛一下子明白了老夫子说过的一些话,朝着老夫子远去的方向,使劲点了点头。

    ⑩老家的那面土墙早已不复存在,但那面土墙在我心中一直没有坍塌,依然傲然矗立着。那土墙上的太阳每天都从我心中升起,它让我一遍又一遍地温习老夫子曾经对我说过的话。

    (作者:稽绍波。有删改)

    1. (1) 本文写了老夫子和“我”之间发生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2. (2) 根据括号内的要求,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A)老夫子才从书本中抬起头来,拿灰白的眼晴冷冷地瞅着我,仿佛拿一把闪着寒气的手术刀,要将我细细解剖。(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B)老夫子从怀里掏出一块怀表,又摸出一个烟盒,再从里面抽出一支粉笔,弯下腰、低着头,在墙上沿着阳光漫起的地方,慢慢画出一条直线,认认真真写下时间。(从描写方法的角度)

    3. (3) 分析第⑤段画线句在结构与情节上的作用。
    4. (4) 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 9. (2020七上·卫辉期末)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故乡的风

    杨俊文

    ①锦州风大。

    ②童年记忆里的风,有时在耳际嘶鸣,双眼便旋即做出眯起的样子,像是担心那风里的尘沙,还会吹进我的眼里。我知道这是瞬间的幻觉。

    ③最初,我对风的色彩的识别是黄色。其实,风不该有颜色,即使有,也是人的赋予,比如,风从海洋上吹过,说风是蓝色;从森林吹过,就是绿色;从雪山上吹过,就变成了白色。而家乡的风,与其它地方的风明显不同——它个性十足,生猛异常。那时,还没听过“沙尘暴”这个词,只知道“刮黄天儿”,风刮起,天空一片昏黄。

    ④故乡的风之所以气势恢宏,是其中的沙尘充当了风的武器。那时的风与沙尘,像是从未分开过。风力助推沙尘漫天席卷 , 掀翻了街口摆着糖果的摊板,刮跑了老爷爷头上的帽子。偶尔看见骑自行车的人,在风里歪扭一阵之后,不得不屈尊下驾,吃力地推车前行。有时在教室里正聚精会神地听讲,风猛然用力,让玻璃飞出窗框,在书桌上和地上“哗”地破碎。

    ⑤我和同伴们对风的防御,最早使用的是风镜。顾名思义,风镜就是防风的眼镜。玻璃镜片镶在细细的钢丝框上,四周有密织的布罩,两端用皮筋连接,套在头上拉至眼部,风便吹不着眼睛了。每副风镜五分钱,后来有了塑料的镜片,价格要高出很多。戴风镜并不完全是为了防风,重点是防风里的沙子。

    ⑥从上小学的第一天起,我就开始戴风镜了。与书包一样,风镜是每个学生的“标配”。走进教室,摘下风镜,两眼周围湿湿的,时间久了,眼部泛出两个浅白的圈圈。在风大的季节,走在上下学的路上,自然躲不过风的袭扰。风从对面来,尘沙吹打在风镜上,会有“沙沙”的声响,眼前的路变得模糊不清。不知道何为“能见度”,只觉得路不在脚下。当我习惯地背过身去,风会把衣襟高高掀起,裤子突然变得异常肥大。沙粒打在后背上,能听见密密的“啪啪”声,仿佛是一阵暴雨的吹打。

    ⑦城南的小凌河岸,是放风筝的去处。小凌河在明朝开始有了好听的名字,称之为“凌川”“锦水”。童年时听老人说,锦州有“八景”,其一便是“锦水回纹”。我没看过有回纹的锦水,只看过它在雨季里咆哮,而雨季一过却干涸得滴水皆无。河的南岸几乎没有人烟,无水的河道与河岸连在一起,放风筝则视野开阔。我仅放过一次风筝,地点就在那里。记得那只风筝是用牛皮纸糊成的很大的“鹰”,父亲为之花费了多半天的时间。放风筝前,我找来好几个伙伴,想在他们面前炫耀一番。乘着晚秋的偏北风,“鹰”很快飞起来了,飞到河道的上空,颇有搏击长空的英姿,伙伴们开始欢呼。

    ⑧年少不懂气象知识,也不知道其它地方,风是否也是这样的刮法。故乡在渤海湾处,气候本该沾个湿润才是,但在记忆中,却是年年风干、风大、风多。冬天刮大北风,能把厚厚的棉衣打透。好不容易盼来春天,万物复苏之时,却正是大风恣肆之日。夏季虽闷热,但风小,算是快乐时节。秋天一来,风比春天更甚。那时,没读过清代学者孙星衍的“莫放春秋佳日过”,要是读过并懂其意,定会说他胡言乱语。长大后,读“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便从心底仰羡江南,忽然觉得自己“生不逢地”。

    ⑨原以为,故乡风的大小怕是不易改变了。但故乡人却不甘心,坚持数年植树造林。上小学时,老师带学生植树,边植树边说,树多了,长高了,风就跑了。

    ⑩一种向往久了,便会跑进梦里。我多少次做过江南的梦,虽然是文字里的江南,但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还有茂林修竹、碧水微风,着实让我兴奋一阵。当然,故乡是变不了江南的。故乡的人也许和我一样,少不了做江南的梦。

    ⑪梦做着做着,故乡竟然有了梦里的轮廓,大概是经过了四十年的光景,那轮廓渐渐清晰,渐渐现出了树,现出大片大片的密密的林,覆盖在城的周围,漫过山峦,漫过村庄,一直漫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⑫数不清的风筝,还在空中飘飞。河岸,确切地说是河的两岸,已被装点出缤纷的色彩。弯曲的小路,顺着河流蜿蜒伸展,间或有大片的绿草和好多种树。河水很是平静,像是过去的一切都不曾发生过。波光微微泛动,明亮而安谧,倒映的绿荫加重了几层水色。看得出来,流水不再是河道上的匆匆过客。鳞次栉比的高大楼宇,被纵横交错的黑色路面,分割成鲜亮的组群。

    ⑬梦里有的,连连飞来眼底;梦里没见过的天鹅,竟也成群飞来,栖落在城区偏北一座新建水库的上游。因此,那里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天鹅湖。灰鹰、苍鹭、鸥鸟、秋沙鸭、赤麻鸭……追逐着从水库里流淌出的小凌河的浪花。

    ⑭故乡的风,依然在四季里行走,从未停歇,但它已失去身披黄色的凶猛。穿过绿树荫荫,送来阵阵洁净的清爽,露出透明的形态。记忆中和现实中,故乡的风究竟形态如何,又会带来怎样的回味和感受,也许,只有故乡人知道……

    (选自2018年8月4日《人民日报》)

    1. (1) 文章以“故乡的风”为题,有什么作用?
    2. (2) 删去第4段加点的部分,全句的表达效果会有怎样的变化?
    3. (3) 联系上下文,从表达方式或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第12段画线句子。

      河水很是平静,像是过去的一切都不曾发生过。波光微微泛动,明亮而安谧,倒映的绿荫加重了几层水色。

    4. (4) 概括选文主旨,并探究其中反映的时代精神。
六、对比阅读
  • 10. (2020七上·卫辉期末)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狼》)

    (乙)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选自《聊斋志异·牧竖》)

    (注释)①牧竖:牧童。竖,童仆。②跑:兽类用足扒土。同“刨”。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野有麦场     顾:

      ②一狼其中     洞:

      以诱敌       盖:

    2. (2)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3. (3) 比较阅读(甲)(乙)两文,下面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甲)(乙)两文在刻画狼时,都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 B . 两文的语言都简练而生动,都运用了比喻和描写。 C . (甲)文主要表现狼的贪婪、凶残、狡诈和愚蠢;(乙)文则从大狼身上体现伟大的母爱。 D . (甲)文表现狼的狡诈时主要写两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诱敌”;(乙)文中开篇写“谋分捉之”,后文处处体现了“谋”的结果。
    4. (4) 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
七、诗歌鉴赏
  • 11. (2020七上·卫辉期末)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 (1)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2. (2)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任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八、作文
  • 12. (2020七上·卫辉期末) 请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段   ▲   的时光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5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 13. (2020七上·卫辉期末) 读下面的材料,然后作文

    西亚沙漠腹地有一种澄眼鼠,它们有一对清澈无比的大眼睛,可西亚环境恶劣经常起风沙。人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沙尘暴铺天盖地袭来时,总会有一只澄眼鼠立起身子,大声地吱吱地叫,不一会儿,许多鼠都被它的叫声所感染,和它一起叫。叫唤一会儿后,它便会带着这些鼠迎着沙尘暴跑去,然后选择一个整体上背风的地方,围成几个圈。头朝里,尾巴朝外,紧凑地持在一起,第二圈在第一圈的内侧同样如此,只是它们的腹部会压住第一圈的头,然后第三圈在第二圈的内侧……这样一来,这些鼠通过紧密的防守,有效地保护了自己的眼睛,挺过了沙尘暴。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5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