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宁阳县十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

更新时间:2021-01-15 浏览次数:111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字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 那轻,那(pīn)婷,你是,鲜妍百花的(guān)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B . 面如冠玉,头戴(lún)巾,身披鹤(chǎng),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C . 有些人有一种错觉,似乎优雅风度就是(jiǎo)揉造作,是出于无聊,是附庸风雅,是毫无意义的忸(niē)作态。 D .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chá)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zhī)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 2.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杜小康忘记了父亲,朝一股鸭子追去。这股鸭子大概有六七十只。它们在轰隆隆的雷声中,仓皇逃蹿着。 B . 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C . 去吧,去吧,哦生命的飞奔,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像鸟的歌唱,云的留盼,树的摇曳。 D . 假如恨比爱多,小屋就凄风苦雨,愁云惨雾,你会精神悲凄压抑,形销骨立。
  • 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坚不可摧 B . 我一直盯着父亲,看他郑重其事地带着两个女儿和女婿向那个老水手走去。 C . 规划自己的事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相得益彰的局面,是第二间精神小屋坚固优雅的要诀。 D . 假如一个男人跟朋友和熟人见面时彬彬有礼 , 可是在家里对妻子儿女动不动就大发雷霆——那就可以肯定他不是一个有教养的人。
  • 4. (2020·泰安)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他非常喜欢法布尔的作品,对他的《昆虫记》曾反复阅读,直到被翻看得破烂不堪。 B . 地摊经济是城市里的一种边缘经济,一定程度上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缓解了就业压力。 C . 作为一种新兴高速交通模式,高速磁浮具有高速快捷、安全可靠、运输力强、绿色环保、维护成本低等优点。 D . 世卫组织指出:面对庞大的确诊感染,越早研发出安全可靠的疫苗,对人类社会恢复正常生产生活越有利。
  •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 他对杜小康说:“明年春天之前就回家,柳树还没有发芽时就回家……”他甚至向儿子保证,“我要让你读书,无忧无虑地读书……” B . 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C . 艺术有两个起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 D . 不知累积至那种广袤,需如何积攒每一粒泥土、每朵浪花、每一朵云霓?
  • 6. 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作者是清代文学家曹雪芹。《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B . 在科举考试中,殿试为国家级考试,由皇帝主考,录取分三甲,其中,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探花,第三名叫榜眼。 C . 《水浒传》中的武松崇尚忠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他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D . 《乡愁》的作者是余光中,著名的诗人和诗评家。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强烈的思乡爱国之情,表达了华夏儿女盼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 7. 下列诗句与原文不一致的是(   )
    A .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来自去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B .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C .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D .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嫋嫋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 8. 下列诗句与原文不一致的是(   )
    A .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B .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C .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D . 中间多少行人泪,郁孤台下清江水。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 9. 下列关于《羊脂球》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羊脂球》以1870-1871年普法战争为背景。通过代表当时法国社会各阶层的10个人同乘一辆马车逃往一个港口的故事,形象地反映出资产阶级在这场战争中所表现出的卑鄙自私和出卖人民的丑恶嘴脸。 B . 羊脂球是一个有爱国心的妓女,10人当中只有羊脂球配得上称为高尚的人和有爱国心的人。 C . 她心地善良,在马车上,尽管那些贵族资产阶级老爷太太对她表示了轻视和侮辱,可是当他们饥饿难耐的时候,羊脂球慷慨地请他们分享自己的食物。 D . 这十个人的身份很是特殊,分别是臭名昭著的卡雷·拉马东夫妇;大资产阶级、省议会议员奸商鸟先生和他的太太;省议会议员贝尔·德·布雷维尔伯爵夫妇;两个修女;民主党人科尔尼代和一个绰号叫“羊脂球”的妓女。
  • 10. 下列关于《红楼梦》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贾宝玉是一个又奇又俗的人物。他的性格主要特征是叛逆,他的行为“偏僻而乖张”,是古代社会的叛逆者。 B . 林黛玉,金陵十二钗之冠,前世为三生石边的一株绛珠草,受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惠,愿跟其下凡还尽眼泪。她虽对官场黑暗深恶痛绝,但仍主张贾宝玉致力于仕途经济,有所作为。 C . 薛宝钗,金陵十二钗之一,薛姨妈的女儿,家中拥有百万之富。她大方典雅,举止雍容。她待人处事十分圆滑,上面的疼爱,下面的敬重。 D . 王熙凤,贾琏之妻,金陵四大家王家的小姐、贾家的媳妇,王夫人的内侄女。她精明强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成为贾府的实际大管家,支撑着贾府上上下下所有人的吃穿住行,老死病辞。
二、现代文阅读
  •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①)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②)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做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做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③)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④)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做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同一价值。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是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我说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1. (1) “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是从原文中抽取出来的,根据文意,这句话所处的最恰当的位置应是(   )
      A . B . C . D .
    2. (2) 第二段文字引用庄子、孔子、曾文正公的名言,进行木匠与政治家、挑粪工与军人的比较,都是为了强调一个道理(   )
      A . 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越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B .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 C . 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D . 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3. (3) 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选文论据的一项是(   )
      A . 居里夫人提炼镭的时候,几年如一日,非常艰辛与枯燥,但她一直抱着希望,从未觉得无聊与枯燥。 B . 勇于探索真理是人的天职。——哥白尼 C . 落日无边江不尽,此身此日更须忙。 ——陈师道 D . 为了比赛的胜利,乔丹可以放弃娱乐和休息,拼命苦练。
    4. (4) 对选文内容和论述特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 引用古籍名言时,用通俗的口语进行解释。例如对“主一无适便是敬”的解释:“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B . 选文的语言准确,对事例分析透彻,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 C . 选文中的“唯一”有“只有一个”“独一无二”之义,却比“仅有”更多一种加重强调的意味。 D . 选文中运用关联词、反问等词语或句子,推进论证或转换话题,使衔接自然,论证严密。
  •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明月出天山

    (梁衡)

    ①月亮给人的一般印象是温柔、朦胱、美丽的,但它也有雄浑、苍凉、悲壮的一面。记得小时候读的第一首写月亮的诗是李白的《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眼中的月亮是苍茫、雄浑、伤感的。

    ②原来月亮之美也是有婉约和豪放之分的。有人花前月下,卿卿我我;有人望月问天拍遍栏杆。李白不愧为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第一个将雄伟壮阔的天山和光明浩荡的月亮连接起来,展开了一个宏大的场景,从而也打开了我们心境的另一扇窗户 , 我喜欢这个意境,这和我的阅历有关。大学一毕业我就被发配到西北,那时,工作不定,常一个人在黄河边,看月涌大河流,不知人往何处去。

    ③我曾在一首诗里说到“从来豪气看西北,涛声依旧五千年”。虽然同是一个月亮,但我总觉得西北的月亮比江南的圆,圆得结实、明朗、直爽,不朦胧、不娇情。古来西北多为征战、流放之地,又加上自然条件的辽阃苍茫,人生存之艰难,所以在西北看月与在江南不一样,豪放多于婉约,家国情怀多于儿女情长,自有几分悲壮与苍凉。名句如卢纶的“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遞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如白居易的“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曾仗剑游西北,有诗云:“我愿将身化明月,照君车马渡关河。”林则徐是福建水乡之人,曾是惯看清风明月、渔歌互答的。但他一踏上被发配新疆的漫漫长途就悲从中来,豪气溢胸眼中的月色也为之变。他在伊犁过中秋时有诗:“雪月天山皎夜光边声惯听唱伊凉。孤村白酒愁无奈,隔院红裙乐未央。”他出嘉峪关时感慨:“长城饮马寒宵月,古戍盘雕大漠风。”毛泽东很喜欢这首诗,曾抄写,现还挂在人民大会堂的甘肃厅。就是毛泽东一到西部,其诗也有“长空雁叫霜晨月”式的悲凉。

    ④西北我去过多次,西北月给我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20世纪80年代初,石河子是一片刚开发的绿洲,全市人口平均年龄才20多岁,充满朝气,我在那里采访并过中秋,月光中的农垦新城像一位熟睡的少女。20世纪90年代访伊犁,夜色中庄严的林则徐纪念馆就是一座沐浴着月光的历史丰碑。前几年还去过一次帕米尔高原,群山起伏,明月朗照,我已分不清这是地上的山还是月亮中的山。

    ⑤其实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就是因为它照到了西北,照进了我的心房。不管走到哪里,当我抬头望月时,总会想起西北那雄浑的大漠,那连绵的天山,那一代一代的拓荒者、西北人,还有那里的葡萄、歌舞和馕

    ⑥明月出天山,天山的月亮最圆、最纯、最明亮。

    (选文有改动)

    【注释】①卢纶:唐代诗人,其诗多写军旅生活,风格雄浑,情调凄慨。②伊凉:古曲调名指《伊州》《凉州》二曲。③馕(náng):一种烤制成的面饼,是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的主食。

    1. (1) 依据选文,分别概括一般人、李白、“我”和卢纶等人,对月亮的不同印象和感受。
    2. (2) 联系上下文,说出第②段中“心境的另一扇窗户”的具体含义。
    3. (3) 品味语言:从下面两个问题中任选一个进行赏析。

      ①赏析加点的词:

      夜色中庄严的林则徐纪念馆就是一座沐浴着月光的历史丰碑。

      ②赏析句子。

      不管走到哪里,当我抬头望月时,总会想起西北那雄浑的大漢,那连绵的天山,那一代一代的拓荒者、西北人,还有那里的葡萄、歌舞和馕。

    4. (4) 结合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认为“天山的月亮最圆、最纯、最明亮”。
三、课内阅读
  • 1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 (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例句中加点的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往来而不

      A . 率妻子邑人来此 B . 猿则百叫无 C . 佛印类弥勒 D . 奇山异水,天下独
    2. (2) 下列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 欣赏山水自然景色的乐趣,必须借助喝酒才能在心里领会得到。 B . 山水的景色领会在心里,陶醉于喝酒之中。 C . 欣赏山水得到乐趣,心中畅快,自然酒兴大发。 D . 欣赏山水自然景色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之中。
    3. (3) 下列对本文写景特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 山水相映之美。在作者笔下,醉翁亭的远近左右是一张山水画。 B . 阴晴变化之美。作者写出了醉翁亭阴晴变化的优美景色。 C . 四季变幻之美。作者不仅写出了早晚的景色,而且以醉翁亭为中心,把笔墨进一步铺展开去,描下了四季的景物变化。 D . 动静对比之美。散文写景绘境最忌呆板单调,欧阳修在这篇散文中时时注意事物的动静变化。
    4. (4) 下列对本文内容和写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开头先概述了滁州的地理特征,然后依次写了西南诸峰、琅琊山、酿泉和醉翁亭。 B . 第②段中,依次抓住春夏秋冬的“香”“繁”“洁”“水”四个典型情景来写四季变幻之美,情状俱到,精确而熨帖。 C . 作者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写法,显得亲近自然。 D . 本文使用了一些骈句,如“朝而往,暮而归”,“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这种句式工整优美,节奏感强。
四、诗歌鉴赏
  • 14.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 (1) 下面对诗歌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白居易的回赠之作,曲折地表达了诗人遭受政敌打击,长期远贬异地的愤慨不平的心情。 B . 一、二句回首往事,抒发感慨并点明酬答题意。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写出诗人贬谪地区之偏,贬谪时间之久。 C . 三、四句运用两个典故表达回归之后的感受。“闻笛赋”表达怀念友人之情;“烂柯人”抒发了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D . 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
    2. (2) 对这首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这首诗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抒发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 B . 诗的颔联,运用典故,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 C . 诗的颈联,运用比喻抒发诗人身世之感,其中也包含着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 D . 诗的尾联,“长精神”三字,含义深刻,表明诗人并不消极气馁,而是要重新抖擞振作。
五、句子默写
  • 15.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 (1) 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
    2. (2) 但愿人长久,(苏轼《水调歌头》)
    3. (3) ,山岳潜形。(范仲淹《岳阳楼记》)
    4. (4)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张岱《湖心亭看雪》)
六、基础知识综合
  • 16. 阅读下列文段,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生命多不完美,因此要有乐观心态面对挫折。乐观是漫长黑夜里的一盏明灯,给你带来信心;乐观是广阔沙漠里的一片绿洲,带给你希望;乐观是隆冬里温暖的炭火,使你摆脱困境,勇敢面对挫折。

    乐观面对挫折才会成功,生命好比无垠的大海,时而(A),时而波涛翻滚,人生如同飘浮在海上的一叶孤舟,也经常会“樯倾楫摧”。然而,纵使生活中有这些不尽人意,也要扬起乐观的风帆,乘风破浪,你才可以看到天边绚丽的彩虹,暮色时动人的霞光,渔歌唱晚般的美好。你才会看到那个港湾一直在等候你,生命如同未完待续的歌,时而低沉悠扬,时而(B),你就是音乐家,用乐观的音符谱写人生的旋律。

    1. (1) 写出文中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
    2. (2) 在文中A、B两处各填写一个四字短语(或成语)。
    3. (3) 仿照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另写句话。
七、课外阅读
  • 1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孙晷(guǐ),字文度,吴国富春人。晷为儿童时神明清审志气贞立。及长,恭孝表约,学识有理义。虽家丰厚,而晷常布衣蔬食,躬亲垄亩,诵咏不废,欣然独得。父母起居尝馔,虽诸兄亲馈,而晷不离左右。富春车道既少,动经江川,父难于风波,每行乘篮舆,晷躬自扶侍,所诣之处,则于门树下籓屏之间隐息。兄尝笃疾经年,晷躬自持侍,药石甘苦,必经心目,跋涉山水,祈求恳至。

    见人饥寒,并周赡之,乡里赠遗,一无所受。亲故有穷老者数人,恒往来告索,人多厌慢之,而晷见之,欣敬逾甚,寒则与同衾,食则与同器,或解衣推被以恤之。时年饥谷贵,有人偷刈其稻者,晷见而避之,须去而出,既而自刈送与之。乡邻感愧,莫敢侵犯。

    【注释】①刈:割。

    1. (1)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2处。

      晷为儿童时神明清审志气贞立。

    2.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含义。

      亲垄亩()        ②亲有穷老者数人(

      ③所之处()        ④既而自刈送之(

    3. (3) 翻译句子。

      ①晷常布衣蔬食,躬亲垄亩,诵咏不废,欣然独得。

      ②乡邻感愧,莫敢侵犯。

    4. (4) 孙晷身上具有哪些可贵的品质?请结合文意加以评析。
八、作文
  • 18.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们常说人生百味。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我们所听到、看到、遇到、想到的,慢慢都会积累成一种味道。

    鲜嫩可口是美食的味道,絮叨爱抚是妈妈的味道,睿智哲思是书籍的味道,清新和谐是自然的味道,酸甜苦辣是生活的味道,厚重沧桑是历史的味道……只要你细细品味,用心感悟,人间真味尽在其中。

    请以“味道”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诗歌除外);(2)文字不得少于600字;(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如果需要,请用“xxx xxx”代替。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