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将强化税收调节,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
②有利于完善我国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③旨在调整分配政策,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④有利于打击偷漏税行为,加强税收征管
①扩大各商业银行的赢利空间,提高其经济效益
②抑制贷款利率的波动,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③提高利率变化传导效率,深化基准利率市场化改革
④推进金融系统政企分开,促进商业银行在竞争中发展
①降低存款准备金宰→降低中小企业的贷款成本→增强中小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
②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力度→优化自主创业环境→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独特作用
③扩大农民工维权的渠道→加大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力度→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④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事特色养殖、生态旅游等经营活动→吸引农民工就近就业
①体现党坚持依法执政,通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
②汇集民意、集中民智,有利于推动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③保障了全体公民对国家立法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④体现了对公权力的约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表决权,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为最高权力机关,与时俱进完善法律
③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国务院对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①跨越社会制度、历史文化的差异,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
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维护现有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
③把维护国家利益作为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④发挥关键作用,承担重大责任,携手维护世界的和平稳定
①文化塑造人生,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③文化市场具有盲目性,必须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④互联网内容建设关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①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有利于构建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②文化认同是最深层的认同,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③传统文化是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有利于保护好民族精神的根脉
④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用
①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认识和分析我国生态建设问题
②要重视“植树"关键部分对生态整体发展的推动作用
③生态保护要减少人为事物联系,恢复自在事物的联系
④生态保护要站在最广大人民立场上,维护人民利益
①社会意识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社会存在变化的反映
②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③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通过改革加以解决
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推进社会变革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全面摸清了家底。系统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获得了极其宝贵的海量数据。普查结果显示(以下统计数据至2018年12月31日止),我国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3.3%,比2013年提高6.4个百分点。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9%。服务业法人单位和个体户分别达到1716.1万个和5563.6万个,占新增法人单位和个体户的82.8%和82.0%。服务业就业人员3.59亿人,占就业总数的46.3%.平均每年增加1260万人。与2013年相比,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分别达到32.8%和21.2%,远超规模以上服务业11.1%的年均增速。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企业数量大幅增长,如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数达到250.6万个,较2013年增长207.5%。服务进出口总额5.24万亿元,是2013年的1.5倍,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达到14.7%。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比重为68.1%,较2013年提升了15.8个百分点。服务业外商投资企业占全部外商投资企业的56.3%。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服务业提质增效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
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国坚持全国一盘棋,统一指挥、统一行动,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为保障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尽责担当。针对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中国坚持依法科学有序防控,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教助制度、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把在疫情防控中积累的经验真正转化为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体制机制。中国积极主动同世卫组织和国际社会开展合作和信息交流,迅速分享部分毒株全基因组序列,研制成功快速检测试剂盒,向其他出现疫情扩散的国家和地区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努力防止疫情在世界蔓延。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危机,也是对国家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考验。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中国如何赢得这次大考。
2019年是澳门回归20周年。澳门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不断巩固和发展同“一国两制”实践相适应的社会政治基础,在爱国爱澳旗帜下实现最广泛的团结,是“一国两制”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前进的根本保障。澳门爱国爱澳的社会基础来自于导向鲜明的爱国主义教育。首任行政长官何厚铧的首份施政报告,就旗帜鲜明地把“加强推进爱国主义和公民意识教育”列入施政目标。特别行政区政府陆续制订实施《非高等教育制度纲要法》《非高等教育阶段“爱国爱澳”教育实施纲要》《非高等教育范畴德育政策》等一系列法规和政策,修订《国旗、国徽、国歌及区旗、区徽的悬挂及展示》,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奠定基础。特别行政区政府规范学校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将《品德与公民》和《历史》列入必修科目或内容。特别行政区政府通过多个赴内地交流项目,增进师生爱国情怀。这包括广泛与内地学校缔结姊妹学校;开展“认识祖国、爱我中华”项目,资助6.5万名师生到内地专题研习。通过这些交流、研习活动,让澳门师生对内地各领域有更全面和动态的了解,进一步增强了爱国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