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麻城思源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

更新时间:2021-05-17 浏览次数:54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人类先祖创造这些文字主要是为了(    )
    古文明国 古埃及 古巴比伦 古印度 中国
    古文字 象形文字 楔形文字 梵文 甲骨文
    A . 生产生活的需要 B . 对外交流的需要 C . 祭祀祖先的需要 D . 记录战争的需要
  • 2. (2020九上·蚌埠月考) “法典的精神,可从下举各项看出:……例如如果房子倒了,压死了房主一个小孩,则造房子的工匠,依法亦必牺牲一个儿子。”《汉谟拉比法典》的上述规定体现了(  )
    A . 君权神授 B . 自由平等 C . 同态复仇 D . 尊卑有序
  • 3.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希腊古典文明并非纯粹的原始文明。它和其他的所有文明一样,大量借用过去的文明——如中东文明。不过,希腊人所借用的,无论是埃及的艺术形式还是美索不达米亚的数学和天文学,都烙上了希腊人所独有的智慧的特征。”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 . 希腊文明是中东文明、埃及文明、西亚文明的综合体 B . 希腊文明是希腊人自创的文明 C . 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都吸收了希腊的文明 D . 希腊文明吸纳、借鉴了其他地区的文明,也保留了自己特点
  • 4. 西方研究瘟疫的权威专家汉斯.芩塞说:罗马帝国以强大的控制力向其他地区扩张,把整个世界纳入罗马帝国之中的计划,一次又一 次地被唯一 更强大的力量一瘟疫所中断。这说明瘟疫(    )
    A . 导致了罗马帝国的灭亡 B . 引发了普遍的信仰危机 C . 冲击了罗马法律的权威 D . 影响了帝国的发展走向
  • 5. 在古希腊神话中,神的动机和行为与人类别无二致,只是他们比现实中的人更为俊美健硕或性感魅感。这说明古希腊神话(    )
    A . 是商品经济发达的结果 B . 迷信色彩十分浓厚 C . 具有神人同形同性特征 D . 是民主政治的产物
  • 6. (2020·江西) “庄园规定庄园中的男子不能娶庄园外的女子,同样庄园中的女子不能嫁到庄园之外,除非得到庄园主的特别恩准。”材料表明(    )
    A . 庄园主具有一定的权威 B . 庄园主完全决定农奴的婚姻 C . 庄园是西欧社会的基础 D . 庄园法庭限制庄园主的特权
  • 7. 如图是英王亨利二世(1154年-1189年)在位期间颁布的一系列特许状的节录,下列选项对此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

    A . 中世纪城市通过武力争取自治 B . 市民阶层发展为新兴资产阶级 C . 国王将获得自治城市的拥护 D . 自治城市完全摆脱领主的控制
  • 8. 11世纪时意大利北部过往商旅络绎不绝,商业纠纷时有发生,诉讼案件不断,博洛尼亚大学经常与市政当局和其他市民接触,成立了市民团体,为解决经济纠纷提供帮助,该校因此以法学著称。这段材料意在强调中世纪的大学(    )
    A . 顺应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B . 得到了国王与教皇的支持 C . 推动了市民阶层的出现 D . 具有较大的自治和管理权
二、论述题
  • 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人类文明的第一缕曙光出现在水土丰沛的大河流域。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每年春季的河水泛滥给农田带来肥沃的黑色淤泥,大约在公元前4300年,生活在这里的苏美尔人开始了向文明的过渡。北非的尼罗河纵贯埃及全境,水量充沛,土壤肥沃,有学者把埃及称为“尼罗河的赠礼”,约公元前3100年,埃及开始形成统一国家,并且创造了辉煌灿烂的高度文明。同样,南亚也是人类最初的文明中心,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大约存在于公元前2300—前1750年,它的典型代表是哈拉帕文明,这个地区后来雅利安人建立了种姓制度;公元前6世纪,恒河流域的释迦族王子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了佛教……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根据上述材料,自拟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体现材料主题,史论结合,论述条理清晰)

三、综合题
  • 1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公元前2世纪,罗马征服东地中海地区,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随着版图的不断扩张,奴隶人数也不断激增。内战和独裁反而更促成了古罗马的扩张,奴隶制进一步发展。原有的共和制不再适应新的统治需要,后被罗马帝国代替。

    材料二: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了罗马帝国。他虽然采取“元首政治”的统治形式,但实际上是罗马的第一个皇帝。……为了统治广大的地域,罗马帝国设立众多行省,委派总督治理。大力铺设道路,完善交通运输网路,广设驿站,方便人员往来和信息传递。

    材料三:3世纪,罗马帝国陷入长期的政治、经济大危机。统治者争斗混战不断,人民起义此起彼伏,农业萎缩,工商业衰落,民生凋敝。……4—5世纪,日耳曼人处于原始公社的解体时期。部落的军事首领渴望掠夺新的土地和财富,部落也因人口自然增长而面临生存压力,不得不向外迁徙。罗马帝国的衰落使迁徙的部落得以深入帝国的腹地,并最终导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1. (1) 根据材料一回答,古罗马经历了哪两种政体变化?政体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罗马帝国的统治措施,并分析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
    3. (3) 根据材料三分析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有哪些?
  • 1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十二铜表法》颁布前的习惯法是口耳相传,含混不清的,司法官使用习惯法时任意屈伸,平民深受其苦。《十二铜表法》的出现,使刑事诉讼中的定罪量刑和民事诉讼中的裁决有了确定和公开的法律条文作为准绳,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司法专断。《十二铜表法》是当时罗马社会政治斗争,特别是平民与氏族贵族斗争的产物,它集中了过去的习惯法,并结合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编纂而成。它是罗马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的重要标志,是罗马法发展的基础。

    材料二:《查士丁尼法典》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法已经发展到完备阶段,它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它保留了罗马在法学方面的创造成果,对人的行为做出详细的法律规范,为调解复杂的社会矛盾提供了法律手段,成为维系东罗马帝国统治的有效工具。罗马法具有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需要的现成法律形式,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如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法国的《人权宣言》等都是以罗马法为基础。20世纪初,罗马法以德国和日本的法律为媒介传入了中国,对中国的民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十二铜表法》颁布的背景和它颁布的意义。
    2. (2) 根据材料二分析《查士丁尼法典》的地位和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