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O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 |
0 |
1 |
2 |
3 |
4 |
5 |
从O点开始的路程s/m |
0 |
0.3 |
1.2 |
2.7 |
4.8 |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现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编号 |
材料 |
长度 | 横截面积 |
A | 铜 | 60 |
|
B | 铜 | 60 |
|
C | 铜 | 60 |
|
D | 铜 | 80 |
|
E | 铜 | 80 |
|
F | 铜 | 100 |
|
G | 钢 | 80 |
|
H | 尼龙 | ||
I | 尼龙 | 100 |
|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上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①图丙中横坐标表示m,纵坐标表示待测液体密度 。请在图丙的坐标系中画出 图象,并在坐标轴上标出 的最大值。
②理论上,该“密度计”可以鉴別密度差异不小于g/cm3的液体。
上海 |
苏州 |
常州 |
南京 |
|
到站时间 |
09:39 |
10:29 |
11:43 |
|
发车时间 |
09:17 |
09:43 |
10:33 |
11:48 |
里程 | 0 | 84 | 164 | 384 |
第一阶段是理论分析:分别以 、 、 表示水、泥沙、泥沙水的密度,以x表示每立方米泥沙水中所含泥沙的质量 称作含沙量 ,导出了 与 、 、x的关系式;然后作出了泥沙水的密度 随含沙量x变化的图象。
第二阶段是实验验证:在一个量筒里放入一定量干燥的黄土,再倒入一定量的清水,计算出含沙量x,并测出泥沙水的密度 ;接着再多次加入清水配制成不同密度的泥沙水,进行同样的计算和测量,由此得出 与x的多组数据;然后根据这些数据作出了表示泥沙水的密度与含沙量关系的 图象。他们惊喜地发现,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是一致的。
第三阶段是实际测量:在一次山洪冲刷地面时,他们采集了 的水样,称出其总质量为 。前已经测出干燥的泥沙的密度 ,于是求出了洪水中的平均含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