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北师大版 /必修二 /第四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3课 大众传媒的发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师大版高一历史必修二4.13大众传媒的发展

更新时间:2016-11-15 浏览次数:991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右图是20世纪初某报截图,它不能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 )

    A . 出版业的发展 B . 广告业的进步 C . 婚姻礼俗之变迁 D . 世界文明之演进
  • 2. (2021高一下·桂林期中) 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

    A . 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 B . 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 C . 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 D . 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
  • 3. 据《中国近代报刊史》,《时务报》初创时,每期销4000份左右,

    半年后增至7000分,一年后达到13000份,最多时销达17000份,创造了当时国内报纸发行

    量的最高记录。这一现象说明( )

    A . 通俗性报刊广受普通民众欢迎 B . 《时务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C . 维新派有效利用新式媒介开启民智 D . 国人所办的报纸市场需求极大
  • 4. (2022高三上·莒南开学考) 1909年,《京华百二竹枝词》曰:“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中央’、‘大同’均为当时报纸名称)。”这一描述表明( )

    A . 报纸宣传成为变革根本动力 B . 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 C . 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 D . 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
  • 5. 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 )

    A . 电报业 B . 大众报业 C . 铁路交通业 D . 轮船航运业
  • 6. 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样的竹枝词也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 )

    A . 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B . 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 C . 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 D . 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对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
  • 7. 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聩发聋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对该词的恰当解读是( )

    A . 当时报刊言论不受限制 B . 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  C . 报纸已成为党的宣传工具 D . 报纸的社会功能已被认知
二、非选择题
  • 8. 历史语境中的语言和文化

    材料三 20世纪10年代,《新青年》杂志有过一场汉字存废问题的讨论。主张废汉字的学者认为:汉字难识难写,不便推广;“新理新事新物之名词,一无所有”;“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以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

    近代以来,汉语中出现了大量新词汇。表3内容为新词汇示例。

    表3

    创造新词的方式

    繁体字

    1956年后推行的简体字

    音译外来词

    沙發、牛頓、布爾什維克

    沙发、牛顿、布尔什维克、麦当劳

    赋予旧词新涵义

    共和、格致學、計學、總統

    共和、科学(格致学)、经济学(计学)、总统

    其他

    西學、洋錢

    西学、洋钱、孔子学院

    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废汉字”主张提出的时代背景;以“挑战与应对——百年来汉语的变迁”为主题,对表3进行解读。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 9.

    历史叙述、历史解释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4 近代中国出现的新事物(部分)

    材料二  将零散而混乱的过去信息整理成有条理的历史知识是历史解释的基本任务;探讨因果是历史解释的重要形式。

    (据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

    根据材料二对历史解释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图4所示近代中国新事物的出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