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温岭市五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

更新时间:2021-01-14 浏览次数:146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古诗词的意象内涵丰富,如“月亮”常代表思念,“鸿雁”可抒发乡愁,“梅花”有高洁之意,“柳”常寄托依依惜别之情,“菊”常有坚贞.高洁之意。 B .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谪”“左迁”是指古时官吏降职或远调。 C . 古代称谓都有特指,“黄发”代指孩子,“白丁”代指百姓;“布衣之交”指以平民身份交往的朋友,“金兰之交”则指亲如兄弟的朋友。 D . 古代常用皇帝年号或干支纪年。“元丰六年”“崇祯五年”是用皇帝年号纪年,《己亥杂诗》中的“己亥”是用干支纪年。
二、字词书写
  •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步入初三,愿你能常捧一本好书,心无旁wù,执笔批注,那你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既能收获心灵的震hàn,又可感受心灵的愉悦。愿你能恪守时间,多听道德的zhēn言,不必自惭形huì,既可立于广阔天地间,又可摇曳出多姿的生命画面!

三、句子默写
  • 3. 古诗文名句填空
    1. (1) 楼船夜雪瓜洲渡,。(陆游《书愤》)
    2. (2)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张岱《湖心亭看雪》)
    3. (3) 日长睡起无情思,。(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4. (4) 溪云初起日沉阁,。(许浑《咸阳城东楼》)
    5. (5) 忧愁是什么?忧愁是李白在《行路难》中“停杯投箸不能食,”的迷茫;是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无家问死生”的焦虑不安;是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长时间贬谪后恍如隔世的感叹怅惘:“”;是温庭筠在《商山早行》中触景生情的思乡之愁:“”。
四、翻译
五、名著阅读
  • 5.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阅读《水浒传》,我们可以围绕“读书的多重境界”读出不同的认识,请根据提示完成探究任务。

    读书的多重境界

    《水浒传》

    理由

    初读,如隙中窥月

    可看作一部

    《兄弟传》

    当我们被人遗忘,被人蹂践时,有谁能出手相救,并满含温情,叫我一声“兄弟”?

    (填具体情节)

    再读,如庭中望月

    可看作一部②

    有镇关西,就有鲁提辖;有高俅父子的斩尽杀绝,就有③的接济救助;有殷天锡,就有李逵……世间有不平,就有英雄登场。

    三读,如台上玩月

    可看作一部

    《落草传》

    我的解说:④

    (参考)落草,取弃掷之意。(清·程穆衡)

六、诗歌鉴赏
  • 6. 请选择下列任一角度,结合诗句赏析诗歌《阳光在远处》。

    阳光在远处

    艾青

    阳光在沙漠的远处,

    船在暗云遮着的河上驰去,暗的风,

    暗的沙土,暗的

    旅客的心啊。

    ——阳光嬉笑地射在沙漠的远处。

    备选角度:①对比②意象③跨行

    我选角度赏析:

  • 7. 阅读诗歌,在横线处填上相应的内容。

    送柴侍御

    [唐]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小语:“沅水通波接武冈”中,点出了友人要到武冈去,诗人在龙标送行,“通波”指水路相通,显得江河相连,道无艰阻,再加上一个“接”字,① 。(赏析“接”字的作用)

    小文:“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运用灵巧的笔法,一句肯定,一句反诘,反复致意,恳切感人。

    小语:小文,阅读和分析完全诗,你觉得这首诗表达的是怎样的情感?

    小文:小语,我觉得这首诗既然作为一首送别诗,应该表达了诗人离别的伤感和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小语:我有不同看法。②

七、现代文阅读
  • 8.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大地之灯

    寒石

    ①入梅之后,雨雾迷离,天地晦暗:大地需要照明,众生需要照明,“该掌灯了”。

    ②荒野众生,蚂蚁个小,腿短而细,在泥泞中跋涉,它得找准落脚点,有灯指引才不会沉陷;瓢虫飞不远,又不得不飞,每一次起飞都是一种冒险,更需要灯照明,避免一头撞上一株草;兔子这家伙眼大无光,雨季更需要灯光,不然它会找不到一棵青菜或胡萝卜的位置……

    ③天空之灯,是月亮、星星,当然也包括太阳。大地之灯,不同时节以不同形式呈现:春天是各色花儿,那些灿若繁星的花朵,把初醒的大地装扮、照亮。入夏之后,就变成了果实,最早点亮的是一些草或树的莓们……

    ④草或树的莓们,真的是为灯而生的吧。它们一生下来,就是灯的模样,长大成熟了,红亮得能放出光。鲁迅说它“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难道他不觉得更像是小珊瑚珠攒成的一盏小灯笼吗?一粒粒小珊瑚珠鲜红、透亮,每一粒里面都有一粒燃烧的火种,无数这样的火种攒在一起,就是一盏盏红彤彤、美丽可爱的小灯笼。它们有的系在一些带刺的草茎上,与大地保持很亲近的距离,为一些小个子的动物们照明。

    ⑤梅雨时节,草茎以下的通道拥挤而泥泞,那些小家伙们为生计奔走不易,一坨泥巴、一摊水渍、一节横生的草茎都可能阻断它们前行的路,让它们迷失方向。而一盏盏这样的灯,让它们的行走变得轻车熟路,安逸许多。也有的挂在稍高一些的枝梢上,一排排一串串一簇簇这样的小灯笼一桂,整棵树整丛枝就惹眼地明亮起来。大眼睛的兔子循着迷雾中几盏灯的坐标,可以顺利找到山脚下某片菜园里的一棵胡萝ト或青菜;满载而归的山鼠们在灯的照耀下,在雨雾中顺利找到自己的洞口。

    ⑥草或树的莓们个不大,位居丛林和荒野的最低处,心态却格外明亮高调。初夏时节,天空经常给大地添个乱,唱唱反调。大地觉得都入夏了,雨可以歇歇了,天空偏不,天天梅雨不断,满世界泛潮渗水。好在草或树的莓们不怕雨淋,越淋它越鲜艳动人,光芒润泽得似乎要滴出水来,照亮别人的同时也照亮了自己。

    ⑦或许是太招人喜欢了,草或树的莓们给自己武装了一身倒钩的棘刺,干上枝上柄上茎上叶上,到处都是。但是,纵然如此,依然无法抗拒爱慕者的痴迷与狂热。如果有人说兔子喜爱草或树的莓,没人会表示怀疑。三角形的嘴对采食草莓再合适没有。莓儿的柔嫩与甜蜜是青菜、胡萝卜无法比拟的。当然它只爱那些系在草茎上的红灯笼,对于那些高挂于树枝上的莓,它向来敬而远之,至多投去暧昧一眼。山鼠除了跟兔子抢食低处的草莓外,时而兴起,冒着被扎得遍体鳞伤的风险,爬树去采食那些高处的灯笼。田鼠们表示,草灯笼甘甜,树灯笼甜里带点酸,偶尔换换口味挺好!至于昆虫们,它们无所谓高处低处,林刺再锐利对它们也无效,遇到哪盏是哪盏。

    ⑧没有鸟儿是不喜欢莓儿的。一只鸟儿在莓们成熟光芒的感召下,几百米高空就可以准确锁定一棵草或树的莓。它们呼朋引伴,叽叽喳喳,不怕被毛刺扎破皮.弄乱羽毛,一阵风卷残云就把一树红莓收拾了,然后心满意足地远走高飞。鸟儿不知道的是,它拍拍翅膀远飞时顺带也圆了小小莓儿一个漂洋过海.远走天涯的宏愿呢。所以,每当耳畔响起俄罗斯歌曲《红莓花儿开》的优美旋律时,我就对莓这种植物油然而生感佩和敬意。

    ⑨我们人类对莓的喜爱,单从培育出种种肥美的草莓品种就可见一斑。我幼时,每当大地被那些星星点点的草或树的莓们点亮,村里的小伙伴们就约好似的一窝蜂涌向村口溪头或山坡上,把一盏盏的小灯笼摘下,或塞进嘴里,或用草茎串起来,一串串红玛瑙.珊瑚珠儿似的挂在胸前,个个笑靥如花。

    ⑩有一天,有个孩子踌躇满志,胸前挂了三串红彤彤的莓儿回家。大人打趣,问这三串莓都给谁吃。孩子答曰:一串给妈妈,一串给爸爸,另一串给城里的妹妹……那一刻,孩子被一种曼妙的光泽照亮,通透如玉。

    (《文苑(经典美文)》2018年第11期,有删改)

    1. (1) 结合语境,赏析划线句子。

      它们呼朋引伴,叽叽喳喳,不怕被毛刺扎破皮.弄乱羽毛,一阵风卷残云就把一树红莓收拾了,然后心满意足地远走高飞。

    2. (2) 本文多处写到“梅雨”,请联系全文说说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
    3. (3) 生活才是散文的生命和灵魂。文章第⑦段描写了那些爱慕者对草或树的莓的痴迷与狂热,它们的种种表现引发了你对生活的哪些思考?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4. (4) 文章的开头写道:“大地需要照明,众生需要照明,该掌灯了。”请结合本文内容和链接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链接材料)

      只有一点微弱的灯光,就是那一点仿佛随时都会被黑暗扑灭的灯光,也可以鼓舞我多走一段长长的路。大片的飞雪飘打在我的脸上,我的皮鞋不时陷在泥泞的土路中,风几次要把我摔倒在污泥里。我似乎走进了一个迷阵,永远找不到出口,看不见路的尽头。但是我始终挺起身子向前迈步,因为我看见了一点豆大的灯光。灯光,不管是哪个人家的灯光,都可以给行人——甚至像我这样的一个异乡人——指路

      我爱这样的灯光。几盏灯甚或一盏灯的微光固然不能照彻黑暗,可是它也会给寒夜里一些不眠的人带来一点勇气,一点温暖。

      ——巴金《灯》

  • 9.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什么是“粉丝文化”

    (材料一)

    什么是“粉丝”?世界上有这样一群平凡人,他们有的爱偶像胜过爱亲人、爱自己,他们有的会为了心中喜爱的明星而疯狂,花费金钱、精力,有的甚至搭上性命也在所不惜,这些人被统称“粉丝”(英文fans音译名)。

    粉丝又是什么?是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对偶像的“一往情深和不计成本的付出”。现在的粉丝,多是有工作,生于70~80年代的孩子们,他们有着时尚流行的心态,成为当今社会粉丝的主体。2005年的超女之后,粉丝从追星族中脱胎换骨,遍布天下。让这个源于英文fans的词汇有了深广的社会含义,成为社会学家不得不去正视的庞大族群。粉丝已不仅仅是一种现象,已逐渐形成为一种有着独特鲜明特色的“粉丝文化”。粉丝文化不仅可用于流行文化,也常常被人引用于需要高度理性的科学、政治、宗教等领域。粉丝文化的诞生,与理性相背离,开始了对偶像、对社会和历史的改造。

    (来自“百度搜索”)

    (材料二)

    粉丝文化影响下的青少年网络行为失范现象,说到底是“多方合力”的结果,粉丝群体化、网络化、组织化催生的网络空间亚文化与新业态,都为网络失范行为提供了土壤。值得注意的是: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1.2%。从年龄看,39岁以下网民群体占网民整体的69.1%,其中10至29岁网民群体占比高达41.5%。从职业看,网民群体中学生最多,占比达26.0%。因此,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与价值方向,需要合力而治、全力而为。加大监管力度,落实明星、平台、资本等多方责任更是迫在眉睫的工作。

    (来自“中国经济网”)

    (材料三)

    以购买明星的专辑、代言的产品,为明星提升流量等为特征的“粉丝经济”,正在成为近年来经济生活中的新亮点。明星“带货”是商家惯用的营销手段,因为明星对某一商品有意或无意的助销,就有可能带动此商品的销售,甚至引发其大面积流行。以今年“双11”前的电商营销为例,某化妆品牌请明星代言1小时,销售额就突破4000万元;某日常用品请明星代言预售3万件产品,3分钟即告售罄;某明星代言的一款电动牙刷,3天预售额近2000万元……明星“带货”能力的背后,是粉丝们的强大消费能力。粉丝们从情感出发进行消费,通过商品购买、社群聚集、交流互动等环节,满足了自身的需求。

    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升级迭代、文化娱乐产业的蓬勃发展,成为“粉丝经济”兴起的深厚土壤。对商家来说,粉丝们带来的“流量”,往往与“销量”直接挂钩。在利益的驱使下,行业内滋生了“流量至上”甚至“流量造假”等现象,亟待规范和引导。而粉丝群体中存在的“刷单”“刷票房”“刷好评”等不良行为,也为自身带来负面评价。理性对待粉丝热情、引导粉丝合理消费,同时将明星效应转化为提升商业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契机,才能更好体现“粉丝经济”背后的流量价值。

    (《人民日报》2019年12月2日)

    1. (1) 下列对材料中的“粉丝文化”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粉丝文化就是指一群平凡的人爱偶像胜过爱亲人,为了心中喜爱的明星而疯狂的现象。 B . 粉丝文化有独特鲜明的特色,是出于改造偶像、社会和历史的需要而形成的流行文化。 C . 粉丝文化影响下的青少年网络行为失范现象,是“多方合力”的结果,需要合力而治。 D . 粉丝文化从追星族中脱胎换骨,具有深广的社会含义,成为社会学家正视的社会问题。
    2. (2) 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粉丝群体化、网络化、组织化催生的网络空间亚文化与新业态,都为网络失范行为提供了土壤。(“土壤”在文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②明星“带货”是商家惯用的营销手段。(“带货”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3. (3) 结合材料三,简述应如何正确看待“粉丝经济”。
八、对比阅读
  • 10.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注释)①元和十四年(819年)正月,唐宪宗派宦官到凤翔法门寺,要把释迦牟尼佛的遗骨迎入宫供奉。韩愈闻言,写了《谏迎佛骨表》上奏皇帝,皇帝大怒,将韩愈贬为潮州刺史。

    [乙]谏迎佛骨表(节选)

    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后汉时流入中国,上古未尝有也。昔者黄帝在位百年,年百一十岁;少昊在位八十年,年百岁;颛顼在位七十九年,年九十八岁;帝喾在位七十年,年百五岁;帝尧在位九十八年,年百ー十八岁;帝舜及禹,年皆百岁。此时天下太平,百姓安乐寿考,然而中国未有佛也。

    其后殷汤亦年百岁,汤孙太戊在位七十五年,武丁在位五十九年,书史不言其年寿所极,推其年数,盖亦俱不减百岁。周文王年九十七岁,武王年九十三岁,穆王在位百年。此时佛法亦未入中国,非因事佛而致然也。汉明帝时,始有佛法,明帝在位,才十八年耳。其后乱亡相继,运祚不长。宋、齐、梁、陈、元魏已下,事佛渐谨,年代尤促。惟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前后三度含身施佛,宗庙之祭,不用牲牢,昼日一食,止于菜果,其后竟为侯景所逼饿死台城国亦寻灭事佛求福 , 乃更得祸。由此观之,佛不足事,亦可知矣。

    (注释)①古代对少数民族的称呼,文中指天竺(今印度)。②黄帝,与下文中的少昊、顓顼、帝喾、帝尧、殷汤等均为传说中上古时代部落联盟的首领。③乃:竟然。

    1. (1) 请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3处)

      其后竟为侯景所逼饿死台城国亦寻灭事佛求福

    2.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者黄帝在位百年

      ②非因事佛而致

      ③年代

      ④国亦

    3.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书史不言其年寿所极,推其年数,盖亦俱不减百岁。

    4. (4) 《旧唐书·韩愈传》这样评价韩愈:“愈(指韩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你赞同这一评价吗?结合诗文内容和相关阅读体验谈谈你的理解。
九、语言表达
  • 11. 近期学校食堂出现了就餐无序、浪费粮食的不文明现象,很多同学对此不以为意。请你以学生会的名义拟一则100字左右的倡议书,引导同学文明就餐。

    要求:①观点明确,只写正文;②语言文明,表达得体;③具有说服力;④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十、作文
  • 12. 阅读下面的材料,从中选择一个角度构思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叙述经历,可抒发情感,可发布议论。(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不得对材料进行改写、扩写、续写)

    材料一:要感谢那些偶尔出现并打动我们的平凡之人和微小之物,让我们的内心下一场雨,洗刷洗刷,然后继续前行。

    材料二:一只站在树枝上的鸟,从来不会害怕树枝断裂,因为它相信的不是树枝,而是自己的翅膀。

    材料三:孩子们的头脑里宁愿画上很多问号,也不要画上太多的句号。

    三则材料给我们这样一些启示:那些偶尔出现的平凡之人和微小之物,往往能触动我们的心灵;不要一味依赖外部条件,要相信自己;要敢于质疑,善于探索……

    写作要求:请按要求拟题,然后写作;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书写端正,不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