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学 /人教版(2019)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第6章 生物的进化 /本章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第六章 生物的进化 单元测试...

更新时间:2020-12-30 浏览次数:142 类型:单元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4高三下·梅县区模拟) 生物都有共同的祖先,下列各项不能作为支持这一论点的证据的是(   )
    A . 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B . 各种生物的细胞具有基本相同的结构 C . 所有生物都由ATP直接供能 D . 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靠能量驱动的
  • 2. 科学家根据血红蛋白α链中氨基酸组成上的差异,推测“鲤→马→人”的蛋白质分子进化速率,从而为生物进化提供(    )
    A . 胚胎学证据 B . 比较解剖学证据 C . 生物化学证据 D . 古生物化石证据
  • 3. (2020高二上·黑龙江开学考) 在下列几种简式中,能较确切地说明达尔文进化论的是(   )
    A . 生存斗争→用进废退→适者生存 B . 环境变化→定向变异→去劣留优 C . 遗传变异→生存斗争→适者生存 D . 环境变化→用进废退→获得性 遗传→适者生存
  • 4. (2020高一下·聊城期末) 下列关于自然选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动力 B . 自然选择加速了种群生殖隔离的进程 C . 自然选择获得的性状都可以通过遗传进行积累 D . 自然选择作用于对个体存活和裴殖有影响的变异性状
  • 5. (2017高二上·泸水期中) 下列表述中哪项不是拉马克的观点( )
    A . 生物的种类是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 B . 生物的种类从古到今是一样的 C . 环境的变化使生物出现新的性状,并且将这些性状遗传给后代 D . 生物的某一器官发达与否取决于用与不用
  • 6. (2020高一下·大庆期末) 腕足类动物海豆芽,从4亿年前出现至今面貌基本没变,又没有灭绝,对此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
    A . 自然选择对其不发生作用 B . 海豆芽在漫长的年代中基因频率发生了较大变化 C . 海豆芽很少变异,适应性强 D . 海豆芽的生活环境基本没有改变
  • 7. (2020高二上·温州期中) 从某海岛一个昆虫种群中随机抽取100只,发现AA、Aa和aa的个体数分别为10、20和70。则显性基因的频率是 (   )

     

    A . 10% B . 15% C . 20% D . 30%
  • 8. (2020高二上·怀仁月考) 基因型为Aa的雌雄果蝇杂交后得到F1 , 选取F1中显性个体分别进行自交(基因型相同的雌雄个体进行交配)和自由交配,则自交和自由交配得到的F2中A的基因频率和Aa的基因型频率之间的关系为(   )
    A . A基因频率相同,Aa基因型频率相同 B . A基因频率不同,Aa基因型频率相同 C . A基因频率相同,Aa基因型频率不同 D . A基因频率不同,Aa基因型频率不同
  • 9. (2020·鹤壁模拟) 已知某小岛上的一个随机交配的中等大小的蜥蜴原种种群中,经调查发现控制该蜥蜴脚趾趾型的基因型只有两种:AA基因型的频率为40%,Aa基因型的频率为60%,aa基因型(胚胎致死)的频率为0,那么该蜥蜴种群随机交配繁殖一代后,子代中基因型AA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
    A . 49/91 B . 11/20 C . 11/17 D . 49/100
  • 10. (2020高一下·保定期末) 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相关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达尔文在自然选择学说中提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B . 只有定向的突变和基因重组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C . 瓢虫种群的黑色(B)、红色(b)两种体色是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如果该种群中BB个体占16%,Bb个体占20%,则该种群b的基因频率为74% D . 新物种的形成都需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达到生殖隔离
  • 11. (2020·重庆模拟) 下列有关基因频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可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都可能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B . 种群中A比a的基因频率大,会导致进化中A基因的频率上升 C . 在遗传平衡体系中,红绿色盲基因频率为n,则女性患者占人群的n2/2 D . 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会随着种群数量的下降而上升
  • 12. (2020·广州模拟) 下图表示同一种群经地理隔离后的两个种群A和a基因频率的变化。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初始时刻该种群中个体的基因型全为Aa B . T时刻甲、乙种群中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可能不同 C . T时刻将甲、乙种群混合后,A的基因频率为0.5 D . T时刻甲、乙种群开始出现生殖隔离
  • 13. (2020·齐齐哈尔模拟) 下列有关变异与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突变只能改变基因的结构,但不能改变基因的数量和排列顺序 B . 某些环境因素能引起突变,但突变不一定引起个体表现型改变 C . 若无其他因素影响,一随机交配的小种群的基因频率也可能变化 D .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 14. (2020·大兴模拟) 某海岛有一种中地雀,原来没有竞争者。在记录的时间段内,1977年和2004年发生了2次旱灾;2005年具有大鸟喙的大地雀入侵,它们以大型种子为食。下图记录了中地雀鸟喙平均尺寸的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1973﹣2006年该岛上中地雀鸟喙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 B . 1977年旱灾诱发了中地雀基因发生突变,导致鸟喙变宽 C . 2005年后,中地雀可能主要以大地雀不吃的小种子为食 D . 大地雀入侵后与中地雀竞争,可能改变其鸟喙进化方向
  • 15. (2020高二下·柳州月考) 遗传学上的平衡种群是指在理想状态下,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都不再改变的大种群。某哺乳动物的平衡种群中,栗色毛和黑色毛由常染色体上的1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多对黑色个体交配,每对的子代均为黑色,则说明黑色为显性 B . 观察该种群,若新生的栗色个体多于黑色个体,则说明栗色为显性 C . 若该种群栗色与黑色个体的数目相等,则说明显隐性基因频率不相等 D . 选择1对栗色个体交配,若子代全部表现为栗色,则说明栗色为隐性
  • 16. (2020·海口模拟)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与生物进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都可能导致其合成的肤链长度改变 B . 利用农杆菌介导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并表达,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C . 新物种的形成意味着生物能以新的方式利用环境条件,为生物的发展开辟新前景 D . 美国生态学家斯坦利的“收割理论”认为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 17. (2019高三上·丽水月考) 下图中A,B,C表示环境条件差异较大、存在地理障碍的三个地区,A地区某种群部分个体迁移至B,C地区(t1、t2表示不同的时期),经长期进化逐渐d形成两个新物种乙、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留居在A地区的甲种群基因库将保持稳定不变 B . 自然界中新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地理障 碍这一条件 C . t1时B,C两地区的种群遗传上的差异不 可能是遗传漂变造成的 D . 通过这种方式形成的乙、丙是能适应各自环境的新物种
  • 18. (2020高二上·吉林月考)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新物种产生一定存在进化,进化不一定意味着新物种的产生 B . 调查得知某学校10年内红绿色盲的基因频率呈下降趋势,由此可推知该校学生在这10年内发生了进化 C .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不仅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也能很好地解释生物界的适应性与多样性,但不能解释遗传与变异的本质,且对进化的解释仅限于个体水平 D . 一个符合遗传平衡的群体,随机交配后,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都不发生改变
  • 19. (2020高二上·洮南月考)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从分子水平看,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蛋白质的多样性 B . 从分子水平看,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DNA的多样性 C . 从进化角度看,生物物种的多样性是由于不同环境导致生物产生不同变异的结果 D .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 20. (2020·曲靖模拟) 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来判断下列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A . 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 B . 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共同进化的结果 C . 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导致北极熊的身体产生了白色变异,从而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D . 在有毒农药的长期作用下,农田害虫的抗药性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
二、综合题
  • 21. 某地一年生的某种植物群体,其基因型为aa,开白色花。有一年,洪水冲来了许多AA和Aa的种子,开红色花。不久群体基因型频率变为55%AA、40%Aa、5%aa。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

    1. (1) 该地某种植物全部的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
    2. (2) 洪水冲来了许多AA和Aa种子后,该群体的A和a基因频率分别为,发洪水后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改变了,这 (填“是”或“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3. (3) 若这种植物靠当地的一种昆虫传粉,且色彩鲜艳的红花更能吸引昆虫,这三种基因型的个体在该环境中的繁殖能力强弱表现为:。图中能比较准确地表示A和a基因在长期的选择过程中比例变化情况的是
    4. (4) 若没发洪水前的群体,和洪水冲来的群体的个体之间由于花期不同,已不能正常授粉,说明这两个群体属于不同的
    5. (5) 现代生物进化论认为: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共同进化的过程。
  • 22. (2019高一下·仙桃期末) 螺旋蛆蝇是家畜的毁灭性寄生物种。在实验室里对两种数量相同的螺旋蛆蝇进行不同的处理:一组使用杀虫剂;另一组使用电离辐射,促使雄性不育。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请回答。

    1. (1) 用达尔文进化理论解释图1中杀虫剂处理后群体中的个体数逐渐增加的原因,螺旋蛆蝇中存在,杀虫剂起了作用,保留下来的个体大量繁殖使该群体逐渐增大。
    2. (2) 从图可以看出基因突变具有特点。A与a1、a2、a3的关系是
    3. (3) 用电离辐射促使螺旋蛆蝇雄性不育的方法最终能消灭螺旋蛆蝇,但所需时间较长,原因是
    4. (4) 在对螺旋蛆蝇某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0%和70%(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和64%,在这一年中,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理由是
  • 23. (2020高二上·开州月考) 按照“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标准,云南省已建成世界最大的少数民族基因库,从各个民族采集来的DNA基因样本都存放在云南大学的基因库里,这个基因库是云南大学科研人员历时3年完成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人类基因组计划需要对人类的条染色体进行测序。
    2. (2) 为了得到高纯度的少数民族DNA样本,采样地点选在偏远的大山深处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区,主要原因是地理隔离使不同民族之间的通婚概率小,从而阻止了各民族之间的
    3. (3) 下图为在某段时间内,种群甲中的基因A频率的变化情况。

      图中在时间段内甲种群生物发生了进化,其中基因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在T点时(填“形成”“没形成”或“不一定形成”)新物种。

    4. (4)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
  • 24. 达尔文在环球考察时,在南美洲的加拉帕戈斯群岛上观察到14种地雀,它们的大小和喙形各不相同,栖息场所和食物也不同,其种间杂交一般不育.据研究,它们是由一种祖地雀进化来的.
    1. (1) 这些鸟的祖先由于偶然的原因从南美洲大陆迁来,它们逐渐分布到各个岛上去,各个岛上的地雀被海洋隔开不能交配,这就造成了,阻止了种群间的,但此时并没有形成新的物种,后来产生了,这便形成了不同品种的地雀.
    2. (2) 不同岛屿上的地雀,其身体大小和喙形各不相同,据研究是由于它们的祖先原来就存在着,它是生物进化的
    3. (3) 由于不同岛屿的食物种类和栖息场所不同,有的个体得到食物而存活,有的得不到食物而死亡,这个过程叫
    4. (4) 种群中产生的变异是,经过长期的,其中不利变异不断被,有利变异则不断,从而使种群的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方向缓慢地进化.因此生物进化方向是由决定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