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

更新时间:2020-12-23 浏览次数:195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19八上·陈仓期末) 新疆建省后其管辖范围同伊犁将军府所管辖范围相比,面积缩小了不少。造成这种结果的直接原因是(    )
    A .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B . 《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的签订 C . 《中俄瑷珲条约》的签订 D . 《中俄续喀什噶尔界约》的签订
  • 2. (2024九下·永善模拟) 邓小平说:“中国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进入到20世纪的。”这次战争指的是(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3. (2019八上·陈仓期末) 康有为在一次上书中说:局势”一处火燃,四面皆应……割台之后,两载遂有胶州(指德国强行租借胶州湾)…恐自尔之后,皇上与诸臣虽欲萄安且夕面不可得矣……故当今自而思图存,舍变法外,更无他巧”。康有为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是(    )
    A . 自强求富 B . 教育救国 C . 变法图强 D . 民主科学
  • 4. (2019八上·陈仓期末)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军阀混战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    )
    A .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B . 国家法制得到健全 C . 阻碍国家统一和社会发展 D . 加快国内和平局面的到来
  • 5. (2022八上·蓬溪期末) 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  )
    A . 一次资产阶级文化启蒙运动 B . 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C . 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运动 D . 新思想的普及教育活动
  • 6. (2021八下·高州开学考) 以下对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同之处的讨论,正确的是(    )
    A . 都经过长期的起义准备 B . 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C . 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D . 都具有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性质
  • 7. (2019八上·陈仓期末)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    )
    A . 深入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 B . 领导工人运动 C . 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D . 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
  • 8. (2019八上·陈仓期末)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今天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永恒的主题。党的一大会议上,我党的“初心”指的是(    )
    A . 打到国民党反动派 B . 实行国共两党的紧密合作 C . 实现共同富裕 D . 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 9. (2019八上·陈仓期末) 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哪些是他的丰功伟绩(    )

    ①建立民国    ②制定三民主义革命纲领
    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④创建黄埔军校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0. (2023八上·莲池期末) 上完《北伐战争》一课,老师让同学们讨论“北伐战争取得辉煌战果,但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同学们议论纷纷,最后大体形成四种说法。你同意哪一种(    )
    A . 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 B . 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 C . 共产党内右倾投降主义占了上风 D . 工农革命运动转入低潮
  • 11. (2023八上·期末) “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的历史功绩.其中与“星火燎原”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 . 南昌起义 B . 中共“一大”的召开 C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D . 中共“七大”的召开
  • 12. (2019八上·陈仓期末) 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是(    )
    A . 南昌起义 B . 秋收起义 C . 八七会议 D . 遵义会议
  • 13. (2019八上·陈仓期末) 2017年1月,教育部下发重要文件《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 将“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下列哪一事件应作为“十四年抗战”的开始(    )

    A . 九一八事变 B . 七七事变 C . 西安事变 D . 华北事变
  • 14. (2024·黑龙江)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A . 西安事变 B . 七七事变 C . 八一三事变 D . 国共合作宣言发表
  • 15. (2019八上·陈仓期末) 据日军《步兵第10团战斗详报》记载,台儿庄中国守军“决死奋战之状历历在目”,“士兵依靠堑壕顽强抵抗直到最后”。台儿庄中国守军的总指挥是(    )
    A . 张学良 B . 彭德怀 C . 李宗仁 D . 杨虎城
  • 16. (2023八上·晋州期末) 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是(    )
    A . 瑞金 B . 太原 C . 延安 D . 西柏坡
  • 17. (2019八上·陈仓期末) 经过14年浴血奋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其重大意义是(    )

    ①近代史上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②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增强了民族自尊心

    ③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④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 18. (2019八上·陈仓期末) 既参加了西安事变的和谈,又参加了重庆谈判的中共领导人是(  )
    A . 毛泽东 B . 周恩来 C . 叶挺 D . 彭德怀
  • 19. (2019八上·陈仓期末) 下列四幅图反映的是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事件,其中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的是(    )

    A . 图5重庆谈判 B . 图6渡江战役 C . 图7转战陕北 D . 图8挺进大别山
  • 20. (2019八上·陈仓期末) 自古以来,状元最受读书人羡慕和尊敬,而工商业是被人看不起的“末业”,在清末偏偏有一位状元“舍本逐末”,办起了大生纱厂。他是(    )
    A . 张謇 B . 侯德榜 C . 詹天佑 D . 荣宗敬
二、简答题
三、连线题
  • 23. (2019八上·陈仓期末) 连线题:将下列事件与其对应的内容或意义用直线连接起来。

    事件名称                              内容或意义

    南昌起义                              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八七会议                              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三湾改编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秋收起义                              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古田会议                              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四、综合题
  • 24. (2019八上·陈仓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东北沦亡,时逾五载。国权凌夷,疆土日蹙……绥东战起,群情鼎沸,士气昂。于此时机,我中枢领袖应如何激励军民发动全国之整个抗战!乃前方之守土将士浴血杀敌,后方之外交当局仍力谋妥协。……蒋委员长介公受群小包围,弄绝民众,误国咎学良等涕泣进谏,晏遭重斥。日昨西安学生举行救国运动,竟使警察枪杀爱国幼重,具人心,孰忍出此!学良等多年袍泽,不忍坐视,因对介公为最后之谏…“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

    ——《张、杨对时局宣言)(1936年12月12日)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 25. (2019八上·陈仓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

    1. (1) 上述口号是出自哪次运动?其导火线是什么?
    2. (2) “外争主权”在当时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3. (3) 此次运动的性质如何?
    4. (4) 此次运动对中国社会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五、辨析题
  • 26. (2019八上·陈仓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世界的东方,屹立着一个历史文化从未间断的国家﹣﹣中国。然而,170多年前,英国派出的只有7000人的远征军远道而来打败了这个拥有80万军力的东方大国;150多年前,10月的一天“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两个胜利者一起彻底毁灭了圆明园”;110多年前,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巨大的国耻。

    材料二:在民族耻辱面前,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进行了顽强的反抗和斗争,他们“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悲壮篇章,他们的不屈不挠、御辱自强成为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动力。

    1. (1) 材料中“170多年前”、“150多年前”、“110多年前”分别指的是发生在中国的什么事件?这些事件给中华民族带来了什么恶劣影响?
    2. (2) 有人认为中国遭受的巨大的民族耻辱是历史的必然,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用史实加以说明。
    3. (3) 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抗争?这些抗争起到了什么作用?
    4. (4) 通过以上材料及问题的回答,谈谈你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这一主题有什么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