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2019-2020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调...

更新时间:2021-02-24 浏览次数:193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和运用(21分)
  • 1. 看拼音,写词语。

    fú  àn

     pù  shài

    bèn zhuō

    zāo gāo

    tuí rán

    dǐ  yù

    huō kāi

    xuē  jiǎn

    dǒu  péng

    dòu  péng

  • 2. 下面加点字读音全都有误的一项是(    )。
    A . (mí)    叱(chà)    破(zhàn)    窸(sū) B . 量(jìn)    排(dá)    铁(qiū)    曝晒(bào) C . 入场券(quàn)    品(gòng)    投(zhì)    吊(yàn) D . jiàn )    围(jiān)    着(zàn)    然(yǎn)
  • 3. 给下列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 (1) 天之音(    )
      A . 古代的一种箫 B . 孔穴里发出的声音,泛指声音
    2. (2) 然而止(    )
      A . 形容声音突然中止 B . 形容嘹亮的鸟鸣声
    3. (3) 三五次(    )
      A . 遍、次 B . 种,样      C . 称外国的或外族的
    4. (4) 不思索(    )

      A . 不真实的 B . 据理推断,有待验证的 C . 借用,利用
  • 4. 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 黄钟大吕   津津乐到   意味深长   画龙点晴 B . 天籁之音   心惊肉跳   自作自受   溜之大吉 C . 张冠李带   鞠躬尽瘁   和蔼可亲   死而后己 D . 技高一筹   勤能补拙   别出心栽    汹涌澎拜
  • 5. 下列词语搭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津津乐道地讲   自言自语地说    目不转睛地张望 B . 观察得仔细       回答得流利     讲解得透彻 C . 发现问题   发扬事业   发动群众 D . 改正错误   改进条件   改善生活
  • 6. 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大街小巷里,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披着俏丽的彩衣。

    ②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

    ③遇到困难,共产党员怎么能退缩呢?

    ④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A . 拟人 夸张 反问 比喻 B . 拟人 比喻 反问 对比 C . 拟人 夸张 疑问 比喻
  • 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月光曲》一文的作者是德国著名作曲家贝多芬。 B . 《有的人》这首诗是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而写的。 C . 《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应该精心保护地球,造福子孙后代。 D . 《少年闰土》这篇课文节选自鲁迅写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这篇文章塑造了一个在鲁迅眼中“聪明、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的少年闰土形象。
  • 8.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浦滨路”这个地名的拼音是这样写的:PUBINLU。 B . “高山流水、黄钟大吕、余音绕梁、天籁之音” 这些词都是形容音乐的。 C . “五彩”指黄、青、蓝、白、黑;“五谷”指黍 、稷、稻、麦、菽。 D . “科班出身、字正腔圆、粉墨登场、劲歌热舞”这些词都和戏曲有关。
  • 9. 下列一段话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远远望去,山谷里有一条小溪,溪水慢慢地流着。 ②这里的空气多么新鲜!这里的风景多么美丽! ③蓝蓝的天空飘着一片片白云。 ④不远处还有一片绿色的竹林,竹林边开放着一朵朵火红的野花。 ⑤这是什么地方?这是我可爱的家乡。
    A . ②③①⑤④ B . ③⑤①④② C . ②④①③⑤ D . ③②①④⑤
二、经典诵读(课外阅读知识考查。)
  • 10.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1) “___________?心远地自偏。”横线上应填入的诗句是(    )
      A . 终日不成章 B . 问君何能尔 C . 随意春芳歇 D . 待到重阳日
    2. (2) “世态人情经历多,___________。”横线上应填入的诗句是(    )
      A . 战火曾烧赤壁 B . 闲将往事思量过 C . 三山半落青天外 D . 长安不见使人愁
    3. (3) 下列故事不属于《鲁滨逊漂流记》的是(    )。
      A . 坚持写日记 B . 自己酿葡萄酒 C . 寻找宝藏 D . 驯养野山羊
    4. (4) 汤姆和哈克偷偷地潜入到岩洞中,并根据他们偷听到的关于“二号”的描述,找到了一个宝箱,里面有(    )元!发现宝藏的他们成了大富籍。
      A . 一万八千余 B . 十万两千余 C . 两万一千余 D . 一万两千余
    5. (5) 白果林小学里,对米老师印象很好的是(    )
      A . 马老师 B . 颜老师 C . 李老师 D . 白校长
    6. (6) “我们去看海”中的把皮球踢掉的是(    )
      A . 妞儿 B . 秀页 C . 刘平
  • 11. 判断题。(用“正确”“错误”表示。)
    1. (1) 舌战群儒、七擒孟获、望梅止渴等都是关于诸葛亮的故事。
    2. (2) 鲁滨逊觉得应该把荒岛上的季节分为雨季和旱季。
    3. (3) 《城南旧事》中,宋妈的儿子被黄板儿牙卖了,女儿淹死了。
    4. (4) 汤姆·索亚和贝奇在山洞里迷了路,利用风筝线找到了洞口。
    5. (5) 《漂亮老师和坏小子》一书中,小魔女秦天月真的被绑架了。
三、阅读与运用(36分)
  • 12. 结合课内阅读,根据自己的理解,填写合适的内容。
    1. (1)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空气是那么,天空是那么,使我总想,表示我
    2. (2) 《七律·长征》一诗的作者是,诗中描写“山”的诗句是“。”;描写“水”的诗句是“。”。我还知道他写的诗歌名句:“。”
    3. (3) 《》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不要错过时机;《》号召全地球的人都要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讲述了一位老人用15年的时间创造的奇迹。
    4. (4)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的人,有的人,有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 13. 将下面的新闻用一句话概括出来。(不超过20字)

    4月21日下午,如东县中小学181名教职工齐聚如东中学礼堂,参加由教管中心举行的以“如东要振兴,我该怎么办”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来自全县7所中小学的11名参赛选手激烈角逐,双甸中学伯小山老师演讲的《态度决定一切》,以其慷慨激昂、声情并茂的演讲征服了全场的观众,并最终摘下了这次演讲比赛的桂冠。

  • 14. 小古文阅读:

    夸父逐日

    夸父①与日逐走②,入日③;渴,欲得饮,饮于河、渭④;河、渭不足,北饮大泽⑤。未至,道渴而死。弃其仗,化为邓林⑥。

    注释:①夸父:《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载有一个“博父国”。前人考证,“博父”就是夸父,是一个善跑的巨人。②逐走:追赶赛跑。③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④河、渭:指黄河与渭水。⑤大泽:神话里的大湖,传说在山西雁门山北,纵横千里。⑥邓林:清代毕沅注释《山海经》说“邓林即桃林,邓桃音相近”。

    1. (1) 选文选自,从文体上看属于
    2. (2) 翻译下列词语。

      逐走:;河渭:

    3. (3) 翻译句子。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未至,道渴而死。

    4. (4) 作为成语典故,“夸父逐日”常用来比喻
    5. (5) 如何理解“弃其仗,化为邓林。”的结尾?
    6. (6) 从这个故事中,你看到了夸父哪些优秀品质?
  • 15. 课内阅读。

    《只有一个地球》节选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但是,(     )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使它们不能再生,(    )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 (1) “再生”的意思是,“不能再生的”的原因是,“本来”强调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
    2. (2) 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 (3) 从加点的词语你体会到了什么?
    4. (4) 读完这段文字,你想到了什么?
  • 16. 课外阅读。

    国家大剧院

    ①国家大剧院外观像一个倒扣的半边蛋壳,壳体表面由2万多块钛金属板和1200多块超白透明玻璃组成,营造出舞台帷幕徐徐拉开的视觉效果。每当夜幕降临,壳体表面上星星点点、错落有致的“蘑菇灯”,如同扑朔迷离的点点繁星,与远处的夜空遥相呼应,使大剧院呈现出一种含蓄而别致的韵味与美感。

    ②从紧邻长安街的北入口步入大剧院,进门后,便是长达80米的水下廊道。廊道顶部全部采用玻璃天花板,上方的湖水波光粼粼,层层涟漪可以投影在地板和墙壁上,与墙上疏密有致的气泡形装饰相映成趣,让身在其中的人们仿佛徜徉在一个亦真亦幻的“未来水世界”。

    ③过了水下廊道,就走进了橄榄厅。橄榄厅因其空间形状酷似一颗橄榄而得名。两扇大门凝重典雅,其上各有180个椭圆形凸起,既是中国古老门钉的变形演化,又是现代设计的点缀艺术。

    ④再往内走,就到了目前堪称全球剧场之最的开阔空间——公共大厅。大厅拥有国内跨度最大的穹顶,可以将整个北京工人体育馆笼罩其中。穹顶由名贵稀有的巴西红木拼装而成,明朗大气的深红色调暗含中国传统审美意趣。

    ⑤穿过大厅,终于看到了国家大剧院的主建筑——歌剧院、音乐厅和戏剧场,三者功能不同,主色调和建筑风格也不尽相同。

    ⑥歌剧院古朴的铜门向两侧缓缓打开,一道“竹帘”从三层楼的高处垂直而下,隐隐透出淡黄色。近看,“竹帘”竟是极细的金属管编成的,时隐时现的黄色其实是纬线的颜色。这给歌剧院披上了一层朦胧而神秘的面纱。

    ⑦音乐厅的银灰色调从厅的外墙一直延续到室内,灯光打在沙丘般凹凸起伏的墙面上,光影交错,墙体的柔和感与天花板的壮丽雕塑感形成强烈对比,使音乐厅显得清新而高雅。

    ⑧上演京剧和话剧的戏剧场虽然不算大,但场内墙壁上的紫色、暗红、橘色、黄色的竖条纹规则相见,使戏剧场显示出沉静中见跳跃的美感。出人意料的是,这些壁纸竟是由浙江丝绸经过防火处理后织成的。

    ⑨信步国家大剧院,你会看到处处都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处处都洋溢着科技与艺术的浓郁气息。在不知不觉间,你的情绪就会被带向另一个故事场景……

    1. (1) 从全文看,作者是按照由______向________的________顺序来介绍国家大剧院的。(     )
      A . 内、外、空间 B . 前、后、空间 C . 外、内、空间 D . 后、前、空间
    2. (2) 从文中提取相关短语,概括“水下廊道”“歌剧院”“音乐厅”“戏剧场”各自的主要建筑风格,正确的是(    )
      A . “水下廊道”的主要建筑风格是:凝重典雅。 B . “歌剧院”的主要建筑风格是:时隐时现。 C . “音乐厅”的主要建筑风格是:清新而高雅。 D . “戏剧场”的主要建筑风格是:条纹规则相见。
    3. (3) 文章首段划横线的句子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
      A . 作比较,通过比较国家大剧院壳体和“蘑菇灯”的样子,使大剧院呈现出一种含蓄而别致的韵味与美感的特点。 B . 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国家大剧院壳体表面的“蘑菇灯”像扑朔迷离的点点繁星,使大剧院呈现出一种含蓄而别致的韵味与美感的特点。 C . 举例子,通过举“蘑菇灯”的例子,让我们感受到大剧院呈现出一种含蓄而别致的韵味与美感的特点。 D . 引用,引用“蘑菇灯”这一有趣的说法,让我们感受到大剧院呈现出一种含蓄而别致的韵味与美感的特点。
    4. (4)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本文对国家大剧院的介绍?(    )
      A . 国家大剧院的外观呈现出一种含蓄而别致的韵味与美感。 B . 国家大剧院的地理位置。 C . 国家大剧院的主建筑及其风格。 D . 国家大剧院的历史意义和重要地位。
    5. (5) 文章说明了国家大剧院具有怎样的特点?(     )
      A . 国家大剧院主色调和建筑风格也不尽相同。 B . 国家大剧院呈现出一种含蓄而别致的韵味与美感。 C . 国家大剧院处处都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处处都洋溢着科技与艺术的浓郁气息。 D . 国家大剧院有堪称全球剧场之最的开阔空间——公共大厅。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