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化...

更新时间:2021-03-29 浏览次数:130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19年10月1日我国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建国70周年国庆大阅兵。下列环节与化学无关的是(   )
    A . 研制出战机编队使用的无毒、环保的彩烟剂 B . 制造广泛用于坦克、飞机和服装等的隐形涂料 C . 释放7万羽和平鸽象征着中国人民爱好和平 D . 用氦气代替氢气填充彩色气球更加安全
  • 2. NaHSO4溶于水时和熔融态下电离方式有所不同,向NaHSO4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有气体生成的是(   )
    A . NaHCO3 B . Ba(OH)2 C . BaCl2 D . CuO
  • 3. 由FeO、Fe2O3和Fe3O4组成的混合物,测得其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8,则这种混合物中FeO、Fe2O3与Fe3O4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 . 1∶2∶1 B . 2∶1∶1 C . 1∶3∶1 D . 1∶1∶3
  • 4. 下列物质分离操作错误的是(   )
    A . 分离豆腐花和豆浆水:过滤 B . 提取白酒中的乙醇:分液 C . 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KNO3:蒸发结晶,趁热过滤 D . 利用海水制取蒸馏水:蒸馏
  • 5. 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化合反应的是(   )
    A . 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反应 B . 铝片与稀硫酸的反应 C . 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 D . Ca(OH)2溶液与足量CO2反应
  • 6. 下列氧化物与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都不反应的是(   )
    A . CO B . CO2 C . CaO D . SO2
  • 7. 浑浊的泥水是复杂的分散系,过滤后可以得到胶体。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 浊液是一种不稳定的分散系 B . 可以用“丁达尔”效应区别胶体和溶液 C . 过滤得到的胶体可能带负电荷 D . 河流在入海口形成“三角洲”,因为发生了胶体的凝聚
  • 8. 下列仪器的名称没有错误的是( )
    A . 钳埚 B . 冷凝管    C . 长颈漏斗 D . 溶量瓶
  • 9.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标准状况下,2.24 L乙醇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0.1NA B . 1 L 1mol/L的NaHCO3溶液中Na、H和CO32-的数目均为NA C . 16 g的O2和O3混合气体中所含原子总数为NA D . 18 g水中所含电子总数为8NA
  • 10. 甲、乙两只烧杯中各盛有100 mL 6 mol/L的盐酸和NaOH溶液,向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的体积比为V(甲)∶V(乙)=1∶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 )
    A . 10.8 g B . 3.6 g C . 5.4 g D . 1.8 g
  • 11.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 . 碳酸氢钠溶液与稀硫酸混合:HCO3-+H+=CO2↑+H2O B . 稀盐酸滴在铁片上:2Fe+6H=2Fe3+3H2 C . 硝酸银溶液与氯化钠溶液混合:AgNO3+Cl=AgCl↓+NO3- D . 硫酸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MgSO4+2OH=Mg(OH)2↓+ SO42-
  • 12. 在透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A . 、Ba2+、Br- B . Cl-、S2-、Fe2+、H+ C . Na+、H+ D . K+、Na+
  • 13. 在一定条件下,实现以下物质间转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Ca CaO Ca(OH)2 CaCO3 Ca(HCO3)2

    A . 反应①中Ca做还原剂 B . CaO是常见的干燥剂 C . 实现反应③只能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气体 D . 反应④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aCO3+CO2+H2O=Ca2++2
  • 14. 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分别放入 的钠、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氢氧化钠,然后各加入100mL水,搅拌,使固体全溶解,有甲、乙、丙、丁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的顺序为(    )
    A . 甲<乙<丙<丁 B . 丁<甲<乙=丙 C . 甲=丁<乙=丙 D . 丁<甲<乙<丙
  • 15. 将8.0 g铁粉加入到100 mL 2.0 mol/L FeCl3溶液中,发生反应为Fe+2Fe3=3Fe2 , 反应后过滤、洗涤、烘干得固体质量为m。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m=2.4g B . Fe3在反应中做氧化剂,失去0.2mol电子 C .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 . 反应后溶液中n(Fe2)=0.3 mol
  • 16. 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正确表达反应颜色变化的是(   )
    A . 向CuSO4溶液中加入足量Zn粉,溶液蓝色消失:Zn+CuSO4=Cu+ZnSO4 B . 澄清的石灰水久置后出现白色固体:Ca(OH)2+CO2=CaCO3↓+H2O C . 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得到红褐色分散系:FeCl3+3H2O Fe(OH)3↓+3HCl D . 向CuO粉末中加入碳粉加热得到红色固体:2CuO+C 2Cu+CO2
  • 17.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如果a g某气态双原子分子的分子数为p,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a g该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2pNA B . 每个分子的质量为 C . b g该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约为 D . 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克/摩
  • 18. 某工业废水含大量的FeSO4 , 较多的Cu2和少量的K+。某工厂计划回收金属铜并制取硫酸亚铁,流程如下图,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 步骤①加入过量Fe粉后过滤,分别得到固体A和滤液B B . 步骤②所加试剂是稀盐酸 C . 蒸发结晶时有大量晶体析出就停止加热 D . 取少量步骤①所得溶液B于试管中,先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表明溶液B中含SO42-
二、综合题
  • 19.           
    1. (1) 某种原子的质量是a g,若NA只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b g该原子的物质的量为mol。
    2. (2) a g A气体与b g B气体分子数相等,同温同压下,气体A与气体B的密度之比为
    3. (3) 向10 mL 0.1mol/LNaHCO3溶液中缓缓滴入0.1mol/LCa(OH)2溶液,首先发生反应的两种离子为(填离子符号,下同),随后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生成沉淀的两种离子为。当加入少量Ca(OH)2溶液时,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4. (4) 将3.22 g芒硝(Na2SO4·10H2O)溶于水中,要使每100个水分子中溶有1个Na+ , 则需加入水的质量为g。
  • 20. 在中学化学中,KMnO4是常见的氧化剂之一、某实验小组收集整理了相关知识:
    1. (1) KMnO4中Mn的化合价为
    2. (2) 实验室中可以加热分解KMnO4制取O2 , 其反应方程式为
    3. (3) 实验中常在KMnO4溶液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增加KMnO4的氧化性,但不宜用盐酸酸化,因为浓度较大时,KMnO4可能将Cl-氧化成Cl2 , 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比较以下两种物质的氧化性:KMnO4于Cl2(填“强”或“弱”)
    4. (4) H2C2O4(草酸)是生物体的一种代谢产物,生活中常用作还原剂、除锈剂,将H2C2O4溶液滴入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当KMnO4被完全还原时,溶液颜色由变成无色,同时有无色气体生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 (5) 某同学将KMnO4溶液加入H2O2溶液,却忘记了滴入稀硫酸,片刻后,有气泡产生,且出现黑色沉淀。该沉淀化学式为
  • 21. A、B、C、D、E五种物质的焰色反应都呈黄色,A、B分别与水反应都有气体放出,同时都生成C溶液,A与水反应放出的气体具有还原性,B与水反应放出的气体具有氧化性,C与适量的F气体反应生成D,D溶液与F气体反应生成E,E加热能够生成D和F气体。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B、C、D、E
    2. (2) 按要求完成方程式:

      ①E加热生成D和F的化学方程式

      ②C溶液和CO2反应生成D的离子方程式

      ③B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