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长沙市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第三...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106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2020高二上·长沙月考)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rěn)     (dān)塌        咬文(jiáo)字      不落言(quán) B . 怨(mán)     (sǒnɡ)勇       (zǎi)歌载舞       (zī)铢必较 C . (duō)     (zhènɡ)住      一(cù)而就        陪鲤对(tāo) D . (xié)制     捧(mèi)        锣鼓喧(tiǎn)      天高地(jiǒng)
  • 2. (2020高二上·长沙月考)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解决问题一般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将问题变小,小意味着成本低,好办事;另一种是把问题变大,大而化之 , 放大了才能解决。 B . 毕业于师范大学的90后男生小严说,自己好为人师 , 在高中实习了两个月,感觉还不错,于是报名了这次的新教师招聘考试。 C . 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既有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典籍,也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各种流派的现代艺术,这些都深深吸引着外国友人。 D . 这把吉他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出国前存在我这里的,本来说存一年,结果朋友一直没有回来,这把吉他到现在已经由我敝帚自珍了十年。
  • 3. (2020高二上·长沙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这部小说中的“边缘人”是一个玩世不恭、富有破坏性却真实坦白的群体,人们面对这类形象时会引起深深的思索。 B .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该校学生的课余活动主要有班级野炊、年级文体比赛、校际联欢活动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C . 为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我们一定要做好考核教师的教学成绩,对于贡献突出和甘于奉献的教师要给予适当的奖励。 D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餐桌礼仪是很受重视的,老人常说,看一个人的吃相,往往会暴露他的性格特点和教养情况。
  • 4. (2020高二上·长沙月考) 下列关于课文内容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咬文嚼字》是一篇随笔,作者朱光潜以漫谈的方式,娓娓道来,告诉我们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B . 《三国演义》塑造了许多艺术典型,其中最突出的是毛宗岗所说的“三绝”,即曹操的“奸绝”、张飞的“义绝”、孔明的“智绝”。 C . 现代小说的奠基之作《堂吉诃德》充满了荒诞的喜剧感和能催人“含泪的笑”的悲剧感,其作者为西班牙伟大的小说家塞万提斯。 D . 《装在套子里的人》以讽刺和夸张的手法,刻画了别里科夫封闭保守、害怕变革的特点,反映了十九世纪末沙皇俄国的黑暗现实。
二、现代文阅读
  • 5. (2020高二上·长沙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的建筑体系是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一个独特的建筑体系。它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世代经验的累积所创造的。这个体系分布到很广大的地区:西起葱岭,东至日本、朝鲜,南至越南、缅甸,北至黑龙江,包括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区域在内。这些地区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或是同属于一个体系,或是大同小异,如弟兄之同属于一家的关系。

    考古学家所发掘的殷代遗址证明,至迟在公元前15世纪,这个独特的体系已经基本上形成了,它的基本特征一直保留到了近代。3500年来,中国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发展了这个体系的特长,不断地在技术上和艺术上把它提高,达到了高度水平,取得了辉煌成就。

    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下列九点。

    (一)个別的建筑物,一般地由三个主要部分构成:下部的台基,中间的房屋本身和上部翼状伸展的屋顶。

    (二)在平面布置上,中国所称为一“所”房子是由若干座这种建筑物以及一些联系性的建筑物,如回廊、抱厦、厢、耳、过厅等等,围绕着一个或若干个庭院或天井建造而成的。在这种布置中,往往左右均齐对称,构成显著的轴线。这同一原则,也常应用在城市规划上。主要的房屋一般地都采取向南的方向,以取得最多的阳光。这样的庭院或天井里虽然往往也种植树木花草,但主要部分一般地都有砖石墁地,成为日常生活所常用的一种户外的空间,我们也可以说它是很好的“户外起居室”。

    (三)这个体系以木材结构为它的主要结构方法。这就是说,房身部分是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成为一副梁架。每一副梁架有两根立柱和两层以上的横梁。每两副梁架之间用枋、檩之类的横木把它们互相牵搭起来,就成了“间”的主要构架,以承托上面的重量。

    两柱之间也常用墙壁,但墙壁并不负重,只是像“帷幕”一样,用以隔断内外,或划分内部空间而已。因此,门窗的位置和处理都极自由,由全部用墙壁至全部开门窗,乃至既没有墙壁也没有门窗(如凉亭),都不妨碍负重的问题;房顶或上层楼板的重量总是由柱承担的。这种框架结构的原则直到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构架或钢骨架的结构才被应用,而我们中国建筑在三千多年前就具备了这个优点,并且恰好为中国将来的新建筑在使用新的材料与技术的问题上准备了极有利的条件。

    (四)斗拱:在一副梁架上,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在柱头上加上一层层逐渐挑出的称做“拱”的弓形短木,两层拱之间用称做“斗”的斗形方木块垫着。这种用拱和斗综合构成的单位叫做“斗拱”。它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以减少梁的折断之可能的。更早,它还是用以加固两条横木接榫的,先是用一个斗,上加一块略似拱形的“替木”。斗拱也可以由柱头挑出去承托上面其他结构,最显著的如屋檐,上层楼外的“平坐”(露台),屋子内部的楼井、栏杆等。斗拱的装饰性很早就被发现,不但在木构上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并且在砖石建筑上也充分应用,它成为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五)举折,举架:梁架上的梁是多层的;上一层总比下一层短;两层之间的矮柱(或柁墩)总是逐渐加高的。这叫做“举架”。屋顶的坡度就随着这举架,由下段的檐部缓和的坡度逐步增高为近屋脊处的陡斜,成了缓和的弯曲面。

    (六)屋顶在中国建筑中素来占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它的瓦面是弯曲的,已如上面所说。当屋顶是四面坡的时候,屋顶的四角也就是翘起的。它的壮丽的装饰性也很早就被发现而予以利用了。在其他体系建筑中,屋顶素来是不受重视的部分,除掉穹窿顶得到特别处理之外,一般坡顶都是草草处理,生硬无趣,甚至用女儿墙把它隐藏起来。但在中国,古代智慧的匠师们很早就发挥了屋顶部分的巨大的装饰性。在诗经里就有“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的句子来歌颂像翼舒展的屋顶和出檐。《诗经》开了端,两汉以来许多诗词歌赋中就有更多叙述屋子顶部和它的各种装饰的辞句。这证明屋顶不但是几千年来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并且是我们民族所最骄傲的成就。它的发展成为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

    (七)大胆地用朱红作为大建筑物屋身的主要颜色,用在柱、门窗和墙壁上,并且用彩色绘画图案来装饰木构架的上部结构,如额枋、梁架、柱头和斗拱,无论外部内部都如此。在使用颜色上,中国建筑是世界各种建筑体系中最大胆的。

    (八)在木结构建筑中,所有构件交接的部分都大半露出,在它们外表形状上稍稍加工,使成为建筑本身的装饰部分。例如:梁头做成“桃尖梁头”或“蚂蚱头”;额枋出头做成“霸王拳”;昂的下端做成“昂嘴”,上端做成“六分头”或“菊花头”;将几层昂的上段固定在一起的横木做成“三福云”等等;或如整组的斗拱和门窗上的刻花图案、门环、角叶,乃至如屋脊、脊吻、瓦当等都属于这一类。它们都是结构部分,经过这样的加工而取得了高度装饰的效果。

    (九)在建筑材料中,大量使用有色琉璃砖瓦,尽量利用各色油漆的装饰潜力。木上刻花,石面上作装饰浮雕,砖墙上也加雕刻。这些也都是中国建筑体系的特征。

    (节选自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的建筑体系基本上形成于公元前15世纪,它的基本特征一直保留到了近代。 B . 从平面结构看,中国的单个建筑物由台基、房屋本身和屋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 C . 斗拱由拱和斗构成,它既具结构功能,又有装饰性,在木构和砖石建筑上都有运用。 D . 中国建筑大胆地使用朱红作为大建筑物的颜色,并使用彩绘装饰木构架的上部结构。
    2. (2)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木材结构是中国建筑体系的主要结构方法,两根立柱和两层以上的横梁构成了一副梁架。 B . 中国所称的一“所”房子讲究平面布局,主要房屋一般朝南,有庭院或天井作为户外空间。 C . 梁架上的梁有多层,从下往上长度递减,两层之间逐渐加高的矮柱(或柁墩)就是 “举架”。 D . 瓦当、梁头、额枋、昂、屋脊等都是中国建筑的结构部分,经加工后就具有一定的装饰性。
    3. (3)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选文先说明了中国国建筑体系的特点;接着概括中国建筑的九大基本特征,按总体特征、结构方法、外观装饰的逻辑顺序展开。 B . 第一段以弟兄关系来比喻中国周边国家的建筑与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的关系,可见中国建筑的影响力大,已经超出了国家界限。 C . 在论述中国建筑的第六个基本特征时,作者运用了作比较的方法,在与其他建筑体系的比较中突出了屋顶在中国建筑中的重要性。 D . 在论述中国建筑的第八个基本特征时,作者使用了举例子和作引用的说明方法,既增强了观点的说服力,又使得文章意趣盎然。
  • 6. (2021高一下·淮北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快手刘

    冯骥才

    ①人人在童年,都是时间的富翁。有时呆在家里闷得慌,或者父亲嫌我太闹,打发我出去玩玩,我就不免要到街口,去看快手刘变戏法。

    ②快手刘是个撂地摆摊卖糖的胖大汉子。他有个随身背着的漆成绿色的小木箱,箱上架一条满是洞眼的横木板,洞眼插着一排排廉价的棒糖。他变戏法是为吸引孩子们来买糖。戏法十分简单,俗称“小碗扣球”。他两只手各拿一只茶碗,你明明看见每只碗下边扣着两只红球儿,你连眼皮都没眨动一下,嘿!四个球儿竟然全都跑到一只茶碗下边去了。

    ③有一次,我亲眼瞧见他手指飞快地一动,把一个球儿塞在碗下边扣住,便禁不住大叫:“在右边那个碗底下哪,我看见了!”“你看见了?”快手刘明亮的大眼珠子朝我惊奇地一闪,跟着换了一种正经的神气对我说:“不会吧!你可得说准了。猜错就得买我的糖。”“行!我说准了!”我一口咬定。谁知快手刘哈哈一笑,突然把右手的茶碗翻过来。“瞧吧,在哪儿呢? ”咦,碗下边怎么什么也没有呢?难道球儿钻进左边那个碗下边去了?快手刘好像知道我怎么猜想,伸手又把左边的茶碗掀开,同样什么也没有!球儿都飞了?只见他将两只空碗对口合在一起,举在头顶上,口呼一声:“来!”双手一摇茶碗,里面竟然哗哗响,打开碗一看,四个球儿居然又都出现在碗里边。四周围看的人发出一阵惊讶不已的唏嘘之声。“你输了吧!买块糖吧,这糖是纯糖稀熬的,单吃糖也不吃亏。”我臊得脸皮发烫,在众人的笑声里买了块棒糖,站在人圈后边去了。他的戏法,在我眼里真是无比神奇了。

    ④他那时不过四十多岁吧,正当壮年,精神饱满,肉重肌沉,皓齿红唇,乌黑的眉毛像用毛笔画上去的。他一边变戏法,一边卖糖,一双胖胖的手,指肚滚圆,却转动灵活。这双异常敏捷的手,大概就是他绰号“快手刘”的来历。

    ⑤我上中学以后就不常见到快手刘了。只是路过那路口时,偶尔碰见他。他依旧那样兴冲冲地变“小碗扣球”。

    ⑥我上高中是在外地。人一走,留在家乡的童年和少年就像合上的书了。往昔美好的故事,亲切的人物,甜醉的情景,就像鲜活的花瓣夹在书页里,再翻开都变成了干枯了的回忆。谁能使过去的一切复活?那去世的外婆、不知去向的挚友,妈妈乌黑的鬈发,久已遗失的那些美丽的书,那跑丢了的绿眼睛的小白猫……还有快手刘。

    ⑦高中二年级暑期,我回家度假。一天在离家不远的街口看见十多个孩子围着什么又喊又叫。走近一看,心中怦然一动,竟是快手刘!他依旧卖糖和变戏法,但人已经大变样子。十年不见,他的模样接近了老汉。饱满的曲线没了,脸盘仿佛小了一圈,眸子更没有当初左顾右盼、流光四射的精神。这双手尤其使我动心——他分明换了一双手!手背上青筋缕缕,污黑的指头上绕着一圈圈皱纹,好像吐尽了丝而皱缩下去的老蚕……他抓着两只碗口已经碰得破破烂烂的茶碗,笨拙地翻来翻去,那四个小球儿,一会儿没头没脑地撞在碗边上,一会儿从手里掉下来。他的手不灵了!孩子们叫起来:“球在那儿呢!”“在手里哪!”“指头中间夹着哪!”

    ⑧我也清楚地看到,在快手刘扣过茶碗的时候,把地上的球儿取在手中。这动作缓慢迟纯,失误就十分明显。孩子们吵着闹着叫快手刘张开手,快手刘的手却攥得紧紧的,朝孩子们尴尬地掬出笑容。这一笑,满脸皱纹都挤在一起,好像一个皱纸团。他几乎用请求的口气说:“是在碗里呢!我手里边什么也没有……”这些稚气又认真的孩子们偏偏不依不饶,非叫快手刘张开手不可。他哪能张手,手一张开,一切都完了。我真不愿意看见快手刘这一副狼狈的、惶惑的、无措的窘态。多么希望他像当年那次——由于我自作聪明,揭他老底,迫使他亮出一个捉摸不透的绝招,小球突然不翼而飞,呼之即来。如果他再使一下那个绝招,叫这些不知轻重的孩子们领略一下名副其实的快手刘而瞠目结舌多好!但他老了,不再会有那花好月圆的岁月年华了。

    ⑨我走进孩子们中间,手一指快手刘身旁的木箱说:“你们都说错了,球儿在这箱子上呢! ”孩子们给我这突如其来的话弄得莫名其妙,都瞅那木箱,就在这时,我眼角瞥见快手刘用一种尽可能的快速度把手里的小球塞到碗下边。“球在哪儿呢? ”孩子们问我。快手刘笑呵呵翻开地上的茶碗说:“瞧,就在这儿哪!怎么样?你们说错了吧,买块糖吧,这糖是纯糖稀熬的,单吃糖也不吃亏。”

    (选自《小说选刊》,有删改)

    1. (1) 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小说第三段通过细腻生动的笔触描写了童年的“我”与快手刘的一次较量,表现了“我”的率真,也说明了快手刘的狡猾,理趣盎然。 B . 小说的主人公是快手刘,他不但拥有一双异常敏捷的手,而且还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变戏法的民间艺人,深受广大老百姓的喜爱。 C . 小说通过对比的手法表现了快手刘在人生不同阶段截然不同的精神面貌及生活境况,充分展示了小人物生活的艰辛与岁月的无情。 D . 小说的结尾处,“我”在目睹快手刘无助无奈的神情后,主动帮助他完成了戏法,是为了让快手刘再次亮出一个捉摸不透的绝招。
    2. (2) 请简要分析“我”在小说中的作用。
    3. (3) 小说是怎样表现快手刘“快手”这一特点的?请简要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
  • 7. (2020高二上·长沙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臣密言:臣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李密《陈情表》)

    1.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门衰薄,晚有儿息          祚:福分 B . 诏书切峻,责臣慢          逋:逃脱 C . 本图宦达,不名节          矜:怜惜 D . 矜悯愚诚,臣微志          听:准许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 险衅,夙遭闵凶              农人告余春及 B . 臣之进退,实狼狈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 C . 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          彼恶乎待哉 D . 是臣尽节于陛下日长            宾主尽东南
    3. (3)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功,指穿大功服(六个月)、小功服(三个月)的亲族,古代以亲属关系的远近制定丧服的轻重。 B . 孝廉,汉代以来荐举人才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也可指被举荐的士人。 C . 秀才,汉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这里是优秀人才的意思,与后代科举的“秀才”含义不同。 D . 伏惟,俯伏思量,古时下级对上级表示恭敬的用语,奏疏和书信里常用。伏,俯伏。惟,想。
    4. (4) 下列各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一段叙述作者自身的不幸遭遇和祖母刘氏疾病缠身的困境,旨在以此作为请求暂缓赴任的理由,以期得到晋武帝的同情和谅解。 B . 第二段叙述朝廷多次征召的经过以及进退两难的尴尬处境,由第一段侧重叙祖孙之情推进到言君臣之义,突出尽忠与尽孝的矛盾。 C . 第三段提出圣明朝代的君主“以孝治天下”,为孝敬祖母找到了理论依据,为不立即奉诏做了合理的开脱,更暗示晋武帝要以孝治国。 D . 为防止皇帝利用“徇私情”和“报国恩”的矛盾来向自己施压,作者提出先尽孝道,后报皇恩,以使“报养刘氏”的愿望能够实现。
    5. (5)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②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四、诗歌鉴赏
  • 8. (2020高二上·长沙月考)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战城南

    杨炯

    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

    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

    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

    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

    塞下曲•其二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1. (1)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战城南》的首联中“塞北”“城南”交代战争地点;对句照应标题,并点明了战斗的艰辛。 B . 《战城南》的颔联将镜头拉近,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战旗猎猎、盔明甲亮的情景。 C . 《塞下曲·其二》主要通过对塞外景物和昔日战争遗迹的描绘,来表达诗人对战争的看法。 D . 两首诗选择风、水、马、黄尘、白骨等相同意象,描写了苦寒萧索、苍凉辽阔的自然景象。
    2. (2) 两首诗都是边塞战争题材的诗歌,请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不同情感。
五、情景默写
  • 9. (2020高二上·长沙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归去来兮辞》中“”两句描写了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
    2. (2) 《归去来兮辞》中作者归家后看到院中小路快要荒芜,但是“”,他以此喻指自己高洁的品格仍在。
    3. (3) 《滕王阁序》中“”两句描绘了登阁远望所见到的壮美山川。
    4. (4) 《滕王阁序》中“”两句描绘出了雨过天晴、阳光普照的景象。
    5. (5) 《庄子·逍遥游》中以八千岁为一季的大椿为例,阐述何为“大年”,随后指出八百岁的长寿老人实在不算什么:“!”
    6. (6) 《庄子·逍遥游》中“”两句指出列子虽可御风而行,但仍然没有达到逍遥游的境界。
六、语言表达
  • 10. (2020高二上·长沙月考) 下面是两副打乱了次序的对联,一个是七字联,一个是十一字联。请根据要求将它们重新组合起来。

    莽莽红尘   盈盈绿水   五色艳争江郎梦    三篙频送往来人

    一枝春暖管城花    数息各分南北路

    题毛笔店联

    上联:

    下联:

    题渡口联

    上联:

    下联:

  • 1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读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记住书中的内容吗?答案是否定的。①。记忆型阅读是我们缺乏想象力的根源之一,因为它容易导致盲从书本知识,从而失去质疑精神。批判型阅读是一种创造性阅读,它不追求②,而主张激发想象力和灵感,带着自己的思考,让自己变得更有思想。能通过阅读提出有价值的疑问,③,通过分析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在泛阅读日益普遍的时候更显得难能可贵。

七、材料作文
  • 12. (2020高二上·长沙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近日,南京理工大学将每月在食堂吃饭超过60顿,一个月总消费不足420元的学生列为资助对象,直接把补贴款打进饭卡。这件事在学生中引起很大反响。

    学生甲:“这是一种‘隐形慈善’,既帮助了贫困学生又维护了他的个人尊严,好!”

    学生乙:“这种做法初衷是好的,但不够公开透明,难保公平公正,也可能会出现‘暗箱操作’。”

    学生丙:“这样悄悄地进行补助,对个人固然有好处,但对倡导帮贫扶困的风气作用有限,不如陈光标式的高调慈善影响力大。”

    ……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