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2020-2021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二)

更新时间:2021-01-11 浏览次数:174 类型:复习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 1. (2019八上·深圳期末) 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 (1)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2. (2) 晴川历历汉阳树,。(崔颢《黄鹤楼》)
    3. (3)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4. (4) 兴尽晚回舟,。(李清照《如梦令》)
    5. (5)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 (6) 角声满天秋色里,。(李贺《雁门太守行》)
    7. (7)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朱敦儒《相见欢》)
    8. (8) ,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9. (9) 一花一世界:陶渊明隐逸采花,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醉;杜甫离乱见花,有“,恨别鸟惊心”的伤感;晏殊暮春赏花,有“,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哲思。
  • 2. (2018八上·惠城期末) 按拼音写词语,每错漏一字,该小题不得分。
    1. (1) 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lín xún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2. (2) 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 dān jīng jíe lǜ,青丝变白发。
    3. (3) 留给人的印象总是失调、qí qū、平庸,甚至粗鄙。
    4. (4) 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tǎn dàng rú dǐ
  • 3. 请选出下列语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人群中他虽然颔首低眉但是仍然无法掩盖风采,一眼望去,鹤立鸡群 B . 他在课堂上总是神思恍惚,一旦被老师提问,便不免张目结舌 C . 这篇议论基因编辑的杂文写得惟妙惟肖 , 令人拍案叫绝。 D . 深圳改革开放40周年灯光秀展演期间,市民中心广场游人摩肩接踵
  • 4. (2019八上·深圳期末) 请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本届读书节是举国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在改革开放前沿阵地举办的阅读文化盛会。 B . 围绕“东方风来,书香满城”为年度主题,本届读书节共组织策划主题活动769项。 C . 本届读书节“改革开放40周年”图书展将集中展销相关图书约300余种。 D . 本届读书节不仅主动嫁接国际资源,而且对标国内一线城市。
  • 5. (2020八上·五华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客家围屋不论大小,大门前必有一块禾坪和一个半月形池塘,禾坪用于晒谷、乘凉和其他活动,池塘具有蓄水、养鱼、防火、防旱等作用。

    客家围屋大门之内,分上中下三个大厅,左右分两厢或四厢,俗称横屋,在左右横屋的尽头筑起围墙形的房屋,把正屋包围起来,小的十几间,大的二十几间,正中一间为“龙厅”,故名“围龙”屋。

    在建筑上,围屋的共同特点是以南北子午线为中轴,东西两边对称,前低后高,主次分明,坐落有序,布局规整,屋前的池塘和正堂后的“围龙”组合成一个整体。

    1. (1) 请根据选段内容,概括出客家围屋的两个特点来,每个特点不超过10字。
    2. (2) 耕读是客家人的人生态度,勤俭持家是客家人的传统美德,这些思想也常常体现在客家人的门联中。请你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客家门联。

      启后  祖德  读与耕  勤和俭  承前  孙谋

二、阅读与鉴赏
  • 6. (2020八上·连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革非不坚利也() ②而去之()  ③天下之所顺(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②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3. (3)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B . 第二段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第三段写地理条件虽优越而守城失利,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C . 亲戚,古代指内外亲戚,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现代主要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其它的成员。 D . 本文在议论时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结构缜密。
  • 7. (2020八上·江城期末) 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公孙丑曰:“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孳也?” 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孟子》)

    (注)①孳孳:同“孜孜”,勤勉。②彀率:拉开弓的标准。③跃如:跃跃欲试的样子。

    1. (1) 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何不使彼为可几/至霸上棘门军 B . 大匠不拙工改废绳墨/行拂乱其所 C . 君子引而不/舜于畎亩之中 D . 能者之/壁门士吏谓属车骑曰
    2. (2)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

    3. (3) 公孙丑与孟子对道(真理)的看法有什么异同?。
  • 8. (2019八上·保山月考)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生活中要把握好“度”

    ①中国文化的一大特点是笼统而简明,西方人能写一篇论文的事情,中国人可能寥寥数语就讲完了。中国语言有时只几个字便彻照幽微,力透纸背,饱含玄机,令人思之无穷,比如“上善若水”。有时一个字便包含了无尽的智慧和韵味,如中国人在做任何事的时候,都讲究要把握“度”,这个“度”便令人回味无穷。

    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把握好“度”很重要。

    ③若把握不好“度”,事物的结果往往会走向预想的反面。例如,我们讲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但如果一味放任自流,让其起全部作用,财富就会越来越集中,造成贫富差距畸大,引起社会动荡,最后还是会影响经济发展。我们讲要更好发挥政府在经济中的调控作用,但如果政府管得过多过死,全搞行政命令,就会影响经济活力,最终阻碍经济的发展。所以,关键是要把握好市场和政府之间的“度”。

    ④若把握不好“度”,好事就可能变成坏事。例如,父母关心爱护孩子是好事,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但溺爱过度,就可能使孩子学坏,成为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我们平时教育做人要有骨气、有个性,不能逆来顺受,不能低三下四,不能生活在别人的影子里,但如果一个人过于清高孤傲就会惹人嫉恨,没有朋友,人至察则无徒。这样,反而不利于他在社会上的发展。

    ⑤若把握不好“度”,正确的就可能变成错误的。真理和谬误常常只有一步之遥。例如,我们要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搞适度规模经营和新农村建设,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如果不尊重农民意愿,搞强迫命令,非法剥夺农民土地、赶农民上楼,这就犯了错误。又例如,有的家长为了孩子的未来幸福,过分干涉孩子的职业选择、婚姻自由,对孩子造成伤害,往往是好心办了错事。

    ⑥若把握不好“度”,有利的事情就可能变成有害的。例如,生了病要吃药打针,治疗疾病,但如果没按医嘱或没把握好用药的量,本该服一片,你为了早日治好病服了十片,这就会造成药物中毒,甚至导致生命危险。工作勤奋努力是好事,但若不注意劳逸结合,而过度劳神伤身,就会身心疲惫,积劳成疾,结果适得其反。

    ⑦因此,在实际生活中,把握好“度”很重要。度就是分寸,就是好与坏、正确与错误、利与害的分界线。把握好“度”既是一个认识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光认识到把握好“度”的重要性,并不一定在实践中就能真正把握好“度”。把握好“度”是一个长期修养的过程,至少需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真功夫:

    ⑧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把握好“度”,首先必须对所面对的事物有透彻的认识,并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也就是说,要知道“度”在哪里。这就必须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分析事物,研究事物,做到胸中有数,从而找到把握度的节点。

    ⑨要有超越功利的境界。这就是说要客观公正地对待事物,不能有私心,不能怀着个人目的去处理事物。人一受到功利的影响,必然会偏离事物原本的真相,必然不能按事物的本来面目而把握好事物的度,从而失之无度。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很高的道德修养,不为名利所动,不为权势所屈,不为困难所惧。有了这种淡定的境界,才能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做到“允执厥中”,不失其度。

    ⑩要有洞明练达的智慧。“非知之难,行之惟难。”把握好“度”,是学问,是智慧,它没有秘诀,是说不出、写不来的;说得出的、写得出的就不是它了。这种智慧是人的学问、实践、天赋、悟性等综合素质的体现。这种智慧是在实际生活的挫折中积淀和磨练出来的,是反思失败中悟出的,是苦难对人的回报。常言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即如是也。

    ⑪总之,所谓“度”,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恰到好处。正如司马相如形容绝代美人那样:“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如果对“度”把握到这个程度,那就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1. (1)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2) 文章第⑥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 (3) 请分析第⑦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4. (4) 请结合文意,简述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来说明自己是如何把握好“度”的。
  • 9. (2018八上·惠城期末) 阅读文字,完成相关题目。

    拉面王

        老梅的面馆开在蝉街东头。

        每天一早,老梅围了围裙,案前一站,手里眼里全是活儿。他出手如电,“唰”,揪出一把醒好的面,“啪”,丢案板上,一拉一搓,成蛇样长条。一捏一甩,“啪”,拍在面案上,一抻一合,扭成大闺女辫儿,叫人眼花缭乱。没回过神,一大海碗面,盛着牛肉丁,撒着芫荽、萝卜片,浮着满天星辣椒油花儿,红是红、白是白、绿是绿,香喷喷、热腾腾便撂在了你面前。麻溜儿!

        传说老梅有绝活﹣﹣﹣面穿针孔,抻出细过发丝的面从针孔穿过去。多少根?说法不一。但都只听说,没见过。有人撺掇老梅露两手。老梅浅浅一笑:“雕虫小技,有啥看头?”

        雪天。一个穿得破破烂烂的小伙儿哆嗦着站在面馆前。老梅二话没说,捞出一碗面端给他。热汤面下肚,小伙儿像换了个人,精精神神跪地上给老梅磕了头。

        老梅收徒了!徒弟叫红子﹣﹣被一碗汤面救活的小伙。

        寒来暑往,红子跟老梅学艺三年了。那夜,师徒俩有一场对话。

        “这两天心神不宁,想啥呢?”“师父,我……”

        “行了,我知道你想啥,想单干?”“嗯……”

        “说实话,你那面活儿不坏。但能再跟我一年不?就一年。”红子没吭声。

        老梅叹口气:“好吧。这里有笔钱,你拿去开店。记住,可别丢我的脸。”红子给老梅磕了仨响头,当夜走了。

        半月后,蝉街上新开了一家“红子面馆”,店里有个新媳妇在打下手。

        蝉街人念旧,还是觉得老梅的面地道,大都上他那去。后来听说,红子媳妇成天在家闹,嫌男人没出息。

        某天,老梅的面馆关门歇业了。蝉街人一片惋惜声。

        红子面馆生意好起来了。面馆前竟挂起了“拉面王”的牌子。蝉街人叨叨:你号称拉面王,老梅搁哪呢?

        这一天,红子当众给大伙表演了面穿针孔的绝活。老梅的绝活只是传说,而红子却当众让大家开了眼。乖乖,十根比发丝还细的拉面,顺顺当当就从小小的针眼里穿了过去,赛比魔术。这以后,大伙再没话了。

        红子每天给顾客演一场面穿针孔的绝活,人气越来越旺。可细心的人发现,面馆里盛面的大海碗,不知不觉间换成了中不溜的平底碗。

        这天,生意口上,有个人走进红子的拉面馆。是老梅。吃面的人纷纷起立问候。

        红子一愣,立马堆起笑脸,迎上去叫了声:“师父您来了!”

        “红子,有出息啊。”老梅笑说。红子回笑:“师父见笑,都是闹着玩儿的。”

        老梅径直走向水池。净了手,朝大伙说:“红子天天给大伙儿演绝活,今儿,我来替一回,算给徒儿捧个场。”

        老梅一出手,馆里一下静了。他手一张,揪下一块面,一下,两下,扯过来,拉过去。面条摆得稳、准、狠;胳膊抡得圆、柔、韧。身子在一处,精神却贯穿到了四面八方。大伙看得目瞪口呆。

        突然,老梅身手骤定,好似满院欢腾的雀儿忽地归了巢。细看,老梅手擎一根绣花针,针眼里穿着根线。哪是线?分明是面!只见他捏着这根“线”轻轻一抖,哗一下抖出无数银丝。大家伙挤上前一数,我的个娘哎,不多不少,整整二十根,全在针眼里!

        “神!”一片喝彩。

        红子羞红了脸,“扑通”跪在了老梅的面前。

        第二天,红子面馆不见了“拉面王”招牌。平底碗又换回了大海碗。

        而老梅,真正的拉面王,早已飘然而去。

    1. (1) 根据小说情节填空。

      序 幕:众人神往绝活,老梅浅笑推辞;第一幕:红子①,老梅仗义收徒;

      第二幕:红子执意单干,老梅②;第三幕:红子③,老梅歇业隐退;第四幕:红子挂牌换碗,老梅献演绝活;尾 声:④,老梅飘然离开。

    2. (2) 请为文中画波浪线句写一段赏析性批注。

      “老梅一出手,馆里一下静了。他手一张,揪下一块面,一下,两下,扯过来,拉过去。面条摆得稳、准、狠;胳膊抡得圆、柔、韧。身子在一处,精神却贯穿到了四面八方。”

    3. (3) 结合语境,分别说说红子两次下跪所体现的心理。

      ①小伙儿像换了个人,精精神神跪地上给老梅磕了头。

      ②红子羞红了脸,“扑通”在了老梅的面前。

    4. (4) 联系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认为老梅是“真正的拉面王”。
三、写作题
四、附加题(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 11. (2020八上·五华期末)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A)事实上,萤无论如何也不是蠕虫,即使是从它的外表上来看,它也不能算作是蠕虫。它生长着六只短短的腿,而且,它能知道如何去利用这些短足……不过现在,萤却是有衣服的。可以说,外皮就是它的衣服,它用自己的外皮来保护自己。而且,它的外皮还具有很丰富的颜色呢。它全身是黑棕色的,但胸部有一些微红。在它的身体的每一节的边沿部位,还装饰着一些粉红色的斑点。像这样色彩丰富的衣服,蠕虫是不会穿的!尽管如此,我们还是继续把它叫做发光的蠕虫。因为,它的这个名字是全世界的人早就已熟知的了。

    (B)萤发出来的光,是白色而且平静的。另外,它的光对于人的眼睛一点儿也不刺激,很柔和。这种光看过以后,便会很自然地让人联想到,它们简直就像那种从月亮里面掉落下来的一朵朵可爱的洁白的小花朵,充满诗情画意的温馨。虽然这种光亮十分灿烂,但是同时它又是很微弱的。假使在黑暗之中,我们捉住一只细小的萤,然后把萤的光向一行油印的字上照过去,于是我们便会很容易地出辨别出一个一个的字母,甚至也可分辨出不是很长的词来。不过,超过了这份光亮所涉及的比较狭小的范围以外,那就什么都看不清楚了。不过,这样的灯,这样吝啬的光亮,不久就会令读书人厌倦的……从生到死,萤总是放着亮光的。甚至连它的卵也是要发光的。幼虫也是如此。当寒冷的气候马上就要降临的时候,幼虫就会立刻钻到地面下边去,但是并不钻得很深。假如我从地面下,把它轻轻地掘起来,它的小灯仍然还是亮着的。就是在土壤的下面,它的小灯还是点着的,永远为自己留一盏希望的灯!

    1. (1) “这样吝啬的光亮,不久就会令读书人厌倦的。”作者为什么说萤的光亮是吝啬的光亮?
    2. (2) 从选文中可以看出“萤”具有怎样的特征?
    3. (3) 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昆虫记》的语言特色。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