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

更新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59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1-40题,每题1分;41-50题,每题2分。共60分)
  • 1. (2020高二上·佳木斯期中) “孔子问于老子,儒家弟子墨子另创墨家,儒家荀子的弟子韩非子、李斯又为法家代表。”上述现象充分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
    A . 儒、墨、法家思想主张一致 B . 思想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 . 思想家相互学习、勇于创新 D . 法家思想继承了道家、儒家思想
  • 2. (2020高二上·佳木斯期中) 近代有学者评论孔子“言行不一”,说他一方面主张维护“周礼”,另一方面又挑战周王统治,率领弟子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治国方略”。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孔子的行为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 (   )
    A . 周王室的影响力日渐衰微 B . 奴隶制崩溃是不可避免的 C . 百家争鸣已成为社会主题 D . 维护“周礼”是历史的倒退
  • 3. (2020高二上·佳木斯期中) 《史记·周本纪》中记载:“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今周德若二代之季矣,其川原又塞,塞必竭。夫国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之征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正史之言,客观可信 B . 以德配天,真实可信 C . 天行有常,不得不信 D . 天人感应,不足为信
  • 4. (2020高二上·佳木斯期中) 汉武帝“虽好儒,好其名而不知其实,慕其华而废其质”,其曾孙汉宣帝在位时“儒术不行”,“以法律为《诗》、《书》”。这种变化表明(   )
    A . 儒学丧失政治上的正统地位 B . 汉武帝并没有“独尊儒术” C . 统治者需运用多种理论治国 D . 儒学已经不适应统治者需要
  • 5. (2020高二上·佳木斯期中) 张岱年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指出:“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方案,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这里的“先天不足”是指(   )
    A . 知识分子群体不够强大 B . 新的经济因素发展不够充分 C . 民众的公民意识尚未觉醒 D . 专制集权体制顽固持久
  • 6. (2020高二上·佳木斯期中) 太史公曰:“相如虽多虚辞滥说,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何异?”据此可知,司马迁认为司马相如作赋(   )
    A . 重视吸取西汉败亡的教训 B . 旨在批判当时的奢靡之风 C . 创作形式与《诗经》一致 D . 注意克服文辞铺张的弊病
  • 7. (2020高二上·佳木斯期中) 对朱熹“格物致知”与王阳明“致良知在格物”两种思想主张解读合理的是(   )
    A . 二者思想没有区别 B . “知”的本质是儒家伦理 C . 二者思想完全对立 D . 格物是致知的根本途径
  • 8. (2020高二上·佳木斯期中) 南朝吴均在《齐春秋》中记载“有病邪者,以问欢(人名)。欢问‘君家有书乎?’曰:‘唯有《孝经》三篇。’欢曰:‘可取置病人枕边,恭敬之,当自愈(治愈)。’如其言,果愈。后问其故,欢曰:‘善禳祸,正胜邪,故尔。”这则故事反映了(   )
    A . 儒学正统地位开始确立 B . 思想界开始出现三教合一的趋势 C . 儒家经典在民间被神圣化了 D . 儒学影响中医疗效
  • 9. (2020高二上·佳木斯期中) 梅兰竹菊指:梅花、兰花、竹、菊花,被人称为“花中四君子”。品质分别是:傲、幽、坚、淡。其共同特点是自强不息,清华其外,淡泊其中,不作媚世之态。此种说法最相关的理论来源是(   )
    A . 理学 B . 天人感应 C . 君权神授 D . 道家学派
  • 10. (2020高二上·佳木斯期中) 王夫之说:“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与此观点不一致的是(   )
    A . “天下为主,君为客” B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D .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 11. (2020高二上·佳木斯期中) 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个“离经叛道”的“异端”人物。对其“离经叛道”理解准确的是(   )
    A . 彻底否定孔孟之道 B . 倡导君臣平等思想   C . 大力批判道家学说 D . 挑战宋明理学权威
  • 12. (2020高二上·佳木斯期中) 有人认为:中国近代社会变迁不是在原有母体中孕育启动的,而是在列强的威胁和侵略下,中断自身历史进程,移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近代化转变的。说明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特点是(   )
    A . 深受外部的影响 B . 有继承地发展   C . 艰巨曲折地发展 D . 在沉沦中上升
  • 13. (2020高二上·佳木斯期中) 针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章太炎说:“言种族革命,则满人为巨敌,而欧、美少轻。以异族之攘吾政府者,在彼不在此也。若就政治社会计之,则西人之祸吾族,其烈千万倍于满族。”这表明他(   )
    A . 反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B . 主张建立君主立宪 C . 认为民族主义有狭隘性 D . 不主张推翻清政府
  • 14. (2020高二上·佳木斯期中) 有史家评论道:“须知那个时候的中国,要在充斥封建主义旧文化的天地里容纳若干资本主义的新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更好的宗旨来。”此观点强调了“中体西用”(   )
    A . 符合当时的国情 B . 可以挽救民族危机 C . 是理想的救国方案 D . 具有一定的落后性
  • 15. (2020高二上·佳木斯期中) 下列关于李鸿章的评价,与清政府立场相近的是(   )
    A .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助纣为虐” B . “未改变中国之现状,未带领中国走向富强” C . “中兴名臣……生平以天下为己任,忍辱负重,庶不愧社稷之臣” D . “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
  • 16. (2020高二上·佳木斯期中) 中国近代史中经常提到“近代化”一词。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说,是指采用机器生产;从政治方面来说,是要求建立民主政治;从思想文化来说,是主张民主与科学。从这一观点出发,下列言论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有(   )

    ①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②凡君主专制、立宪和民主三法,必当一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则必打乱……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

    ③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

    ④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7. (2020高二上·佳木斯期中) 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与国际接轨”成为最流行的口号,对那些富裕的居民来说,中国入世的好处随处可见。为实现“市场经济”“与国际接轨”,中国做出的积极举措是(   )
    A . 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 . 支持第三世界的不结盟运动 C .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D .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 18. (2020高二上·佳木斯期中) 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现代的中华通史,则是一部‘民主政治史’”。材料中从“过去”到“现代”的历史分界点应该指(   )
    A . 鸦片战争 B . 辛亥革命 C . 新文化运动 D . 五四运动
  • 19. (2020高二上·佳木斯期中) 人民版必修三说“梁启超是中国较早介绍马克思的人。他在1902年发表的文章中就提到了马克思,称他是社会主义的鼻祖”。人教版必修三则说“当新文化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之时,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李大钊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十月革命前国人并未理解马列主义真谛,人教版和人民版的叙述不矛盾 B . 十月革命以前中国人已经知道马克思,人教版和人民版的叙述矛盾 C . 马列主义并非十月革命送来,人教版错误 D . 梁启超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人民版错误
  • 20. (2020高二上·佳木斯期中) 1923 年,胡适撰文: “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 ”文中所说的这个“名词”应该是(    )

    A .  变法 B . 革命 C . 民主 D . 科学
  • 21. (2020高二上·佳木斯期中) 鲁迅在《无声的中国》中说:“中国人的性格总是喜欢调和的、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必须在这里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但如果你主张将屋子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在此鲁迅(   )
    A . 将新文化运动的激进主张解释为一种策略和手段 B . 认为新文化运动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全盘西化 C . 认为只有否定中庸之道才能完成新文化运动的任务 D . 主张采用折中的方法来达到否定传统文化的目的
  • 22. (2020高二上·佳木斯期中) 中共八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都是党历史上的重要会议,其中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
    A . 主要矛盾——国企改革——计划经济——科学发展观 B . 三大改造——经济特区——初级阶段——一国两制 C . 经济建设——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三个代表 D . 主要任务——改革开放——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
  • 23. (2020高二上·佳木斯期中) 1924年孙中山提出:“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以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生计。”材料反映的是孙中山的(   )
    
    
    
    A . 民族主义 B . 民权主义 C . 民生主义 D . 民主主义
  • 24. (2020高二上·佳木斯期中) 纵观中国革命历史,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样一条道路,主要取决于(   )
    A . 中国农民人数占绝大多数 B . 中国革命的发展趋势 C .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D . 农村中敌人力量薄弱
  • 25. (2020高二上·佳木斯期中)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8年提出了“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
    A . 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B .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C .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D . 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成熟
  • 26. (2020高二上·佳木斯期中) 下图是由厉以宁主编、1991年出版的《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的部分目录。据此推测该书的主题是(   )

    A . 清算“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 B . 总结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理论成果 C . 记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对外开放历程 D . 探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
  • 27. (2020高二上·佳木斯期中) “一阵风吹过,有人感觉到冷,有人感觉到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这一思想观点属于(    )

    A . 陆王心学 B . 宋明理学 C . 智者学派 D . 启蒙思想
  • 28. (2020高二上·佳木斯期中) 从普罗塔哥拉“人是万物的尺度”到苏格拉底“认识人自己”的变化表明(   )
    A . 研究开始转向人本身 B . 哲学已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C . 雅典民主制走向繁荣 D . 对人自身的认识不断深化
  • 29. (2020高二上·佳木斯期中) 法国女画家贝尔特·莫里索的作品《阅读中的小女孩》(1888年),对光与色格外关注。你认为他的画应该属于何种流派:(   )
    A . 文人山水画派 B . 印象画派 C . 现代画派 D . 风俗画派
  • 30. (2020高二上·佳木斯期中) 恩格斯说:“拜占庭灭亡时抢救出来的手稿,罗马废墟中发掘出来的古典古代雕像,在惊讶的西方面前展示了一个新世界——希腊古代;在它的光辉的形象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逝了;意大利出现了出人意料的艺术繁荣,这种繁荣好像是古典古代的 反照,以后就再也不曾达到过。”从中可以看出文艺复兴(   )
    A . 复兴了古希腊古典文学艺术 B . 借助古典艺术实现艺术繁荣 C . 推翻了天主教神学黑暗统治 D . 是西方近代艺术史上的巅峰
  • 31. (2020高二上·佳木斯期中) 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基督教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和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   )
    A . 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B . 将人们从宗教中解放出来 C . 天主教势力在西欧各国荡然无存 D . 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 32. (2020高二上·佳木斯期中) 毛泽东“为人民服务”。邓小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的一切都是为了我的祖国和人民”。江泽民“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材料体现的本质思想是(   )
    A . 提高党和国家的执政能力 B .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 . 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D . 三大理论一脉相承而且与时俱进
  • 33. (2020高二上·佳木斯期中) 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勋爵“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的观点已经被近现代西方政治家普遍认同。在此理论指导下,西方国家主要采取的措施是(   )
    A . 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制 B . 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平等 C . 建立分权制衡的民主制度 D . 建立人大代表制度
  • 34. (2020高二上·佳木斯期中) 对于大部分艺术品而言,其传播过程都需要借助复制来实现。比如音乐、舞蹈、戏剧等时间艺术或时空艺术,由于它们的呈现过程都有时间的流动性,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一次初始表演完成后,这件艺术品就不复存在。以后的历次表演,其实都是对这件艺术品的复制(或再创作)。而能够“再现”艺术品,最能促进艺术大众化的是(   )
    A . 广播 B . 电影 C . 电视 D . 报纸
  • 35. (2020高二上·佳木斯期中) 描绘江南风光,墨色恬淡,构图不追求对称,把景物放在画面一侧,反映了南宋统治者偏安江南,不思进取的政治现状,表达了文人的不满。上述解说适用于:(   )
    A . B . C . D .
  • 36. (2020高二上·佳木斯期中) 鲁迅在回忆20世纪初期的情形时说,“有人说拜伦的诗多为青年所爱读,我觉得这话很有几分真。就自己而论,也还记得怎样读了他的诗而心神俱往。”当时爱国青年喜读拜伦作品,主要是因为其作品(   )
    A . 与20世纪初中国文学革命运动的方向一致 B . 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特质 C . 继承了欧洲古典文学的传统 D . 充满追求自由和解放的浪漫主义精神
  • 37. (2020高二上·佳木斯期中) 中国文学独具自己的价值系统,而这个系统受中国传统的思想体系所支配;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文学逐渐将日常生活和普通市民纳入了创作视野。下列不属于后者范畴的有(   )
    A . 唐代诗歌 B . 宋代话本 C . 元代杂剧 D . 明清小说
  • 38. (2020高二上·佳木斯期中)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优美动人的剧情,富于艺术魅力的表现形式,为各国人们所喜闻乐见。以下符合其特点的是(   )

    ①多元一体     ② 吸收各种文化成果     ③ 雅俗共赏    ④ 虚拟写意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
  • 39. (2020高二上·佳木斯期中) 有人认为:现实主义按照“本来如此”的面目再现生活,浪漫主义按照“应当这样子”表现生活。由此可见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共同之处是(   )
    A . 反映社会现实问题 B . 将社会生活理想化 C . 否定现行社会制度 D . 情节怪诞离奇虚构
  • 40. (2020高二上·佳木斯期中) 汉武帝“独尊儒术”、李贽批判孔子、康有为尊孔子为改革先师、袁世凯“尊孔复古”、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当前的“孔子热”,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孔子的命运。以下各项中,能够用来解释孔子“命运”的比较科学的观点是( )
    A .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B . “历史就是过去的人和事” C .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D . “历史就是一部社会史
  • 41. (2020高二上·佳木斯期中) 《论语》载:“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与这场对话体现的观点最接近的是(    )
    A . 认识你自己 B . 知识即美德 C . 因信称义 D .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 42. (2020高二上·佳木斯期中) 明清之际,外国传教士借历算、地理和火炮知识作为传教的手段,主要是顺势利用当时中国哪种思潮(   )
    A . 程朱理学 B . 阳明心学 C . 经世致用之学 D . 考据学
  • 43. (2020高二上·佳木斯期中) 《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私学文化”与“帝国文化”的区别在于(   )
    A . 是否兼容并蓄 B . 是否包含民本思想  C . 产生的根源不同 D . 政治地位不同
  • 44. (2020高二上·佳木斯期中) 18世纪某位西欧思想家说:“全体公民既然是人人平等的,所以全体就可以规定什么是应该做的事,同时又没有权力要求别人去做自己不做的事。这是使政治体得以活动与生存的必不可少的权利;主权者在创立政府时赋予君主的,也正是这种权利。”他阐述的观点是(   )
    A . 社会契约说 B . 三权分立说 C . 君主立宪说 D . 天赋人权说
  • 45. (2020高二上·佳木斯期中) 马丁·路德认为“基督徒是自由的,这是《圣经》的一个重要原则”。这体现了他(   )
    A . 反对实行君主专制 B . 动摇了上帝的地位 C . 主张人文主义精神 D . 提倡人民主权
  • 46. (2020高二上·佳木斯期中) 一位学者对发生于近代的某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是:“爱国”却“不爱”中国旧文化,“反帝”却“崇拜”帝国主义文化。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主要作用是(   )
    A . 推动经济近代化 B . 推动政治近代化   C . 推动思想近代化 D . 推动教育近代化
  • 47. (2020高二上·佳木斯期中) 孙中山说:“共和国家成立以后,是用谁来做皇帝呢?是用人民来做皇帝,用四万万人来做皇帝。”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形象地描述了要人民当家作主的思想 B . 平易地解释了要实行民权主义的思想  C . 通俗地表明了要建立君主立宪的思想 D . 较好地迎合了老百姓心中的帝王思想
  • 48. (2020高二上·佳木斯期中) 自1919年的第六卷起,宣传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工人问题的文章开始在《新青年》中占据主流。这表明(   )
    A . 马克思主义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B . 中共重视舆论宣传工作 C . 知识分子开始着眼于社会问题 D . 新文化运动主旨发生转变
  • 49. (2020高二上·佳木斯期中) 《红楼梦》中贾府四位小姐的名字分别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其谐音为“原应叹息”;第五回中有茶名为“千红一窟”、有酒名为“万艳同杯”,其谐音为“千红一哭”与“万艳同悲”。这反映了该书的创作风格为(   )
    A . 爱国主义 B . 浪漫主义 C . 现实主义 D . 现代主义
  • 50. (2020高二上·佳木斯期中) 意大利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在1420-1436年间为佛罗伦萨大教堂建造了一个41米宽、106米高的大圆顶,不再完全封闭,而是在上面开有让阳光照射进来的窗洞。这一设计反映(   )
    A . 启蒙运动的光辉照耀人们前进 B . 人类摆脱束缚奔向自由的精神 C . 新宗教理念开始支配人类行为 D . 欧洲已告别专制迎来新的曙光
二、非选择题(共2题,51题18分,52题22分,共40分)
  • 51. (2020高二上·佳木斯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康有为曾经说道,越是了解“西学西理”,越觉“中学中理”之深邃广大。在他心中,中国古代淳美的社会风尚皆因孔子学说教化所致,相形之下,“近日风俗人心之坏”,令人痛心。欲挽救此种乱象,还须用“孔子旧方”。康有为遍考秦汉典籍,指出孔子最大的贡献在于改制立法。他进一步指出,孔子改制最核心的主张即三世进化,即从据乱世到升平世再到太平世,从君主制到立宪制再到民主制的进化,这是孔子借《春秋》而阐发的微言大义。如此,则维新变法具有了理论上的合理性、必要性。

    陈独秀认为“孔子的思想产生于两千年前,原本就是服务于封建君王的专制统治的,而今已是共和制,孔子的言论就没有发挥作用的地方了”。孔教只是与帝制有“不可离散的因缘”,三纲五常违背了人的自由权利,缘此而生的道德名词,曰忠、曰孝、曰节,“皆非推已及人之主人道德,而为以己属人之奴隶道德也。”这种泯灭个性的儒家思想伦理禁锢,必须破除,“儒家孔道不大破坏,中国一切政治、道德、伦理、社会、风俗、学术、思想均无有救治之法。”

    ——摘编自王鹏燕《康有为的孔教观与五四时期的反孔思潮》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康有为与陈独秀思想观点的异同。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和陈独秀对儒学持不同态度的原因。
  • 52. (2020高二上·佳木斯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时间

    欧洲

    时间

    中国

    10—15世纪

    远洋航海技术

    宋元

    明前期

    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划时代发展

    远洋航海技术

    16世纪

    哥白尼太阳中心说

    明中期

    李时珍《本草纲目》

    17世纪

    伽利略天文望远镜、哈维血液循环学说

    波义耳近代化学、笛卡尔解析几何

    牛顿力学体系

    明后期

    徐光启《农政全书》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宋应星《天工开物》

    18至19世纪中叶

    瓦特蒸汽机、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

    细胞学说、分子—原子结构学说

    进化论

    材料二  恩格斯指出,工业的巨大工作为力学、化学、物理学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试验手段和工具,“真正有系统的试验科学,这时候才第一次成为可能”。

    ——《自然辩证法》

    恩格斯还认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致瓦·博尔吉乌斯》

    材料三  清雍正皇帝反复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清世宗实录》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说明在10至19世纪中叶,与欧洲相比中国科技水平所处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至19世纪中叶中西方科技的差异。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个方面,分析欧洲近代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二、三与所学知识,分析清代(鸦片战争前)中国科技发展停滞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