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渭南韩城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

更新时间:2020-12-04 浏览次数:166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彪炳青史的民族英雄。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是(    )
    A . 指挥黄海海战 B . 领导虎门销烟 C . 收复新疆 D . 发表《变法通议》
  • 2. 180年前的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这场战争使得(   )
    A .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改变 B . 圆明园遭受英法联军劫掠 C . 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终结 D . 中国被迫签订《北京条约》
  • 3. 1841年林则徐有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下列列强侵略中国的史实最能证明林则徐预言的是(    )
    A . 逼迫清政府焙偿白银4.5亿两 B . 攻占北京城火烧圆明园 C . 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D . 割占辽东半岛,索银二亿两
  • 4. 随着近代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的日益加深,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都对国家的出路进行了探索。下列人物中,属于农民阶级探索者的是( )
    A . B . C . D .
  • 5. 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19世纪60年代,清朝一些开明之士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改革运动,进行“自我疗伤”。这场“改革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A . 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B . 为中国近代化开辟道路 C . 引进西方的军事技术 D . 维护和巩固清朝统治
  • 6. “伏波横海,具折冲千里之成:劲草疾风,标烈士百年之节。”这是光绪帝为黄海海战壮烈殉国的英雄御笔亲撰的祭文。光绪帝笔下的烈士是(   )
    A . 关天培 B . 邓世昌 C . 左宝贵 D . 叶志超
  • 7. 《中国近代史新编》中说道:“既占上海,又割台湾胶州强下立埠,国土欲瓜分,自古夷狄之横,未有甚于今日者”。该材料所反映的中国形势属于(   )
    A . 18世纪40年代 B . 18世纪60年代 C . 19世纪70年代 D . 19世纪末期
  • 8. “维新派毕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政治力量,他们领导的这场运动代表了中国历史变革的方向。”下列关于“这场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公车上书拉开了序幕        ②对中国社会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③谭嗣同在变法中遇害        ④变法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9. 在中国追求近代化的进程中,戊戌变法不是洋务运动的简单继续,而是有质的飞跃。与洋务运动相比,这个“质的飞跃”体现在戊戌变法(   )
    A . 维护和加强清朝统治 B . 揭开中国近代化的序幕 C . 开启了政治改革大门 D . 唤醒了民众反侵略意识
  • 10. “这一运动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和爆发力使势头正盛的外国殖民者心头一震……改变了列强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普遍态度和观念,深刻认识到了中国巨大的潜力和战斗力。”材料说明“这一运动”(   )
    A . 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 B . 以推翻清王朝为目标 C . 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D . 促使清政府土崩瓦解
二、填空题
  • 11. 1840年6月,爆发,这场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法国签订《》,通过条约,法国除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侵略权益。
  • 12. 年,太平天国开始进行西征和北伐,经过3年多的征战,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进入了全盛时期;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洪仁玕写成《》,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主张,但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未能付诸实践。
  • 13. 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务派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 ”的洋务运动;1875年,清政府任命为钦差大臣,率领装备了新式武器和进行了新式训练的清军,成功收复新疆。
  • 14.   19世纪80年代,为应对列强在东南海疆的严重威胁,清政府初步建成多支新式海军,并于1885年,成立统一协调指挥;1895年初,日本海陆军进攻山东威海卫,北洋舰队陷入绝境。在援兵无望的情况下,北洋水师提督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 15.   1899年,美国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的照会,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在义和团兴起的过程中,曾提出“”口号。
三、简答题
  • 16. 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写出该条约签订的时间及主要内容。它的签订给中国带来怎样严重的后果?
四、综合题
  •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 (1) 通过材料一图A条约,英国割占了哪一块中国领土?图B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获得了哪些特权?请写出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对图C园林制造暴行的侵略国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2. (2) 用材料二中图示运动的相关史实,说明文字材料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天京陷落于哪一年?并简析这场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及其历史意义。
    3. (3)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近代屈辱沉沦和顽强抗争的历史中你得到了什么认识?
  • 18. 某校八年级(2)班同学以“艰难的近代化探索”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开始探索)

    材料一:洋务派创办的企业

    材料二

    这是日本蓄意挑起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并引发了后来“瓜分”中国的狂潮。

    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仝岛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转变方向)

    材料三:

    材料四: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推行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维新派是在不掌握权力的情况下,只是靠不停地向皇帝条陈奏折,由皇帝颁发诏书的方式来进行维新的。维新变法运动失败了,但它却揭开了具有完整意义上的中国近代化的序幕……

    1. (1) 根据材料一,说明洋务派创办的企业在性质上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企业对近代中国的影响。(危机加剧)
    2. (2) 材料二中的“战争”指的哪场战争?这场“战争”爆发于哪年?材料中的“条约”指的是哪一条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3. (3)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时务报》在当时发挥的积极作用。根据文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批评洋务运动是“小变”的原因,并概括康有为的政治主张。

       

    4. (4) 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综合上述探究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