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0年 |
1860年 |
1870年 |
1880年 |
1890年 |
1900年 |
|
英国 |
57 |
64 |
70 |
81 |
90 |
100 |
法国 |
59.5 |
63 |
69 |
74.5 |
89.5 |
100 |
材料一 有学者认为古代中国“国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靠乡绅。”皇权对基层农村想管又管不了的现实造就了乡绅的发挥空间,开创了基层治理的模式,既降低了社会治理的成本,又创造了社会财富。……至1862年,出现了一支凶悍的地主武装,这就是李鸿章的淮军。淮军是曾国藩的湘军扩张的产物……又成为绞杀捡军起义的主力军。随着淮军的日益强盛,其创建者李鸿章的权力越来越膨胀,淮军不仅担负着当时军事和国防的重任,而且影响到政治、外交、文化、经济等诸多方面。李鸿章和他的淮军支撑了晚清四十年的局面,维系着清政府的命运。
——摘编自邱瑰华等《李鸿章与淮军》
材料二 “辛西政变”使清政府从封闭中走出来,有利于洋务运动的迅速兴起和发展。但是,晚清内轻外重的政治局势决定了清廷……最高权力层的不断争斗……各洋务派集团在办洋务的过程中各立门户,难以形成统一步调,遂使洋务运动倍受制约,发展缓慢。……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有大量的从军记者、政治家、浪人等从思想、制度及国民性层面深度挖掘了中国甲午战败的原因。
——摘编自冀满红《略论洋务运动与晚清政局之关系》
材料 汉武帝时期,在“春秋大一统”精神的统摄下,董仲舒的“春秋决狱”起到了指导法律实务的作用。公元前51年,西汉宣帝召集诸儒讲论“五经异同”,宣帝亲自权衡评判,定夺取舍。皇帝通过“制话”这种特有的立法权,将经学观点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经学法典化已呼之欲出。公元79年,东汉章帝召集白虎观会议。会议结果由班固整理成《白虎通议》,简明准确地阐述解释了各种制度及大一统思想的精义,在性质上已是一部高度法典化了的经学著作,使东汉时期立法思想的儒学化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在儒家纲常名教的重染下,人们维护伦常的意识远甚于法律。当法律与至尊的经义发生冲突时,便会下降为附属地位。
——摘编自徐世虹《中国法制通史》
材料一 1951年《难民地位的国际公约》中规定:“难民是指有确实的根据…受到迫害而离开他们拥有国籍的国家,并且由于惧怕,又不愿接受他们拥有国籍国家的保护的人。”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大批白俄逃亡国外;30年代希特勒迫害、驱赶犹太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南非种族主义政权压迫国内黑人和有色人等;两次世界大战仅在欧洲就有7000万人丧失家园;70~80年代,越南侵略柬埔寨、苏联侵略阿富汗、以色列侵略阿拉伯国家和伊拉克侵略科威特等战争,使这些地区产生大量难民;又如非洲1982~1984年的特大旱灾,也造成大量难民。
材料二 国际社会开始有组织的帮助难民,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1921年,国际联盟成立了国际难民署,挪威人弗里德约夫·南森为第一任难民高级专员。他发明了难民临时的身份证明——“南森护照”,为建立保护难民的国际法开创了先例。
——摘编自尹桂云《论难民的国际保护》
材料 刘塘(1720~1805年),清朝政治家、书法家,大学士刘统勋长子。刘墙家族成员世代为官,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乾隆十六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江宁府知府、内阁学士、太子少保等职。刘塘做地方官时,正直干练、雷厉风行,对科场积弊、官场恶习进行了力所能及的整顿,为百姓做了实事;同时积极贯彻皇帝意旨,查禁书、捉拿会党,对“文字狱”推波助澜,得到乾隆赞许。嘉庆年间,刘塘上书朝廷,在黄河决口处筑坝,下游疏导分流,遏制了水患。晚年,他查处和种植党营私、擅权纳贿一案,不畏权势,办案严明。
——据《清史稿·刘塘传》
材料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提到了“十五英寸等雨线”。这条线从中国东北延伸至西南,把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划分开来,自此中国上演了游牧人和农耕人的抗争历程。
材料反映的是学者黄仁宇对历史发展的认识,请你围绕“地理因素与历史发展的关系”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